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李二:收手吧!大唐已经无敌了 > 第一百四十章 又见面了安离兄

第一百四十章 又见面了安离兄

天已大亮。

李跃在东门长廊里一路快走,差不多用了一炷香的时间才走出了这皇城大院,出了顺义门后,又立即拐进坊间市集里。

虽是欢闹了一夜,可这坊间里的缎庄、布行、染坊、漆器店等大大小小的店铺依旧大门敞开,熙熙攘攘的人潮未减,饭庄和酒肆冒着白腾腾的烟雾,扑鼻的饭菜香气,李跃马不停蹄的折腾了一晚,现在放松下来便立马觉得困顿不堪。

坊间热闹,招呼客人的小二都已站到了门口。

“客官,里面请。”

“大人,上好的酒肉,这边有请。”

回家睡觉,还是先吃个早点,一下成了李跃纠结的地方。

“公子,吃饭还是住店啊,我们这都可以给您安排。”

一个小二模样的人瞧见李跃正在徘徊不定,立马上前拉住了他道。

刚想推脱,身旁又是靠近一人搭住了肩膀。

“安离兄!”

听着这个声音,他只觉得耳熟,刚一转头果真看见一张熟悉的脸。

“允乐兄。”

“你怎么在这?”

这人就是昨天一起比试的卢允乐。

打量了一下面前的李跃,卢允乐眉头不禁皱了起来,虽说徐长天之前打扮普通却也清爽,可隔天再见,却是一副落魄到被山贼刚袭击过的模样,多少让人有些不忍直视。

“允乐兄,我...”

还没等李跃把话说完,卢允乐像是迫不及待的打断了他,又推开小二拉住他的手,带着他往另一个方向走去。

“安离,昨天夜里还说去给朝词赋词,今天就又碰见你,这就是缘分,走我带你去烟雨阁。”

卢允乐拉着徐长天一路快走,爽朗的笑声回荡在整个弄坊之间。

“不是,我家就……”

不等李跃说完,他便被卢允乐拉了出去。

两人弯弯绕绕一路西行。

起初是卢允乐拉着李跃走,可到了后来就可以用拖这个词来形容,两人拉拉扯扯的扭进了一条巷子里。

“允乐兄,你别这么急呀。”

李跃被扯得有些站不稳身子连忙喊道。

只是卢允乐走的飞快脸色都是变了起来,对于李跃的话更是置若罔闻

巷子里站满了正在朝拜的清真教徒,红色的藏传宗教汇聚成云锦之河,两人这突如其来的闯入,立刻就引起了不小的混乱。

卢允乐频频回头张望,未见巷口另有骚动,低声道:“仅隔一夜未见,安离兄看来是有大际遇了。”

“什么?”

李跃被他拖拽在吵杂的人潮里,听不清身旁的说了些什么。

两人就这么走了一路的小巷,终于在一座别院的门口停了下来,皇宫外的平康坊寸土寸金,能在这里有个这么大的后院,这里面的主人一定非富即贵。

卢允乐通了姓名,由丫鬟引着上了最靠西边的一座楼阁。

楼阁暗香,屋梁楼柱多用青绿之色,连窗上糊的纸都是胭粉之色,看来这定是哪家小姐的闺阁。

“这卢允乐怎么把我又带到窑子里来了?”

李跃心里面暗暗猜想着,忽然记起曾答应烟雨阁赋词之事,心里不禁担忧起来,随即开口道:“允乐兄,我还要回家,不能在这里久待。”

卢允乐听他这么说,只是招了招手并未答话,反倒对着引路的姑娘道:“绿影,找个房间给安离公子沐浴。”

那丫头回身看了眼李跃,忍不住的捂嘴一笑,这些年烟雨阁来来往往的贵公子,何曾有过这般模样的人。

眼前之人虽是生的俊俏,可如今脏兮兮的样子,绝不会比长安城里的叫花子好到哪去。

李跃刚想说话,却被卢允乐按下。

“先去沐浴,事情都好办。”

李跃看了眼卢允乐,又看了眼盈盈发笑的绿影,忙了这一晚上自己确实该好好洗洗,无奈只好跟着丫鬟去了。

看着李跃跟着绿影去了,卢允乐表情却是完全沉了下来,眼神微微一缩像是思考着什么,踌躇了一会,流袖一晃就叠在臂上,大步离去。

李跃跟着绿影来到了一间偏房,没多久就让人就打满了一大池子的水。

春天里的暖日,照得人暖洋洋的,橙橘的阳光透过水雾,染起了一抹充满活力的颜色。

绿影又让人加了些薄荷叶子进池子,可等了半天却不见这位奇怪的公子有任何反应,问道。

“公子,为何不更衣?”

“你还在这呢。”

绿影突然想起什么,更是逗乐了起来:“天气还凉,公子沐浴,奴婢在这可以为您加些热水啊。”

“我不用,我不用你加,你让他们把水放在这我自己来。”

李跃哪里受过人这种服侍,一时间也有些厌烦起来。

“好。”

绿影笑着回答,退了出去。

“我待会让人送些干净的衣服来给公子。”

“不用,你去让人去西头的卫公府,说李跃在这里没衣服穿了,让人送来就行。”

李跃没管绿影的表情,只是看着绿影这丫头走了,也是略微松了口气。

“你在这让我怎么洗,难不成想败坏我侯爷的名声不成!”

