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宋王朝那些事儿 > 大宋的学渣和考霸(六)

大宋王朝那些事儿 大宋的学渣和考霸(六)

作者:边塞man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19 05:08:24

大宋的学渣和考霸(六)

到了第二年,朝廷开设一次恩科(注:宋时科举,承五代后晋之制,?科举制度每三年举行乡、 会试,是为正科。遇皇帝亲试时,可别立名册呈奏,特许附试,称为特奏名,一般皆能得中,故称“恩科”。 恩科始于宋,明、清亦用此制。清代于寻常例试外,逢朝廷庆典,特别开科考试,也称“恩科”。若正科与恩科合并举行,则称恩正并科。恩科是指科举制度中于正科外皇帝特恩开科取士。宋代有赐出身之恩例和“特奏名”。开宝三年(970)、太平兴国二年(977),宋太祖、宋太宗分别赐参加省试、殿试落第十五次、十次以上者“出身”。咸平三年(1000),又许举人年高而屡经省试或殿试落第者,遇殿试皇帝亲策士时,由礼部另立名册奏上,参加附试,称“特奏名”。)考试,上一次没有考中的柳三变牢骚归牢骚,但还是报名参加了。这一次考试对于柳三变来说是小小的幸运与大大的不幸,说小小的幸运,是因为柳三变这一次真的考上了,实实在在的榜上有名,而大大的不幸,是因为这件事就好比煮熟的鸭子又飞了,最终还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为什么呢?因为柳三变的那首《鹤冲天》得罪了**oss,大leader,仁宗皇帝。皇帝很生气,后果很严重。按照以往,皇帝肯定是百分之一万信任手下大臣的,有时候,当小黄门(级别较低的宦官,太监是级别比较高的宦官。)送来上榜名单时,他往往是只扫一眼,甚至是连看都不看,然后你好我好大家好,就是这么和谐,皇帝确认无误之后,这些人才是真正算是考上了。这一次,小黄门本来以为,还和以前一样,只是走一走必要的程序而已,可是万万没想到,小黄门在那里站了很久,仁宗皇帝也没有给出批示,但是小黄门又不敢叫苦叫累,只是站着。此刻的仁宗皇帝,对着那名单目不转睛的看,仔仔细细的寻找,最终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一番寻寻觅觅,他看到了柳三变的名字,他大吼了一声:“回去给我好好的查一查,到底是谁批改的卷子,柳三变这种下九流的货色怎么能够上榜,真是滑天下之大稽!”随后,他进行了御笔朱批:柳三变,既然汝已经沉醉于烟花巷陌,又为何要浮名?且去填词!!!

针锋相对,完完全全的针锋相对。柳三变,你不是看不起大宋给与其他士子的功名吗?你不是说,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吗?那好嘛,从此之后,我可以向你保证,你一次也考不上,你且去浅斟低唱一辈子吧!

这件事在汴京城里不胫而走,柳三变又一次上了大宋热搜榜,而且高居榜首,很多标题党借机煽风点火,起了很多引人注目的题目,举一个比较一目了然的:少年天子难压抑心中怒火,下谕旨令柳三变且去填词。

“且去填词吧,只好这样了,现在是上天无路,下地无门了,哎呀,都怪自己太爱发牢骚,这下子,把一辈子的仕途都断送了。”柳三变心里想,此刻的他,无可奈何,却又不得不接受现实:既然高不成,那就低就吧。人活一辈子,不就是一个混吗?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以后,谁也阻挡不了我,我就是要做我最喜欢的事。他一边自嘲,一边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大步流星地走向秦楼楚馆,去感受歌儿舞女的悲欢离合,为她们写歌,为她们创作,为她们代言,甚至为了她们打抱不平,怒斥那些始乱终弃的负心汉。

