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人间华夏史 > 晚商众臣列传集

人间华夏史 晚商众臣列传集

作者:一个普通的史官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19 05:18:49

晚商众臣列传集

————甘盘列传————

商王小乙时,甘盘即为大臣。

小乙初见他时,便认为其有使商朝大治之能,欲重用他。

可是过了一会,小乙却打消了这个念头。

小乙对朝堂的控制力非常不足,就连他自己这位商王的处境都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

他深知自己若是在这时拔苗助长——盲目重用甘盘。

只为实现他的抱负,就让甘盘孤零零地进入那些贪官污吏的眼中,反而会害了甘盘,害了自己,更是让商朝白白损失这一个人才,让商朝刮骨疗毒的时机再度延后。

这让有爱才、兴邦之心的小乙无法接受。

祖先天乙(成汤)的经历也告诉他:要做完全的准备,不可莽撞出击、打草惊蛇。

打蛇要打七寸,更要快!要准!要狠!

对于这些旧势力必须要来一记组合拳,将其打昏,打蒙,打到彻底崩溃,打得生活不能自理。

就以小乙现在的情况,他并没有用组合拳打蛇的资本,资格。

于是小乙决定将甘盘暂时雪藏,并让自己的太子昭(武丁)前往郊野,向甘盘学习,增进二人之间的感情,将他们绑定在一起。

太子昭即将前往郊野时,小乙对他叮嘱道:“甘盘是大商王朝的一把神剑,唯有武德兼备者方可持之,余武功...文德皆薄,留给你,将来对外征服列国,对内整顿吏治,你都应先好好问询他,再做打算。”

太子昭强忍泪水拜别了父亲,而小乙待他走后掩面哭泣,父子俩都意识到这一别可能就是永别。

数年后,小乙被杀。

太子昭认真听从了甘盘的建议,夺回了王位。

高宗武丁投桃报李,即位后礼聘甘盘为相,至此成为了武丁十臣之一。

小乙果然没有看错甘盘,甘盘为相后,肃清朝堂,压制异党,把商朝治理得井井有条;还亲自出兵讨伐那些谋逆的贵族,很快将原本动荡不安的局面稳定了下来。

可以说,高宗能成为后来的殷商之主,能开创后来的武丁盛世,这与高宗前期的甘盘辅政是脱不开干系的,甘盘因此被后世推崇为贤相。

甘盘在高宗执政中期去世。

在甘盘葬礼中,高宗悲痛地说道:“余又丧一父矣!”

在《尚书》中将他与其他五位贤臣,并称为——商六臣。

————傅说列传————

傅说,高宗时大臣。本无姓氏,依高宗诏书,赐姓傅。

从政之前,因生活穷厄,就自卖自身,在傅险做苦役,以求衣食。那里是虞、虢两地交界之处,又是交通要道,因山涧的流水常常冲坏道路,奴隶们就在这里版筑护路。

傅说就靠从事版筑维持生计,虽有才干,无从施展,直到高宗三年。

此时,高宗已放权于甘盘等重臣三年。

三年来,卿士中有仇视高宗的大抵已被甘盘所剔除出去。

而旧贵族也被打压的很惨,最终贵族实在受不了了,嗷嗷叫地请求武丁亲政。

甘盘见贵族这条曾经多次噬主的疯狗经历了三年,成功被驯服为了高宗最忠诚的家犬,也认为自己是时候还政于王了。

于是甘盘率领群臣咸谏于王,曰:“呜呼!通晓事理的叫做明哲,明哲才可制作法则。天子统治天下万邦,文武百官都按照天子的命令行事。天子之言就是命令,天子不说,臣下就无从处置天下事务。”

可是甘盘却没想到,高宗此时却认为师父甘盘比自己更能处理好国事,故而并不想亲政。

高宗下诏,推辞说:“要余做四方的表率,而余唯恐自己的德行不好,所以不敢说话。”

群臣再谏,而高宗再度辞让,以此往复...

