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重回1982 > 第2章 当年的老杨家

重回1982 第2章 当年的老杨家

作者:晓阳高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1-19 05:11:35

第2章 当年的老杨家

爷爷、父亲都是独子,老杨家到杨昌庭这一代突然人丁兴旺起来。

杨昌庭排在老三,大哥在养路班上班,二哥也是下乡知青,不过,被招工进知公社麻厂,老爸不同意,就留在家里做篾匠。

有消息说,柳河的竹棕社要来招人,老爸觉得二哥到竹棕社才能发挥他的特长。杨昌庭知道,后来二哥和老爸确实进了柳河竹棕社,但几年之后,竹棕社没有业务活干,垮台了。

现在五妹六妹都还小,但五妹十五岁,在柳河郊区,进一个小预制厂。六妹十三岁,虽然小,但已经不读书,旧宅的家务基本包揽。只有幺弟十一岁,秋季开学上初一。

杨昌庭自己在七月初参加高考,但成绩差,今年没考上大学。曾经的经历也是如此,老爸最后支持杨昌庭复读高三,八三年再高考,考进省城一所大专,心愿得逞。

也因为杨昌庭考大专,后来上班,进柳河机械厂,不到十年。市郊机械厂垮台,下岗,杨昌庭对生活的艰辛有更深的体味,也为后来的成功有了社会基础。

幺弟因为三哥考取大学,引以为傲,在初中读书比较认真。初三毕业考取柳河市民师,学习四年,毕业后成为小学老师。前一世的2015年,幺弟在市五小担任校长。

两哥哥、三弟妹的情况,在杨昌庭脑中过一遍,虽说他们几个后来日子过得普通,但平凡的人,不就是这样子?

杨昌庭突然想到老爸,老爸杨柏榕一辈子过得有些坎坷:

四岁,父母双亡跟着奶奶过日子,念私塾,参军救国。

据说,杨昌庭也不知真假,当年爷爷是民国时期的缉私队员,专抓走私鸦@片的。

后来爷爷在执勤中被走私的人埋伏,牺牲。奶奶得知后,吞服鸦@片自杀。一家人就剩下一老一小,有几亩薄田,靠着曾祖母纺纱、织布卖钱度日。

父亲从小耿直,抗战时期从军,到过重庆宪兵队。也就是在宪兵队里,他那耿直的性格就是那段时间培养出来的。

后因为上司得知他是家里独苗,家里还有一个老奶奶,才令他退出军伍,回到家乡。

解放前当过乡村教师、脚夫、钓鱼、自学篾匠,解放时因为有文化,招进农会,因不肯参与贪墨,被陷害定性为地主成份,之后索性离开,不做南瓜干部。

一家人近十张嘴,当南瓜干部确实养不活,过不开日子!这也是不得已的选择,回到老家长平大队,在土里刨食,又有大儿子帮撑,日子撑了下来。

杨昌庭知事之后,对更早的家庭艰苦没有太多记忆。他对老爸记忆最深的,就是吃东西比较挑剔。胃不行,家里但凡有一点荤腥,大多都留给他。

记忆中老妈一直这样做,她也一直训诫儿女们,不与老爸争食。

老爸在宪兵队从军期间,还留下一个祸患,那就是胃病。年轻时,胃病的危害还不够显现。但到85年,也就是再过三年,老爸的胃病就恶化成为胃癌,不得不开刀割掉四分之三的胃。

再过两年,老爸因为胃功能基本丧失,没法进食,缺乏营养。浑身只剩下皮包骨,灯灭人走,成为一家人的最大遗憾!

杨昌庭想到这,突然鼻头一酸。当年老爸手术时,自己在省城大专读书,家里都不通知自己回来,怕影响自己学业。放假回家,才知道老爸动手术,割掉胃。

之后,一天天看着老爸消瘦、衰弱,一家人却无力改变。

直至他走的那天,杨昌庭偏巧出差在外,接到电报,赶回来人已经入殓,没能见到最后一面。杨昌庭长跪在老爸那黑白画像前,空自流泪!

后来日子见好,物质渐丰。每一次家庭聚餐,老妈说得最多的,就是那句:你爸命不好啊,晚走几年,就不缺吃的了。

是的,老爸一辈子都缺吃的!

如今,自己重回17岁,至少要改变一点,那就是在老爸胃病恶化之前,给他好好医治!治好!

这一点,无论如何都必须做到啊!杨昌庭满面泪流地说,这是他重生后的又一个誓言。

要给老爸医治胃病,就必须要有钱才行。挣钱、如何改变自己和老杨家的现状,是杨昌庭要思考和选择的。

杨昌庭上一辈子做梦,梦境中最多的就是老箱子砸中的情境,因此,他对这一天是什么时间非常熟悉。

1982年8月18日。

82 年是什么概念?杨昌庭知道,如今柳河地区已经分田到户,而且,万元户这个概念两年前已经提出来,也树立了榜样。

可这时候,整个柳河市都没什么自主经济。做小生意的人也有,可不多,开个店面的叫个体户。

对个体户,国家暂时还没有扶持的政策,特别是地方上,大家对经济上“投机倒把”的事情还非常忌讳,经济计划调配,管理体系、行政干部,对经济的理解几乎没什么概念。

对于老杨家说来,自家编制的篾货带到集市去卖,都还小心翼翼的。

对了,到明年还有一次全国严打,这次严打会使整个社会治安得到肃清的同时,也使得柳河这边做生意的人,退缩、观望起来。

目前,要想挣钱,自己有什么优势?有什么可利用的资源?手艺之类的,有吗?黑科技,有吗?能够做起来的项目,有吗?别人都没意识到的资源,有吗?

杨昌庭坐在大石头上,一项项掐着手指算,都被他否定了。

不过,目前的自己也不算一穷二白啊。至少,手里还是有点启动资金的。随着自己穿越而来的,还有十二张十元大钞,三十斤全国粮票啊。

家里,如果说还能搞到粮票的,就是大哥了。他弄到的粮票只是江上省那种浅蓝色的省票。

一时间,杨昌庭想不到挣钱的门路,而留给他的时间并不多。给五妹找一个轻松一些的事做,是当务之急;老爸的胃病恶化,估计最迟是一两年后,甚至可能如今都在逐渐恶化。

心里一紧,但随即想,自己目前对82年还不够熟悉,用几十年后的眼力、生活经历,还找不到一点路子?几乎不可能啊。

另一个必须要面对的事,就是自己要不要复读。

当年自己复读,虽说考了一个大专,如今还去走这老路?

如果自己不复读,直接去做生意,肯定也行得通。不过,这对老爸、对老幺弟,都会有很大的影响吧。

杨昌庭突然想,自己肯定要复读,而且,要考一个更好的大学,让老爸更开心。

“三哥、三哥……”幺弟在竹林里喊,将杨昌庭的思绪打断,“什么事?”

杨昌庭突然觉得,对弟弟妹妹,都该更亲才对。

“爸叫你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