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战神沐英 > 第一百五十三章 总揽福建军政

战神沐英 第一百五十三章 总揽福建军政

作者:不得不晚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19 05:31:43

第一百五十三章 总揽福建军政

皇上的子侄辈中,朱文正就是因为偏激,才导致终身监禁;李文忠勇冠三军,百战百胜,却只是单纯的武将;皇上的几个亲生儿子,都因年少暂未露出锋芒。唯有这个沐英,武能攻城略地,文能治国安邦,每每经略地方,总是让人有惊奇的发现,其办事手段,驾驭文武官员的能力,对付地方上的顽劣之辈,手段齐出,最终让人不禁拍案叫绝、耳目一新。

没过几天,朝廷的旨意下来了,缪永安总揽广东军政事务,与俞通海一起组建广东水师;沐英节制福建军政事务,包括泉州水师和福州水师在内,总揽远洋商队事务,钦此!

沐英这才明白,皇上让缪永安到广东,不光是组建广东水师,而是总揽广东的军政大权,所以,泉州水师和福州水师,还得自己代管下去,皇上这是为了让自己没有掣肘,一心一意的办理好水师与远洋商队的事务,可见皇上也急了,让他加快进度,今早出成果。

广东全省刚被汤和将军拿下,汤和将军不愿掺和地方事务,他还要向广西进发,打战是他一生的追求,其它的都不重要。所以,广东需要人来治理,将缪永安调至广东,节制广东军政,组建广东水师,也是皇上的钦点,将来的两广也是朝廷的重中之重,也就只有缪帅坐镇,皇上才会放心。

当年,俞通海父子和缪家兄弟,在巢湖拉起了一帮人,组建巢湖水师,跟随刘福通他们干得不甚开心,适逢朱元璋派徐达取庐州。于是,俞通海父子和缪家兄弟,就前往投奔朱元璋,帮助朱元璋攻下了集庆府,就是应天城,也就是现在的京城。

尔后,西征陈友谅、东讨张士诚、北伐元大都,巢湖水师立下了汗马功劳。俞家兄弟三人,在西征陈友谅时战死一人;缪家缪永忠,也就是沐英的老丈人,在东讨张士诚时,战死在湖城。

这帮最早跟随朱元璋起事的老兄弟们,哪家不是满门忠烈?哪家没有战死的兄弟、子弟?这就是缪家、俞家深得朱元璋信任的原因。那些在刘福通时期,排挤朱元璋和郭子兴的老将、老帅们,明朝建立后,他们的坟地一个个都分别长满了野草。

广东交给缪永安,朱元璋是经过深思熟虑的,缪家值得信任。广东刚拿下不久,人心尚未收服,不能让胡惟庸他们派人去胡搞,还得让缪永安这班老兄弟们去感化民心,经略好广东这块未开化之地,还有汤和正在进军的广西,都是蛮夷之地,需要缪永安这样的老帅坐镇才好。

缪永忠、俞通海经略广东,一旦有事,以他们与沐英的交情,沐英好意思置之不理?朱元璋善于用人,看人的眼光也非常毒辣。刘福通在彭城一带,当初陷于元军与张士诚的几面包围时,向朱元璋求救,而朱元璋当时正与陈友谅激战,自顾不暇时,不顾应天城的安危,率二十万大军驰援。

为此,当时将士们都劝阻朱元璋,守住自己的江南就行了,就连刘伯温也建议不要北上,说这样做得不偿失,是无用功,当初他们牛皮哄哄的将朱元璋挤出了彭城,现在有难了,就想起朱某人了,不去救援,让他们去死吧。

结果,朱元璋还是去了,导致应天城、洪都城危在旦夕,其它刚占领的城镇接连丢失。要不是朱文正坚守洪都城八十三天,沐英以命相拼,都差点打光了自己的老底子,才保住了应天城,保住了将士们的家眷。

朱元璋解了北方刘福通的围后,适逢刘福通战死,北方将士们群龙无首,互相不买账,只好推举朱元璋为帅,都投了朱元璋的账下,朱元璋一下子就得到了几十员身经百战的大将,如虎添翼。

直到这时,刘伯温和众大将才明白朱元璋的良苦用心,这哪是去解围?这纯碎就收拾遗产去了,几十员猛将啊,这势力一下子发展的也太快了,战争就是如此,此消彼长,证实因为这么多战将的加入,才有了后来胜利的保障,这就是朱元璋独有的眼光,这一点令刘伯温他们佩服的五体投地。

