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东周故事会 > 第104章 头悬梁锥刺股再次出山

东周故事会 第104章 头悬梁锥刺股再次出山

作者:抄小说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19 05:44:36

第104章 头悬梁锥刺股再次出山

苏秦游说秦惠公失败,回到家中苦苦思索,突然一天,他看到书堆里有《太公阴符》,猛然醒悟说:“师傅说过:‘如果游说失意,只须熟读此书,定会有收获。”

希望又重新燃起,此后,苏秦闭门苦读《太公阴符》,结合自己游说经历,反复钻研,昼夜不停,深夜困了,就用锥子扎自己的大腿,鲜血顺着腿流到脚上,苏秦根本不在乎,只要能继续学就行。有时候,他把头发用绳子系在房梁上,等自己一瞌睡,头一低的时候,头发多绳子猛一拽就清醒了,继续学。

就这样一年下来,根据《太公阴符》的指点,联系列国形势,细细揣摩以后,天下的形势,苏秦了如指掌。因为总是拿着竹简考虑问题,这些竹简被苏秦摸得溜光。

苏秦重新审视自己:“我有这样的学问,去游说各国国君,金玉锦绣,卿相之位岂不如同探囊取物?”说着,伸手向自己衣服兜里去掏,啥也没有。

出去游说,是需要盘缠的,先解决实际问题吧!

苏秦找到两位弟弟苏代、苏厉说:“我学业已成,取得功名富贵很容易,就像寄存在别人那里的东西,我这就去取回来,如果我被国君重用,一定引荐你们。”

苏代、苏厉兄弟俩,看看哥哥苏秦,两人对望一眼,直摇头。

苏秦又根据从太公《阴符》中的所学,给两位弟弟讲解,还别说,得到了两位弟弟的认可,心甘情愿拿来钱,给苏秦用。

苏秦再次辞别母亲妻嫂,想再去秦国,转念一想:“当今七国之中,只有秦国最强,可以辅助他成就帝业,可是秦王不肯用自己,如果再去,跟一年前一样,那可怎么办?还有什么脸面再回故里?当今天下,秦国最强,各国都惧怕秦国,不如让六国联手对付秦国。”

拿定主意以后,不再西行,调头向东,投奔赵国。

这时候赵国赵肃侯在位,他弟弟公子成是相国,号称奉阳君,苏秦来见奉阳君,出师不利,没有说动奉阳君,并且很不讨奉阳君喜欢。。

苏秦离开赵国,向北走去了燕国,求见燕文公,该苏秦倒霉,没有人愿意替他引荐,快一年了,没有见到燕文公,弟弟给的钱都花完了,每天饿着肚子,旅店老板看他可怜,借给他一百钱,苏秦勉强度日。

这一天,正好燕文公出外游玩,苏秦人穷气短,文人的傲气放在一边,跪伏在路边求见燕文公。

燕文公问他的姓名,知道是苏秦后,很高兴地说:“听说先生当年把十万字治国方略献给秦王,寡人心慕已久,可惜不能见到先生,今天先生亲自指教我,是燕国的福分。”说着,给苏秦安排了一乘车,也不去游玩了,回车入朝,召见苏秦,恭恭敬敬的请教。

苏秦说:“大王位列七国之中,疆域达到二千里,兵甲数十万,战争、车六百乘,战马六千匹,与中原各国相比,不足一个国家的一半,可是大王耳不闻金戈铁马之声,眼不见翻车斩将的危险,安居太平,大王知道什么原因吗?”

燕文公说:“寡人不知。”

苏秦说:“燕国所以没有征战之苦,是因为有赵国做屏障。大王不知道与邻邦赵国结好,反而割地献媚远方的秦国,不是莫大的失策吗?”

燕文公想了想说:“那应该怎么办?”

苏秦回答:“依草民愚见,不如与赵国结好,再联合其他国家,同心协力共同对付秦国,这才能保证燕国百世安宁。”

燕文公说:“先生想合纵,使燕国安宁,也是寡人的愿望,但是各路诸侯不肯怎么办?”

苏秦向燕文公请令说:“草民不才,愿面见赵侯,与他定下合纵之约。”

燕文公大喜,给苏秦提供金帛路费,高车驷马,精选了一批武士,护送苏秦去赵国。

这时候,赵国奉阳君赵成已死,赵肃侯听说燕国护送苏秦来,走下台阶迎接,在当时,国君走下台阶迎接客人,是十分隆重的礼节仪式。就是拿到现在,一国元首走下台阶迎接也了不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