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穿越三国之铁蹄出征 > 第七十四章 坦露心迹

穿越三国之铁蹄出征 第七十四章 坦露心迹

作者:千折百转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19 05:29:36

第七十四章 坦露心迹

“好了,升济兄,村子这边情况怎么样。”张浩见众人惊叹了一会已经渐渐安静了下,看着公孙度问道。

“大人,村子这边秋收已经结束了,可以说是大丰收,效果比想象中的还要好的多。”

“尤其是大人重点培植的地瓜、土豆和玉米,一亩地的收成能抵得上正常其他谷物的六七亩的收成了”

“上次大战受伤的士兵也全都好了,只是有些伤势严重的落下了残疾,怕是以后不能再上战场了。”

“战死的也联系了家人,抚恤金也发放下去了。”说到这个的时候,众人的眼神都有些黯然。

“升济兄,选派专人,一定要时刻关注这些战死兄弟的家庭,有困难的时候一定要全力帮助,他们为星火村而死,我们不能再让他们的家人遭到欺凌了。”

“至于那些受伤致残的,我们暂且先养着,以后再做安排。”张浩想了说道。

“是,大人。”

一群人听着张浩的安排都很激动,虽然那些人跟他们都没关系,但是通过张浩对他们的态度,也能知道自己跟着张浩绝对是个明智的决定。

“还有翼德、显能他们回来的时候带回来有五千余人,现在还没做安排。”

“好,等我们到辽东之后一起安排,下面我要说的事情非常重要,诸位可以好好考虑一下。”张浩正了正神色说道,一屋子人都坐直了身体等着张浩发话。

“首先,非常感谢诸位这段时间对浩的支持和帮助,要是没有诸位,也不会有星火村如今的局面。”张浩说着,朝着众人躬身施礼。

“大人言重了。”

“大人不必如此。”

“大人万万不可。”

一群人见张浩如此,纷纷出言阻止,张浩挥了挥手,众人再次安静了下来。

“这就是我说的第二件事,以后在我们管辖的地域,只有职责的分工不同,不再有身份的高低贵贱之分,人人平等相处。”

“子瀚,礼法不可废啊,你这样岂不是以后就尊卑不分,长幼无序了?”蔡邕第一个站起来说道。

其他人也纷纷点头,都是认同蔡邕的说法的,反而程昱却没有太多表情,反而很想听听张浩接下来会怎么说。

程昱总感觉张浩和他们不一样,脑子里总会有一些天马行空的东西,而这些东西细细琢磨,却非常的有道理。

“老师,诸位,浩所说的人人平等并不代表着长幼无序,却可以说是尊卑不分,礼仪不可废,但是不再有贵族和奴隶之分。”

“谁说天子不能和农夫同桌吃饭?他们只是分工不同,做着不同的事情,在人格上却是平等的。”

“我所说的平等,就是消除所有阶层分别,不分上等人下等人,没有人是别人的附属,就像伯忠他们,并不是我的附属,我们可以成为朋友一样……”

张浩讲了一大堆,众人也都陷入了沉思之中,虽然他们很难一下子接受,毕竟现在的思想已经在他们心里根深蒂固了。

“这件事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慢慢来,还有一件事要与诸位商量。”众人思考了一会,张浩打断了他们的思索说道。

“如今朝政**,百姓民不聊生,各方豪族门阀已有割据之势,未来必定会出现群雄逐鹿之局面,浩打算早作准备,当天下大乱之时,也逐鹿一番。”

“浩不会强迫诸位,诸位可以好好考虑一下,如若不愿与浩一道,尽可自行离去。”张浩说着向众人再施一礼。

“子瀚,你能力不俗,又有如此远见,何不救大汉于危难之际?”程昱不置可否,淡淡的问道。

“如今朝廷已经腐朽不堪,救不过来了。”

“何解?”

“首先是朝廷加强中央集权的努力走向了反面,中央集权初期效果还是好的,但是随着尚书台职微权重,虽然便于皇帝控制,同时也就便利于外戚与宦官的控制。”

“而一旦控制了尚书台,就等于把国家政权掌握在了自己手中。所以说,中央职能部门职微权重的这种安排,给外戚与宦官轮流专权提供了制度方面的便利。”

“其次是豪强地主势力的发展,时间已久,他们在经济上抢占土地,争夺人口,就必然在政治上争夺权利。”

“外戚,一般都是功臣宿将,名门大族,他们是豪强地主上层的代表。他们都是专横跋扈,显赫一时。”

“而宦官一般出身低微,目不识丁,为一般人所不齿。然而一旦掌权之后,宦官也开始兼并土地,上升为地主阶级。”

“宦官虽然不都是坏人,但是,宦官政治却一定是黑暗的。这是因为宦官身受腐刑,性情上变态,对正常人存在着仇视心理。”

“宦官又没有后代,因此也就不受道德观念的丝毫约束,宦官大多出身低微,目不识丁,没有文化素养,只懂得送往迎来,阿谀奉承,而没有任何政治经验。”

“还有近来几代天子都是幼时继位,和帝即位时年十岁,安帝即位时年十三岁,顺帝即位时十一岁。”

“顺帝死后冲帝即位时只两岁,到三岁时死了,继位的质帝只八岁,到九岁死了,继位的桓帝也只十五岁。而当今天子即位时只有十二岁。”

“皇帝年幼,必然是太后临朝,外戚掌权,作威作福。皇帝长大后,反过来要摆脱外戚控制,于是求助于宦官,通过宦官势力来消灭外戚势力。”

“下一届小皇帝登基,外戚又得势,反过来又要消灭宦官势力。这样循环往复,把整个东汉王朝搅得不见天日。”

“最后是黄巾起义,虽然因为中央并未派大规模军队去剿杀,对大汉政权的打击很有限。”

“但是各地大地主、大官僚为了维护本土本乡的利益,建立起了地方武装,这些地方武装又很快发展为私人武装,使得原来的正规军也逐渐私人化,中央政权就被掏空了。”

“这样的形式,我总有天纵之才,怕也是无力回天了,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群雄割据已是必然之事。”

“如今,若想让天下再次恢复太平盛世,唯有先破后立之法。”

张浩一番话说的慷慨激昂,也像是一柄巨锤一样,重重的砸在了众人的心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