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战神沐英 > 第五十七章 应天城外的激战

战神沐英 第五十七章 应天城外的激战

作者:不得不晚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19 05:31:43

第五十七章 应天城外的激战

陈友谅阅信后大喜,道:“有康将军助我,何图大事不成。”立马回书一封,言明内外合谋共同攻克应天城。

康茂才收到回信,立马禀告了朱元璋,朱元璋大笑,道:“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徐达问:“还欠什么?”

朱元璋看着沐英说:“沐儿,听说你正在训练一支神秘的军队,还拥有威力十分强大的武器?”

沐英笑道:“什么都瞒不过义父,我有一百五十套威力强大的弓弩,一直在训练中,本来就准备这次在城外试试威力的,义父说了,孩儿就拿出来试试吧。”

其他人听得云里雾海的,不知所然。朱元璋说,还是听沐儿解释吧。

沐英说:“早在前年,我就让手下工匠,研究大型杀伤性的攻城兵器,去年他们研发了一种强弩,需要五六人才能拉开的弓弩,一次可以发射五六只强箭,此箭穿透力强,射程二三十丈远,原本就是准备对付陈友谅的楼舰的。”

在一边的十来个将军、军师刘伯温、李善长等人,听了直咋舌,这位小爷的心机如此之深,前三年就开始准备了,而且还秘而不宣,可怕的心机啊。

沐英接着说:“我准备在应天城西,将一百五十张强弩一字摆开,待陈军进入射程就开始射击,在强弩的后面再布下三千普通射手,如有陈军迫近,就由这些弓箭手来解决,再在后方布下一万精骑,准备随时出击。其余的就听从军师的安排了。”他知道不能把别人的活都抢了,得留有余地。

朱元璋看着军师刘伯温,说:“军师,你看怎么排兵布阵?”

刘伯温笑了笑:“之前,一直有点犹豫,对方毕竟是十万将士,常言道,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现在有了小沐将军的这通安排,我就有把握了。”

按照刘伯温的计谋,陈军从新河桥上岸后,直奔应天城西攻来,张德胜率水师在龙江关待命;赵德胜率兵在新河桥南的虎口驻扎;杨璟则驻扎大胜港;朱元璋与徐达则率主力,驻扎西侧的卢龙山;

沐英在城西正面抗敌,消耗陈军的有生力量,战斗打响后,南北两侧的大军不动,如有小股敌军前来,则吃掉他们。待沐英消耗陈军差不多时,全军再发动总攻,彻底将陈军消灭在应天城西。

陈友谅率几百艘楼舰,到了应天城外的江面上,按照约定,进入新河,但新河河面较窄,每次只能进去几只舰船,陈友谅心急,命令大部分兵力,在长江边弃船上岸,仅仅少部分的舰船进入了新河。

上岸后的陈军不顾一切的向应天城推进,没有遭遇抵抗,陈友谅心想,看来消息还是很准确的,朱元璋的主力都去了毗陵城。

从新河桥上岸的二万多陈军,在曾万忠的率领下,向南门开进,须不知已经落入了赵德胜和杨璟的包围中。

陈友谅率吴宏、孙立本、彭时中等大将,向小西门攻去,一路上毫无阻挡,后边的大军,从船上卸下了攻城器具,进跟在大军身后。他以为这次有康茂才在城内接应,城破是万无一失的。

老远就望着城墙了,吴宏所率的三万人率先向城门奔去,眼看就要到城墙边了,突然一排弩箭射过来,前面的倒下了一片,吴宏定睛一看,我的天呀,这么大的弩箭,还是头一次看到,这得需要多大的弩弓发射啊,有的一支箭穿透了两个人、三个人,妈的,朱元璋啥时候有这么厉害的玩意了。

大军继续往前冲锋,招来了一排、又一排的弩箭,一群群的士兵倒下了。攻击受阻了,吴宏等待陈友谅率大军赶到后,进行了禀告。

陈友谅分析,这种弩箭发射肯定是有间隙的,且数量不会很多,我方的兵力保持距离,但攻击激烈的话,对方的弩箭必定供应不上,这样只要冲破了这道防线,就无虑了。

不得不说,陈友谅的分析是正确的,这种弩箭发射完毕后,重新装填是有个过程的,对方不断的冲锋,会迫使弩弓手装填不及,造成短暂的空隙,给攻击方有机可乘,一举拿下这块阵地。

