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战神沐英 > 第三十九章 渡江

战神沐英 第三十九章 渡江

作者:不得不晚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19 05:31:43

第三十九章 渡江

第三、给伤残军士找媳妇。成立作坊场,制作军鞋、被服,加工攻城器具等,伤残军士的家属在此做工,每月发放津贴、口粮。

第四、奖励全部有功的参战将士,按级别、功劳的大小发放奖金,提司级别最高1000两、都尉级别最高500两银子、校尉级别最高100两、伍长50两、士兵5两。该提升的予以提升。

山里的老营,留下来的200士兵,负责警戒、维持秩序,保护伤残军人的安全。

护理卫由张大兴都尉负责统管,下辖各个分部,选出分部的校尉,按军事编制进行管理,所需物资、钱粮由王正明负责下拨。

死亡士兵和伤残军士的抚恤金发放后,淮南、淮北一带沸腾了,要知道一两银子可以买一担粮食,一担粮食可以让一个家庭生活一个月,100两银子节俭点花,让一个贫困家庭可以生活三年左右。兵荒马乱的年月,人命是最不值钱的,当死亡士兵家属拿到了抚恤金后,那些家里有少年、青年的,都开始找沐英指挥使的军队,踊跃报名当兵了。

五天内,各处共招募了新兵三万多人,后续的招募还在进行,王正明将自己原有的五千兵,分拨到了各部,补充伤亡较大的军队,留下百十来个老兵,开始训练三万多新兵。

滁州战事结束后,先生要求沐英将部队精简,撤销狮威军、铁鹰军,只保留虎威军一个番号,以免树大招风,神机营化整为零进行分散。沐英根据此战的利与弊、优与劣,对军队进行了重新调整:

指挥使:沐英 副指挥使:王顺、赵猛

一、虎威军一卫:陈达金为提司,共计一万二千五百人,下辖六司一队,其中:四个步兵司(8000人)、分别由戴宇亭、陆大可、李立、徐德武四个都尉统领;一个攻城司(2000人)、由张兴统都尉领;一个骑兵司(2000人)、由金大锅统领;一个亲卫队(500人)、由李金功校尉统领。

二、虎威军二卫:潘成龙为提司,共计一万二千五百人,下辖六司一队,其中:四个步兵司(8000人)、分别由余蒙、于德利、陈煜、史向南四个都尉统领;一个攻城司(2000人)、由邓崇统都尉领;一个骑兵司(2000人)、由蒋忠宁统领;一个亲卫队(500人)、由张宇霖校尉统领。

三、虎威军三卫:赵权为提司,共计一万二千五百人,下辖六司一队,其中:四个步兵司(8000人)、分别由林世杰、徐武红、徐玉峰、张拓四个都尉统领;一个攻城司(2000人)、由陈集统都尉领;一个骑兵司(2000人)、由易科统领;一个亲卫队(500人)、由郝大红校尉统领。

四、虎威军四卫:顾德强为提司,共计一万二千五百人,下辖六司一队,其中:四个步兵司(8000人)、分别由史向北、赵思飞、陈奋、尤德忠、郝一霖四个都尉统领;一个攻城司(2000人)、由金德三统都尉领;一个骑兵司(2000人)、由易科统领;一个亲卫队(500人)、由赵峰校尉统领。

五、虎威军五卫:张兴武为提司,共计一万二千五百人,下辖六司一队,其中:四个步兵司(8000人)、分别由张向英、张向雄、李军、涂仁峰四个都尉统领;一个攻城司(2000人)、由向杰都尉统领;一个骑兵司(2000人)、由解卫都尉统领;一个亲卫队(500人)、由张进校尉统领。

六、中军营:由赵猛副指挥使代管,五千步兵,由陈平都尉统领;5000精骑兵,由涂永都尉统领。中军营是指挥使机构的亲卫队,随指挥使机构一起行动。

七、后辅司衙门:由王正明提司统管,掌管5000士兵的护运队,下辖辎重司、新兵招募、训练司、粮草司、转运司、伤残护理司、田地管理司等,

吴国公收到了沐英的邸报,得知淮南一带已经肃清,郭帅的老巢都成自己的了,高兴的对李善长说:“咱家这个义子,是个干才啊。”

马夫人说:“他发给伤亡士兵的抚恤那么高,其它地方如何参照啊?恐怕是给各位将军们出难题了,不好参照啊,毕竟别人没他那么有钱啊。”

朱元璋说:“对付张家、郭家,他的刀子下的太狠了,今后到了别的地区,他会很难有人拥戴的。”

李善长说:“江淮一带再无郭家、张家了,国公的心病终于去了。”

朱元璋说:“不然,郭天叙郭帅还在丹徒,他并不知道滁州丢了,一旦知道了,他恐怕会找我拼命了。”

李善长说:“那就尽快的命令他,率军南下,追杀郭部吧?”