李善长他们更佩服朱元璋的是,郭子仪对朱元璋有知遇之恩,并将自己的义女嫁给了朱元璋,就是今天的马皇后。后来,郭子仪死后,其子郭天叙接任大帅,百般排挤朱元璋,朱元璋感念老帅的恩德,不便对其下手,却利用沐英的家仇,让沐英杀掉了郭天叙,这一连环套,让李善长他们拍案叫绝。

也就是胡惟庸不知道朱元璋的手段,整天介在朝中玩弄权术,你见过朱元璋的老臣们搞过事吗?他们都知道,玩弄心计,朱元璋是老谋深算,玩死你你都不知道咋死的。

福建的这一切终于走上了正轨,水师正在实战中成长,地方衙门各司其责,远洋水师的船只也快营造完了,货物也储备的差不多了,船员们的培训也在有条不紊的进行中。

沐英反而闲了下来,既然没什么事,就窝在府里陪着两位如夫人,顾慧茹怀了,有了身子,这让宁晓晓眼红不已,女人嘛,生儿育女了才叫女人,母以子贵,这是女人的最为骄傲的地方。

沐英安慰宁晓晓,迟早的事,总归是会怀上的,宁晓晓这才破泣而笑。顾慧茹有了身子后,反而不爱出门了,整天介赖洋洋呆在自己的房间了,不是躺着,就是想吐,想吃酸的。沐英让老妈子陪着她,尽量满足她,自己就和宁晓晓聊聊天,逗逗乐来解闷。

二墩来信了,这两年来,他在北方吃了很多苦,总算不负所望,将一千多内地的神机营坐探卫,安插在了北方各地,都是些重要的城镇,有些重要的关隘,也都安置了些人,也花费了不少银子,王正明抱怨他太能花消了,沐英存在黑龙洞中的银子少了一半,而且为了收买些重要的人物,黑龙洞三分之一的书画、古董,也被二墩拿走了。

王正明就是一副奸商的嘴脸,看见二墩的花销,心疼不已,沐英看着心里写的王正明抱怨,不由得暗自好笑,银子花在关键的地方,王正明认为,关键的地方是将士们的装备,其实装备已经由户部在总揽,无需花自己的银子,恰恰在谍网上,沐英一项舍得花钱,这种投入,能让将士们少流血、少送命。

目前,因沐英对北方没有职责,所以这些关系暂不启用,都处于蛰伏的状态,所以,二墩办完事后就回到了怀远老营,向先生虚心求教去了,北地的谍网,目前处于蛰伏截断,只有重大的事情,才一级一级的用信鸽传回来。

黄缇敏上任福建水师统领后,来拜访了沐英一次,他向沐英谈了自己强化水师训练的想法,他的办法是,将没有经历过实战的舰队,全部撒网出去,自己去寻找战机,在战斗中迅速成长。

初步方案是:家里暂时有久经战阵的张印文舰队值巡,其余舰队全部出去,分成两路,一路顺着高丽国与倭国海峡向东行进,自己寻找战机,舰队之间相隔一百海里;另一路,沿着琉球群岛向东行进,舰队之间同样相隔一百海里。

沐英对黄缇敏的做法表示赞同,他也认为,在温室里是培养不出战将的,只有历经生死,才能真正的磨炼一名战士,只有死里逃生的战斗经历,才能锻炼军人的胆量,只有拼死一战,一支舰队才能真正的成长起来。

黄缇敏与林大猛都是以前陈友定的部将,他们之间只有个人的矛盾,没有生死仇怨,所以,当沐英提出调解的时候,双方之间就一笑泯恩仇了,当然,首先是沐英的面子大,这个面子必须给,对他们二人来说,沐英对他们是有知遇之恩的。

其次,官当到这一步,都是有大局观的,这就是个人服从上司,私人服从整体,都不是那种毛头毛脑的小伙子了,到了这一步,不用劝,都懂的。

林大猛说:“黄大人,虽然我们现在都是一个阵营,同在沐帅手下办差,但相互间的竞争还是有的,大家在在战斗中见真章,看谁的水师舰队打的胜仗多,成长的快,你看成吗?”

黄缇敏微微一笑:“小林子,翅膀硬了咋地?敢跟老上司叫板?好吧,我接受你的挑战,我会让你知道,老上司还是老上司。”

沐英在一旁饶有兴致的看着,这两位水师统帅的斗嘴,嘴边露出了弧形,他不会干预,良性的竞争,只能会带来好的效果,他希望部下有竞争心,不甘落后的人,都是有上进心的人、都是有朝气的人,他很欣赏这样的部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