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科幻小说 > 主宰:虫族崛起 > 第258章 撞击

主宰:虫族崛起 第258章 撞击

作者:朔风飘叶 分类:科幻小说 更新时间:2024-11-19 06:13:11

第258章 撞击

第258章 撞击

有关于能量生命诸娜的一些猜测,其实并没有在实质上对虫族的发展起到什么作用,至少在短时间内是这样。

不过对于虫洞本身,零倒是有了一些想法。

原本祂的打算是让虫洞成为一种持续打开的通道,用来沟通分散在各个恒星系内的虫群。

但如今这种行为可能会引来巨大的风险,反而会给虫族带来大量无谓的伤亡,那之前的准备显然是破产了,在真正解决这个问题之前,虫洞无法永久性打开使用。

不过这种通行方式却并没有被零所放弃,永久性打开不行,那么在需要的时候,短暂地开启总归还是有一些可行性的。

以这两次的经验来看,每次虫洞开启,需要至少几十年的时间才会发生变故,那么临时性地供应虫族通行需求,应该不是什么大问题。

从起源星系到莱曼,有着超过六百万光年的漫长距离,以虫族如今的超光速航行能力,联通两个星系便需要数十万年的时间。这是不可接受的。

而如果使用虫洞沟通的话,按照之前鲁尔的在其中航行的惯例,只需要四个奥瑞年左右而已!

那就是十万倍的差距!

对于莱曼星系中广泛存在的诸娜,零也不会放弃对它的研究,它们表现出的那种短时间内跨越成千上万光年的能力,明显远远超过了虫族和维尔维特人的超光速引擎。

很有可能,二者在原理上有着根本的区别。

因此,零希望能够通过对这些“诸娜分体”的观测和研究,来获取更加高级的航行科技,以帮助虫群向更远处扩张。

另外,在初步搞清楚虫洞的威胁之后,之前已经被迫停止探索的脑虫鲁尔也开始重新上岗,至少在以往的数百年间,它都没有在通道内部遇到什么不可控的危机,因此零也认为不必太过小心。

相反,它需要担心的是迎面撞上诸娜,到那时可真的没有太多反抗之力,几乎是必死的。

…………

萨斯最近有些忙碌,首先是对得自某生命星球之上的特殊遗传物质在虫族身体上的表达总是致死的研究,虽然它认定这其中存在着什么秘密,但却一直没有什么头绪。

而后是针对虫族潜伏者的改进,零希望能够让潜伏者种子不再影响智慧生物的创造性,同时继续延长其寿命,进而让虫族得以直接拥有部分智慧生命科研工作者的效力,以补充脑虫的稀缺。

但同样的,上百年过去了,这件事情仍然没有什么进展。延长生命这一点倒是可以勉力而为,如果切实需要,萨斯还是很有自信能够完成的。

但当虫族潜伏者“种子”进入智慧生物体内,并直接影响他们的思维模式之后,对于其创造性的影响几乎是必然的。也就是说,当一个智慧生物转变为虫族潜伏者之后,他这一生都不太可能会有什么创新性的成就。

这对于虫族来说是不可接受的,零也不需要一个知识渊博却无法创新的生物来加入虫族科研团队。

也是因此,这件事情也迟迟无法有所进展。

而在最近,萨斯又多了新的任务,即设法帮助鲁尔探测到未知的通道出口是否存在危险。这件事说必要也必要,说不必要其实也没有那么重要。

为了规避“诸娜”的威胁,目前鲁尔所使用的方法,是在通道打开之时,让跟随着它的虫族单位出现在现实宇宙中,自己并不露面。

如果它们没有死去的话,那么虫族便可以借此直接锁定这个星系的位置,不需要它露面。

反之也是一样。

不过这种方式多用于对莱曼星系的探索,在起源星系中,鲁尔倒是不需要这么小心。

除此之外,萨斯还要兼顾大本营所在范围的虫群扩张。

总而言之,虽然虫族的脑虫数量已经增加到了八只,但萨斯仍旧没能得到它想要的闲暇。

倒不是说其它脑虫们都在闲置,零只盯着萨斯一只虫薅,如今虫族的发展重点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其一是与维尔维特人之间的战争,让一个智慧种族尽心尽力地为自己服务,的确有很多好处,至少在未来千年之内,亦或者维尔维特人失去价值之前,零不会放弃他们。

至于其二,则是有关于莱曼星系中能量生命诸娜以及虫洞的研究。

这两者都牵扯了其它脑虫们太多的精力,前者由维瑟,托德,达格斯等负责,而后者则由戈尔等远程操控,它们还需要兼顾自身所在星域虫群的发展和扩张,再加上进入虫洞内部神出鬼没的鲁尔,所有的脑虫都在忙碌,而萨斯作为真正意义上学识最为渊博的智慧单位,必然要承担起更多的科研任务。

如今,虫群在起源星系中的势力范围,大约已经占据到了河系的五百万分之一左右。听起来似乎微不足道,甚至有些可笑,但要知道,整个河系,可是拥有着超过两千亿颗恒星!

