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东周故事会 > 第35章 中原八国伐楚

东周故事会 第35章 中原八国伐楚

作者:抄小说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19 05:44:36

第35章 中原八国伐楚

八**队浩浩荡荡直奔楚国而来。

楚国边界上早有一人衣冠整洁,站在道路中间,所乘车辆停止路旁,此人面对远处气势磅礴的千军万马,四平八稳,坦然自若。

早有探马回报齐桓公说:“楚国大夫屈完,奉楚王之命,出使齐军,已于五日前,在楚国界上等待我**到达。”

齐桓公诧异,对管仲说:“楚人怎么知道我军来伐呢?”

管仲说:“必有人漏泄消息,既然派遣使者,一定会有说辞,臣请令去会见来人,责备楚国过错,让他们自觉理亏,羞愧不敢迎战。”

齐桓公准许,管仲乘车而出,与屈完见面。

屈完认得管仲,拱手施礼,开言道:“寡君知道上国兵车将要来到,让下臣询问贵国:‘齐、楚两国相安无事,齐位于北海,楚在南海,风马牛不相及,不知为何攻伐我国?”

管仲回答说:“早先,周成王封姜太公到齐国,同时负责征战讨伐,保护周室王朝,凡是不尊王命,蔑视周室的诸侯,都应兴师问罪。现在,我们君主再次奉命主盟,你楚国地处南荆,多年不向周室进贡,所以特来讨罪。并且昭王南征荆地,客死途中,你楚国难辞其咎。”

屈完听后,朗声说道:“周室衰弱,朝纲混乱,丧失信用,天下诸侯都不按时进贡,岂止只是楚国?当然,不给天子进贡,是我们的过错,寡君知罪,楚国将补齐贡品,向周王认罪。然而周昭王南征时,是因为舟船不牢固,不幸落水遇难,不应把这个罪名强加给楚国。”

屈完说的句句在理,现在周室衰弱,大家都不尊重周王,并非我楚国一国,但是,不进贡的事我认错;至于周昭王南征去世,时间久远,管仲知道,争来争去白费口舌。

屈完说完,登车告辞而去。

管仲回来告诉桓公:“楚人倔强,只凭口舌难以是他们屈服,应该进兵威逼他们投降。”桓公传令八路军共同进发,到达陉山,距离汉水不远了。管仲下令安营扎寨,不可前行。

诸侯们奇怪,纷纷询问:“大兵已深入敌境,为何不火速渡河,乘其不备,与楚军死战,而在此次逗留,耽误时间。”

管仲派人分别解释说:“楚国既然派来使者,一定有了准备,一旦交兵,就再难化解冤仇。现在,我们屯兵此处,楚国惧我兵威,将会再派使者谈判,我们迫使他答应我们的条件,这样讨伐的目的达到了,也不用军士在战场上拼杀,不是更好吗?”

诸侯们疑信参半,议论纷纷。

再说楚成王已拜斗子文为大将,率兵镇守在汉水南岸,只等中原诸侯渡河迎击。

子文向楚成王进言:“管仲很会用兵,如今率八国之众,逗留不进,应该派使者再去,察看他们的虚实意向,或战或和,再做决定。”

楚成王看看子文说:“这次派谁去合适呢?”

子文回答:“屈完已经去过一次了,还派他去吧。”

屈完听子文举荐自己,起身说道:“前面臣已经承认不向周朝进贡的错误了,大王若要讲和,我会努力去做;如果要战,还是让别人去更好。”

面对强敌楚军没有把握,楚成王想了想对屈完说:“是战是和,任你随机应变,你就放心去吧!”

屈完再次来到齐**营,请求面见齐桓公。

管仲说:“楚国使者又来,肯定是请求和解的。”

屈完进入中军大账,拜见齐桓公后,说道:“我楚国因为不朝贡周王,致使贵国领兵讨伐,我家主公已经知罪,您如果你们能够撤军一舍(三十里),我国愿意服从您的号令。”

齐桓公说:“如果楚国能够服从周王,朝贡不缺,我此行也可回报天子了,还有什么苛求呢?”

屈完拜谢而去,回来告诉楚成王说:“齐桓公已经答应退兵一舍,我也答应进贡,主公您不能失信啊!”

半日以后,探马来报:“八路人马拔寨撤军,退三十里扎营。”

楚成王熊恽兴奋的说:“齐国带领军队撤退,是害怕我!”他心里想反悔进贡的事。因为楚国已经私自称王,想要与周王平起平坐,如果进贡的话自己就又矮了周王一截。

斗子文揣摩到楚成王的心意,说道:“对方八国的国君,尚不失信于楚国臣子,难道主公让屈完食言于这些国君们吗?”你让屈完见机行事,现在说话不算话了吗?

熊恽默然良久,命屈完带上金帛八车,犒劳八**队,再备齐进贡物品,让齐国检验以后,向周天子进贡。

桓公得知屈完又来,吩咐各国诸侯列出本国车马,按指定位置摆好阵势,等齐军中鼓起,七国一齐鸣鼓,盔甲器械,务必整齐,以显示中原部队雄壮威武之势!

屈完见到齐桓公,献上犒劳军队的礼物,桓公命人将礼物分送八路诸侯,查看了进贡物品,仍让屈完收管,自行向周王进贡。然后桓公对屈完说:“你可曾见过中**队?”

屈完一听就知道他要显摆,君子成人之美,说道:“我一直住在偏远的南方,没有去过中国,愿借这个机会想看看!”

桓公与屈完同登一辆戎车,边走边看,只见八路大军各占一个方位,连绵数十里不绝。齐军中一声鼓起,七路军鼓声相应,骇地惊天,气势磅礴,桓公在战车上喜形于色,神气十足,对屈完说:“寡人有这样强大的军队,攻必克,战必胜!”

屈完诚恳地回答说:“君侯做为中原盟主,辅佐周室,帮扶弱国,爱护百姓,您以恩德布施诸侯,谁能不服呢?如果凭靠武力,楚国虽然是偏远小国,但城池高大坚固,且有汉水天险,虽有百万之众,也未必屈服。”不卑不亢,有理有节。

桓公一时语塞,面带惭愧,再次打量屈完,说:“大夫真乃楚国之良臣也!寡人愿与你国永结盟好。”

当晚留屈完住在营中,设宴款待。次日,命人搭起祭坛,举行盟誓,桓公执牛耳为主盟,管仲为司盟,屈完代表楚国君主,立盟书说:“自今以后,世通盟好。”桓公在先,七国与屈完以次顺序歃血为盟。

结盟礼毕,屈完再拜致谢。管仲私下对屈完说,请放聃伯回郑,屈完也代蔡穆公谢罪。

一场大战就此化解。

管仲下令班师回国,诸侯们各归本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