于是,吴宏重新组织军队,再次发起冲锋,这次士兵冲锋的距离拉大,但冲锋密度增强了,大有不拿下阵地绝不收兵之举。

这一来,沐英的压力就大了,弩弓手发射了几轮后,装填的时间就不够了,没办法,沐英一咬牙,让后边的三千普通射手冲上前,不断地射出羽箭,阻止前敌靠近,待装填手安装完毕后,一声令下,普通射手立刻后退,然后弩弓手发出了弩箭,前边的陈军又倒下了一大片。

如此这般,远射的弩箭与近射的羽箭,轮流交替阻敌,使吴宏寸步难进。

南门外,原本应该接应的康茂才没有出现,曾万忠心里立刻凉了,不好,可能中计了,还没等他下令撤退,赵德胜与杨璟两位将军,从东西方向压迫过来,将曾万忠与二万陈军士兵,包围在了南门外。

康茂才这个时候出现了,不是来帮曾万忠的,而是从城内杀出来,与赵德胜、杨璟一道,杀向了曾万忠。

曾万忠率领两万士兵,向新河桥方向突围,冲到河边时,只剩下百十名士兵了,上船后,曾万忠急令舰船掉头,向长江开过去。这是,岸边成千上万的弩箭,射向十几艘大船,不少弩箭上带着火种,一时间舰船着火了,火势迅速蔓延到其它舰船,随着一艘一艘的舰船着火,新河河道本就狭窄,着火的舰船在慌乱的掉头,整个河面乱成一团糟,最后,就只有两艘船冲出了火海,进入了长江中,曾万忠恰恰就在其中的一艘船上,逃得一命。

解决掉了南门的这支部队后,赵德胜、杨璟迅速向北,准备与朱元璋、徐达一起合围陈友谅大军。康茂才率军收拾战场后,迅速再次入城,防止残余陈军绕道南门。

沐英这边已经是险象环生了,随着一批批的陈军,不要命的冲锋,沐英弩箭装填不及,弓箭手们来回奔波已经很疲乏了,但沐英觉得还不到发起总攻的时候,他咬咬牙,命令士兵,让陈军靠近后在发射,这样杀伤力更大,减少装填的次数,但风险也大,一旦陈军靠近,阵地随时有可能攻破,重型弩弓本就是远距离器具,一旦被敌军接近,弩弓就成了废物了。

沐英也是不得已而为之,仗打成这样,出乎人的意料之外,陈军的悍不畏死冲锋,和弩弓的重复使用出现问题,导致局面险象环生,只能走这步险棋了。

前面的陈军尸体已经堆积如山了,后面的陈军士兵,利用尸体做掩护,向前慢慢的推进。沐英的重弩,在连续的超负荷使用中,已经损坏了近几十具了,剩下了弩箭也不多了。

沐英估算着敌人的死亡数量,应该在三万人之上,义父那边可以合围了,于是命令身边的亲卫,朝天射出了两声响箭。

吴国公朱元璋与军师刘伯温一起,老远就听见了沐英那边的喊杀声,一直在担心沐英是否能坚持住,这时,赵德胜派人传来了消息,进入新河桥的二万陈军,已经被消灭,主将曾万忠逃脱至江面上,余下十来艘舰船,被焚烧一尽。现在,赵德胜部与杨璟部,在南面已经形成合围圈,就等国公的一声令下了。

朱元璋得知另一部已经被歼灭,心中甚蔚,但不知道沐英那边的情况,也不敢轻举妄动。

正在焦急的等待中,忽听空中响起了二声响箭,朱元璋命令向天连射了三支响箭,于是,徐达、常遇春率大军由北向南杀出;赵德胜与杨璟由南向北杀出。

在长江上游的张德胜听到了响箭,急忙命令水师将早已准备好的三艘大货船,装满了石头,横在江面上凿沉。然后率水师沿江面摆开,准备截击退军舰船。

在长江下游的汤和将军,同样也将四艘货船,上面装满了石头,沿江面横向摆开,沉船于江底,同样也封锁了江面。

陈友谅大军的左右两面,各自出现了四只大军,令陈友谅大吃一惊,这时,他才知道小瞧朱元璋了,中了诱敌深入之计了,康茂才的书信估计也是有诈了。陈友谅一边命令吴宏继续进攻,一边带领二万预备部队,开始向江边突围,他知道,只要上了楼舰,就是安全的了。

沐英这时已是强弩之末了,强弩损坏了近半,弩箭已经告罄,弓箭手们的羽箭也快用完,陈军再一次冲锋的话,就只能让骑兵上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