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李二:收手吧!大唐已经无敌了 > 第二百七十一章 活字印刷

第二百七十一章 活字印刷

“陛下,臣没有这个意思,只是觉得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来做才是正事。”

听到这话,李二眉头一挑,“这马周真有你说的那么神奇?”

“陛下若是真的好奇不妨回去一试即可。”

李跃说完,对面的李二点了点头,“说说你的报纸吧,这东西你不会想手抄发行吧?”

听到这话要不是对面坐的是皇帝,李跃差点就上去给人直接翻了个白眼。

“陛下,您还记得活字印刷术吗?”

李跃说完看着李二的样子,就知道这家伙把自己在清水村给他们教的东西全部都给忘完了。

带着李二来到一间大号的办公室,随后李跃便带着李二摆弄那些活字。

排完之后,倒上墨水,把白纸铺上去,片刻后把白纸拿下来,翻过面一看,一篇李纲曾经写的文章已经被完整的拓印了下来。

李二看到这些笑嘻嘻的着念着纸上的字,整个人显得也很是开心,在念完之后,啪的一下打在了李跃的肩膀上。

“小子不错,干的事情也不赖吗,就这么一摆弄,竟然能真的拓印出来这么多,而字迹好像细小,好像有衡山先生的味道,不错,不错。”

李二看了看随后缓缓道,“朕怎么觉得真的用他来办报纸好像也不是那么方便呢?”

“哦?陛下何以见得?”李跃反问道。

“你先看看,印所有的东西也是一种生产,生产就要考虑利润。

活字之于雕版是无可争议的青出于蓝。但你让大唐人搞活字印刷,首先得认识一万多汉字,然后要懂音韵知道字盘里哪个字在哪,还要有好眼神把正确的字从里面挑出来,因为有些字高频使用还得多准备一些,字盘就变得十分庞大。届时还得花大力气培养工人识字,还不如让工人大字不识直接照书稿上板来的方便。再加上这东西也是消耗品,需要不停新印,当然也就需要尽快把原版调出来,直接调用现成的书版,比起重新排版要省时省力,也不容易出错,要知道光是校勘就很费功夫。”

听完李二的见解,李跃很快给出了不同的答案,“陛下,捡字不需要识字,比对外形而已,捡字盘也不是按音韵排的而是按部首排的。认几个部首和数笔画不需要培训多久时间。”

“我觉得雕板工人照样要识字,雕板工人要识别书稿上的手写文字,然后转化为一笔一划的雕出来,不识字根本做不到。活字排好了以后,照样文盲也可以印刷。”

“更何况活字印完一包纸之后可以拆版,用于下一套或者是其它的书籍。一套活字可以用来印多种书籍,尤其适合印大部头的著作。

万一这一套活字中有个别损毁、变形的,补刻即可,影响不大;相反,雕版年深日久容易开裂变形,直接影响书籍的印刷质量。”

……

李二和李跃未必在房间里边互相争论了半天,直到门外太监强调李二该走了,二人的争论这才停了下来。

虽说李二嘴上很嫌弃活字印刷,但整个人临走时还是很实诚的带了一堆东西回去研究,同时还特意给他交代了关于新闻寺的事情?

李跃看这样子也自知躲不过去,只能尽快同步出一版流程,顺便祈求李二赶紧去把马周挖掘出来。

马周的与众不同之处,除了既不是来自功臣豪门,也不是来自科举考试的“一介草茅”,他还有让李二“我暂不见周即思之”的本事。

贞观初年社会不稳定,他能代武夫常何向李二所陈时政利害,内容除了保证皇帝安全的六街设鼓以代传呼,飞驿以达警急,宿卫大小交,就是纳居人税搜刮敏财。

李二当然喜欢,后来李二打高丽回来,他又让太子“遣所留贵嫔承恩宠者迓于行在,太宗喜悦,高宗曰:‘马周教臣耳。’太宗笑曰:‘山东辄窥我。锡赉甚厚。”显然这个山东人可以摸透李二的心理。

李二曾对魏征说:“崇饰宫宇,游赏池台,帝王之所欲,百姓之所不欲。帝王所欲者放逸,百姓所不欲者劳弊。劳弊之事,诚不可施於百姓。朕尊為帝王,富有四海,每事由己,诚能自节,若百姓不欲,必能顺其情也。”

可是,贞观十一年,当了侍御史马周就上书说:“贞观之初,天下饥歉,斗米值百绢,而百姓不怨者,知陛下忧念不忘故也。今比年丰穰,匹绢得粟十余斛,而百姓怨咨者,知陛下不复念也。”

穷的时候百姓不怨,一旦有钱富了,百姓反而怨声四起。随着国力日强,李二开始“不复念”百姓,而且“多营不急”,百姓创造的社会财富,被他视作了帝王之欲膨胀的本钱。

而百姓的支持率,也从来都不是一定与社会财富的积累成正比的,社会共同努力的结果,百姓当然不乐见被少数人独享。魏征当时回答:“陛下本怜百姓,每节己以顺人,臣闻‘以欲从人者昌,以人乐己者亡。’”但百姓之欲与“以人乐己”的帝王之欲,总是难以调和的,尤其是社会财富积累到了一定程度,这种矛盾就越来越变得尖锐了。

马周指出了短期行为的祸害性,“自夏、殷及汉氏之有天下,传祚相继,多者八百余年,少者犹四五百年,皆为积德累业,恩结余人心。岂无辟王?赖前哲以免。自魏、晋以还,降及周、隋,多者不过六十年,少者才二三十年而亡。”

能说出“临天下者,以人为本。”时刻提醒李二的顾忌,这也是马周的一大特色。

马周临终,亲手将上书的稿件烧掉了,说,“管、晏彰君之过,求身后名,吾弗为也。”

毕竟后面的魏征也曾把给皇帝提的建议稿给当时记录历史的官员褚遂良观看。

李二怀疑魏征故意博取清正的名声,心里很不高兴。魏征死后,李二不仅解除了衡山公主许配给魏征长子魏叔玉的婚约,还竟然亲自砸掉了魏征的墓碑!

但马周就不一样了,比如提倡节俭,不能大鱼大肉,结果马周被检举了,他就说马周吃鸡不算吃肉能让皇帝开始双标的,这人李跃也是头一次了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