——武丁梦贤——

直到有一天上帝托梦,祂赐予高宗一位可以成为他良辅的人,即是傅说。

高宗醒来后,先召集群臣,把朝中大臣仔仔细细地检视了一遍,发现都不是他的“梦中人”。

于是高宗对群臣说:“余恭敬沉默思考治国的办法,感动了上帝,祂赐予余一位贤良之人,让他代替余发言。”

高宗详细地将梦中人的相貌画了出来,派人去到天下寻找。

傅说长相异于常人,“鹃肩如锥”、“形若植鳍”,双肩高耸像收敛了翅膀的鸟一样,是与众不同的异相。故而很快有人在傅险之野找到了傅说,将他带来见高宗。

傅说与武丁两人虽没谋过面,然而相见都不陌生,因为早在梦中见过。

但也仅仅是在梦里见过,不陌生罢了。

高宗面对真实出现在自己眼前的傅说,仍有些如梦如幻、不太真切的感觉。

于是他认真又小心翼翼地询问道:“我梦到上帝把你赐给我,真的是你吗?”

傅说回答:“是的,上帝把我赐给了你,当时你左手拉着我的衣袖,右手拱地向上帝叩头表示感谢。”

高宗很高兴,说:“确实是这样。”

于是高宗招他入宫,下诏赐姓。

————

高宗为使他官途通畅,欲让傅说树立威信,便令其为将,征伐各地。

第一个拿来开刀的便是失国。

失国的首领失仲是西北戎狄为控制黎墟而扶植的傀儡。

前几年,他的妻子生了一对双胞胎,这两个孩子长得颇有猪像,称为“二豕”。失仲觉得不祥,就占了一正一反两个卜求问上天:“杀了他们?”、“还是不杀他们?”

占得的结果是“勿杀是吉”。

但是失仲违背了上天的意思,杀了其中的一个。

于是高宗以上帝的名义,命傅说带领商师围伐失国。

失仲的儿子不战而退,对方的军队被伐灭,子民都臣服于商,失仲和他的儿子逃走了,其后裔变为了赤俘之戎。

傅说领兵占领了失仲的城邑,从此失国也就成了商朝的属国,成为了商朝在黎墟的立足点,最终傅说以此收复了整个黎墟。

之后傅说又前往雍州,与雍州州牧.豳候.姬亚圉一起平定关中盆地的叛乱,收复被攻陷的国度。(在此期间,失误灭掉了妘氏周方)

高宗六年,傅说积累到了足够的军功,武丁正式立傅说为辅相,把他安置在自己的左右。

——说命——

(详细内容请见《尚书.商书.说命》)

朝会之上。

高宗命令傅说,请其朝夕进谏,以辅台德,若他是金,请其作砺;若商济巨川,请其作舟楫;若商岁大旱,请其作霖雨。

并希望傅说齐心协力来辅佐,使余依从先王的道路,按照先祖的治国之道治理国家,以康兆民。

傅说恭敬地顺从了,他认真地下去进行准备工作,询问众臣,了解国情。

第二日,傅说就统领文武百官,向高宗进言,他对商王的谏诤言论,大胆泼辣,精辟深刻。

让高宗一定要严肃谨慎地对待命令的发出,奖励的轻重,兵甲的使用与祭祀的态度这些事情。

指出治与乱在于众官,故官职不可授予亲者,当授予能者;爵位不可赐给恶人,当赐给贤人。

告诫高宗不要开凭恩宠就可升迁的坏头,不要以改过为耻。

高宗听完后,十分赞同,于是作为了他治国的指标,让傅说改革用人制度,视学养老。

高宗多年后仍不忘初心,使四海之内,咸仰其德,让商高宗时期成为商朝历史上最强盛的时期。

不过高宗仍不满足于此,再度诚恳请求傅说多方指正他,不要抛弃他,并答应自己一定会按照傅说的教导执行。

傅说为回报高宗的期待,于是又从学习的方面建议高宗。

高宗很是满意,夸奖傅说,说如今这盛世都是傅说的教化所致。并请求傅说勉力扶持我,不要只让伊尹的名声传播大商的天下。

傅说跪拜叩头以谢高宗之恩,说自己一定会宣扬天子之休命。

————

此后,傅说出色地完成了高宗赋予他的任务。

傅说与武丁,伊尹与商汤,这两段明君贤臣的佳话,将随着历史长河一同前行,被后人铭记。

傅说为殷商操劳,辅助武丁,复兴殷道,厥功甚伟。

他在高宗死后不久便去世了,他去世后化为了天上的一颗星,即“傅说星”。

在《尚书》中将他与其他五位贤臣,并称为——商六臣。

————祖己列传————

祖己,子姓,名弓。高宗之长子,祖庚之兄。又可称“小王”、“小王己”、“兄己”、“父己”、“且己”、“孝己”。

祖己是一名孝子,有孝名。他每晚要起床五次,看父母是否睡得安好,因此深得高宗的宠爱,后世也称其为“孝己”。

高宗欲培养祖己为继承人,为加强他的正统性,常常让他充当“尸祭”中的“尸”受百官祭拜。“尸祭”是古代王室祭祀祖先时一种非常隆重的祭祀。(成语“尸位素餐”就是从“尸祭”演变而来的,因为“尸”除了在祭台上接受祭拜外,可以只食斋而不干活。)

