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穿越三国之铁蹄出征 > 第五十七章 民族融合

穿越三国之铁蹄出征 第五十七章 民族融合

作者:千折百转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19 05:29:36

第五十七章 民族融合

“先生可知海乃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的道理?”张浩反问一句。

“海纳百川……”蔡邕若有所思的念叨着。

“大海因为容纳了成百上千的河流才有了宽广的度量;高山因为没有勾心斗角的凡世杂欲才如此的挺拔。”

“若是将各个边族全都融入到我汉民之中,从此不再分汉族与异族,这样不但强大了我们大汉民族,更是免去了边族作乱的问题。”

“就像大海容纳了成千上万的河流一样,您能在大海之中分出这一滴水来自哪条河流吗?”

“到那时根本分不出来谁是边族之人,只有汉民,还有谁作乱呢,就算有朝代的更替,但这天下,还是我们融合之后的民族的。”

“民族融合?”张浩的一番话,对蔡邕造成了很大的冲击,仿佛是为他打开了一扇大门。

“对,融合,就像当年黄帝部落与炎帝部落的融合一样,您现在能确定自己是炎帝后裔还是黄帝后裔吗?”张浩看着蔡邕问道?

“炎帝和黄帝?”蔡邕现在已经感觉自己的脑子有些不够用了。

“如果我说大汉周围这些边族和我们一脉相承,同样也是炎黄子孙,先生怎么看?”张浩又是一个重磅**扔了出来,炸的蔡邕迷迷糊糊的。

“子瀚此话怎讲?”

“先生可知,《国语·周语》中说:皇天嘉之,祚以天下,赐姓曰‘姒’、氏曰‘有夏’,谓其能以嘉祉殷富生物也。”

“祚四岳国,命以侯伯,赐姓曰‘姜’、氏曰‘有吕’,谓其能为禹股肱心膂,以养物丰民人也。”

“有夏虽衰,杞、鄫犹在;申、吕虽衰,齐、许犹在。唯有嘉功,以命姓受祀,迄于天下,及其失之也,必有慆淫之心间之。”

“故亡其氏姓,踣毙不振;绝后无主,湮替隶圉。夫亡者岂繄无宠?皆黄、炎之后也。”

“也就是说,鲧、禹与夏人之后,以及共工、四岳与各姜姓国,皆黄、炎之后也。”

“不仅尧、舜、禹、汤、文王、武王这些圣贤明君是炎黄子孙,而且秦、晋、卫、宋、陈、郑、韩、赵、魏、楚、吴、越等诸侯们也是炎黄之后”

“甚至连匈奴、闽越、羌胡之类的蛮夷也全是炎黄后裔,只不过和我们不是一个分支,分散在各地而已。”

“虽然我们汉族是炎黄文明的最强大的继承者,但不可否认的是,周边各族和我们有着同一个共祖,我们同是炎黄子孙。”

张浩滔滔不绝的说着,不仅蔡邕和蔡文姬听傻了,就连童飞赵云也是一脸的迷茫,包括张文,他都不知道自己竟和这些汉人有着同样的共祖。

“子瀚,你说的这些真的可以实现吗?那些边族真的能融合到我们汉民族之中吗?”震惊过后,蔡邕一脸憧憬的问道。

“现在我也不能保证一定可以成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张浩坚定的说道。

民族大融合,肯定是行得通的,后世可是几十个民族都能非常好的生活在一起的,只是想要达成,却并不那么容易。

“不知子瀚现在可有什么计划。”蔡邕已经被张浩的这个想法给吸引了,很难想象,如果真的成功了,那大汉将强大到什么地步。

“具体的计划还要到时候视情况而定,每个民族的情况都不一样,肯定不能用同样的办法,要因人而异,因地制宜。”张浩想了想说道。

“近期的计划呢?”听到张浩说还没有计划,蔡邕多少有一些失落。

“近期的话,首先就是买个官,还得是地方官,这样就有机会发展自己的势力了,有些事情做起来就名正言顺了。”

“之后就是先在自己的势力范围内推广新式作物,粮食是一切计划的先决条件,只有有充足的粮食才能开展下一步计划。”

“先在最简单的就是天智所在的挹娄,已经有人在那边开始教授他们汉文化了,而且他们曾向我许诺,只要我帮他们摆脱扶余人,他们就会服从我的安排。”

张浩不紧不慢的说道,蔡邕却非常吃惊,没想到张浩已经开始在改造一个民族了。

这个却是他误会张浩了,张浩原本没准备要收服挹娄,同意张武留下传授他们知识,知识想让他们生活的好一些而已。

直到他下定决心要参与到这次争霸之后,才决定收下挹娄族,并想出这个民族大融合的计划。

“子瀚,不知我能做些什么?”蔡邕期待的看着张浩,想为这个伟大的计划,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先生可以随我回去,广收门徒,培养人才,以后肯定需要大量的人才去教化那些边族,这个就要仰仗先生了。”张浩眼睛一亮说道。

“对了,子瀚,过些日子,找个地方,举行一个拜师仪式,老夫现在在士人中还算有些名望,到时候将我们的关系公布天下,也能吸引一些士人。”蔡邕激动的说道。

其实他说的只是一个方面,还有一个方面他没有说出来,也是他的一点点私心。

现在这些士人,都注重名望,张浩这个想法如果实现,必定名垂青史,能做他的老师,必定也会万古流芳的。

“多谢先生。”张浩笑了笑施了一礼。

“唉,说来惭愧啊,我还没教你什么呢,倒是在子瀚这学到了不少啊,真不知道收了你,能教你什么。”蔡邕老脸一红的说道。

在他看来张浩现在的学识已经很丰富了,而且眼界甚至还在自己之上,他还真怕自己没什么能教张浩的。

“先生说的哪里话,谁人不知先生才华横溢,除了通经史、善辞赋之外,又精于书法,擅篆、隶书,尤以隶书造诣最深,所创“飞白”书体堪称一绝。”

“不仅如此,先生还博学多才,精通、数术、天文,还非常擅长抚琴,小子要跟先生学的东西太多了”

“哦?看来子瀚对老夫是了如指掌啊,连老夫会抚琴你都知道。”蔡邕听着张浩的话,露出一抹笑容。

“先生大名,早就天下皆知了。”张浩笑着说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