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权落日之二十四
24参观指导
从上海启航北伐山东,路程不算遥远。特别是在海军的军舰运输护送下,本次行军的旅程是女民**成立以来,最为轻松的出行之一。
除了各位大佬对部队军权掌控需要外,裁撤女性部队的另外的重要原因是,女性自身的不便。天生男女,这种区别无法人力强行改变。在作战中,出现失败的概率是永远存在的,从来没有百战百胜,从无败绩,这种战场情况。所谓的战神,无不需要战死的士兵,古人云一将功成万骨枯,就是这个道理。
女性军人在战场失败,或者只是局部的战场失利,都会带来非常严重的侵害,人权的实践。作为非主流的女性军人,数量少,女性在部队的存在少,打仗的丘八们是没有和谐性生活,在当时的情况下作战部队的素质极端的低,根本没有道德底线。发生集团性危机是可能预料,而道德谴责或者制裁都是后置严重,故出于迟到的正义不是正义的这一立场。不让女性上战场,或者少让女性上战场成为不得与的共识。
为此作为南京政权的军事总负责人黄兴,不得不多次交代徐东,多次和共同参战的其他高级将领交代,一定不能发生类似风险,发生被围困,必须要救援。
换句话说,可以有战死的女兵,不能有被俘的女兵。徐东是完全可以理解,但对于女性战友的解除工作就没那么容易。好在这次北伐山东更多的是象征性支持山东独立。
本次南方出兵参战,更多是表示支持设立在烟台的民**政府。大规模的战争估计是不会发生,保持对设立在济南的山东政府在军事上的平衡,或者军事上的优势才是主要目。
总共参战部队不多,为了方便女性军人的出行,海军部单独在后勤运输船安排女兵出行。
所以在枪械选择上,近水楼台先得月。女兵的武器那是在整个北伐军中最为轻便,又火力十足的配置。
运输舰是吴大雄作主官,他邀请徐东参观他的站位,顺便要请教一下徐东,在北洋水师学堂学习的知识是否还有用。其实就是要求搓一下,看看留学生厉害还是自己厉害。
所谓输人不输阵,徐东带着几个女军官一同参观运兵船。这是一艘福州船政局制造的铁甲船,是中国人自己制造的小船。
当年北洋水师的主力舰艇主要有:铁甲舰2艘分别是镇远舰、定远舰系德国生产的配有22门主炮,6000马力,7335吨位。其次分别是巡洋舰、猎舰、炮舰、鱼雷艇、运输舰、练习舰。总共有2艘铁甲舰,7艘巡洋舰。除5艘小舰系福州船政局制造外,其余均购自英、德诸国,总计有官兵4000余人。
为了展示徐东的博学,徐东一边参观一边讲解中国的海军建设史,给各位女兵听顺便普及一下海军知识。同时给个铁甲战舰的男人们好好上个历史课,要牢记中日甲午惨败。
具体故事就要从黄海海战开始:于1894年9月17日,即平壤陷落的第三天,日本联合舰队终于在鸭绿江口大东沟附近的黄海海面挑起—场激烈的海战,是中日双方海军一次主力决战。发生于鸭绿江口大东沟(今辽宁省东港市)附近海面。
当时双方的军力部署情况是:9月15日上午,北洋舰队的主力,计军舰10艘,附属舰8艘,在丁汝昌率领下到达大连湾。”
日本海军在大同江外海面投入战斗军舰则有12艘,包括其全都精华,即吉野、高千穗、秋津洲、浪速、松岛、千代田、严岛、桥立等八艘五千马力以上的主力舰和巡洋舰。
具体战况:中午开战后,北洋舰队重创日本比睿、赤城、西京丸诸舰,但北洋舰队中致远舰亦受重创。
9月15日上午,北洋舰队的主力,计军舰10艘,附属舰8艘,在丁汝昌率领下到达大连湾。
16日凌晨1时,铭军的十个营共四千人分乘五艘运兵船,向鸭绿江口的大东沟进发。
16日中午,舰队抵达大东沟(今辽宁省东港市),到次日早晨,军队全都登陆。
17日上午8时,旗舰定远上挂出龙旗开始返航。