高宗早期也让祖己跟随自己学习如何处理政事。

到了高宗十四年,高宗认为祖己政事理论已学成,如今还需实践。

于是,高宗仿照小乙,将祖己放于郊野,体察民情。

高宗害怕祖己被贼人所伤,还暗中派遣士卒保护。

在历练期间,祖己恪尽职守,深受民众爱戴,地位日益巩固,高宗也进一步往这火里添柴——赐其日名“小王”。

高宗二十四年,高宗认为十年历练已经足够,便赶紧把祖己从民间召回,参议政事。

归来的祖己就开始辅佐高宗修政行德,令国势复振。

——高宗肜日——

(详细内容请见《尚书.商书.高宗肜日》)

高宗祭先帝成汤欲祈求战争顺利。

在肜祭之时,有一只野鸡在鼎耳上鸣叫。

众臣认为这是上帝预示此战必败而无比惊惧。

祖己挺身而出,劝慰众臣,让他们不要忧虑,先修政事。博说为助祖己成名,愿做白脸,训斥诸臣。

而后祖己借题发挥,请求高宗改革祭祀:

他说,上帝考察下民,主要是看他们是否遵守道义。而商王乃是上帝之子,更要恭敬地对待民众,况且他们之中谁难道不是上帝的后裔?不是商王的子孙?

故他恳请高宗不要经常祭祀,祭品也不要过于丰盛。

高宗看着为民着想反抗神权的祖己,欣慰地点了点头,同意了此事。

————

高宗本以为自己去世后,商朝能在祖己的手上继续强大、存在下去。

然而...

高宗三十六年,祖己抗不过时间的侵蚀——去世了。

痛失爱子的高宗心伤至深,宛如苍老了五岁。

随后心神恍惚的高宗强撑起精神,操办了祖己的葬礼,并增添其日名“小王己”,供后世祭祀。

————三配列传————

高宗有六十多位妃子,其中有三位被立为了后,分别是:妣癸(妇巧)、妣戊(妇妌)和妣辛(妇好)。这三位被称为“三配”。

妇巧,是高宗的第一位妻子,也是第一任王后,祖己之母,一介平民,与高宗在郊野相识相恋,与高宗共患难过一段岁月,在高宗继位后就被立为后,但没享几月清福便去世了。

妇妌,是高宗的第二任王后,为邢/井候之女。

井方为商朝重要的畿辅方国,是商国北部屏藩,可谓商之肘腋,亦有权参与商代先王祭祀典礼的少数方国之一。

小乙被贵族弑杀之时,高宗为得到井候助力而娶妇妌为妃。

高宗继位后,因妇妌善于农业种植,命她掌管农业事务。

妇巧去世后,高宗为巩固与井方之盟,立其为后。

后来,妇妌开始参与征伐、祭祀、先导、进贡等一系列王室活动。高宗还曾命她征伐龙方。

高宗十三年,妇妌去世,庙号为“戊”。

后世举世闻名的“商后母戊鼎”就是其子商王祖甲为祭祀她而铸(结果后来在使用的时候出现了一...点点问题)。祖庚、祖甲时期祭祀时称之为“母戊”,廪辛、康丁以后则称为“妣戊”或“妣戊妌”。

妇好为高宗的第三任王后。

她膂力过人,可持有蕴藏拔树断石之力的神兵赤钺上阵杀敌,乃是女中豪杰。

她更是有猛禽鸮鸟愿受其驱使,异兽麟鹫愿负其行走。

鸮,即猫头鹰,在上古时期,因能辟兵克敌,被视为祥瑞神鸟。

至商朝,又因其昼伏夜出的天性、击而必中的本领,被视为战争之神的化身。

而妇好这只鸮鸟乃是鸮中之王,它幼年时被妇好捡到抚养,成年后的大小比普通的还大上不少,身高也有一人多高。

它那蓬松松的羽毛被妇好保养得光鲜亮丽,平时若是远看还以为是哪个雍容华贵的妇人畏寒而披着毛茸大衣。

可别因现在这圆润敦实的贵妇姿态低估它,它毕竟可是鸮中之王。

只要听闻从妇好那传来的清脆哨令,它就变为凛然威武的勇士,那巨大的眼睛将马上寻找敌寇,并凶相尽显——完全张开它那“遮天蔽日”的翅膀,迅速俯冲而去,抓起敌人,再一飞冲天,将那人狠狠摔下,之后气宇轩昂地站在妇好战车的栏杆上邀功。

