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宋王朝那些事儿 > 王闰之,你是暖(大结局前情)

王闰之,你是暖(大结局前情)

当年,她和苏轼过着非常贫穷的日子。但是,苏轼却很有气节,他格外喜欢竹子。在庭院周围种下了许许多多的竹子,已经茂密成林。

一天,苏轼在庭院里吟诗:“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使人瘦,无竹使人俗。”他一边吟诗,一边感慨:怎样做到不俗也不瘦呢?这可怎么办?按照道理来说,鱼和熊掌不可兼得,那么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

一旁的王闰之正在洗衣服,她笑着说:“我有办法。”

“夫人说来听听。”

“竹笋炒鲜肉,不俗也不瘦。”王闰之回答道。

好一个竹笋炒鲜肉,我怎么就没想到呢?苏轼有种恍然大悟的感觉。

“夫人真是冰雪聪明!”苏轼向王闰之投来了爱的目光。

“那么,夫君你去上山挖竹笋,我去街上买猪肉,今天我们就吃竹笋炒鲜肉,让我们一家人都不俗也不瘦,孩子们可是要馋坏了!”

“夫人,钱够不够?之前没有想到,是因为担心钱不够,怕买不起猪肉,所以才觉得这两全其美的好事没法发生在我们这一家人身上。”

“夫君,何必担心?你不是说,黄州好猪肉,价贱如泥土。再说了,我一直勤俭持家,这钱也攒下来一些了,买猪肉还是买得起的。”

那天,他们一家人美美地吃上了一顿竹笋炒鲜肉,这味道,在肚子里回味了好几天。

可是啊,这一切都已经是过去,永永远远的成为过去了。

现在,一家人锦衣玉食,苏东坡在事业上如鱼得水,在朝廷里炙手可热,在家里左拥右抱,而现在的自己,年老色衰,怎么比得上那十七八女郎那样吸引人呢。

休休,明日黄花蝶也愁。恐怕,自己真的已经成为明日黄花了吧。

过时而不采,将随秋草萎。她现在,也有很多很多疾病,她担心,自己几年之后,就会离开苏东坡远去了。

在这长夜里,她还是没有停止回忆。她想到自己十七八岁的时候,那时,正是望春风的年纪,她来堂姐家中玩,对姐夫苏轼暗生情愫,那时她想:要是嫁给他该多好。而现在,确实如愿以偿,可是,当年的自己心甘情愿成为暗中的婚姻第三者,姐姐王弗看出来了,并没有责怪她,姐姐去世之后,让她去续了弦,还把自己的孩子苏迈托付给她。可现在,在与苏轼的婚姻中,别说第三者了,第四、第五、第六者纷至沓来,自己却生出醋意,感觉一个也不能接受,但是,与苏东坡的感情真的淡了,有时,她并不想与苏东坡说话。

时光已逝永不回,往事只能回味。很多年前,在黄州,我无怨无悔,与你恩恩爱爱生死相随。春风又吹红了花蕊,你已经也添了新岁。你就要变心像时光难倒回,我只有在梦里相依偎。

不过,苏轼十分守信用,他并没有忘记他们两口子之间的约定。那场景历历在目,在黄州连饭都吃不饱的王闰之却许下愿望:希望在苏轼飞黄腾达的时候,封自己一个郡君,然后,给自己过一个像样的生日。

第一个愿望已经实现了,第二个愿望也被苏轼提上日程。

苏轼已经成为副国级领导,举办一个像样的生日party也就是一句话的事情。

不过,他并没有将这件事交给自己的秘书,而是亲自操办,他也并没有高调地邀请当时的社会名流,而是十分低调的,选择只是和家人一起度过。

这场生日party,只有苏轼一家人,包括苏轼,王闰之和三个孩子。

苏轼也说出很久都没说的情话:王闰之,虽然你不是我的唯一,也不是我的第一(个妻子),但是,我要把最深的情交给你。(这句话部分读者有可能不信,但是王闰之信了。)