11时许,北洋舰队突然发现西南方向海面上有几簇黑烟,丁汝昌登上甲板了望,判定为日本舰队。于是立即命令各舰升火、实弹,准备战斗。
而由东乡平八郎指挥的吉野号率先发现北洋舰队,发出信号“东北方向发现三艘以上敌舰”。
12时20分,日舰逐渐接近北洋舰队。
中午12时50分,北洋舰队旗舰定远首先开炮。
十秒钟后,镇远舰也发出炮弹,紧接着,北洋舰队各舰一齐发炮轰击。三分钟后,日本旗舰松岛也开始发炮还击。刹时间,双方各舰百炮一齐怒放,硝烟弥漫,海水沸腾。
战斗开始不久,北洋舰队旗舰“定远”舰由于下水12年,7年未修,主炮发射时炸膛,丁汝昌摔伤,信旗被毁。丁汝昌拒绝随从把自己抬入内舱,坚持坐在甲板上督战。可是他只能鼓一舰士气,战斗刚开始,北洋舰队就失去了指挥。日第一游击队4舰利用航速优势绕攻北洋舰队右翼“超勇”、“扬威”,二舰相继被击中起火,退出战斗。日舰“吉野”也被北洋舰队击中起火,但很快被扑灭。13时30分左右,“超勇” 沉没。
当日本第一游击队绕攻北洋舰队右翼时,本队也与北洋舰队主力交相攻击。日本军舰“比睿”、“赤城”、“扶桑”、“西京丸”遭到北洋舰队截击。
“定远”、“来远”、“经远”重创“比睿”、“赤城”。“赤城”舰长坂元八郎太阵亡。“西京丸”也受创。
14时15分左右,日本舰队绕至北洋舰队背后,与第一游击队形成夹击之势。北洋舰队腹背受敌,队形更加混乱。在混战中,北洋舰队一直冲杀在前的“致远”舰受到“吉野号”、“高千穗”等的集中轰击,多处受伤,船身倾斜。
伊东佑亨令第一游击队救援“赤城”、“比睿”。“吉野号”冲在最前面,正遇上全身着火的“致远”舰。管带邓世昌毅然全速撞向日本主力舰“吉野”号右舷,决意与敌同归于尽。“致远”舰向“吉野”号右舷高速撞去。日本官兵见状大惊失色,集中炮火向“致远”射击,“致远”舰躲过一条鱼雷后,终于被另一条击中,全舰清兵共252名全部阵亡。(根据双方史料,致远 沉没有了新的说法,日军史料记载日方舰队并未发射鱼雷,致远 沉没成了黄海海战的一个谜。)
“经远”继续迎战“吉野”,也中弹起火,管带林永升、大副陈策阵亡,随后舰也被鱼雷击沉,全舰270人除16人获救外,全部阵亡。“致远”沉没后,“济远”管带方伯谦、“广甲”管带吴敬荣,临阵脱逃(方伯谦等是否临阵脱逃,近年有不同看法)。“靖远”、“来远”因中弹过多,退出战斗,避至大鹿岛附近紧急修补损坏的机器。
“定远”、“镇远”两舰浴血奋战,中弹甚多,几次起火。
下午3时30分,“镇远”舰的30.5公分大炮连续击中日本旗舰“松岛”号二次。“松岛”后甲板四号炮塔中弹后,火焰引发装药,发生了大爆炸。“松岛”船轴倾斜5度,冒起白烟,火灾大作。
不久,“靖远”、“来远”抢修完毕,重新投入战斗。日本军舰“赤城”、“比睿”、“西京丸”负伤,旗舰“松岛”情况也不容乐观,“吉野”、“扶桑”也受了伤,又见北洋舰队重新集队,伊东佑亨便于17时40分左右下令撤出战场。
北洋舰队稍事追击,也收队返回旅顺。历时5个多小时的黄海海战到此结束。
海战的结果是北洋舰队损失“致远”、“经远”、“超勇”、“扬威”、“广甲”(“广甲”逃离战场后触礁,几天后被自毁)5艘军舰,死伤官兵千余人;日本舰队“松岛”、“吉野”、“比睿”、“赤城”、“西京丸”5舰受伤(“西京丸”、“赤城”两舰被拖行后不久后沉没),死伤官兵600余人。
黄海海战从简单的数据上看不出,中日双方绝对的实力差。但最终中国战败,并非军人不效死,而是上层太**。
从这个故事也证明,必须打到封建皇权,共建民主共和。于是在众人打倒满清,建设共和的呼喊声中结束了。徐东这次超越时代的中国海战史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