即便只是五百万分之一,那也是累计超过四万颗恒星!

在超光速航行被点亮以后,虫群的扩张速度大大增加,原本用了数百年才堪堪让虫群占据千余个恒星系,但仅仅在最近的百年里,虫族最近到达的星域中,恒星的总数量就超过了一万之数!

虫群,正在以指数爆炸的形式在河系内部疯狂扩张,越是往后,这个速度就会越快,直到有一天,整个河系之内,到处都是虫族的身影。

不过话又说回来了,如今的虫族虽说已经四面开花,每一条悬臂之上都有虫族生命在繁殖和扩张,但实际上它们所占据的区域对于整个银河来说仍旧不值一提,因此,此时此刻还远远不能说虫群已经将整片星系都揽入怀中,这里,仍旧有着无尽的秘密。

零对于探索一如既往地保持着强烈的兴趣,这个宇宙中也绝不止维尔维特联邦这一个高级文明。虫族想要发展,去和他们碰面才是最好的选择。

…………………………………

虫族1564年,维尔维特人做好了所有的准备,一个整体呈现环状的粒子加速器就像是围绕在整个星球轨道之上的长城一般,静悄悄地停留在这里。

它应用了联邦最高材料科技,不仅仅是一台粒子对撞机或者加速器,还是联邦在这个恒星系乃至于这片荒芜星域的科研中心,代表着维尔维特人对这一片广阔地域的开发方向。

在完成这次实验之后,它还会作为高能电子的专项研究站,进一步为联邦打开暗物质中隐藏的秘密。

一切准备就绪,随着能源开始供应,整个庞大的结构瞬间从原来的死物,变得具有“活性”起来,相比于之前,强烈的科幻感迎面袭来,它是联邦最高科技的结晶,是实实在在的人造宇宙奇观,足以让维尔维特人为之骄傲!

在此之前,它已经经过了几次测试,证实了自己的绝对可靠性,些许小问题也很快被修复,现在,它需要完成自己诞生以来的第一个正式任务。

——加速质子,让它以一个恐怖的速度撞击一个长1.5公里直径160米的柱状结构的截面圆心。

如果单从体积或者质量来看,二者根本不在同一个量级上,一个就像太空陨石一般,如果不是在太空而是在地表之上,立起来可以和一座山峰相比拟。而另一个甚至肉眼不可见,需要借助电子显微镜才能够观测到。

从这方面来讲,颇有一些蚍蜉撼树的感觉,但事情却不能单从体积上来讲,一颗质子经过长达12个奥瑞日在粒子加速器中不断加速,最终所携带的能量是恐怖的,尤其是对于这种致密的结构来说,它一定会被撞上!

微观层面的变化终将会引起宏观上的剧变,哪怕它只是一颗小小的质子!

随着这个庞然大物缓缓启动,一束质子被射入分离器中,经过简单的筛选,最终只剩下了一颗进入了加速通道内部,以极其微小的速度开始了缓慢的加速。

四个奥瑞日后,它就已经环绕整颗行星运转了一周,此时此刻,它的速度已经达到了光速的百分之一,而且还在继续增加!

按照预期,它最终将会被加速到光速的百分之九十五以上,而这仍然不是极限,如果约束力足够的话,它将会达到极为接近光速的程度,即光速的百分之九十九以上!

届时,它便真正达到了理论上的速度极限,以这样恐怖的速度在加速器中运转,对于整个仪器都是一种庞大的负担。

建立如此宏伟的项目,就是为这一颗小小质子服务,物理学便是如此奇妙。

8个奥瑞日之后,这颗质子已经完成了自己的加速目标,通过磁场约束和引导,在维尔维特人紧张的倒计时中,它完成了自己最后一周的环绕加速,进入了预设好的“发射”通道。

一秒钟后,它消失了。

根据测算,它应该是冲出了特定的轨道,失去约束之后,撞向了摆在其面前的未知结构。

这一刻,所有人都在通过精密的观测仪器盯着这里,但是在宏观上,它没有任何变化。

零并没有灰心,如果这都无法打开它的话,那么以虫族如今的手段,便绝不可能达到目的。

祂仍然在盯着这里,通过联邦的观测仪器,近距离地观测着那个静静悬浮在宇宙中的柱状结构。

二十秒之后,仍旧没有反应,零不为所动。祂知道,以如此微小的粒子去轰击这么庞大的结构,它需要足够的时间去反应。

如祂所料,在零看不到的微观层面上,原本致密的结构由于撞击出现了一丝微不足道的缺口。

下一刻,由于自身质量的影响,不再完整的结构再也无法保持自身的稳定,从这个小小的缺口开始,它迅速开始了自我毁灭。

只不过在最开始时,这个速度并不算快,因此在宏观之上根本无法察觉。

零耐心地等待着,包括待在实验室内部的维尔维特人也同样在等待着。

终于,犹如石子打碎了玻璃一般的裂纹就像推倒了多米诺骨牌一样在一瞬间蔓延到了整个结构之上。

质子撞击计划,奏效了!