李跃被水雾这么一冲,四肢百骸里都是觉得一阵酥软,赶紧褪去衣物好好梳洗起来。

回想起这一晚上的遭遇,李跃也是觉得头脑发涨,便干脆闭上眼睛将脑袋浸泡在热水之中。

水下燥热,每一个扩张开的毛孔都开始刺激着他的神经,之前经历过的事情像是重播一般出现在眼前。

————

监天钦门口。

沈烨拎着金吾卫的令牌,头也不回的递到李跃的面前,道:“拿着这面牌,还请帮我送给一个人。”

李跃看着刻有金字的手令,犹豫了半天还是没接。

沈烨面向沉闷的东方,眉目一紧:“长安隐隐有些动荡,百官哑口不言,却早已分帮立派,如今朝权更是有倾斜的迹象,张婕妤不断吹风联络老臣欲与圣人分庭抗礼,这金吾若是再落入他的手中恐怕是真的要变天了。”

沈烨终于回首看向李跃,只是夜太暗看不清表情。

“沈某戴罪之身,恐怕是保不住这老友之物,如今沈某还想请你帮个忙。”

李跃虽然深有感触,但也没有被他说动。

“我虽然没怎么读过书,却也知道这天下的兴盛荣辱,关乎所有人的利益,我就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去保护。

但你觉得陛下会不清楚这些?长孙大人,房相会看不出来?

我爹他难道不知道这里的龌龊事情?”

沈烨瞧他如此说,也不答话,只是慢慢回过头依旧看向东方。

此时,旭日终于大出,灿日之烂洒满长安每个角落,一抹霞光像是为整个城市镀上金耀,辉煌璀璨若九霄金銮天宫,沈烨立于日晷之前,显瘦的身躯拉起了一道狭长的阴影,又将这一切拉回现实。

“若是能赶在沈某宣判前,能将这面令牌送到大云经寺的主持手里,局势可救。”

李跃在水下闷了许久,早已觉得缺氧难受,想起沈烨的嘱托便再也忍受不住立即从水里起身。

和尚,和尚,又是和尚!

李跃没想到一个和尚竟然在大唐有这么大的能量。

在传统文化中,释儒道从来都是三教一体,一千多年来总体上都相安无事。

没有和当权者发生什么过于激烈的对抗冲突,尤其在和平时期,三教都是教化人心的工具,对统治者来说,他们能够更加完好的维护他们的权威。

为了自己安稳,大多数时候,皇权对于宗教都是采取笼络的态度。

相关田赋租税都会相应的减免,以示恩宠。但是,即使这样,也发生了非常著名的三武一宗灭佛。

这四人即是北魏太武帝、北周武帝、唐武宗、后周世宗。

他们在位期间一改往常的尊崇佛教,反而对门徒众多的佛教展开清洗,其主要原因就是因为佛教太兴盛,到处都有佛寺、沙门满地。

说白一点就是,和尚太多,国家养不起这一些只知道吃喝拉撒念经的玩意儿,所以需要限制他们人数,四次灭佛都有这样的原因。

自东汉末年,随着战乱、军阀割据导致人口流离失所,乱世人不如狗的现象此起彼伏,老百姓为了躲避战乱四处迁徙,这时候传来的佛教乘着战乱到处发展信众,鼓吹现世的罪都是前世造的孽,要想来世享福就现世修行。

这一说法跟当时的实际情况相当符合,于是间,佛教由一个小众圈子迅速扩大为全国性的宗教势力,无论南北,到处都是和尚、寺庙。

当时的统治者为了笼络人心,对和尚、寺庙减免租赋,收纳人丁,又默认他们圈占土地,结果后面时候,因为长期战乱导致人口锐减,和尚们又圈占了大量的土地,大批的成年人为了躲避赋税徭役而投入空门。

这严重地阻碍了人口发展、财政赋税的征收,皇帝即征不到皇粮、也募不到士兵,而且国家的人口也迟迟不增长。还有大量的铜被铸造成佛像,也不太好。

但是,和尚们对这一切都习以为常,他们平时不事劳作,要么强收民田,要么四处乞讨度日,还时不时的收纳亡命之徒,这一切终于超过了皇室的容忍限度,为了提高赋税收入、增加人口、皇室必须要限制佛教的发展。

三武一宗灭佛就是这样来的。当时佛教已经到了不得不限制的地步,杜牧不也有句诗,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在雨中。

шwш Tтkan c o

说的就是南朝佛教寺庙的盛况,这个只是南方的情况,北方的更多。

除了唐武宗,其他的人灭佛都是在北方范围内,对南方影响较小,灭佛之后,除了自给自足的禅宗之外,其他的的很多宗派都烟消云散,灭佛的成果非常好,融化铜像铸造钱币、没收土地给平民耕作,驱散僧尼增加人口。

如果这次那大云经寺的大和尚真的迸发出极大的能量话,李跃觉得自己就该考虑和李二商量一下杀和尚的事情了。

刚一起身,水池之外兀然多出一道人影。

“啊。”

李跃吓了一跳,本能的往后一躲,也不知道这人什么时候进来的,怎么一点声响都没有。

“你嚷嚷什么!”

那道身影压低声音,话语中隐约带着怒气。

“怎么还是个女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