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重生1996:胜者为王 > 第103章 唐总十八岁

重生1996:胜者为王 第103章 唐总十八岁

作者:江山不落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1-19 05:08:29

第103章 唐总十八岁

唐求的这番话说到孟万江的心底里。

人都追求美好的生活,但是如果生存下来都困难,还谈什么远大理想?要不然中央一直强调生存权和发展权是老百姓最首要的人权呢?

万烟的情况他比谁都清楚,VcD行业的情况他看在眼里比谁都焦急,但是他没有办法。

现在唐求来了,带给自己一个崭新的思路。而且唐求的想法既务实又没有短视,从对方的言谈和思路中,能够听出他对技术的重视是认真的。

对方对这个行业的了解也是深入的,对这个行业发展的展望有惊人的洞察力,这本不应该是他这个年龄段的年轻人能看出来的。

只能说是少年英豪啊,怪不得他年纪轻轻便有了自己的企业!

不过他还有一个问题要问。

“唐总对这个行业的了解和前瞻性确实独特!我现在想知道,唐总找我合作,有办法把目前的产能扩充到多大?即使按照贵方月产一万台的产能,对于我们这么大的企业也只能是杯水车薪!”

从去年底,VcD的销售便有井喷之势,乐观的预计是今年至少有五百万台的需求。如果唐求的公司真能如他所说按那么低的成本价生产出来,那么现在最重要的事情便是产能了。

因为市面上产品的性能基本上都持平,马上要进入拼价格的时代了,能看得出来。

唐求给出一个数字,让他大吃一惊。

因为那个数字是一百万!

这个数字不是瞎蒙,而是确实的估算。

前生,唐求在南方打拼时最好的朋友就是做VcD起家的,据他说起发家史时,就是在家中的院子里搭条长棚,招揽了十几个人组成一条简易生产线,每人一天能做三十台!

后来他鸟枪换炮、租了个小厂房,把简易生产线换成了流水线,每人每天轻松可以做到五十台。一年下来,三百多万轻松到手。要不是后来市场不久后饱和砸在手里过一批,他会一直干下去也不一定。

因为关系很好,唐求在闲聊时知道很多事,也曾不止一次打趣说自己生不逢时。

唐求计算过了,包括上下料、打包等辅助流程工位,以二十人为一组,每组一天六百台肯定也能做到。两班制的话,每天一千二、一个月三万台没问题。

当然是按单休二十六天算的。

县收音机厂的厂房足以容纳下三条流水线,只要线体拉起来开足,完全可以达到这个数字!

如果工序安排妥当,管理到位,产能只会多不会少。好朋友没有管理经验时都能做到,唐求对自己有信心。

“我现在有一组流水线,每班的产能是一千两百台。如果万烟品牌的VcD销售状况良好,我随时可以两班倒。并且因为我们实现了精益化生产,换班的时间只要十分钟!

另外我与我们省城的六朝银行有非常良好的合作关系。实不相瞒,六朝银行董事长楚珂先生的女儿楚海益是我很好的朋友…我正准备让她在我的企业里参股。所以如果合作顺利的话,我完全可以根据需求增加流水线!

我唯一担心的是,贵公司现在的销售渠道能不能经受得了这么多产品的考验,毕竟此前它一直没有真正实践过!”

孟万江终于相信眼前这家伙是有很强背景的人了。别的不说,就凭他有银行的关系,开个企业是分分钟的事。现在中国的市场形势是,城乡居民的物质生活还远谈不上极大丰富,只要有产品特美价廉,就根本不愁销路!

这时候,叶秘书抬眼看下手表,原来不知不觉已经过去二十分钟了,而孟总似乎谈性未减。

她只能提醒:“孟总,麦岭集团的客人还在那边等待…”

孟万江点头表示知道了,却对她说:“那你去照应一下,赵副总不是在么,让他出面接待一下好了!”

赵副总负责技术上的事,对资本运营不是很懂,平时也没介入这些事。他知道,但懒得过去。

没必要。

看见他们那些人的嘴脸就烦,哪有和眼前这个年轻人谈话来得愉快?

唐求却笑起来:“如果我没猜错的话,这个麦岭集团,就是想着趁万烟生病,准备吞并它的吧?”

孟万江诧异于唐求耳目的灵敏,却也不得不赞同他的话他说的对!

“按理说麦岭也是一个有资本和技术的很好的合作方,但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它太大了,大到有些不知道怎么尊重人!并且它的强项在白色家电上,于VcD这个行业,恕我直言,它真的不行!

