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汉末之乱臣贼子 > 第357章 丞相所谋甚多

汉末之乱臣贼子 第357章 丞相所谋甚多

作者:堕落的狼崽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1-02 20:08:47

第357章 丞相所谋甚多

第357章 丞相所谋甚多

邺城,甄氏府邸,甄宓倚窗而坐,望着外面的明月,粉脸上露出一丝迟疑来,她自己的容貌是知道的,整个邺城谁不为自己的容貌而震惊,甚至连袁绍也在其中。

可是,面对秦寿的时候,似乎不一样了,那位眼中明明有光,然而这种光似乎没有绽放开来,自己就被送回甄府。

邺城的甄府很大,作为河北的大商人,加上袁绍的关系,甄氏还是很轻松的保住了自己的富贵,但现在,甄宓似乎感觉到周围有一股庞大的力量席卷而来,要将整个甄氏吞噬。

甄宓有种无力的感觉。

现在她才知道,在绝对权力面前,自己这点姿色根本不算什么,整个甄氏庞大的财富也不算什么,丞相要干什么就干什么,生杀掠夺尽在手中。

“宓儿。”

外面响起了甄张氏的声音,甄宓从其中听出了一丝慌乱。

“母亲,兄长。”

甄宓看见甄俨陪同甄张氏走了进来。

“母亲、兄长,可是发生什么事情了?”

甄宓看出了两人的担忧,立刻询问道。

“最近中山、邺城,都有大量的陌生人出现,他们都在收集各大世家、豪门的违法之事,我甄氏就在其中。”

甄俨苦笑道。

“秦风!”甄宓想到了什么,粉脸顿时变了颜色。

没想到秦寿居然光明正大的对邺城的世家大族动手,难道就不怕引起世家大族的反对吗?要知道秦寿能轻松入城,也是世家大族的功劳,这种卸磨杀驴的事情,一旦传扬出去,日后谁还为其效力?

“丞相这是要秋后算账了。”甄俨苦笑道。

当初各大世家支持袁绍的时候,没有人将秦寿的命令放在心上,认为对方不会对自己动手,最起码是法不责众,但现在似乎根本不是这样。于是有些慌乱了。

最关键的问题是,第二次支援袁绍,是甄氏带头的。

不管对方想干什么,甄氏都要倒霉。

甄张氏用怒其不争的眼神看着自己的女儿,原以为好色的禽兽会看上自己的女儿,然后吹上吹上几句枕头风,一切都好办。

没想到,对方根本就没有看上自己的女儿,转眼之间就开始找甄氏算账了。

甄宓并没有注意到自己母亲的脸色,她在思索着这件事情中的玄机,生活在大将军府多年,甄宓并非傻子,她认为秦寿不可能将所有的世家一网打尽,这并不符合骁骑军的利益。

而且生活在中原世家大族,虽然过的很压抑,但实际上,那些世家豪族只要没有做违法的事情,反而活的很自在。

“我倒是认为,丞相这是在找人立威,以那些违法的人,或者是罪大恶极的世家大族,换取对河北大地的震慑。”

甄宓幽幽的说道。

甄张氏和甄俨听了脸色微微一变,任何世家豪族或多或少的都有违法的事情,甄氏能发展到现在,也是有不少不可告人的事情。

一旦被骁骑军发现,甄氏就要倒霉了。“丞相办事讲究的就是光明正大,就算是谋夺别人的家产,那也是如此。他不需要别人的进献,而是光明正大的去掠夺。”甄宓很快就明白其中的道理。

对方就是以大汉律法为依据,杀的光明正大,让人无话可说,对那些百姓来说,丞相是英明的,但对于那些世家豪族来说,丞相是非常恐怖的。

甄宓这个时候终于明白,为何中原的那些世家大族心中很不满秦寿,却又无可奈何,因为秦寿总是高举大义的旗帜,挥舞着大汉律法的战刀,让那些世家大族无话可说。

任何只要触犯了大汉律法的人,都会遭遇惩处。

甄宓忽然想到了袁绍,袁绍死之前,骁骑军认为对方是叛逆,但死后,秦寿却将其厚葬于漳水边,认为他对方河北有功。

归根结底,就是袁绍承认了大汉律法,河北是属于大汉的,故而,从汉灵帝以来,任何触犯大汉律法的人都会倒霉。

秦寿要以大义的名义,处理冀州之事,或许会造成冀州动荡,可却能一举解决河北问题。

“我甄氏可有违背朝廷律法的事情?”甄宓冰雪聪明,脸色苍白,望着自己的母亲和兄长询问道。

母子两人听了脸上微微露出一丝尴尬之色。

“将昔日违法的事情整理出来,该怎么处置,就怎么处置,只要人在,总有崛起的时候,一旦人死了,一切都化为虚无,丞相可不是好说话的。”

甄宓心中已经察觉到秦寿心中的想法,浑身都感到冰冷。

“真要如此?”甄张氏脸上露出一丝异样。

甄氏以及张氏都是有一些良莠不齐的废物,这些人依靠在甄氏的大树,可是做了不少的恶事,若是按照甄宓的说法,都要将这些人交出去,甄张氏可不愿意。

“自己不主动送出去,等到丞相派人来捉拿的时候就已经迟了。你们真的以为丞相会秋毫无犯吗?那秋毫无犯也是针对普通百姓的,而不是针对我们的。对于我们这些人秋毫无犯,那就是有问题。”甄宓苦笑道。

“此事我要考虑一番。”甄张氏叹息道。

甄氏虽然有甄俨是男主人,但实际上,还是甄张氏做主。

甄宓见状顿时叹了口气,对于这种情况,她也没有任何办法,只能是听天由命了。

而此刻,邺城南门,一队士兵护卫和三人缓缓进了城池,正是刑部尚书士孙瑞、大理寺卿王邑、都察院监察御史李儒李文正。

“袁本初治理河北还是有点功劳的,邺城富饶,百姓安居乐业。”士孙瑞扫了周围一眼,感叹道。

“再怎么样,也改变不了对方反叛朝廷的事情,也是丞相大度,厚葬其于漳水,否则的话,此人当弃市。”李儒冷笑道。

董卓当年曾厚遇袁绍,封其为太守,这个家伙转身就造反,还做了盟主,将董卓赶出了洛阳,李儒对袁绍的印象可是不大好。

“咳咳,两位,丞相让我等这个时候来冀州,所谓何事,两位心中可有数?”王邑打断两人的争论说道。

“听丞相吩咐就是了。”李儒不在意的说道。

士孙瑞只是冷哼了一声,却也没有反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