讲到这里,我想起来了台湾师范大学教授曾仕强讲课的一个片段,顺便问一下各位看官,你认为,柳三变,一个科场上的学渣,社会上的网红,究竟应该是几等人?现在揭晓答案,如果人分为三等的话,柳三变一定是第三等人,因为,三等人做自己喜欢做的事。那二等人呢?二等人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这类人往往是社会上的中流砥柱,比如说,大宋的范仲淹,再比如说,奋战在一线的工作人员,最后说说一等人,一等人在古代特别少,他们的特点就是做老天该做的事,秦皇汉武,唐宗宋祖,都是他们之中的杰出代表,在当前社会,一等人是能够做到“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人,在这个物欲横流的今天,能够达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的人,还真是凤毛麟角,柳三变距离第一等人,那还真是差了十万八千里。

我至今还清晰的记着,我初中班主任王老师对我们全班同学传达的一个观点:成功究竟是什么?成功就是做自己最喜欢的事,然后赚大把大把的钱。当时,我作为一名义务教育阶段的初中生,有点怀疑,但局限于自己的学识与人生阅历,也不能反驳,当时,很多同学对于这种定义之下的成功,都纷纷心驰神往,然而当时的我,却不为所动。而现在,我终于能够批判继承王老师的观点:这的的确确是成功的一种定义方式,但是,要补充一点,那是小人物的成功,小人物是什么,凡尘中的普通人而已,比如说,我们正在讲的柳三变,他确实,做自己最喜欢的事(浅斟低唱,填词),然后赚大把大把的钱(粉丝打赏,妓女青睐并且打赏),但是,我以为,这不算成功,因为,这仅仅是对环境的适应罢了,并没有改造环境,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不算成功,赚大把大把的钱也不算成功,这说白了,都是为自己谋利,而且,这种生活终究是脆弱的,上头的指示和大风向一变动,你赚到的所有钱很有可能在一夜之间都变成别人的,离开你自己的钱包和银行卡,比如说,新东方(new oriental school注意new east 那个翻译是学厨师的那个新东方)的大愚(俞敏洪)不就是这样的例子吗?但是大愚的优秀就在于,他不但做了自己最喜欢做的事情,还在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这种人,困难打不倒,失败击不垮,总是能from head again,并且东山再起,未来可期。

柳三变的科举看起来没有啥希望了,于是他开始了彻底的放飞自我,在烟花巷陌寻找自己的存在感,在无数粉丝与妓女的追捧中忘乎所以,一天,也许是喝酒喝得有点上头,他弹起他心爱的精致的铜琵琶(注意不是土琵琶),唱了一支动人的歌谣,歌谣的题目叫《考试什么的都去死吧》:“考试什么的都去死吧,我要回家(青楼似家家似寄),做我的梦想,就算风会很大,浪会很大,但我有力量。官家不让说大话,我没办法,他还昭告天下,说我人品太差,不能用啊,且去填词吧。”

青楼是柳三变第二个家,甚至他感觉,比起自己的家还要温馨。渴了,有佳人给他倒水,饿了,有佳人给他叫外卖,想哭了,有红巾翠袖,为他擦干眼泪,这里肯定比家里好,没有人逼迫他求取功名,没有人责备他屡试不中。

柳三变没有正式工作,又不愿意啃老,就这样,学渣柳三变就这样过着被青楼女子包养的生活,渐渐地,有些心安理得,最终陶醉于此。而青楼女子们也把柳三变当成了她们的男神,她们喊出了口号:“不愿穿绫罗,愿依柳七哥(柳三变在家族里排行老七);不愿君王召(君王也当然不会召见你们这些残花败柳),愿得柳七叫(柳三变倒是很乐意),不愿千黄金,愿中柳七心;不愿神仙见,愿识柳七面。”

为什么柳三变能有这么大的能量,这就好比今天有人写了一首好词,做了一首美妙的乐曲就能捧红一位歌手一样,柳三变也捧红了无数不出名的青楼女子,因而名妓们散尽千金,只为能与柳三变同吃同住,求得他的一诗一词。另外还有一句话:“凡有井水处,皆能歌柳词。”柳三变的影响力可见一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