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南宋:开局赢秦桧百两金 > 第一七四章 大宋甲级星

第一七四章 大宋甲级星

第四等是婕妤,正三品,共设九人。婕妤是宫中嫔妃的职称,汉武帝设立,原来是皇后以下最高位。汉元帝设昭仪一位于婕妤之上,婕妤自此成为第二等。

第五等是美人,正四品,共设九人。美人,是女官名,也是皇帝妃嫔称号。西汉开始始制,汉宫嫔称号十四等,美人位居第五等。以后,一直到明代,宫廷中皆有美人名号。

第六等是才人,正五品,共设九人。

第七等是宝林,正六品,共设二十七人。

第八等是御女,正七品,共设二十七人。

第九等是采女,正八品,共设二十七人。

尽管韦氏升级到了婉容,是正二品的大女人,但是她并不受待见,赵佶很少来宠幸他。

她一年连一次见到赵佶都没有,有一次还是乔贵妃请客,让韦氏作陪,才让韦氏见到了赵佶,可是赵佶很显然记不得她了,席间问道:“这位是?”

韦氏好不尴尬,乔贵妃连忙帮腔道:“这是构儿的母亲啊。”

“哦……”赵佶因为九皇子才记起了他的母亲,赵佶自己也很尴尬。

赵构从小就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下,常年见不到自己的父亲,导致他的心灵十分的敏感,也很好强,所以在所有皇子当中,赵构一枝独秀,除了继承了赵佶的文化基因,还练就了一身好武艺好胆量。

后来在金军围攻东京,向宋廷索要人质时,赵构挺身而出,代表皇室前往金军大营。连当时的金军统帅挞懒见了赵构,都被他的气质折服,声称这肯定不是宋国皇室的羸弱皇子,要求换人。

赵构平安回国后,成为了大英雄,韦氏也因此升级到了贤妃。

但是好景不长,随后韦贤妃就随宋国皇室被金军掳掠到了北方,受尽凌辱。

韦贤妃这样的成长历程毕竟是少数,要飞上枝头变凤凰,宫中的女人都要经历层层选拔,也就是选妃制度的优胜劣汰。

宋朝秉承了唐朝一部分的后妃制度,沿袭下了一年一度的选妃制度。而这选妃,也有讲究,分为貌选与才选。

顾名思义,貌选是以容貌为武器,可得皇上宠及一时,却也免不了人老珠黄。而这才选,则是以才智取胜,而才智是宫斗的必胜法宝,可参加才选的小姐们,也免不了斗到底,也见不得皇上一面。

总之,既然入了宫门,一切造化就要看小姐们自己的了。

每年由各九品官员以上爵位中挑出一名家中的小姐进宫,称之为”良人”。这些良人经过考官的仔细筛选仍有幸留下者,便可到达掖庭宫。

到了这里的良人就正式进入升级过程,可选择”貌选”与”才选”。选择“貌选”会成为”美人”,选择“才选”就成为了”才人”。

成为才人后,则可搬到掖庭宫的东苑,而成为美人后,便搬到掖庭宫的西苑。

成为才人或者美人后,并不是无所事事。想要飞上枝头变凤凰,也要经过考核。

考核晋级的便可到神龙殿参加殿试,上殿后根据你几日来的表现册封。

表现为”合格”封为婕妤,”良好”封为婉仪,”优秀”封为修仪。

能否给皇帝侍寝就纯靠运气了,这一批妃子每日将自己的绿头牌放至延嘉殿的西房,若有幸抽中,便到华清宫沐浴更衣。接着再到延嘉殿的东房待驾。

这一晚,是最关键的一晚,若能怀得龙种,那以后自有机会再晋级,若是肚子不争气,那就只能在冷宫中空耗一生,除非皇帝再次宠幸。

皇帝也是人,哪能夜夜做新郎?所以能入宫最后修得正果的,那都是极少数。

李寺听到这些规则,也不禁感叹道:“老赵啊,你辜负了多少人的希望啊。”

赵构却淡淡一笑,说道:“我也是被迫的,这是皇室延续的规矩,我也想一生只爱一人,但是朕做不到啊……”

“滚!”李寺忍不住竖起了中指。

赵构的选妃经验加上李寺的后世超级女声选秀经验,这场轰轰烈烈的大宋京城艺人选拔大赛正式开启。

大赛正式名称为“大宋甲级星”,这个名称李寺和赵构争论了好久,李寺最开始想叫“大宋我最红”,赵构嗤之以鼻道:“红是流血的意思,你最红,那你就血尽而亡了。”

赵构说的有道理,说某人很红是形容很出名,那是后世几百年的事了。

赵构想叫“大宋花魁大会”,直接被李寺给否定了,“你有点追求好不好?把一个官方性质的选举硬是搞成了青楼的选美活动。”

最后,两人商量来商量去,就叫大宋甲级星了。

宋朝的科举考试,考试成绩靠前的叫三甲,这个三甲后世理解为前三名,其实是错误的。

“三甲”源自中国始于隋唐的科举考试制度。自宋太平兴国八年始,进士殿试后分一甲、二甲、三甲三等,合称三甲。《辞源》有“三甲”条目,引用《宋史·选举制》指出“三甲”的由来:“太平兴国八年,进士诸科,始试律义……进士始分三甲。”

以清代科举为例,考试分四级:童试包括县、府、院试,考中者为生员,通称秀才;乡试是省级考试,考中者为举人,第一名为“解元”;会试是全国性考试,考中者为贡士,第一名为“会元”;殿试在会试后举行,由皇帝在宫中主持,也叫廷试。贡士均可参加,以成绩高低分为“三甲”:一甲赐“进士及第”只取三名,第一名状元,第二名榜眼,第三名探花;二甲赐“进士出身”若干名,第一名通称传胪;三甲赐“同进士出身”若干名。

“三甲”人数各个朝代不尽相同,以清光绪癸卯科为例,共录取进士360人:一甲3人,二甲183人,三甲174人。所以,前三名只是一甲而非“三甲 ”,“三甲”是殿试中榜进士中的末等即三等。

不管怎么说,“甲”这个字眼就代表了靠前,至于“星”,李寺解释说是因为星星闪耀光芒,引人观瞻,赵构不服道:“那怎么不叫月亮?”

“月亮只有一个,我们可是要选很多人出来。”李寺没好气的答道。

最后,“大宋甲级星”的名称就这么定下来了。

大赛分为两部分,类比科举一样分文举和武举,大宋甲级星分为声乐组和器乐组,赛制如下:声乐组选出前三名,器乐组选出前三名,最后的决赛由声乐组第一名和器乐组第一名比拼,决出总冠军。

组委会由李寺这个二品大员亲自主持,评委由李寺、戴春来、陈诗诗担任,赵构本来也想混个评委当当,但是李寺制止了他。

“老赵,你可是当今皇上,你要是当了评委,到时传了出去,影响不太好吧?”

“你开什么玩笑,皇上当评委,要是传出去,你这比赛的分量有多重你知道吗?”

“比赛的分量是重了,可是你和天下大剧院的关系可就不好说了。”

“那你又以什么身份当评委?天下大剧院的掌柜?你不是也想隐身在幕后吗?”

“你说的对啊,看来我不能当评委。”李寺扶着下巴沉思道。

“得了吧,暴露就暴露,我皇帝的身份都不怕暴露,你怕个鸟。”

“三思啊老赵,上次你在天下大剧院搞晚宴就引得岳飞一帮人不满,说你不顾敌情大肆宴饮,这一次你再当了评委,人家会怎么说你……”

“你说什么?岳飞敢说我不顾敌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