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重生1996:胜者为王 > 第191章 利益共同体

重生1996:胜者为王 第191章 利益共同体

作者:江山不落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1-19 05:08:29

第191章 利益共同体

楚海益全程倾听,到这个时候她的内心已是惊涛骇浪。

才知道唐求果然是有备而来,对这个行业有独到的了解,做VcD绝不是一时心血来潮。要不是黄东明一直在追求自己,她也绝对不知道唐求竟然对信课的事这么了解。

连它们与ess私下谈判的事都清楚,要知道它们可是隐秘去的美国!

若是不坚信自己和唐求交集不多,她都要怀疑是自己透露给他的运上这么偏僻的地方,他是怎么知道的?

孟万江更是震惊,作为行业内人,他对VcD行业的浸淫最早,所以对其的市场把握、技术换代能力更了解。唐求所说的,一部分既是事实,另一部分也有合理的推论。

之所以说是推论,是因为历史还没有发生…但是唐求透露出来的信息非同小可:信课竟然有这么大的魄力!原本还对自研技术还有极强的荣耀感的他,一下子觉得压力山大。

从各方面的研判看,今年下半年爱得会发力,从各地反馈回来的消息能够清楚地看出对方的布局,这是要全国开花的节奏啊!

本来,VcD有地域的销售传统,像信课主要在江省,万烟主要在皖省,爱得主要经营珠三角。

但也不绝对,每一个有野心有能力有条件的企业,最终都是要全国布局的。像爱得,已经高调地宣称要攻略长三角市场。

而且从很多渠道获得的消息,爱得在蓄力,它已经吃掉了大大小小几十家的生产企业。一旦整合成功,就将爆发出惊人的产能!

他判断决战是在年底,但是唐求凭什么也这么说?若没有资深的关系网,只能说对方有惊人的洞察力了!

那么,还有什么理由不好好合作?

想到这里,孟万江下定了决心。

“唐总,楚总,既然如此,我非常期待晶讯公司的产能规划问题。在几百万需求量这种大蛋糕中,晶讯公司到底有能力帮万烟分得多少?”

这是默认了和自己的合作啊!唐求虽然此前毫不担心,现在却也激动了一下下。

只要对方能卖得出去,生产真不是问题,当然前提是楚姐姐能再资助一点就好了!

“实不相瞒,我们现在最大的问题不是产能,而是对资金断裂的担忧…”唐求迎着楚海益的目光,毫不掩饰地表达看法:“现有的工产和产线完全满足对产能布局的要求。我们一条线一个班能生产600台,每个月休息四天可以努力做到一万五千台。

只要有需求,随时可以上夜班,扩充第二条、第三条线…也不是难事,但是资本的问题不解决,我不敢动!

孟总是制造业的先辈,特别知道这个行业。因为关键的几种材料都被国外把持,别的元器件可以有月结、甚至季结的优惠,但像解码芯片之类的必须是现金交易。我们做得越多,需要的资金投入就会越大。

本来,如果销售款能够及时收回,我们可以不断地进行扩大再生产。但一旦延迟,就会拖累原材料的添置,我们每台在材料上的硬性现金支出大概是800元,也就意味着七月份一万二千台的订单,如果后继资金不到位,八月份就会停工。

所以孟总必须给我交个底,销售回款时间周期是多长?”

在商品售卖活动中,很难做到一手交钱一手交货。有时候确实是资金周转不过来,有时候却是销售方故意截留资金以作它用。通常在结成稳定的生意伙伴后,选择定期结款,这也是买方市场造成的。

比如唐求在购买非主要元器件的时候就会实行定期结款,时间从一个月到三个月不定,视供应商的话语权而定。但是对于主要元器件比如解码芯片,就必须掏现金。

销售也一样。对万烟公司来说,晶讯就是它的供应商,它完全可能因为财务上的危机而截留部分货款,或者把结款期限拉长。

这对创业初期的晶讯是不利的,也会严重影响公司的正常运作,唐求必须把这个搞清楚。很多创业企业不是死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而是被资本拖累了进程,前生这种事情见得多了。

把问题敞开了谈,然后把决定权交到对方手里。资本有限,不可能一边想着扩充产能,一边又占着资金,没这么便宜的事!