马夫人忧郁的说:“会不会做的太过了?”

朱元璋说:“他们是死敌,这是他的宿命,没什么过分不过分的。”

李善长问:“他南渡长江后,滁州由谁来驻守?”

朱元璋说:“之前,咱家让侄子朱文正、外甥李文忠、义子沐英各自训练一支少年军,现在沐英已经可以独挡一面了,那就让他们俩也分别出来,锤炼锤炼吧。

命朱文正统帅所部住进滁州城、节制江浦椒陵两城,命李文忠率所部进驻六和城,将来他们准备对付张士诚。”

几天后,沐英接到吴国公朱元璋的军令,将滁州、椒陵、江浦三城的防务移交给朱文正;将**城的防务移交给李文忠;交接完成后,沐英部稍作休整后,准备渡江南下,对付郭天叙的部队。

沐英来到了山上先生的小木屋,与先生就渡江南下之事,进行了商谈,先生沉思了一会,说:“这是早就预料之中的事儿了,对付郭天叙,报了你的私仇后,就要学会与各地的大家族打交道了,这个很重要,直接关系到将来军队的生存,再也不能搞杀富济贫了。”

先生与沐英就往后的处境,达成了以下几点共识:

其一、渡江南下后,定远山里的老营,只保留王正明的后辅司衙门一个机构,王正明的三万多新兵训练结束后,迅速补充到各军队中,与大军一起南下;

其二、神机卫、铁血卫总部随先生转入黑龙洞,由黑龙洞进入怀远出口处,在赵爷爷那边暂住,原黑龙洞防守不变;大军南下后,先生再与神机卫、铁血卫一起南下;

其三、大军南下,全部渡江完成大概需要一个月时间,虎威军一卫作为先锋,率先过江,过江后,直取江州城;

虎威军二卫渡江后,直插曲阿,并攻取曲阿城;

虎威军三卫渡江后,直插茅山,并攻取茅山城;

虎威军四卫过江后,迅速占领燕子矶一带;

虎威军五卫过江后,占领汤山;

中军营随指挥使沐英、副指挥使王顺、赵猛一并过江,在汤山设立指挥营帐。

王正明继续招募新兵和训练新兵,组织后期的粮草、辎重等军需物资过江。

军队休整、改编完成,沐英率大军向滁州城进发。

朱文正与李文忠率各自的军队,已在滁州城外等候了。因为都是平辈,所以说话都很随和,朱文正年长一点,做事比沐英、李文忠要严肃些,李文忠一见面就是笑嘻嘻的,对沐英说:“兄弟呀,哥哥来坐享其成了,你不会怪罪哥哥吧?”

沐英说:“李哥,义父的话就是军令,你能不尊军令吗?我们都是义父的子侄辈,更要拥护,自家兄弟不用客气了。”

朱文忠也说:“叔父大人正在谋图大业,沐英弟初战告捷,让我等做兄长的惭愧无比,现尊叔父军令来此换防,实为沐英弟弟更换新的战场,增添后方保障。”

沐英赶紧接话道:“既如此,弟弟将来的后勤军需、辎重、粮草、兵员,及后方的留守,全指着两位哥哥的仰仗了,弟弟在此先谢谢了。”

李文忠看见沐英受娘舅的看重,心里也是酸酸的,说:“沐英老弟,你放心的南下吧,江北的事有我们两位哥哥呢。”

三人进了城,在将军府就当前的形势,聊了一个晚上,第二天就办了换防交接,沐英率部出城,向六和江边而去。李文忠则进了六和城,与虎威军一卫陈达金换防。

虎威军四卫顾德强部,早已将船只、船夫在此集合完毕,上百大小船只,上千人的船夫,在江边等候命令过江。

虎威军二卫、三卫、五卫及中军营早已在江边集结。沐英一声令下,虎威军一卫率先上船向江南开进。

虎威军一卫过江后,迅速沿江边展开警戒,掩护大军顺利渡江,一天只能一个来回,江边等候过江的人、马、粮草、辎重在江北的江边,摆放了长长的近二十里的距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