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战神沐英 > 第七十六章 班师回城

战神沐英 第七十六章 班师回城

作者:不得不晚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19 05:31:43

第七十六章 班师回城

陈友谅大军连夜开拔,沐英第一时间就知道了,他让孟达放出了信鸽,连夜将消息传了出去,自己与孟达几名铁血卫,附身在了陈友谅旗舰后的一艘战舰上,这是一艘护卫舰,是拱卫陈友谅旗舰的战舰。沐英几个人在战舰上分散开,等待机会。

最先追上的是大将俞通海,陈友谅看见追兵已至,命留下十来只战舰断后,舰队不作停留,继续前行。

缪永安将军的战舰也由另一方赶到,向继续前行的陈友谅舰队发起了攻击,陈友谅再次留下十几艘战舰阻击,舰队仍然不作停留,继续向湖口进军。

天亮时,快到湖口了,却见郭英率舰队在湖面上严阵以待,如果硬拼,陈友谅也许可以闖过去,但陈友谅此时全无战意,命令改道,从内河转向泾江口突围,这一走又是大半天的时间,后有追兵,前有汤和镇守着泾江口,陈友谅心急,到楼船的平台上查看情况,侧舰上忽然一箭射来,正中陈友谅的左眼,箭中有剧毒,陈友谅顿时一命呜呼,倒在旗舰的楼台上,左右护卫上前抱起,已经气绝。

所有的军官、侍卫,都向沐英他们的这艘战舰搜索而来,因为箭是从这边射过去的。

听闻陈友谅已死,整个大军开始慌乱了,舰队停止前进,堵塞了整个河道,后边傅友德的舰队追了上来,与后边的战舰已经交上了火,双方又开始交火起来。

陈友直、陈友富顾不得搜查了,赶紧命令起航、开拔。沐英他们早就下了水,潜水到了河边草丛里,隐藏了起来。

陈友谅大将张定边,亦是陈友谅的结拜兄弟,此人自幼修习武艺,武功甚高,勇猛过人,在陈友谅的大将中,堪称忠勇第一。

在上次袭击朱元璋的旗舰时,被前来护驾的徐达、俞通海两面夹击,穷追猛打,身中了几十箭后,被侍卫救回,拔箭疗伤后,捡回了一条命,经过一段时间的修养,身体已无大碍,恢复只是时间问题了,现在就在陈友谅身后的战舰中休养。

张定边得知到陈友谅已死,叹了一口气,吩咐侍卫准备了一条小船,放入了河道里,侍卫们将陈友谅的二儿子陈理带上船,与张定边一起趁乱离开了舰队,直奔浔阳城,然后转道回了江夏。

陈友直、陈友富兄弟顺着河道向泾江口而去,没走多远,迎面碰上奉命前来堵截的汤和将军的舰队,陈友直两兄弟看到前有拦截,后有追兵,手下全无斗志了,只得投降了。

至此,朱元璋在鄱阳湖之战中,以少敌众,以寡敌强,鏖战了一个多月,终于取得了战略上的胜利。

令陈友富兄弟尴尬的是,战争结束后,陈友谅的大将中,共有三十员大将活着,却有二十九员大将投降了朱元璋,只有张定边一人没降,后来出家了。而陈友谅的两位兄长,都投降了朱元璋。

此战,朱元璋属下战死了五员大将,却接收了陈友谅的二十九员大将,损失了五万精兵,却受降了二十来万水师士兵。

朱元璋与刘伯温在船上,制定了全盘接收陈友谅地盘的计划,分为三个部分:第一、只要来向朱元璋投诚的军官,一律重用;第二、派人来向朱元璋归化的地方官员,一律接收;第三、顽固不化的死硬分子,坚决消灭。

命令徐达、傅友德从江北向西推进;命令常遇春从江南向西推进;命令缪永安率水师由长江向西推进,配合徐达、常遇春拿下江夏。

命令郭英从黄州向北,攻击孝城,最终占据申城。

命令汤河继续肃清鄱阳湖沪东地区地区;命令朱文正肃清鄱阳湖湖南地区;命令邓愈肃清鄱阳湖湖西地区。

朱元璋布置完后,在沐英的陪同下,与军师刘伯温一起分别乘坐二十几艘缴获的楼船,沿着长江,浩浩荡荡的回到应天城。朱元璋带着沐英一起回应天是有深意的,其一、沐英是自己的义子,一路上可以护卫他安全回到应天;其二、沐英的部队在长江一个多月的阻击战中,损失惨重,急需回应天补充兵员,训练新兵;其三、陈友谅已经被消灭了,下一步要对付张士诚了,急需沐英提供张士诚那边的情报;其四、也是马夫人走时嘱咐的,让沐英回去与家人团聚一段时间,下部征战会更远,马夫人心疼这个义子啊。

