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宋王朝那些事儿 > 后来的他们(续集)

大宋王朝那些事儿 后来的他们(续集)

作者:边塞man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19 05:08:24

后来的他们(续集)

穷孩子丙当然还是想挽回属于自己的感情,他对“白菜”深情地说:“别看我们现在什么都没有,但是我们有我们,正是因为还有我们,将来一切都会有的。”

“白菜”对穷孩子丙在自己家中的表现感到非常失望:“我们?”“白菜”哂笑着问。

“你要相信未来,相信我还有时来运转的时候,到时候,我一定行的。”

“未来?你每次都只是跟我谈未来。你的未来在哪里?你说的话几时兑现了?我现在可以明确地告诉你,我们之间已经没有“我们”了。”

穷孩子丙茫然地走出“白菜”家,但是,他仍旧改不了占别人小便宜的性格,这次第,怎能让自己吃亏呢?他总要说几句骚话,一来,是为自己挽回一点面子,二来,也为了恶心恶心拒绝了他的“白菜”。他没有太大的本事,只不过说出几句话恶心人的本事,他还是有的。过去,从他嘴里说出的恶心富家子弟和范仲淹以及其他几个穷孩子的话,能让他们难过好几天,他想:既然你拒绝了我,我也不会让你好过。此刻,他完全意识不到,当“白菜”看到他的吃相之后,他在“白菜”心里,就没有一点位置了。对于一个自己并不在乎的人,就算他说出来的话再难听,也无所谓。

不知道这几句话,他到底是从哪里学来的,反正,他把这几句话说给“白菜”听:“重金娶亲,娶得是完璧之身;八抬大轿,抬得是大家闺秀;明媒正娶,娶得是贤良淑德;三媒六聘,聘得是知书达理。敢问你这个富家小姐,究竟占哪一样?”

话中有话。说出这句话,他感到很得意,他很自以为是,以为这南京城里的“白菜”,也会像当年范仲淹和富家子弟一样,生他的闷气。

然而,他大错特错。

“白菜”应声回复了他,虽然只是和他一样的旁敲侧击,却是真真切切的掷地有声:“完璧之身,嫁得是坐怀不乱;大家闺秀,许得是书香门第;贤良淑德,配得是品行端正;,知书达理,要得是学富五车。敢问你这个不学无术的乡野村夫,究竟占哪一样?”

往别人脸上扔出去的大粪,又被包装了一下,传了回来。

穷孩子丙,无话可说,黯然离开了。

从此,他把青春献给小酒桌,醉生梦死就是喝。他觉得,青春就像打麻将,不是点炮就自摸。

“英雄一怒为红颜,红颜一笑为了钱”他发着酒疯说道:“万丈高楼平地起,辉煌只能靠自己。”

总算是领悟到一点生活的真谛了,大宋这个society也算是没有白教他,至少,教会了他一点做人做事的道理:打铁还需自身硬,自己没本事,靠谁,都没有用。

大宋的社会里有太多太多的锦上添花,但是雪中送炭,真的太少太少,少得可怜。

自由恋爱失败了,他只能接受包办婚姻。尽管,他很不情愿。

家里给他娶了一个媳妇,模样还算俊俏,只不过,在他的眼里,只是一个平平常常的村姑而已矣。

用一句话概括他俩的关系:他不爱她,但是她深爱着他。

他心心念念的,还是南京城(应天府)里的那个白菜。

他给“白菜”写信,白菜却不回信,他们的感情,就这样吧。

这样好吗?这样不好。

可是啊,少年不识情滋味,爱上白菜。爱上白菜,可是,在白菜心里,穷孩子丙却是一个十足的老赖。

生活中也有很多遗憾,而对于穷孩子丙来说,最大的遗憾,就是他的媳妇,一直不生男孩,生下三个孩子,都是女的,一想到将来还要给三个女孩子准备嫁妆,穷孩子丙就要抓狂。

但是生活,还是要继续下去。

大宋的城市经济和商品经济很发达,他想到南京城里摆个摊,挣点辛苦钱,要不然,就连借酒浇愁的酒他都买不起。

其实,诗和远方也需要门票,而且票价不低。情怀,也很烧钱。之前,那些什么富婆包养、一考成名,在生活的现实中,全部,无一例外,都化作泡影。

富家子弟迎娶了盲女孩,生活的和和美美,但是危机四伏。正如当年范仲淹所预料到的:富家子弟不愿意改掉自己讨好别人的性格,仍旧是那样的优柔寡断,总想当一个好人。

直到有一天。

那一天,富家子弟任职的那个县,爆发了灾荒。

优柔寡断,讨好别人,总想当好人,以及之前提到的,太在意别人对自己的评价,难道,这就是人性的弱点吗?我真的希望,每个人能够尽量地克服人性的弱点,因为这些弱点将会在不经意间阻碍我们向着更高的目标去迈进,向着更远的远方去行走。但是,想要克服人性的弱点,特别是那些根深蒂固的弱点,改变一个人的性格,真的很难。因而人们常常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但是,有些时候,性格是可以改变的。你不愿意改,没事的,命运来帮你改,只是,改掉性格的过程会像分娩一样,阵痛不已。

