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科幻小说 > 打穿steam游戏库 > 第六百六十章 海岸避难所

打穿steam游戏库 第六百六十章 海岸避难所

作者:岚德鲞 分类:科幻小说 更新时间:2024-11-19 06:12:14

第六百六十章 海岸避难所

"爱书网"网站访问地址为

鹿正康尽随着山坡走,前方雾气里有淡淡火光亮起,他快走两步,就看到了山坡上一座残破的篝火,这就是普通篝火而已,不是《黑暗之魂》里的存档点,火堆旁还有两具穿着腐烂衣裳的活尸,一个手里拿着长剑,一个手里提着巨斧,这倒是尚算隆重的欢迎仪式。

既然已经见到了敌人,鹿正康就小跑上前去,那个腐烂剑客举起手里锈斑斑的铁片断剑就来刺击,虽然身躯已经是被海水泡得发胀发白,肚肠都漏在外面,可出招的姿态倒是有些千锤百炼的意思,鹿正康稍加躲避,一锤磕在其脖颈上,顿时将其头颅都给击飞出去。

那提着斧头的行尸也趿拉着折断的脚踝碎步赶来,礼节性的给了鹿正康一斧子,可惜没劈到,反被鹿教宗一脚蹬在下巴上,好大的头颅冲天而起。

死去的尸体,连衣物带兵器,都在一股子虚空吹来的阴风里散作黑色血屑,融入大地,还有两道灰白色的死盐随风附着上鹿正康的躯体,消殁不见,地上还留下十几枚金币算是遗物。

鹿正康弯腰把金币收好,依旧是收在褡裢上,当初他制作这套教宗服的时候就做了很多口袋,缝在衣服内摆,褡裢更是挂了四串,每串都有八个口袋。

要不然他看到卡姆斯基的大氅会很亲切呢,他自己就很喜欢随身带点小零碎。

鹿正康越过篝火继续前进,前面又有一处篝火,围着三个行尸,火堆旁还有一个木质的宝箱。这般行动缓慢的低级怪物鹿正康打他们都不需要第二招,觑准了头颅脖颈,来一下子就行。

弄死那三个行尸,鹿正康打开木箱,里面却是有一把钥匙。

他心里想,这应当是开庇护所的大门钥匙了。收好钥匙,继续前进,又杀了十来个行尸,走出去四百多米后,前方半山平台上果然矗立着一座石质的平顶小屋,正是游戏里位于海岸的第一个庇护所。

鹿正康快步来到庇护所前,这岛的建筑基本上是不能破坏的,被赋予了特殊的属性,假如鹿正康的系统还在,或许可以用炼金术将这种特性提取出来,但现在,他既然不能破坏建筑,就只能顺其自然,包括庇护所的大门,就只是薄木门而已,他也不能直接打破,必须使用要思才能开启。

进入漆黑的海岸庇护所,鹿正康将飞天面条神的圣像供奉在神龛内,一刹那,辉煌的金光洒满整个室内,神龛周围,一坨坨酱汁饱满的面条卷虚影长着烤鸡翅膀四处飞舞,空气都变得香喷喷的。

鹿正康凝视着面条神的神像,到现在为之,他已经基本确定这个岛就是按照《盐和避难所》来设计的,这个游戏自一开始就不算有名,到来世纪末,更是迷失在海一样的游戏市场里,比沉底还沉底,也就是鹿正康这种上世纪出生的老东西还能晓得这游戏是什么情况了。

这座岛上,有四种人,敌人,朋友,陌生人,外来者。

敌人是那些面目可憎的怪物、陷阱乃至神明,这些都代表了阻挠真我解脱的邪灵。

朋友是庇护所里应召而来的铁匠、炼金术士、法师、牧师、领袖、商人、导游、佣兵,以及在岛上泛舟载客的船夫。

陌生人是在岛上徘徊的同类,他们也被困在这里,在一次次的绝望,看清真相后,有些选择自杀,有些则不知所踪。

外来者,在诺斯替的教义中,是“异乡人”,乌特拉,又称“超越世界者”,为了“启示”的目的从世界之外的彼岸来到世界中的,向流落、囚困于世界上的人们发出“召唤”,唤起他们对彼岸的记忆,为他们重新建立起与光之故乡的联系。

《曼达派的秘藏》记载,“一个召唤传来,启迪了所有的召唤。他们将发出生命的召唤,照亮这必朽的屋子……他们带来了活水,把它倾倒在浊水之中;他们带来了耀眼的光明,让它和入了熏风。他们带来了活火,把它弃于吞噬之火。他们带来了灵魂,纯洁的玛娜,把它推入无用的**之中。”

对鹿正康来说,他要找到的正是这个外来者,因为在这座岛上扮演乌特拉的正是红城,找到祂,就相当于找到组织。

在游戏里,外来者是一位烛裔少女,由光而生,甚至可以猜想为黛瓦拉的化身,她可以净化玩家的堕落,赎他们的罪,这堕落与罪,来自背叛,背教,饮用堕落之血而来。

在游戏的七个教派里,除了先前代表泛灵、酒神、多神、一神和无神的五种,还有两个是法师的教会,一者是信仰自然的天火教,一者是信仰血神的背叛教。

天火教是法师们的正统教派,这个教派其实在历史发源上是介于一神教与无神论中间的,在科学方法论完善兴起前,人们对自然科学的研究也寄托在神学和神秘主义中,如艾萨克·牛顿爵士,他常被当做一个“反面教材”。

牛顿爵士最被人诟病的就是他在晚年时期一心钻研神学。因此很多人就觉得他不上进了,堕落成教会的走狗了,其实这个说法是不正确的,在人家那个年代的欧罗巴大陆找不到半个真正的无神论者,上帝的存在是一切认知的基础。当时的自然科学就是寄身于神学下的一个博物学分支。

牛顿爵士一开始就是在研究神学,但这样也并不准确,他同当时很多杰出科学家一样,属于在教会眼中比较异端的炼金术士,他所在的英国皇家学会就是一个炼金术士云集的学院组织,而他本人是第十二任会长。

当时的炼金术是正经科学,许多炼金术士都在追求终极产物:哲人石,或称贤者之石、魔法石,牛顿爵士也不例外,他甚至还翻译了当时欧洲神秘主义的源头:《翠玉录》,将拉丁语版本翻译成了英文版。而他提出的牛顿第三定律与万有引力定律其实也是解释了《翠玉录》中“下如同上,上如同下;依此成全太一的奇迹。”,打破当时基督教认为天上世界亘古不变,运动不息,地上世界瞬息万变,终有结局的教条。

因此,牛顿爵士的过错不在于他对神秘主义的驯服,而在他生错了年代,始终没能突破时代束缚,将科学发展下去,而是一心扑在炼金术里,在碌碌无为中渡过晚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