他知道王闰之信佛,特地去买了五百多条鱼(这可不是一个小数目),让王闰之放生。

王闰之高兴极了,心想:当年没白疼你。

过生日的过程中,苏大学士兴致来了写下一首词,叫做《蝶恋花·同安生日放鱼》

泛泛东风初破五,江柳微黄,万万千千缕。佳气郁葱来绣户,当年江上生奇女。

一盏寿觞谁与举,三个明珠,膝上王文度。放尽穷鳞看圉圉,天公为下曼陀雨。

这首词从明丽的春光写起,将王闰之从出生之日到嫁为人妻,相夫教子,娓娓道来,直到最后一句“天公为降曼陀雨”,才发出向天地祈福的最强音。

我们接下来探讨一下这首词中的一些问题。

为什么说“奇”呢?因为这天是闰正月初五,也就是《宋史》所载的文彦博平定贝州王则起义的庆历八年公元1048年的闰正月。

查了一下资料:闰正月是罕见的闰月,18世纪,20~22世纪,25世纪,28-41世纪都没有出现闰正月。上一个闰正月出现在17世纪的1640年(庚辰年),下一个闰正月将出现在23世纪的2262年(壬寅年)。

王闰之却出生在这几百年不遇的闰正月,你说“奇”不“奇”?正月初五民间称“破五”,也就是“破五穷(智穷、学穷、文穷、命穷、交穷)”,这一天人们早早的起来,放鞭炮,打扫卫生,送“穷神”,纳新福。闰之这天出生,自是象征着给家里带来好运。

与现实相对应的是,王闰之确实是苏东坡寒夜里的火炉,带给他无穷无尽的温暖,她陪伴苏轼经历人生的低谷,也随他一起步入人生的巅峰。不过,她富贵不淫,贫贱不移,面对困难不屈。与苏轼同苦同甘,安之乐之,齐家齐室,心善志坚。正如苏辙为她写的祭文所说:“贫富戚忻,观者尽惊,嫂居期间,不改色生。冠服肴蔬,率从其先。性固有之,非学而然。

她虽然既没有王弗的才思,也没有朝云的见识,她默默无闻的陪伴苏轼几十年,这期间正是苏轼宦海沉浮,大起大落,屡遭磨难的几十年。

王闰之生性平和恬淡,温柔贤淑,如一块美玉,滋养维持着家庭的幸福平静。因此苏轼称赞其为“奇女子”,既是表达了对妻子的感激,又饱含着浓浓的爱意。

词的下半阙用典太多,需要先了解所用典故,才能真正读懂词的意思。

“一盏寿觞谁与举,三个明珠,膝上王文度”:今天是你的生日,谁来与你举杯庆祝呢?当然是你那三个掌上明珠似的儿子了,你对他们都那么疼爱,简直堪比三四十岁了还被父亲抱在怀里,放在膝上的王文度了。

“膝上王文度”是指《世说新语》载王文度,也就是东晋名臣王坦之,他的父亲对他非常的疼爱。桓温让自己的儿子娶王坦之的女儿,王坦之回家和父亲商量。你想想女儿都到了出嫁年龄了,他的父亲居然还把他抱在膝盖上说话。

而最最温暖苏轼的,不光是她对自己的关心和体贴,更是对三个儿子的一视同仁,无微不至的照顾。她是长子苏迈的继母,是苏迨苏过的生母,但是她从不偏袒自己的亲生儿子,从不厚此薄彼,给与三个孩子一样的母爱,使他们都能够快乐学习,健康成长,最终都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放尽穷鳞”是指把买来的鱼全部放生,“圉圉”是“因而未舒貌”的意思,取自《孟子》,郑国子产想要放生别人送给他的鱼,鱼却被他派去放生的下人给煮煮吃了。里面有“始舍之,圉圉(音同雨)焉”一句,也就是说刚刚被放入江中的鱼还没有完全苏醒,舒展。

所以才有了下一句:“天公为下曼陀雨”,是希望上天赶紧下一场积聚福德的雨,能够让鱼儿尽快地得到更多的水源的滋润,尽快苏醒,好放生成功,为妻子的祈福才能圆满。

“曼陀”在这里应该是佛教用语“积聚福德”的意思,有人说因为王闰之家乡眉州的山上开满曼陀罗花,在这里“曼陀”是说下像曼陀花那样的雨,来比喻王闰之的美丽。

王闰之,你现在虽没有当年那样美丽,但是,我也成了老头子,我再也不想写那样伤情的悼亡词,我只愿你健康长寿,与我白头偕老。

这时苏轼内心的独白。

你温暖我好久,余生,我来温暖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