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东周故事会 > 第3章 周郑交质

东周故事会 第3章 周郑交质

作者:抄小说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19 05:44:36

第3章 周郑交质

郑庄公原本在周朝位居卿士,执掌国政,是有具体工作要做的,因弟弟叔段的事不敢离开郑国,好长时间没去上班。

有一次,貌公忌父来朝见周平王,和周平王很谈得来,平王就对貌公说:“虽然郑侯父子执掌国政很多年了,可现在他很长时间不来供职,朕想让你暂且料理政务,你千万不要推辞。”

这不是在抢别人饭碗吗?

貌公急忙叩首:“郑侯不来,必定国中有事。臣若代替他,郑伯不但怨恨臣,而且还要怨及大王。臣不敢奉命!”再三谢辞后,退归本国。

郑庄公虽在郑国,但在周平王身边耳目不少,常常联系,朝中的事,随时就能传报过来。听说周平王想让貌公代替自己,郑庄公第二天便驾车来到周国,朝见平王。

在周朝做卿士,属于天子近臣,周王朝的中枢领导层,各国诸侯都要给面子的,这个职务可不能丢。

郑庄公来见周平王,虚情假意的说:“臣感谢圣上洪恩,父子相继秉政。臣才疏学浅,本职工作干的不十分出色,自愿免去卿士的职位,退回到自己的封地,做一个老老实实的臣子也就可以了。”

平王心里明白,知道自己想替换他,对自己不满意,才说这样的话,便顺着他的话说:“你不住职,朕朝中有事,也没有人商量,现在你回来了,我是如鱼得水啊!”

郑庄公就把叔段谋乱的事讲给平王,又说:“臣国中有逆弟之变,旷职日久。现在基本处理的差不多了,就急忙朝见大王,在路上听说大王要用貌公。我的才能万分不及貌公,实在不敢贪恋这个职位,让您不痛快。“

平王老实,庄公说的他有点心虚,说:“卿长时间不来,我也知道你国中有事,想要让貌公暂管几天,等你来了他就走。就这样,貌公还是再三辞让,朕已经让他回归本国了。爱卿何必多想?”

庄公严肃的说:“国家的事,是大王的国政。用人的事,大王您说了算。貌公才华过人,臣理当避位。不然,群臣一定以为臣贪权势,不知进退。请您斟酌着办吧!”

平王见庄公挑明了,继续解释说:“犬戎乱国,赖你父子保驾,对国家有大功,现在你父子相继为卿士,已经有四十多年了,你我君臣融洽,国泰民安。爱卿怀疑朕,朕怎么才能解释清楚呢!”周平王顿了顿,又说:“这样吧!爱卿不是不相信朕吗?朕当命太子狐,送往郑国为质,何如?”

听听,把这个“朕”逼得想出来这个办法。就这本领。周天子已经懦弱到这种程度了。

春秋乱世开始喽!

郑庄公也没想到平王这样说,一时手足无措,惊得跪倒推辞:“臣当万死!在职从政,去职罢政,是做臣下的本份,焉有天子委质于臣的道理?恐怕天下人以为臣在要挟君王。”

平王客气的说:“不然,不然。爱卿治国有方,朕主要是想让太子去你国观摩学习而已,其次才是打消你我君臣的猜疑。你如果坚持不肯,那就是怪罪朕了。”

自古以来,那有太子委质于臣的,郑庄公再三不敢受旨。

旁边大臣们做和事老:“依臣等看来,大王不委质太子,就不能消除郑伯的猜疑;如果单独太子委质,又使郑伯背负欺君之罪。要不这样,郑国世子忽来周,太子狐去郑,如何?”

周平王说:“这样的话太好了!”

