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都重生了,全能一点怎么了? > 第117章 如何讨好学术大牛?

第117章 如何讨好学术大牛?

第117章 如何讨好学术大牛?

在美国买布洛芬很方便,路边小超市货架上就有。

望着超市货架上成罐的布洛芬胶囊,张伟觉得有些迷。

最小包装是100粒一罐的,还有200粒一罐的,500粒一罐的,最大包装是1000粒一罐的,跟奶粉包装差不多大小的一罐子。

“谁吃得了这么多?这是让我再交易几十篇论文的节奏么?”

无奈之下,张伟只好拿了100粒包装的,前去结账。

但是在结账的时候,张伟仍然有些不死心,他开口问道:“布洛芬还有更小包装的么?”

“药店里可能会有50粒装的吧!”售货员是个黑人女子,她接着说道;“我建议你买大包装的,比较划算。那种1000粒的,你一个人最起码可以吃四个月。这种100粒的,太贵!”

“四个月?吃1000粒?我没听错吧!”张伟露出了夸张的表情。

“我的数学不太好,可能算错了。”黑人女售货员掰着手指头算了起来:

“一次吃两片,六小时吃一次,一天二十四小时,可以干八片,一个月就是240片,是四个月,没错啊!”

华裔的数学好,全美国皆知,所以在张伟质疑的时候,黑人女售货员还以为是自己算错了,于是重新算了一遍,发现没错。

张伟只能回应了一句“呵呵”,照这算法不是吃药,而是拿药当饭吃!

美国人的确是将止疼药当饭吃,每天按时按时干上几片止疼药,可能比吃饭还勤快。

经常有人说,你看老外身体素质多好啊,大冷天的也不穿秋衣秋裤,还光着膀子光着腿。

他们不是不冷,是冻疼了就来两片止疼药,然后就不疼了。

等年纪大了以后,照样冻出了一身的病。别的不说,美国老人患关节炎的概率,可比中国高多了。

……

回到宿舍,张伟吃下布洛芬,然后从魔鬼那里交换了《零知识的简明非交互知识论证》这篇论文。

所谓零知识证明,意思就是我可以证明一件事情,但无需透露任何其他信息。

就比如伱要证明,你知道刘德华的手机号码,你只需要拿出手机,拨通刘德华的电话号码,刘德华那边把电话一接,你就完成了证明。

这个过程中,你不需要透露刘德华的电话号码是多少,你也不需要透露你自己的电话号码是多少,甚至你连自己姓什么叫什么都不用透露。

也就是说你没有透露除了你有刘德华手机号码之外的任何信息,就能够证明你有刘德华的手机号码。

将零知识证明的理论,放在密码学中,也就意味着在进行某项验证的时候,验证者无法获得生成证明的某些信息,但却可以完成验证。这样便可以提高**保护,防止数据泄露。

就比如你去旅游,很多景点要刷身份证才能进入,你担心身份证信息会因此泄露。

如果使用了这套技术,让景区和公安部门联网,中间进行一个零知识交互证明的加密,那么景区只能验证你的身份证信息,却无法获得你的身份证信息。

所以零知识证明这项技术,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几乎每个人都能用到。

零知识证明的理念,是在八十年代中期提出来的,但到了2005年之后,才开始进入应用领域。

因为区跨链技术的发展,使得身份验证、数字签名、电子投票等活动逐渐兴起,为了保护用户**安全,这项技术才得以推广和发展。

而提出零知识证明概念的两位科学家,莎菲-戈德瓦塞尔和希尔维奥-米卡利,也因此获得了2012年的图灵奖。

两人也再次证明了,科研成果想要拿奖,跟成果的应用程度是直接挂钩的。

八十年代时,零知识证明没有进入到应用领域,这两个科学家什么都不是。

2012年,区块链接技术日渐成熟,加密货币更是兴起,二人就成了图灵奖大牛!

魔鬼帮张伟找的这篇《零知识的简明非交互知识论证》论文,则是零知识交互证明技术由理论进入应用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篇论文。

这篇论文的几个原作者,都是未来的币圈大佬,也就是区块链技术应用领域的牛人。

所以这篇论文,也更偏向于零知识证明技术的应用论述,而不是理论方面的研究。

……

张伟又一次来到了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计算机系,这一次他直接敲开了女教授戈德瓦塞尔的办公室。

“张,几天不见,看起来气色很不错啊!你已经适应美国的生活了吧!”戈德瓦塞尔客套般的问道。

“是的,已经适应了,只是天气有些热!”张伟开口道。

“旧金山的气候还是很不错的,不过今年的确有些反常,比平时热一些,往年这个时候,旧金山的气候是比较宜人的,很适合出游。”

两人寒暄了几句后,终于进入到正题。

“戈德瓦塞尔教授,关于零知识证明,你是专家,我写了一篇关于零知识交互证明的论文,希望你可以指导一下。”

张伟说着,将论文递给了戈德瓦塞尔。

“零知识的简明非交互知识论证!”戈德瓦塞尔看了看标题,随后开口问道:“张,你应该不急着等我回复吧?”

