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李二:收手吧!大唐已经无敌了 > 第一百六十二章 长孙的病

第一百六十二章 长孙的病

“李跃,你怎么回事?难道本宫在这里让你很不舒服吗?”

李跃闻言连忙擦了一把额头上的汗水道:“娘娘误会了,实在是刚刚陪李淑公主玩闹的有些累了。”

“嗯,本宫知道了。”

长孙没有说话,李跃也不知道该怎么去和皇后聊天,寻思了半天,李跃便先安排仆人给长孙端上来一杯果汁。

长孙见状也没有犹豫,拿起来就喝了下去。

这一下看到一旁的太监和宫女当即就是跪倒在地。

李跃见状也突然发现自己好像是冒失了一波。

皇后贵为一国之母,虽然吃的东西没有想李二一样有那么多的讲究,但在外面前期的检查和验毒还是必要的事情。

看着身边吓得倒伏了一大片的随从,长孙淡淡道:“都起来吧,这个天下就算有人要去害我,也不会是你们眼前的这个侯爵,这小子一天天活得可是比你们明白。”

李跃听到这话不知道是该开心好,还是该出痛苦面具好。

但不管怎么说,这现在也算是皇家对自己的一种信任。

“陛下一直说你小子有易牙之能,想不到今日亲自品尝过后果真是名不虚传。”

说话间,长孙忽然咳嗽了几声,这声音顿时引起了李跃的注意。

“娘娘是否患有气疾,这病持续多久了?”

历史上长孙皇后的死因有多种说法。

后世最广为人们所认同的一种说法是死于气疾。

很多时候人们都会把气疾归类于肺病,因为“气”字让人很容易联想到呼吸空气。

但实际上,“气”指的是中医上对构成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无形要素的统称,与五脏挂钩,有肺气、心气、肝气、脾气、肾气五种“气”。

这五种气的疾病都被归类为气疾的概念当中。

至于为什么会患上气疾,李跃见过的分析有遗传论、心病论、难产后遗症论三种。

遗传论其实就是说长孙皇后的家族基因中包含这种慢性疾病,遗传论的支持者所列举的证据有长孙皇后的母亲高氏也是因病早逝和长孙子女中长乐公主、晋阳公主的早逝。

还有一种说法就是心病,说白了就是心力憔悴导致的身心俱疲。

长孙其人命运坎坷,幼年被赶出家门,寄人篱下,嫁给李二后又频繁地为李二的大业奔波,武德年间多次周旋于李渊的宠妃之间只为给李二争取争权斗争中的缓冲空间。

贞观年间又梳理后宫,保护忠良,劝解李二等等。

有人认为在这种长年累月高强度的生活当中,长孙难以保养其身心的健康,进而患上气疾。

产后遗症论这个比较容易理解。

长孙皇后为李二产下三男四女,便是放眼整个中国历史都是十分可观的。

妇女生产本就是一次气血的大亏损,一部分人就此认为,长孙产下衡阳公主后精气神过于透支,难以恢复,毕竟长孙病故于产下新城公主后的下一年。

毕竟一个女人从十八岁到三十六岁的十八年间一共生了七个孩子,相当于两年多生一个孩子。如此密集地生孩子,老牛都吃不消的。

不过哪个版本,都离不开长孙体弱多病这一个大前提。

反正自己今天见到的长孙不仅瘦弱,而且还顶着黑眼圈过来的,李跃猜测长孙的体质可能也相对较差。

李跃也是想着长孙可能真的身体不行的原因才突然问起了这里。

但谁知这一问,长孙也是瞬间来了精神。

“李跃本宫的病情已经有了好几个年头的病史了,本宫记得好像就是在贞观二年出现的这种情况。”

“那娘娘可有进行过医治?”

长孙闻言点点头,“有的,一开始都是太医来为本宫诊断,后面就是孙道长来为本宫开药,虽然每次都能遏制住,但好像没有完全痊愈的迹象。”

“那娘娘之前服用过的药,剂量、这些您还记得吗?”

听了李跃的疑问,长孙皇后笑着道:“本宫久病成医,这些东西本宫自然记在心里。”

接下来,李跃又询问了以往的发病和用药情况。

李跃以前虽然不是干大夫的,他自己也没有学过中医。

但家里的老爷子和舅舅都是医生出身,因此李跃对一些常用的中药的药物原理心理还是清楚的。

详细询问之后,李跃思索一番,就制定出了一个详细的治疗方案。

李跃没有去搞西医那一出,毕竟现在自己什么东西都没有。

别说是针管了,自己连个注射器都的针头都搞不到。

李跃目前给的安排就是进行养生,长孙睡眠不足就是一件很大的问题。

所以给长孙的安排里边专门加上了及时休息,一天要保证九个小时的睡眠,尤其是对她这样体弱多病的女性。

其次李跃还给长孙安排了食谱和叮嘱,食谱什么都没啥好讲的,唯一告诉长孙要关注的就是李二。

烟草这种东西是李跃自己弄来的,让李二抽上也不是她的本意。

但李二非得睡觉时在长孙身边去抽,这个着实就有些过分了。

李跃还特意叮嘱,要是长孙碍于夫妻感情不好意思去说,那他可以亲自去找李二讲这个事情。

要不就直接断了李二的烟草供应,毕竟现在整个大唐唯一的烟草和种子都在自己的手里。

李跃本就不是多嘴的人,但为了长孙的病情一下子说了这么多也着实让长孙感觉有些震惊。

不过吃惊归吃惊,但长孙心里依旧没有减少对于这个一步登天的侯爷的好奇。

看着地上的小三轮车,长孙又问道,“李跃,这又是何物?”

李跃看了看三轮车无奈的又将刚刚给李泰解释过的东西又重新拿出来说了一遍。

长孙见状点点头,又问了许多李跃弄出来让古人感觉很是稀奇古怪的玩意后,突然又道。

“百家是有百家,据《汉书 艺文志》的记载,数得上名字的一共有189家,4324篇著作。

其后的《隋书·经籍志》《四库全书总目》等书则记载“诸子百家”实有上千家。”

“最成气候的就是我们所说的「九流十家」。”

“而这十家是指法家、道家、墨家、儒家、阴阳家、名家、杂家、农家、小说家、纵横家。

李跃,本宫很好奇,你又是那一家出来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