安装周王要求,郑庄公派人先把世子忽叫来,然后把周太子狐,接到了郑国。

后人评论周、郑交换人质的事,以为周朝君、臣的分别,到这里全废掉了。

相互交换人质以后,郑伯倔突留在周朝任职,没有发生什么特殊的事。

周平王在位五十一年而崩。群臣让世子忽回归郑国,迎接回太子狐来周嗣位。

太子狐悲痛父亲去世,伤心过度,时间不长也崩了。他的儿子林即位,就是周桓王。

众诸侯都来奔丧,并谒见新天子。

貌公忌父先到,言谈礼数恰如其分,人人夸赞。

周桓王因为父亲委质于郑,回国后不久就死了,又感到郑伯久居高位,说话咄咄逼人,甚是专权,心中不忿。私下与周公黑肩商议说:“郑伯执政多年,甚是跋扈,早先就敢把先太子作为人质留在郑国,现在一定不把朕放在眼里。貌公忌父做事谦逊有礼,先王就想任用他帮助执政,我现在也想让貌公忌父来辅政,爱卿觉得如何?”

周公黑肩慌忙上奏:“郑伯为人刻薄少恩,实在不是忠顺之臣。但是我们东迁到洛邑,郑伯父子功劳甚大,现今大王刚刚即位,便夺去他的权利,交给别人,郑伯必定愤怒在心,恐怕会作出不利大王的事情,您不能不考虑啊!”

周桓王沉着脸,赌气说道:“朕做为一国之君,岂能受他的制约,朕意已决。”

真是年轻气盛啊!

次日早朝,周桓王对郑伯说:“爱卿你是辅佐先王的老臣,劳苦功高,朕不敢让你仍旧屈尊留在班僚之内。”

郑庄公的脑筋多灵活,早就看出桓王看自己不顺眼,但也没想到来到如此突然,带着气说道:“臣想让位久矣,今日即便告辞。”说罢忿忿出朝,对旁边人说:“孺子负心,不值得辅佐!”当天驾车回国。

世子忽率领众官员出城迎接,询问归国缘故。

庄公将桓王不用自己的事,讲述了一遍,身边众人全都是替他愤愤不平。

大夫高渠弥大声说道:“主公两世辅佐周王,功劳大的很。况且太子在我国做人质,从没有失礼过。现如今无缘无故撤掉主公职务,分明是不仁不义的举动,既然如此,为什么不打破周城,废了现在的周王,再立一位贤君?那时,天下诸侯,谁不害怕我们郑国,主公也成就了一番霸业。”

颖考叔(给郑庄公送鸮鸟,劝庄公见母亲的那位)急忙摇头说道:“不可,不可!君臣伦理,好比母子。主公不忍心记恨自己的母亲,怎么能仇恨国君呢?暂且隐忍一年半载,再入周朝觐见,周王必定后悔。主公千万不要以一时之忿,坏了自己名节。”

大夫祭足说道:“以臣愚见,二位说的,可以同时兼用。我请命帅兵到达周国边界,就说我们遇到了灾荒,粮食收成不足,抢掠一些粮食。如果周王派人谴责,掠抢些粮食也不是大事,只是找这个理由与他评评理,为什么无故罢免主公在周国官职。如果周王不派人来,主公入朝觐见也不晚。”

庄公认为这个主意好,命令祭足领了一枝军马,任其随机应变。

祭足领兵到周国边界,对守城的官员说:“我国偶遇荒年,粮食缺乏,恳请借些粮食,可以吗?”

守城官员不同意。

祭足便对手下将士们说:“现在正是夏粮收割季节,遍野全是,既然他不给,那我们自己去取,何必求他。”

命令军士带着镰刀,将属于周国田地中的小麦,全数收割,满载而回。

祭足亲带着精兵,往来接应。

守城将领知道郑兵强盛,不敢出城来争。

三月后,到了秋天,田地中的秋粮已经熟了,祭足故伎重演,趁着夜色,又把周国秋粮掠抢一番。

边界的守将把郑国抢粮食的消息报告给了周桓王,桓王大怒,便想兴兵问罪。

旁边大臣急忙劝阻:“郑国的祭足虽然鲁莽,这只不过是边界小事,郑伯未必知道。因为小事伤了和气,不值得。稍等等,若郑伯心中不安,必然亲自前来谢罪。”

周桓王气的只喘粗气,低头揣摩了一会,长出一口气,准奏,命令边境将士,加强防范。偸割麦子和秋粮的事,暂且搁在一边不提。

郑庄公见周王没有责备他,心中不安,便想入朝觐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