朱元璋在路上,听了沐英讲述陈友谅被射死的全过程,对这个一身是胆的义子,心里不免有点忌讳,好像就没他办不成的事,平常不多话,也不显山不显水的,一旦干起事来,完全就是不顾一切的去做没这股狠劲还真不行。

沐英对赵猛、赵权吩咐,在船上让士兵好好地训练一下走路,到了应天城,搞个入城仪式,声势要大点,给义父壮壮声威,威慑一下那些宵小,免得到时候跳出来搞事。

顺江而下,也不着急,第三天早上就到了应天城边,吴国公朱元璋讨伐陈友谅凯旋归来,惊动了应天城各方绅士和地方官员,缪大亨将军早已在城门口候着。

朱元璋和军师刘伯温骑着马在前面走着,沐英带领朱元璋的侍卫随后跟着。

这时,赵猛率领二千精装士兵,跑到了朱元璋的前面,紧接着是赵权、顾德强。赵猛的二千精兵,一律的大刀,随着赵猛的一声怒吼:“预备,开始!”二千精壮士兵,列成五路,昂首挺胸,步伐一致,反手提着大刀,边走边喊:“一、二、三、四,有敌无我,有我无敌。”

士兵们整齐的步伐,整齐的喊出了一个声音:“战!战!战!战必胜!攻!攻!攻!攻必克!”“有敌无我!有我无敌!战必胜!攻必克!”

赵猛的士兵整齐有力的走到城门时,所有的士兵一起出刀,将刀尖向右前方举起:“战!战!战!战必胜!攻!攻!攻!攻必克!”

围观的人群很兴奋的看着,他们从没见过这么强壮的士兵,这么整齐的步伐,这么高昂的口号,这么雄壮的气势,这气势、这声威,响彻天空。

紧接着是赵权的长枪队,二千人,同样是五路纵队,右手托着长枪,抗在右肩上,士兵们整齐的步伐,整齐的喊出了一个声音:“战!战!战!战必胜!攻!攻!攻!攻必克!”“有敌无我!有我无敌!战必胜!攻必克!”

快进城门时,所有的士兵双手握着长枪,枪尖向着正上方,昂首挺胸,迈步前进。

朱元璋和军师刘伯温跟在第二队列的后面,然后就是沐英及其亲卫们。

市民们,特别是孩子,看的兴奋的大喊大叫。随后就是顾德强的弓箭手队,同迈着整齐的步伐,喊着:“战!战!战!战必胜!攻!攻!攻!攻必克!有敌无我!有我无敌!战必胜!攻必克!”

顾德强的后面是王顺的二千精骑队,骑士们手握战刀,刀刃向前,同样喊道:“战!战!战!战必胜!攻!攻!攻!攻必克!有敌无我!有我无敌!战必胜!攻必克!”

整个进城仪式让人耳目一新,吴国公朱元璋对义子搞的这一套非常满意,这就是军威,战胜者的军威,是自己得胜回营的胜利者雄风,体现出了虎狼之师的风范。

马夫人带着几个儿子,在城门内迎接,朱元璋下了马,拉着夫人的手,大声的对城内、城外的人说:“我们、胜利啦!”士兵们狂呼:“胜利啦!胜利啦!有敌无我!有我无敌!战、必胜!攻、必克!”

朱元璋以胜利的姿态,高调的回到了应天城,开始了他的东征计划。

可怜陈友谅一代枭雄,落了个穿箭而亡的下场,至此,吴国公西面的压力全无,而手中反而由增加了近三十员大将,实力倍增。

有后人评价陈友谅:慨自元人失驭,群雄蜂发,逐鹿之夫,所在都有。太祖崛起濠梁,而同时并兴者,则有张士诚据吴,徐贞一据蕲,明玉珍据蜀,方国珍据江东,然皆阖门坐大,非有图天下之志也。独陈友谅以骁鸷之姿,奄有江、楚,控扼上流,地险而兵强,才剽而势盛,实逼处此,以与我争尺土者,非特汉之文伯、子阳,唐之世充、建德而已。”“至若友谅者,本沔阳渔家,刀笔小吏,徒有凶残,实无功德,干城仗普胜而旋即杀之,北面事寿辉而旋即毙之,名实交丧,忠勇并失,诚所谓蝇声紫色,圣王之驱除耳。而论者以周颠仰天,铁冠大笑,刘基之手挥难星,雷老之忽然不见,王者所至,诸神效灵。而不知友谅者,犯顺多黑闼之风,归命少窦融之智,盗窃空名,进退无据,抑亦人谋不臧,匪特天亡之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