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战神沐英 > 第十八章 朱元璋的尴尬处境

战神沐英 第十八章 朱元璋的尴尬处境

作者:不得不晚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19 05:31:43

第十八章 朱元璋的尴尬处境

王沐将拜访陈家家主的事,说了一遍,只是闭口不谈先生的事,当郭英将军得知陈家家主的态度后,惊奇的站了起来,问:“你小子是如何说通这个老头的,他可是很难说服的?”

王沐微微一笑:“不要问过程,知道结局即可,你可以向国公禀报了。”

郭英与王沐再次就张家、陈家、李家的态势,进行了分析,有了陈、李两家的支持,郭家的势力远在滁州,暂不考虑,对付张家一家就要好办多了。

商量完这些事,王沐也得起身回山里了,王顺等十余骑当然相随。郭将军与汤和将军招募的第一批少年新兵,马上就要送出了,王沐还得在明安镇建立据点,负责向山里转运新兵,此事只能悄悄地进行。

当天晚上,一行人不显山不显水的离开了定远城,在叶集镇宿营,半夜,王沐一人在张三巴的张府附近转了转,下半夜从柴房溜进了张府,这次只是踩点,熟悉一下路线,再次进来就不是这样悄悄的了。避开当值家丁,将张府前前后后转了个遍,对地形了然于心,心想,这地方早晚要拿下。

到了明安小镇,这是王沐拟定的外围据点,他来到了刘掌柜的小饭店,刘掌柜见到王沐,心里一激灵,脑袋里想的是,这家伙又来搞事了?

王顺按照王沐的要求,在镇子南边较偏僻的地带,找了一个大院子,暂时作为山里与山外之间的中转站,各城征收的新兵送到此处,登记造册后,再送进山里进行训练,作为进出的通道,王沐很重视这个中转站,初步由王顺来负责。各地拨来的粮草、军械、马匹、被服等,也会先送到这里中转,登记、造册后再进山。

明安小镇小饭店,王沐对刘掌柜推心置腹的进行了交谈,讲了目前的形势,将来的使命,特邀刘掌柜加入自己的势力,为自己在明安小镇的眼线,并负责传递消息,打通山区北边的这条重要通道。刘掌柜被王沐的气势折服,欣然接受了,并把自家亲戚、那个小伙计也介绍进来,专门传递消息,王沐对小伙计也有所了解,就同意了。

这一切办好后,王沐准备进山了,所有的亲卫都交给了王顺留在了镇上,自己孤身一人回到了山里,自己不在的这段时间,山里变化应该是很大的

朱元璋与马夫人一行,离开了定远城,向濠州城进发,途中,大家对王沐这小子,依然谈论不已。

马夫人对自己收的这个义子,是相当的喜欢,这小子比自己的两个亲儿子要强多了,常年的征战,孩子们都养在别人家里,自己何尝不想念他们,可战乱年代,身不由己啊!现在有了这个义子,自己也就心有所属了,弥补了自己的思子之心。

朱元璋想的却是另一番心事,当年在刘福通的手下,郭子仪被刘福通手下的五员大帅:毛贵、破头潘、关夫子、大刀敖、白不信,合起伙来算计差点送了命,幸好被朱元璋拼死所救,后蒙郭子仪信任,诸多事务交给自己来打点,自己在这段时间如鱼得水,混的风生水起,郭子仪还将养女嫁给了自己,就是现在的马夫人了。

再后来,郭子仪再次被五人相逼,不得不离开刘福通的队伍,带着朱元璋等部将退到濠州,惨淡经营了几年,终于在淮河边站住了脚跟。

郭子仪一直郁郁寡欢,到死都依然恨着那五个大帅,无奈自己势单力薄,一直都没有出上这口气。

郭子仪死后,刘福通在五大帅的谋划下,将郭子仪之子郭天叙扶上了大帅的宝座,郭天叙的无能是众所周知的,五大帅分明就是想恶心恶心朱元璋。

同时也给朱元璋出了道天大的难题,郭天叙的才能遏制了这支义军的发展,也就是挡住了朱元璋的发展,朱元璋想要成大事,就必须搬开郭天叙,但一旦搬开了郭天叙,朱元璋就会背上忘恩负义的罪名,这就是朱元璋的最大的心病。

对自己的恩师郭子仪的后人下手,会引起义军内部对他的指责,无论如何,这都是朱元璋不想看到的,这五大帅的用心险恶可见一斑了,他们都在一边看朱元璋的笑话,看他如何破局。

这几年就是这样,郭天叙躲在滁州城不思进取,过着安乐的日子,而朱元璋却率领部将们东征西伐,不断的在扩大地盘,却处处受到郭天叙及小舅子张天佑的遏制和刁难,想想,朱元璋都感觉自己过得十分憋屈。