现在的市场形势很紧迫,已经容不得万烟再抱有脱、等、看、试的念头,一着不慎,绝对会尸骨无存!相信这两年市场竞争的残酷孟总已经深刻体会到了。

和我们晶讯合作,丝毫不会影响万烟公司产权的任何变动,也不会影响到万烟专注于技术的宏大理想。相反,我们也会在使用的过程中不断提升工程技术水平,以持续地接下万烟的订单,保持与时俱进的能力,让贵公司技术能力转化为生产能力,达成共同促进技术提升、质量提升的目的。

当然,孟总可以放心的是,我们不会介入前期的产品开发和市场推广工作,那个太复杂而且花费的时间太久, 珠三角的爱得就是这么干的,而且活得很好。”

孟万江心潮起伏,这是个很艰难的决定。但是唐求的一席话让他觉得可以试一试,现在的万烟就像一个快要溺亡的人,只要有一线生机,它会毫不犹豫地抓住它!

“销售渠道唐总不需要担心…毕竟之前我们在这方面已经投入了许多,我想应该是目前全国所有VcD企业中最多的。只要产品质量过硬、价格有竞争力,我有信心在短期内重新把它恢复好。现在我们要商谈的,是我们合作的形式、价格、以及双方承接此项目的计划…”

接下来的事情水到渠成,双方讨论了各种费用的分摊,也就是产品最终的出厂价,出唐求厂的价格。

以市面上最热销的KVX-8为基准,他们先期拟进行这一类似产品的生产。鉴于是初次合作,唐求提出先小批量进行磨合,得到孟万江的同意。

唐求是自家事自家知,他目前什么都没有,做不了多…

孟万江则是第一次介入这种代工模式,需要摸索的地方还很多,对晶讯电子的生产能力和质量水平要请工程技术人员评估;另外,万烟的销售渠道其实并没有他说的那么乐观,他也需要小批量的产品投放市场看一看…

双方一拍即合,决定在六月底前试产一款万烟根据市场新研制出的VcD,唐求建议命名为“万烟1号”,以后换代就按2号、3号…排下去,如后世的苹果一般。

肯定比什么KVX-8什么的好记,而且换代后的产品性能比较起来一目了然,容易引起消费者的联想效应。

如果质量合格,七月份的前半月先投入一万台,然后视卖相情况加量;

如果反响很好,八月份时唐求须保证拉起第二条生产线…

价格方面,唐求表示晶讯公司如果以低于行情价格来挤占市场的话,本着利益均分的原则,这种价格差由两家共同承担因此唐求会让渡部分出厂价。

因为市场价格透明,以KVX-8为基准的出厂价,拟定为1700元每台。这样利润对半分,万烟完全可以在净赚300元的基础上让经销商也至少赚到200元每台。

拟定中的“万烟1号”零售价2200元,比KVX-8低200元。

如果市场价格有调整,万烟公司会以每笔订单为基础重新报价,并且待到大规模量产的时候,每个季度晶讯公司同样会让渡产品的单价,以不少于百分之五为限,另谈。

这个粗略的协议最大限度地保证了万烟的利益,也让晶讯公司有利可图,是个双赢的局面。当然,这一切都只未敲定,因为这只是意向,具体细节还要经过各自公司的批准,各个相关的部门都要拿捏,是个比较长的过程。

双方约定一个月内派遣相关技术、采购、财务人员对接,并最后形成决议。因为在此之前,唐求表示需要提前研究一下万烟公司要主打的产品,要请“厂内的工程人员”对组装图进行解剖分解工序,以及备料、人员培训、场地安排…等等事宜。

为此孟总还先提供了他两台VcD,要“研究”么。

他还要去处理融资的事,以准备为扩线和扩充产能提前和银行谈好资金…

都需要时间。

都是大动作。

其实是他有意地往后压一压,因为他的公司还不存在呢。今天之后,时间很紧迫啊。

不过正是因为他的谨慎,还有对工厂运作的熟稔,孟万江才放下了最后的心面前的这个年轻人,是个管理企业的料!

真是自古英雄出少年啊!

当然他不会以貌取人,更不会因为唐求的年龄而小看他。因为在市场上把万烟远远地抛在后面的那个来自广东的爱得老总也是二十来岁而已,现在已经在准备攻略上海市场了…

“唐总今年有二十岁吗?”他忍不住问。

“十八!”唐求羞涩一笑,终于露出了和他的年龄相符的神情。

孟万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