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战神沐英 > 第一百八十八章 和谈一

战神沐英 第一百八十八章 和谈一

作者:不得不晚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19 05:31:43

第一百八十八章 和谈一

陈北坤在林威的陪同下,也参加了这次的谈判,福建水师在这次安南之行上,所消耗的军械费用也是巨大的,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沐帅是从不肯吃亏的,所以他的部下都养成了占便宜的习惯,既得的利益必须要争取,否则,福建水师就白来这一趟了,回去了指不定沐帅要骂娘了。

阮横将军本就是安南人,从小在升龙城长大,只是后来家遭惨祸,被迫离开家乡,逃到广西当了山大王,他做梦也想杀回老家,手刃仇家,为父母报仇雪恨。这次和谈,因他熟悉安南国内的情况,郑宇霖边将他召到了鸿基城,让他参与和谈。

大明水师主力战舰集群依然停留在海防城海域上,只是停止了炮轰海防城门,安南王室派人来提出议和,为了保持原有的威慑力,所有的军队、舰队都停留在原地,保持应有的戒备,做出了两种准备,和谈成功,就随时撤离;和谈不成功,则继续攻击,知道达到目的为止。

安南国王室派出来的和谈代表,以太上皇陈艺宗的二弟陈玉河为首,黎勇检为辅的五人代表,其余的都是随行人员,有做记录的,也有懂外交的,其中有一位名叫赵东林的,这是个中国通,从小随父母在中国广西湖南长大,父亲曾做过知府幕僚,后来元朝末年战乱纷纷,一家人才回到安南,因通晓中国事宜,赵东林被太上皇时代曾任首辅的陈玉河收归门下,这次出谈,也被陈玉河带在了身边。

黎勇检是安南国有名的学士,其学识渊博,著有多部作品,早年也在中国求学过,也是一名中国通,过去一直是陈艺宗身边的智囊,陈艺宗退位后,也随太上皇陈艺宗到了南边的天长府,深得太上皇陈艺宗的信任。

陈玉河是太上皇陈艺宗亲兄弟里,唯一的文官,其他几个弟弟都是武将,唯独这个二弟陈玉河,从小不爱舞刀弄棒,却偏爱诗词赋文,对历史治理很有研究,在陈艺宗时代,陈玉河被任命为王国首辅,也就是宰相,陈艺宗退位后,他也随陈艺宗到了南边天长府。

郑宇霖从阮横将军提供的情况里,得知安南国王室是个很奇怪体系,按说太上皇退位,属于已经退出国家的管理权了,理应由新的国王进行管理,可在安南却并不是这样的。

太上皇退位了,离开了王城升龙城,到了南边的天长府,但却照样处理朝政,导致整个安南国令出两地,让各地的官员们非常头疼不已,国王下达旨意后,太上皇也有旨意到来,如果意思一直还好,但意思相反,各地的官员就会以太上皇的旨意为主,这些在安南国已经见怪不怪了。

但郑宇霖他们确实有点好笑了,说白了,这个安南国王只是个傀儡,太上皇虽然退位了,其实却还在行使国王的权利,而且政令不同意,的确是国家的大忌。

阮横父亲阮三河以前是升龙城守军的一名百夫长,小小底层军官,养家还是可以的,一家人虽不富裕,但也其乐融融。可惜好景不长,父亲得罪了顶头上司陈更,在别人看来也没什么大不了的,顶多穿穿小鞋呗。

可这位顶头上司陈更却偏偏是王室中人,虽然只是旁系,但其家里的实力却不容忽视,尤其是这个陈更因触犯军律,是被降职到这里的,看到阮三河不大买账,就开始找阮三河的茬子。

一天,军队点校,传令兵在陈更的授意下,故意将时间推迟了一刻钟。等阮三河带队进入校场时,军队统领已经是一脸黑色,怒气冲冲的命令士兵,将阮三河拿下,退出去直接斩首,被五花大绑的阮三河扭头看向上司陈更,看见陈更满脸的奸笑时,才明白自己被这家伙算计了。

当父亲的无头尸体被送回家时,受不了打击的母亲当场就自杀了,乡邻门帮忙安葬了父母后,告诉十三岁的阮横赶紧离开,去投奔亲友,免得被仇家惦记,斩草除根了。

十三岁的阮横离开升龙城后,不知道去哪里,就开始了流浪,在流浪途中,结识了几个小伙伴,就这样在安南的北部到处流浪,与小伙伴们相依为命。

十五岁时遭到了陈更派来的杀手追杀,两年的流浪生活,使阮横练出了一身机灵的身手,在大街小巷中逃脱了对方的追杀后,他再也不敢留在安南过了,就一直向北走,进了广西的十万大山,知道被大当家的收留。