远在彭城的五大帅们还不放过恶心他,故意给他封了个吴国公,这是个闲散的封号,以此来解除他的兵权,幸好自己的那班兄弟们誓死相随,在以徐达、常遇春、郭英、汤和为首的老弟兄们,一直留在他的身边,听奉他的命令,使他到如今还能坚挺在淮河两岸而不倒。

朱元璋一边在马上想着心思,一边在琢磨,能否通过自己义子王沐的仇恨,来达到除掉郭、张二人,自己也留下清白的名声,想到这里,心里灵感上来了,这可是个好棋子,以王沐之名组建一支部队,不能公开,只能私下里寻仇。

朱元璋想到这里,心里不由得特别轻松了,几年来的郁闷都一扫而光,多好的破局机会啊,出了事,就拿王沐说事,他自己的私仇,自己解决,这也是郭天叙、张天佑他们自作自受。

王沐回到了山里,他绝没想到自己会成为朱元璋的义子,也万万没有想到,自己也成了义父的棋子,而且义父的所图之远、所谋之深,使他几次差点送了命。

山村的宅基在王二杆子等人的清理下,过去的废墟已经不见了,亲人们的坟墓已经迁到了山坡上,等王沐回来,商定后,再建兵营。

王沐离开山里后,二墩在先生的示意下,也离开了这里,前往各处招募神机营人员。

王沐画了张草图,着王二杆子前往岩石村赵爷爷家,将赵猛带回山里,王二杆子二话没说,带上砍刀、干粮、一竹筒泉水就出发了。

王沐到了山上先生的小木屋,先生看见王沐回来,问道:“这趟可有收获?”

王沐说:“先生,这趟出去收获甚大。”于是将自己遇上赵爷爷一家人,到大叶镇钓出张家三傻子,后来蒙朱元璋所救,并收为义子,接到指令围绕张家展开行动,如何得到陈家家主的支持,使神机营在各地有了落脚之地。

先生闻听后,连连点头,说:“这一步终于迈出去了,效果出乎意料,你小子就是个妖孽,身上有大气运缠身,换了别人,都够死好几回了。”

先生对王沐的表现十分满意,笑了笑:“按我的计划,你需要五年才能有所成就,有了朱元璋的义子这个身份,你就有了强大的支持,各种物资、兵员都不用自己去操心了,会源源不断的运进来,这一来,你节省了几年的艰苦创业实践。有了陈家商铺做掩护,神机营的格局基本形成了,至于如何传递消息,你不要管了,我与二墩来办。接下来的就是考虑如何操练新兵了。”

先生接下来开始给王沐讲,第一步,新兵的基础训练,由郭将军派来的老兵进行操练,新兵的战场格斗将由王沐、王二杆子、陈达金、小三子等几人来传授,这一步是单兵训练。

第二步,双人合作和多人合作训练,完成训练后,分期、分批拉出山外进行实战考验。

第三步,进行排兵、布阵练习,冷兵器时代,大规模组合的攻击、防守操练的好坏,能决定一场战争最后的胜利。小规模的战斗,只是小利益的得失,而大规模的集团冲锋、布阵杀敌,是取得最后胜利的关键。

夺取战争胜利的关键,在于统帅对时局的精准判断、和灵活的指挥,这才是谋略。

夺取战争胜利的基本条件有三:其一、情报的准确,这也是为何要组建神机营,及时、准确的情报,对战局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其二、兵员的素质,要加强单兵训练和多兵配合操练,及阵法的辅助,使士兵的杀敌技能提高到极限。战斗中,生死存亡之际,不顾个人安危,还能相互配合,身死相依,这就是一个士兵的良好素质;

其三、指挥的灵活,一个统帅不能盲从兵书,战场的局势是多变的,统帅的指挥要因局势的变化,而迅速进行调整,稍有懈怠则会兵败如山倒。

如何掌握战场的局势变化?先生说:要知局势,必先知水,局势与水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善变,谁在善变中率先掌握先机,谁就是胜利者。

水,无色无味无形,看得见,不用器具很难抓住,其特点是避高而趋下,避强而凌弱,随地形而变化,借洞穴而藏身,凭高地而蓄势,势满必溃堤,其势如破竹,其猛毁天灭地。

昏庸的统帅,看不清局势,容易被局势所迷惑。而优秀的统帅,则善于驾驭局势,以多变对付多变,敌变我也变,我变敌不变。以局破局,连环设局,迷惑对方。势强、则长驱直入,势弱、则蓄势以待。

先生一席话,让王沐陷入了顿悟中,先生看着沉思的王沐,悄悄地走开了,他知道,王沐需要一个冷静的头脑来消化今天的课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