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李二:收手吧!大唐已经无敌了 > 第一百七十七章 臣反对

第一百七十七章 臣反对

“还有谁同意吗?”李二询问道。

站在武官首排的李靖没有说话,反倒是李勣,看了首先开口的那位官员一眼,那一眼,相当的严厉、凶狠。

李勣道:“陛下,臣反对!”

“哦,懋功为何反对?”

“陛下,我大唐以武立国,这天下,靠的是陛下马上征战,而非妇孺,如果一方平安要靠大唐的公主下嫁才能保存,那臣等这些武将,全都应该自杀以谢陛下。”英公说话,还是那么的霸气,一群读书人有懂个锤子。

裴寂似乎有些不高兴了,直接开口道:“李将军,圣人云,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

为政以仁,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我大唐威德天下,正是行之以仁,教化四夷,天下服从的时候,下嫁公主,以示笼络,使其感大唐恩德,莫敢不从,有何不可?”

李勣怒视着他,还没说话,程咬金就跳了出来,大声斥道。

“裴大人,咱们是粗人,读书不多,不用和我们说什么圣人云,我只知道,如今这天下,全都是将士们,一刀一枪拼出来的,没有将士们的流血牺牲,没有陛下的英明神武,何来这大唐天下?照裴大人所说,行之以仁,行啊,下次打战的时候,请陛下派裴大人往阵前一站,给敌军讲讲你的圣人之道,看敌军是否听从。”

程咬金的话,让武将阵营立时一振,全都抬头挺胸,一副神采飞扬的样子,而那裴寂则气得呼呼喘气:“你!不堪与其谋,圣人之道,岂是你这等粗野之人能懂的?”

“那是,咱要是懂你的圣人之道,说不定打战的时候,耍耍嘴皮子就能胜利了,圣人的仁义之道嘛,可惜咱不懂,打战只能一刀一枪的去拼。”

程知节说的得意非凡,当然说自己没文化那可是假的。

一个世家大族出身,善用马槊这种贵族武器的一个典型的贵公子怎么会是粗人。

抛开王农药里的那个边路带线狂,边路线霸,一颗毒瘤以外,老程在历史上是绝对的猛人,不是草莽。

出自官宦世家,曾祖父:程兴,北齐兖州司马。

祖父:程哲,北齐晋州司马。父亲:程娄,济州大中正,后追赠使持节瀛州诸军事、瀛州刺史。

一作程玉,隋济州大都督。

原配死后娶了清河崔氏长女,这一点说明程咬金绝对不是泛泛之辈。

让李跃有些称奇的是,这样一个福星今日竟然也会站出来发言。

眼看朝堂又要吵起来,李二连忙道:“李靖,你觉得吐蕃如何?”

李靖闻言,深吸一口气道:“陛下吐蕃装备水平应该虽然比我大唐低很多,但那里的人长期生活在高处,一但下来战斗力便会增强,而那里一旦上去,我大唐将士的实力便会衰弱。

论国力,我大唐自然远胜吐蕃。不过虽然我军对战吐蕃占优,但是高原王朝也不是泥捏的软柿子。加上吐蕃高原本就天险,大军反攻入藏,不仅面临着后勤补给困难,而且对于环境也不适应。”

李靖的话说的也是很明白了,就是不合适。

李跃被这一番弄得也无心睡觉,心里也暗暗认同李靖的说法。

吐蕃,诞生于青藏高原,这个平均海拔超过四千米的神秘的地带。按理说,高原环境,不仅严寒缺氧,而且缺水,如此恶劣的条件是不具备发育出一个国家的基础的。

但是,当时的环境和现代倒是有几分相像,那就是变暖了。

气温的升高不仅让青藏高原拥有了更多的雨水,更重要的是环境的改善更加有利于粮食的生长。

唐朝跟历代王朝都不一样,因为那时候进入了全球都比较温暖的时期,整个青藏高原可以养育大量的人口,造就了一个强国。

唐朝不仅是在北方有敌人,在西南有一个更强大的敌人,所以他的精力一直都比较分散,也就是一个人,他的两只手一个人对付北方一个要对付西南。

而且吐蕃也不傻,他们经常会联合西突厥人一起。

唐朝很强大,但是他不可能专心只打一个敌人,也许他集中所有的兵力,可以灭掉吐蕃,然后北方的突厥契丹就过来抄大唐的后路了。

而且攻打吐蕃最大的问题在于,吐蕃核心地域在逻些也就是拉萨一带。

距离双方交战的南疆至青海一线实在是太远了,唐军要消灭吐蕃需要爬过整个青藏高原,这在冷兵器时代几乎不可能。

更何况这后世新中国修川藏公路,牺牲了多少人。

要说打仗的一定没有去过西藏,前世依靠现代化装备支持,人的体能都的退化多少。就是以前的运输汽车,进藏的和内地的都是不同的发动机,再想想如今的条件,连工业革命都没开始。

就是拿人命堆死对手,也不可能实际占领吐蕃。

眼看又要再吵吵起来,李二忙道:“行了行了,一人少说几句,此事朕已有决议。礼部尚书何在?”

“臣在。”

礼部尚书出列。

李二道:“吐蕃山高水远,朕怜惜众公主,不忍远离,吐蕃赞普的诚意,朕心领,愿与吐蕃结永世之好,只是结亲一事,就此作罢,不要再提。”

“臣等遵旨,陛下英明。”

不和亲就好,免得大家又要打仗什么的,据李靖说兵部的人最近正狂躁着呢!

早朝,也就说了这么件事,下朝的时候,李跃正准备去四弄死,王公公已等在门口,道:“李大人慢走,陛下让您留下,有事相询。”

随着王公公,到了甘露殿,李二刚换下朝服,手里端了一个碗,在吃东西,

长孙皇后也在一旁。

踮起脚尖瞅了瞅,李二吃的长孙弄出来的银耳羹。

看那粘稠程度和汤水的颜色,李跃就知道长孙给里边肯定放了不少的糖。

李家有遗传病,李二现在看样子好像也是个高血压,李跃心里一阵汗颜,打算到时候找个机会给长孙讲下给李二吃太多糖的坏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