至于麟鹫的来历更为奇特,它是麒麟种,与跟随过三苗士师皋陶的獬豸血缘关系较近,能识凶恶之徒。

首似马,上有一对卷角,前两足为兽类奇蹄,后两足为四趾鸟爪,短尾自然下垂,有双翅,常并拢至腹后。

麟鹫在一日野间散步时,被蕙心兰质的妇好所折服,自愿为其坐骑。

高宗也是因其正直善良,开朗活泼,偶尔放点小迷糊的性格所感染,而爱上妇好,展开了猛烈地追求。

最终在一次斗武嬉戏中,二者以天为被,以地为床,就此红尘作伴。

高宗继位后,因他深知妇好武德充沛,命其为军事统帅。每当妇好出兵打仗,高宗都祭祀问天为她祈求平安。每当妇好战捷而归,高宗必率一众人马出城相迎。

高宗时期,商朝对多个方向发动了数次规模较大的战争,妇好几乎参加并指挥了这些重大战争,而且都获得了胜利。

当时西北戎狄袭扰,南疆百蛮入侵。

而在西南,一个平时就经常侵犯中原的方国——巴方,见商朝两面作战,便想乘此时商王首尾难顾之际,攻打蚕丛氏,篡夺梁州州牧之位。

后来高宗对巴方展开征讨,大败巴军,将其残兵败卒驱赶到妇好设置的埋伏圈,悉数予以歼灭。

东南方,又有夷方,虽国力不强盛,却也派兵侵袭商朝边疆,杀人掠物。

高宗委派妇好为将,她按兵不动,暗中窥探敌军动态,等到事态朝着有利的方向发展,猛然间全线出击,打得敌人措手不及。

妇好因平定南方内乱有功封于子国,成为诸侯,可拥有三千亲卫。虽妇好是王后,但还按照国王和诸侯的礼仪来向她的丈夫武丁上贡,不因为自己的身份便乱了规矩。

之后,高宗与妇好举兵北上,处理西北问题。

当时有邛方,方方与距商朝都城正北一千多里外的游牧部族土方等国在商朝的边境掳掠人口财物,当地人民深受其害。

妇好奉高宗之命出兵晋中,貌似强悍的土方军一战即溃,妇好跟踪追击,彻底灭亡了土方。

然后,妇好灭方方,将河西收入囊中,使西北得到了久违的安定。

十几年后,西北再乱。妇好带领所属的三千人马连同商王朝士兵的一半——一万人征伐西北作乱之一的羌国。

此战中,妇好不负众望,调度指挥有方,且身先士卒,很快便击败敌人,大获全胜。这次战役大大削弱了羌人的势力,无法支援鬼方,商人彻底将妇好与“鸮”共同视为战争之神的化身。