作为一个县的知县,富家子弟知道自己责无旁贷,对于他来说,“拜迎长官心欲碎,鞭挞黎庶令人悲”,这灾荒之年,他埋头苦干、拼命硬干、为民请命,他请求上级领导减免赋税,都做到这个份上了,一些刁民还是不买账,因为,在这个县里,不管富家子弟如何去救济,总是有游手好闲的人吃不好、吃不饱,过得比富家子弟差太远,他们心中一肚子怨气。他们到处散播谣言:“富家子弟每天吃香的、喝辣的,天天在家里大吃大喝。”

富家子弟算是个可怜之人,然而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善良的你掏心掏肺,想要看你出丑的人却太多。

暗流涌动,在明里,转变为霹雳一声暴动。

暴民们愤怒地冲进富家子弟的府邸,看到富家子弟一家人只能喝稀粥,就算是这样,他们也二话没说,大开杀戒,“你一家人能喝稀粥,我还连稀粥都喝不上呢!”一家人,除了富家子弟,无一幸免于难。极其讽刺的是,这时的富家子弟,还在风尘仆仆地为穷人送粮食。

富家子弟回到家,看到惨状,在血泊里,他看到了自己慈眉善目的倒影。

人死不能复生。

那一刻,在重大的刺激之下,富家子弟的性格悄然发生改变:没错,范仲淹当年说的没错。就是要给善良披上锋芒,不能助长坏人的恶。

从此,他彻彻底底的变了,变得杀伐决断,做事情雷厉风行。

“要把这些暴民屠戮殆尽。”他在心中,发尽千般愿。

复仇。revenge。

接下来的他,自然不会和刁民们讨价还价,他严格依照法律,绝不法外开恩,该打就打,该杀就杀。

他用暴民们的鲜血,一点点染红了自己的顶子。官越做越大,当到了通判,又被提拔为知州,作为文官的他,凭借着镇压暴民立下的军功,被封为费县男(男爵)。

他不再是那个刻意讨好别人的人了,然而,他有权力,不刻意讨好别人之后,他发现:在权力之下,有人,一个接着一个的讨好自己。

讨好别人,充其量只算是一种智慧,让别人去讨好自己,那才是真正的了不起。生活让他悟到了。

距离他们宿舍六人在应天府书院分别已经过去了十五年,富家子弟不会想到,他竟然还能与穷孩子丙再见。

穷孩子丙在南京城里摆了一个馄饨摊(注意这个馄饨的第二个字读作屯的轻声,不读作顿),爱占别人小便宜的性子还是不改,要么在饮料里兑一点水,要么就欺骗一下老年人和小孩,让他们多交一点钱。

那一天,富家子弟到南京应天府的办事处办公,路过了这家小摊。

他被穷孩子丙在人海中认了出来,穷孩子丙高声喊出富家子弟的名字:XX。

“XX,你快过来吃馄饨啊,这可是方圆几十里的一绝。”

富家子弟身旁的仆人指着穷孩子丙大喝:“官人的名字,岂是你这平民百姓可以直呼的?”

“我跟他是同学。”

“可你只是个白丁。”

“我是个秀才。”

“我家官人是太守(宋代知州的雅称),就算你是个秀才,见到他也得毕恭毕敬。”

等级社会啊,真的没有办法。在大宋,就要按照大宋的规矩办事。

可是,穷孩子丙偏偏就不按规矩办事。

不遵守游戏规则,就要付出代价。

紧接着,穷孩子丙恬不知耻地笑着,大言不惭地说:“我家的馄饨,是全南京城(应天府)最好吃的,你吃完了,也别忘了告诉你的同僚,让他们都来这里吃,给我家做一做宣传。”

这要是放在以前,富家子弟想都没想就同意了。可是,现在的他已经不是以前的他,他,脱胎换骨。他轻轻一笑:“本官没有义务为你做宣传。”

“XX,你别在老子面前摆出你当官的臭架子,你什么德行老子又不是不知道!”

“大胆刁民!”富家子弟心想:你不仁,休怪我不义。那一刻,同学感情荡然无存。

“哎呀,盐巴咸了,感情淡了。”

“本官跟你的感情,就从来没有深过,就从来没有咸过,就从来没有浓过。”

“那你想怎样啊?”

“交钱,走人。就当我没见过你,就当我不认识你这个人。”

“你牛X,你牛X”,这时的穷孩子丙,不知道拿来的勇气,一脚踢翻了富家子弟吃馄饨的那张桌子,滚烫的馄饨汤溅了富家子弟一脸。

“在老同学面前,你装什么装?”

“拿下。”富家子弟的口令说得很干脆。旁边几个仆人一脚踢弯了穷孩子丙的膝盖,穷孩子丙无可奈何地跪在富家子弟面前。

注释:少年不识情滋味,改编自辛弃疾的《丑奴儿》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是宋代词人辛弃疾创作的一首词。此词通篇言愁,上片描绘出少年涉世未深却故作深沉的情态,下片写出满腹愁苦却无处倾诉的抑郁,通过“少年”时与“而今”的对比,表达了作者受压抑、遭排挤、报国无门的痛苦之情。全词突出地渲染了一个“愁”字,以此作为贯串全篇的线索,构思精巧,感情真率而又委婉,言浅意深,令人回味无穷。

丑奴儿⑴·书博山道中壁⑵

少年不识愁滋味⑶,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⑷。

而今识尽愁滋味⑸,欲说还休⑹。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