“不着急,你慢慢看。”张伟立刻说道。

“那就好,我会仔细看的。”戈德瓦塞尔点了点头。

论文已经递上去,张伟也没有多逗留,说了几句客套话后,就直接离开了。

送走了张伟,戈德瓦塞尔看了看那篇论文,却只是轻蔑的笑了笑。她并不觉得这篇论文里会有很实质性的内容。

作为伯克利计算机系的教授,又是密码学的权威专家,平时有很多人讨好戈德瓦塞尔。

而讨好一位学术大牛,最好的方式不是给钱,也不是卖屁股色诱,而是写论文!

对于世界顶级的学者而言,钱是什么东西?女人(男人)又是什么东西?下半身爽一发,哪有成功完成一次实验有成就感?

诚然也有很多顶级学者贪财好色,但大多数的顶级学者,都是醉心于科研的,否则也成不了世界顶级。

那些想讨好学术大牛的人,肯定也要投其所好,在学术层面上下功夫。

最简单的方式就是写一篇论文,这篇论文跟这位学术大牛的研究有一定的关联,然后在其中再引用一下学术大牛的研究成果,最后再拿着这篇论文来找学术大牛请教。

学术大牛一看,原来你的研究方向跟我相同,而且你还熟读我的著作,是我的忠实粉丝,对你的好感度一下子就上来了!

就好像张雪峰老师讲的那个故事,一位同学去参加研究生面试,临结束的时候同学问了个问题:

教授,你在某某期刊上发表的某某文章,其中某某这一段我不太明白,能给我解释一下么?

面试的教授顿时一脸笑容:这个问题,等开学以后,你来办公室,我再详细给你解答!

做学问的都是这个德行,对于看自己作品的人,无条件的好感度 1。

过关不也天天管你们这些花钱订阅的书友叫“爸爸”么!

戈德瓦塞尔教授就经常收到这种“论文”讨好。

伯克利的学生,又或者是其他学校的学生,拿着一篇论文,找戈德瓦塞尔请教,而其中有很多对于她曾经研究成果的引述,又或者这篇干脆就是在研究她曾经的成果。

所以当看到张伟这篇《零知识的简明非交互知识论证》时,戈德瓦塞尔本能的以为,这又是一篇讨好她的论文。

“看来这个来自中国的张,也希望未来能够到伯克利计算机系读研究所吧!”戈德瓦塞尔心中暗道。

来伯克利计算机系读研究生,拿个硕士学位,去微软谷歌苹果当工程师,实现美国梦,这是全世界普通年轻人的理想。

“看看你都写了些啥吧!希望不是一无是处!”

戈德瓦塞尔翻开了张伟的论文,开头的引言简单的介绍了零知识证明的概念,然后阐述了传统交互式零知识证明的限制。

在戈德瓦塞尔看来,这是一个很公式般的开头,大概就像是讲故事时的“很久很久以前”,完全没啥亮点。

继续看下去,下一段讲述了零知识的简明非交互的构造。其中有一部分是介绍,如何将计算机问题编码为二次算数程序,然后再将二次算数程序应用到零知识的简明非交互中,包括使用随机化和同态加密技术生成简介的证明。

看完这一段内容,戈德瓦塞尔的表情变得认真起来。

“用二次算数程序,来实现零知识的简明非交互,利用公共参考字符串,来确保证明的安全性和非交互性,有点意思啊!”

戈德瓦塞尔仔细的思考起来,片刻后,他得出了结论,这种方法真的可行!

“之前张伟说,他对零知识证明感兴趣,我还以为他说的是客套话,没想到他还真的对这方面有所研究!就凭这一段论文,他来申请我的研究生,我肯定是不会拒绝的!”

戈德瓦塞尔继续看下一段内容,一个词组突然映入到她的视线中。

“Knowledge Assumption!”

下一秒,戈德瓦塞尔的表情空前的凝重起来。

第二章送到,感谢各位爸爸订阅!之前我写伯克利计算机系的时候,有人说我水,说我凑字数,现在知道了吧,这是伏笔。

我们这些老年作者,跟现在年轻作者不一样,现在的很多作品主打一个好噱头,不会去设置什么长线的,我们那个时代写出来的作者,很多都喜欢挖坑,然后挖坑不填。

过关的书里面,但凡有名字的登场人物,基本都是有用的。所以也建议各位书友尽量不要跳订,要不然后面回收伏笔,或者回收梗的时候,就看不懂了。最后求波月票支持。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