这次带兵回来后,唐三明、郑宇霖两位将军需要安南的情报,阮横手下兄弟找到了过去的两个小伙伴,一个叫阮惟真、一个叫余寺。这两人在阮横跑了后,就一直在鸿基城外的一个煤矿里干活谋生,阮横的部下按照阮横提供的地址,找到了阮惟真的父亲家里,才知道了二人的下落。

阮横给了他们一笔银子,让他们进入升龙城,打探消息,这两人还真的很给力,他们又找了些过去的穷伙伴,这样,一条简易的情报网就建立了起来。实际上这段时间,他们给明军提供了很多有价值的情况,包括对方援军人数的多少?每天到达哪里了?北面各城的驻军人数,兵力的调动等等。

可以说,明军在异域作战,两眼一抹黑,能有今天的战果,阮横将军功不可没。这次谈判,郑宇霖、唐三明二位将军既需要阮横对安南国的准确情报,也需要他对时局做出判断,同时,对他过去家里的不幸,也要安南王室给个说法,这也是为这位将军讨还公道,但这件事,只是在二位将军的心里,没有对阮横将军明说。

汤和将军对部下极为护短,所以下面的将领们也都养成了护短的习惯,绝对不会委屈自家的兄弟,目前正是对方妥协之际,这个机会可是难得的很,此时不报仇更待何时?只是阮横一直蒙在鼓里,这些年的军旅生涯,是他养成了大局观,以国事为主,私事只能放在一边,原以为能打进升龙城,手刃仇家,现在却要和谈,他只能将私恨压在心里。

明军将和谈代表晾在了院子里两天,这让代表们站立不安,不知道明军安的什么心,现在自己这些人在人家的手里,有点像待宰的羔羊,院子外是对方的士兵在把手,不让出去。到是陈玉河却稳如泰山,有股既来之则安之的味道。

这让随行的侄子陈煜很奇怪,他问:“王叔,你怎么一点都不着急?”

陈玉河道:“谈判是需要耐心的,对方这是在消磨我们的耐心,达到他们的目的,所以我们就要做好在这里长时间住下来的准备。”

陈煜又问:“明军会狮子大开口吗?”

赵长林先行开口了:“大明王朝是大国,对我们小国是不屑一顾的,最多会要我们俯首称臣,年年上贡。”

陈煜奇怪了:“这不就是面子上的事吗?我们能同意吗?”

陈玉河:“面子上的事关系到国家的颜面,自己弱小了,只能低头,你有何办法?”

赵长林说:“有时候,俯首称臣不一定是坏事。”

陈煜:“感情不是你们家的江山,你不心疼?”

陈玉河面色一沉,对着陈煜怒喝:“闭嘴!”

赵长林苦笑一下,接着说:“俯首称臣后,我们可以乘机要求他们,支持我们造船工艺、农业种子、造纸技艺以及大炮的铸造等等。”

陈玉河看着赵长林眼睛一亮,道:“有道理,用他们的工艺来发展我们的国家,养精蓄锐,增强国力,迟早我们会翻过身来。”

陈玉河严肃的看着陈煜:“学着点,别一天到晚训这个训那个,中国有句老话,叫做三人行,必有我师。”

第三天,又是那个叫王狆的军官,来请他们去正式的会谈,陈玉河心想,对方终于忍不住了,看来今天他们会两处自己的底牌了。一行人被带进了将军府,这里以前是陈玉勐的府邸,陈玉勐死后就被郑宇霖征用了,成了他的帅府。

大厅里,郑宇霖将军、唐三明将军、陈北坤将军、阮横将军等人都在座,王狆为和谈使者们介绍了在座的各位将军,赵长林也想大明将军们介绍了使团各位的身份。

双方没有过多的寒暄,郑宇霖代表大明直接亮出了和谈要求:第一、向大明朝俯首称臣、年年朝贡;第二、允许大明朝在安南驻军;第三,给大明朝在安南南边提供一个水师基地,作为大明水师的补给基地;第四、允许两国通商、通航;第五、双方可以在农业、工匠方面实行技艺交流;第六、对这次明军在安南作战予以补偿。

最后附带了一个条件,给阮横将军一家人平凡昭雪、严惩凶手。陈玉河看着阮横,问:“阮将军是安南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