这种仿佛天衣无缝一般的致密结构,在这一刻变成了一片片碎片,漂浮在太空之中。

自有维尔维特人前去收集,零颇有些释然地移开了自己的目光。

接下来,便是托德维瑟以及维尔维特人的舞台了。

破坏总是比建设要来的容易,哪怕科技水平没有真正达到这样的程度,也可以破坏高等文明的造物,这或许也算得上是一种另类的“野蛮战胜文明”了吧?

不论是材料也好,还是内部的构造也好,只要将其打开,便都有了研究的余地。对方所应用的材料科技,以及这种结构到底在星球内部起到什么样的作用,这一切都会在它这里找到答案,再不济也能够发现一些线索。

撞击实验的成功算是暂时了却了零的一个心愿,至于接下来,虫族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

常规的发展不必多提,但在维尔维特人这里,还有另外一个值得关注的事件。

在撞击实验完成之后的五个月内,联邦的主要目光都在对这种超高强度的材料研究之上,值得一提的是,在那一次的碎裂中,它破裂的非常彻底,直到自身质量不再影响它的稳定之时才慢慢停了下来,而那个时候,它已经变成了一片片直径不到两毫米的微小碎片。

当然,这只是外壳而已。它内部所包裹的众多结构并没有收到多少损伤,也算是给维尔维特人和虫族留下了足够研究的余地。

而也就是在此时,联邦生命科学研究所,执行了第三次有关于布罗歇人实验体的计划。

在前两次的基础之上,这些生物学研究者再一次这个生物结构的植入做出了优化,在维尔维特人克隆实验体接受植入之后,便开始了密切的关注。

首先,原本存在的严重排他性反应被削弱,其所造成的影响只与一般的疾病相差无几。这是一个很好的消息,至少证明这项技术已经在迅速走向成熟。

但这还不够,如果一个科研工作者顶着这样的debuff去搞科研,即便他拥有着“灵光一现”的可能,恐怕也会因为精力不济而不得不终止。

另外,它的存在对于维尔维特人的身体状况有着持续性的影响,许多器官都在因此而加速衰老,进而影响到受体的寿命,这又是另外一个难以解决的弊端了。

除此之外,这一次的实验中,在对这种生物结构本身的研究之上也有了相当的成果。

当年戈德曼所使用的生物电形式被广泛采纳,最终通过紧锣密布的实验,得出了它的最佳频率和使用方式。

也就是说,如果不考虑其影响身体健康和寿命的问题的话,这项技术已经可以为联邦的科技发展作出贡献了。

但经历过当初长寿药剂的教训,维尔维特人显然不可能将这样的半成品纳入实践应用,尤其是对象还是那些珍贵的科研工作者。

在三次实验过后,这项技术大概才堪堪达到了当初戈德曼的水准,他们开始对其进行进一步的优化和改进,期待在下一次的实验中,能够消除这些弊端,至少是消除一部分。

从开始研究到第三次实验结束,这项技术在不断走向成熟,但这些生命科学研究人员也发现,随着它越发成熟,想要再进一步变得越来越困难了。在第二次和第三次实验中间的这几年时间里,他们付出了太多的努力,几乎已经做到了自己能够达成的极限,却仍旧有很多不足。

下一次,便不知道是什么时候了。

托德其实也算是间接地参与到了他们的研究之中,这些维尔维特人能够在这么短的时间之内将一项全新的技术推进到这个程度,少不了它的贡献。

作为一只脑虫,它也想要那种能够在关键时刻“灵光一闪”的能力,因此在推动这项技术进步这方面,它可谓是不遗余力。

维尔维特人难以解决的寿命问题,其实如果融入一部分脑虫基因的话,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但它却不准备这么做,至少在萨斯解决虫族潜伏者对维尔维特人思维创造性的问题之前它不会去做。

因为如果这么做了,其实也就相当于让这些联邦科学家向虫族转变。至少在解决虫族潜伏者的问题之前,零还没有这样的打算。

但此时的托德却没有想到,这件事情很快就有了转机。

虫族1566年,一个偶然的机会,正在研究改进虫族潜伏者的萨斯发现,来自布罗歇人身上这种微型生物器官,似乎对于改变潜伏者所造成的后遗症有一些作用!

这个发现一经出现,便引起了零的关注。因为如果它真的能够起到应有的作用的话,便很有可能会改变维尔维特人整个文明如今的处境。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