他已经暗示了,回款时间在一个月。

否则停工么…以万烟现在的情况,没有第二家能够拯救它,除了自己,唐求对此有迷之自信。

成本的优势不是每家企业都有的。

其实如果孟万江是聪明人,肯定能明白一件事:就是唐求预估的产品价格在市场上是很有竞争力的,而慷慨地给经销商每台200元的利润之后,万烟公司还能净落300元每台。

“万烟一号”预计2200元的单价是全国同类产品中价格最低的,对能否顺利售出他没有怀疑,因为市面上对“万烟”的品牌认可度还是很高的。有这么高的利润在,相信经销商们也会加足了马力干。

唐求生产的越多,他赚得也越多,还能冲击市场份额…

有三五十万台的销售量,他就能获得近亿元的资金,这会极大地缓解万烟的研发困境,为后继用技术赢得市场获得时间。

所以他斟酌说:“回款方面,月结我这边会努力做到,尽量不影响贵公司的生产运营。但是唐总能保证1700元的出厂价么?”

在他看来,这个数字有点近乎天方夜谭,如果比较万烟现有的4000元的成本价的话。

对此,唐求用一句玩笑解开他的疑虑:“白纸黑字签下来,孟总怕什么?哪怕是赊光老底我也会提供的,对贵公司又没有坏处!”

赊光老底肯定不至于的,孟万江对成本这块了如指掌。刨去材料成本、人工成本、场地成本、管理成本…干得不好,1700元可能会亏一点,但不至于亏那么多。但是要想赢利,难!

万烟的4000元成本价其实包含了自研芯片的研发成本分摊、广告费用、经销商管理费用、市场培育成本、还有居高不下的材料成本。唐求只是纯粹的生产,其它的都不问,肩上的担子就小多了。

简单说,VcD在诞生之初一直到现在,绝对是暴利。只有当明后两年价格战打到极致之后,它才恢复本来应该有的价位:亲民。

这个时候谁进入谁发财,要不然全国也不会一轰而上从去年的80家增长到今年初的220多家。很多人发财就是因这行而起,有句笑话说,许多人几乎是一觉醒来,忽然发现满屋子都是钱!

唐求也要分这杯羹,所以他才会在一个月的时间里企业开张、生产一条龙。

他还要逼迫万烟跟着快速动起来。

因为真的是生死时速,过了这个村就没这个店了。

楚海益又一次刷新了对唐求的认知。从初识到现在,他的表现可以用完美来形容。无论是在对市场的洞察力、魄力、能力上,他都表现出相当程度的成熟和预见性。她丝毫不怀疑,VcD这个项目是大赚钱的,只要唐求能够拿出让她信服的生产成本来。

对轻松地谈成月结货款的结果,她也是比较佩服的。虽然没有在制造业里混过,但她知道资本对企业的意味,据她所知,江省的标杆企业信课电子在回款方面已经是做得比较好的了,可它也有60天!

晶讯的体量太小了,却能让万烟同意30天月结,这势必会让后者在很多时候要承担垫资的任务产品销售没那么容易,哪怕是热销呢!再要从零散分布在城乡各地的经销商手里取回款项,也需要时间。

肯定有暂时没有销售出去的,万烟公司就必须支付这笔钱。

可是相比较于每台300元的净利润,这有什么困难呢?相对于2000元的销售价,这利润是相当可观的,以至于哪怕是帮晶讯的忙、给予一千万的资金呢!

咦?给予资金!

孟万江头脑突然一个激灵,同时一个大胆的想法诞生了。

如果晶讯这边真能做到1700元的出厂价,哪怕让自己砸锅卖铁也要支持对方大干!因为这来钱如此之快,帮晶讯就是帮自己,谁会和钱过不去!

只是这个念头只埋在心底,看七月份的产出再说。

产能不到信课的零头、居高不下的成本、资本远不如人家雄厚,现在唯一能够倚仗的技术这块也因为外国资本的介入而竞争愈发激烈起来,他还有什么理由不快一点布局?

“不过孟总一定要努力帮晶讯及时回款,这样我们有把握在七月份完成12000台,然后在每下个月把产能翻番,直到月产能达到十万台。”

十万台要到十月份了呢,那将是现在工厂的产能极限值。

这样的话,别看增速旺盛,到今年底,满打满算也就是三十多万台的总量。这个数值比起600万台…还是小巫见大巫啊!

但是对万烟来说却又是至关重要的,毕竟一个多亿的净收入,只是这一切能做到吗?

关键要看第一个月,如果一切顺利,孟万江会不吝从牙缝里把这笔钱省出来,对晶讯进行反向投资!

“可以,以产品从晶讯出货的第二天起,30天结清货款,万烟直接对晶讯打款,不要我要求每笔新的订单价格必须提前确认!”

这个时候就能够看出,唐求大方地让度净利益带来的好处了。只有把合作伙伴绑在同一辆战车上,结成一荣共荣一损俱损的联盟,相互之间才能互相体谅,实现共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