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李二:收手吧!大唐已经无敌了 > 第三百二十四章 李二的决定

第三百二十四章 李二的决定

甘露殿内的李二脸色变了又变。

他是马背上打出来的皇帝,心里比谁都清楚这传染病的可怕。

甘露殿内不一会便聚集了几个核心大臣。

身为李二的大舅哥,长孙无忌诚恳道:“陛下,这一次疫病的可怕之处就在于,它起于咸阳,而这咸阳与长安不过数里之遥,平日里商贾来往极多,臣只怕这咸阳的天花已然到长安了,只是长安了,只是长安还未有察人发病罢了,此次天花出现在这一带,长安城又是人口众多,一旦传播,后果无法想象。”

长孙无忌一言引起了身旁一众大臣的赞同,大唐的长安城就是突出一个“大”字。

同时期拜占庭帝国的君士坦丁堡可以说是欧洲的大城市了,但实际上只是长安城的七分之一。

唐长安城地盘太大,人口太多。唐朝长安城市辖区人口达到两百万人,城墙内就超过一百万。

当时,长安城是世界上规模最大、最繁华、最文明的城市,其人口之众多、城垣之宏大、规划之整齐、经济文化之繁荣、后世影响之深远,在古代没有任何城市能与之相媲美。

但这也同样带来了不小的问题,一旦疫病开始,除非出城,否则众生平等。

底下的众臣商议了一会,房玄龄随即说道:“”臣恳请陛下,带上太上皇与众皇子立即移驾,不妨趁此机会,暂回晋阳祭祖。”

李二闻言突然深吸了一口气:“让朕回晋阳祭祖这与逃跑何异?”

“陛下,非也。”房玄龄连忙摇头:“臣只是希望眼下趁着还未发现疫病,陛下带着太上皇太子赶紧移驾,这里臣等等自会处理,尤其是太子,他年纪尚小还不曾婚配呀!”

李二抿了抿嘴,随即板起脸来。

“玄龄你莫非不知,这疫病一旦在长安炸锅,人心势必不稳,届时更会出现无数风言风语,万一那些隐藏在暗处的有心人,必然会借着这次疫病,将矛头直指朝廷吗?这个时候,朕根本不可能走,为君者当关心百姓,体察民情,这时要是走了,你让天下人如何看待朕?”

李二说出这句话时,心里也很无奈,他想让太子长孙皇后和太上皇李渊有人,但这样势必会遭到天下人的非议。

他做皇帝,不仅不能让任何一个团体或者阶层做大,外戚、宦官、文官、亲王、守边大将、地主、农民和工商业者等等。又不能将其中一方逼急了,要是被逼急了,皇朝就危险了,这些群体都是李二关注和拉拢的对象。

稍微出点差错城市一乱,有心之人就能趁机愚民,无论结果如何,站出来为事件负责的,就是他李二。

房玄龄沉默了一阵,良久,才道:“陛下,这疫病来了就真的走不了了……”

“这个时候皇家里的谁都不能走。”

李二脸色已经差劲极了,说不担心家里人是假的,他极担心太子和李治的情况。

一想到李治年纪还小就可能染上天花,李二的内心,便是一阵绞痛,“长安在哪里,朕就在哪里,当初群臣向太上皇提议迁都洛阳,唯有朕从太上皇那里力排众议强行保下了长安,自那一刻起,朕就发誓不会抛弃这座城市,朕既如此,那么朕的子孙,也当如此。传我敕令!大灾当前,若是官员不一心救灾者,朕必军法从事!!”

李二此话一出,顿时便安静了下来。

不得不说皇帝在臣子们的心中还是极有分量的。

李二感觉很是心累,自己上台后总是操心事不断,但他是皇帝,只能咬牙切齿,一副我意已决的模样:“下旨,咸阳的灾情,一定要立马控制,上至刺史,下至县令,所有人必须参与救治,若有不服从者,可先斩后奏!”

李二随即又道:“召百官至太极殿议论疫病处理方法,同时不许扼制百姓逃跑,但若是官员带头逃跑,那就修要怪朕无情了!

长孙无忌闻言连忙点头,虽然心里对妹夫一刀切不管自己妹妹,还有自己外甥的行为不爽,但现在是不可能说出来的。

此时也没必要劝下去了,天花即将开始,而这场天花,无论是谁都会一视同仁,既然灾难无法躲避,那就只有在爆发时,避免更大的**。

李二又道:“除此之外,各处要张贴安民榜文,太医院之中,要紧急调来草药,命御医探视伤情,同时去寻孙真人。”

“臣明白。”长孙无忌深深的看了李承乾一眼。

对待天花,几乎没有任何可行的良方,虽说在江南一带,出现过‘人种’的防疫方法,不过这玩意,危险性太高。

更由于几十年都没有天花,所以人们认为现在没有天花了,因为没有传染了,一个病不传染,应该已经丧失。天花这个病说白了就像是人类驯服牛的结果。

这个东西,在早期非常可怕,可怕到什么地步,为了控制天花,会把天花病人杀死,把看护天花病人的人也杀死。

早期欧洲一个王后得了天花,死之前就死了以后把所有接触过她的人全部处死,包括卫士包括侍女,包括医生全部处死,而在印度为了根治天花,据说人们会把天花病人吊在木架上,用他的鲜血在每个人脸上涂抹,大家会觉得获得了祝福,还是非常无情杀死了大批的人,有人讲如果没有天花的话,那么会是另外一部世界历史。

因此所有人心里十分清楚,这次这事儿,只能听天由命。

可李二陛下依旧派大夫熬制汤药。

虽看上去是死马当活马医,但可事实上,不失为是一种安定人心的手段,毕竟帝王学的就是平衡,学的就是驭人。

人们若是染上了瘟疫,倘若没有人救治,势必陷入绝望,那么**,转瞬即来了。

可倘若染了瘟疫的人,看到大街小巷里有太医熬制汤药,哪怕这汤药能医好的可能微乎其微,可人一旦有了希望,这人心,也就能安定下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