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东周故事会 > 第9章 鲁隐公优柔寡断被杀

东周故事会 第9章 鲁隐公优柔寡断被杀

作者:抄小说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19 05:44:36

第9章 鲁隐公优柔寡断被杀

处理完国内的事情,郑庄公派出两路使者,将礼品分别送往齐、鲁二国道谢。

齐国没有问题,派到鲁国的使臣很快就回来了,把带去的礼品如数上交,国书原封未动,郑庄公询问缘由。

使者上奏:“臣刚进入鲁国境内,就听到鲁隐公被公子翚杀死的事情,鲁国已立新的国君,我们送去的国书称呼已经不合适了,我不敢自作主张,特意回来请示。”

郑庄公说:“鲁侯谦让宽柔,是一位贤君,为什么被杀?”

使者原原本本,从头到尾把鲁国情况讲给庄公。

原来,鲁国先君惠公沸湟在世的时候准备立儿子轨为继承人,因为轨年幼没有被确定继承人,鲁惠公就去世了。群臣推举年领大的息姑做了国君,就是鲁隐公,鲁隐公对父亲的遗命牢记在心,经常说:“国家是轨的,因为他年幼,寡人暂时摄政,等轨长大了还给他。”

鲁惠公是鲁国的第十三位国君,第一位国君是姬禽;鲁国是周武王分封给弟弟周公旦的,侯爵,都城健在曲阜。

那为什么第一位国君是姬禽呢?姬禽是周公旦的儿子,周公旦被封以后,因为周国刚刚灭到商朝,百废待兴,周公旦需要在周国辅助周武王处理国家大事,不能回自己的封地,就让儿子去了。

周公旦对中国的历史文化影响极大,是儒学的奠基人,孔圣人只是学习和发扬。周公是个职务,但是周公旦做到了,一提到周公,大家想到的就是他。就像毛**和周总理一样,说的**和总理总能想起他们。

周公旦完善了分封制度,建立了以嫡长子为第一继承人的宗族继任制度。

嫡长子就是妻子生的第一个儿子,古代婚姻实行一夫一妻多妾制度,妻是齐的意思,与丈夫平起平坐,妾的地位就低多了。

周公旦制礼作乐,“礼”说的是人的地位君、臣、父、子等是有等级分别的,大家要认可承认,不可逾越。“乐”说的是,人虽然有等级分别,但是要和睦相处,就像古琴有七根弦一样,粗细、音调各不相同,但是各弦配合才能够演奏和谐乐章。

鲁惠公去世后,群臣推举公子息姑为国君,就是鲁隐公,鲁隐公继位后,公子翚要求晋升自己为太宰,鲁隐公说:“国家是轨的,我只是暂时管理,等轨长大了,你向他要求吧。”

公子翚听了这话,反而怀疑鲁隐公有嫉妒轨的心思,密奏鲁隐公说:“臣听说利器入手,不可再转交给别人。主公已经成为国君,国人悦服,千岁之后,应当传位给自己的子孙,为什么总说自己是摄政,这样会让别人有不安分的想法。现在轨已经长大了,恐怕将来对您不利,臣请把他杀掉,为主公除去隐忧,如何?”

鲁隐公听后,双手堵住耳朵说:“你不是疯了吧,为什么说这种胡话?我已经派人在菟裘修建了宫室,做好了我的养老计划,等不了几天就把君主的位置传给轨了!”

公子翚默然而退,自悔失言,担心鲁隐公把他的话告诉轨,等轨即位后,一定会治自己的罪,他越想越害怕,当晚就去找轨,反说:‘主公见你已经长大了,恐怕你争夺君位,今日召我进宫,秘密嘱咐我要杀掉你。”

根据轨的身份,他也猜疑过这个说法,听了公子翚的话,十分恐惧,问怎么办?

公子翚说:“他不仁,我定然无义。公子想要免祸,非行大事不可!”

轨犹豫了一会儿说:“他做君主已经十一年了,臣民信服,如果大事不成,反而招来灾祸。”

公子翚说:“我已经为您想好了。主公没有继位以前,鲁国曾与郑国在狐壤发生过一场战争,主公被郑国擒获,囚在郑国大夫尹氏家中,尹氏家中供奉着一位神灵,名叫钟巫,王公暗地在钟巫前祈祷,请求逃回鲁国,祈祷完毕后,卜卦得吉,就将实情告诉了尹氏,那时尹氏在郑国不得志,就与主公一同逃到鲁国,回来以后,主公就和尹氏在城外为钟巫立了一座庙,每年冬月(农历十一月),必定亲自去祭祀。祭祀的前一天一定住在尹大夫家中。现在是十月,就快到十一月了,我预先让勇士冒充徒役,混在祭祀的队伍中,等主公睡熟时行刺,一人之力足矣。”说完看着公子轨。

公子轨说:“这个办法很好,但是谋杀君主的恶名怎么解除?”

公子翚说:“我嘱咐勇士办完事以后迅速潜逃,把罪责都推到尹大夫身上。”

公子轨躬身下拜说:“大事如果成功,委屈您做太宰。”

公子翚按照计策去做,果然谋杀了鲁隐公。公子轨继位,就是鲁恒公;

公子翚被任命为太宰,把尹大夫当做替罪羔羊,国人们都清楚怎么回事,但是畏惧公子翚的权势,不敢多言。

派往鲁国的使者讲完鲁国的情况,郑庄公问群臣说:“鲁国杀害君主,我们是讨伐鲁国罪责?还是与鲁国新君主和好呢?二者那个对我国有利?”

祭足说:“鲁、郑一直关系很好,不如和好,臣料想鲁国不久便会有使者来。”

会议还没有散,有人来报,鲁国使者已到馆驿,郑庄公派人先问明来意,回话说:“新君即位,特来修先君之好,并且相约两国国君见面会盟。”

郑庄公接见了鲁国使者,约定好了时间,郑、鲁两国国君在当年夏四月中荀,于越地相见,歃血立誓,永世结好。

争取到郑国的承认,鲁恒公心里踏实多了,从此鲁、郑两国信使不绝。

鲁国公子翚,兵权在手,专行跋扈,不尊重君主的表现已经显而易见。等他向鲁隐公请求杀轨的时候,隐公说他胡说,没有做任何措施,如果当时敞明了说出他的罪过,第弟轨也一定很感激他。偏偏隐公优柔寡断,自取其祸。

再说宋穆公的儿子公子冯,自从周平王末年逃奔郑国以来,至今一直在郑国。忽然一天有宋国使者来到郑国,迎接公子冯回国,准备立为国君。

郑庄公心中疑惑:“莫非宋国君臣哄骗冯回去,要将他杀害不成?”

祭足说:“等接见了使臣,自有宋国国书写的清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