高宗三十二年,高宗命妇好伐鬼方。

高宗三十四年,妇好克鬼方,商朝西北边境得以安宁。

除此之外,妇好其实也代高宗接见过商朝中德高望重的长老,主持政务。

妇好还学识渊博,又任占卜之官,经常频繁受命主持祭天、祭祖先、祭神泉等各类规模大的祭典。

妇好与武丁这对相敬如宾的神仙眷侣对外协力平乱,对内同心主政,使殷国大治,天下咸欢。

高宗三十八年,妇好病故,高宗差点以帝王之礼将其厚葬。她的坐骑麟鹫与宠物鸮鸟自愿殉葬。

————彭祖列传————

彭祖,原名彭铿,颛顼之玄孙,陆终氏之中子,擅长寿之术(房中术等),以长寿著称,世人号曰彭祖。

他遗腹而生,三岁失母,又遇犬戎之乱,流离西域。

流离西域期间,他得到了机缘,成为了掌管功德簿的仙人。

他与掌管生死簿的神仙私交甚好,每当那位仙人想要休息的时候,就拜托老友彭祖看管他的生死簿,许久没发生什么事。

但在这一日,彭祖的本性暴露了出来。

只见那神仙一走,彭祖立刻摊开生死簿,没有像往常一样,老老实实地将其收容保管。

彭祖找到并把上面写有他名字的那一片竹简用特别的水泡软,捻成细绳,替换掉原本穿在生死簿上的绳子。

一切做完后,生死簿上再也找不到彭祖的名字,他这才放心地下凡(开溜)了。

彭祖落到人间,正是尧舜禹的时代,尧帝正在带领子民治理荒山,开垦耕地,因过度劳累眼前一阵眩晕,众人连忙扶住尧帝。

正当一筹莫展之际,这时从人群中走出一人来,手中托着一陶碗,碗中散发出莫名之香味。

这人正是彭祖,他双手执碗送于尧帝跟前:“我听说尧帝是贤明的圣人,天下人爱戴拥护,就烹饪了一碗雉羹献与您。”

尧帝端起来喝下,只觉有一股温热之气顺着脊背上涌至头顶,立马力量充沛,所有疲劳感都消失了。

尧帝料定面前此人定非凡人,为了留下他,就划了一座城给他建立大彭国。

后来彭祖这道“雉羹”被誉为“天下第一羹”,于是彭祖也有人叫他为烹饪之祖。

彭祖安定下来后,娶妻生子,为了让妻子好好养胎,彭祖找了一座灵光四溢的仙山,夫妻二人在此山中静养孕育,彭祖早就运用天眼看到夫人腹中所怀是一对孪生兄弟,于是取名彭武与彭夷,说也奇怪,这两个孩子一生下地就成长起来,一阵春风吹过,他们就能呼喊爹娘,二遍春风吹过送来春雨浇洒,就能站立。

彭祖用三片自己种的春茶泡水给他们饮,就能下地奔跑。后来这对孪生兄弟长大了就留在了这座山上,后人便把此山命名为武夷山,直沿用至今。据说现在福建武夷山上还有彭武和彭夷的坟墓和石碑。

彭祖通过长寿之术延长寿命,他身边的人一个个都在衰老、死去,唯独彭祖依然年轻力壮,就这样,一晃很多年过去了。

到了武丁年间,彭祖已有一千多岁了,他先后娶了四十九个妻子,生了五十四个儿子。

但在此时他遭受到了忧患。

商王武丁对强盛的大彭国很是忌惮,同时又对彭祖养生长寿之道十分渴望,于是设了个局——他亲自出面请彭祖作大夫,让彭祖前来殷,之后,他就将其架空、软禁。

聪明机智的彭祖看了出来,就逃走了。

彭祖在流沙之国以西躲了七十余年,才返回中原。

此时仍是商朝,于是彭祖“低调”地又躲到了一个小山村,在这里娶了他的第五十个妻子。

有一天老两口在聊天,妻子问他:“我是快死的人了,而你却能长生不死,我死后你还再娶妻不?”

彭祖毫不介意地说:“当然还要娶”

妻子又问:“你为啥一直不会衰老呢?”

彭祖哈哈大笑:“我永远不会死的!因为他们在生死簿上找不着我的名字。”

妻子接着问:“那你的名字在什么地方?”彭祖一时得意说出了实情。

妻子对于彭祖再娶的事情耿耿于怀,死后,脱下凡胎**,灵魂直奔天宫而去,向天帝诉说了此事。

天帝听后,命二位差神下凡去找彭祖。

不过这时彭祖已经乔装打扮,搬去了另一个地方讨老婆去了。

派下来的差神扑了个空,只好遍跑人间,四处打问。

所幸得益于彭祖的“低调”,最终,二位差神锁定了一个小村落。

他们害怕询问乡人,会打草惊蛇,于是想出了一个办法,引蛇出洞。

乘木匠吃饭之机,他们偷走解板大锯,到田地上使劲地锯一个碌碡(用石头做成的圆筒形农具),一下招来很多乡亲围着看稀奇,人们七嘴八舌,议论纷纷。

这时,彭祖也前来观看。

彭祖因自己年事高,经历广,趁机讥笑说:”我彭祖活了一千岁,没见过有人锯碌碡。”

话音刚落,二位差使把锯一扔,当场就将彭祖的魂魄勾走。

彭祖就这样死去了,享年一千余岁(后人讹传为八百岁)。

————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