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庶天子 > 第一百六十三章 三年之诺

庶天子 第一百六十三章 三年之诺

作者:夜作十里游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19 06:23:54

第一百六十三章 三年之诺

二皇子咬牙切齿道:“哼,本殿就知道这厮入宫肯定没好事!就知道他一定会和本殿作对,等到那一天,本殿是不会放过他的!”

何学勇笑道:“殿下不必恼怒,如今请求立储的气候已成,朝中百官纷纷上书,即便是秦无咎想要阻止也不过是螳臂当车。”

二皇子闻言脸色好了不少,点头道:“何大人说的是,如今气候已成,请求立储已成愈演愈烈之势,秦无咎区区一个二品武将也不过螳臂当车。父皇也该顺应民意才是。”

何学勇笑道:“确实愈演愈烈,不仅越来越多的官员上书,而且如此情势之下,就连尚书阁老等重臣也避不过去了。”

二皇子惊喜道:“哦?咱们要游说尚书、阁老重臣吗?”

何学勇摇头笑道:“不,殿下,咱们不能动,如今那么多官员上书支持立殿下为储,一定有很多人都盯着殿下,殿下这时候不能让人抓住把柄,尤其是大皇子的人。”

二皇子听了点头,随即道:“你说的有道理,问题是怎么请动那些尚书阁老重臣?”

何学勇笑道:“殿下放心,自然有那些官员们去请。到目前为止,陛下仍然没有表态,那些上书的官员一定不会甘心的。”

“所以他们自己会发动关系请动尚书、阁老重臣。殿下发起立储的风波正时候,只需星星之火便可燎原。”

“那些尚书、阁老重臣一定也觉得大楚该立储君了,所以要请动他们并不难,陛下若是仍然不表态,最迟明天就一定会重臣开始上书请求立储。”

二皇子刚刚的郁闷和担忧不翼而飞,拍案道:“妙哉,妙哉!看秦无咎那厮还能螳臂当车不成?!”

就在二皇子说的兴高采烈的时候,大皇子也在说着秦无咎,对于秦无咎直奔皇宫的做法,大皇子的人自然是乐见其成。

“陛下竟然让秦无咎分拣奏章,这真是太不可思议了!上次围猎之时他正面针对二殿下却未曾遭到陛下的呵斥,就已经让人震惊了。”

“没想到真正震惊的还在后面,这圣眷也是没谁了!”大皇子身边的属官感叹道。

大皇子微微笑道:“确实让人震惊,本殿和皇弟跟在父皇身边的时间也不算少,却都没有沾手过奏章,秦无咎倒是先沾手了。”

属官笑道:“秦无咎毕竟是外臣,和殿下不同,不过,秦无咎这么急着入宫肯定和立储有关,就是不知道他对陛下说了些什么。”

大皇子摇头道:“本殿也好奇的很。”

属官笑道:“秦无咎已经和二皇子水火不容,他绝对不会坐视二皇子登上储君之位,只能支持殿下。”

“依秦无咎在围猎中表现出来的性子,他还真不会善了。”

大皇子意味深长的微微笑道:“可是,秦无咎却高高兴兴的回府去了。”

属官开心的笑道:“这是不是意味着,秦无咎确定二皇子不会被陛下立为皇储?”

“就就说明陛下心里属意的人选是殿下,二皇子苦心谋划,不过是殿下作嫁衣罢了。”

大皇子微微摇头道:“也许,父皇根本就不想立储。”

属官微微摇头笑道:“殿下,下官倒不这样觉得。如今百官纷纷上书建言立储,一方面是有二皇子的人在兴风作浪,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大家觉得陛下确实应该立储。”

“如今百官上书的气候已成,关键还重臣、勋贵重臣的动静,如果他们也纷纷建言陛下立储的话,陛下也只能顺应民意立储。”

这位属官越说越是兴奋,压抑不住的兴奋道:“而秦无咎入宫参与到了立储的奏章中去,肯定从楚皇嘴里探得了口风。”

“能让他兴高采烈的离开皇宫,只可能是对他有利的消息,那就是陛下属意立殿下为储!”

分析到最后,属官朝大皇子深深的拜了下去,兴奋道:“殿下,可喜可贺!”

大皇子反倒是没有那么兴奋,微微摇头笑道:“不要高兴的过早,这一切不过是你的猜测而已,谁也不知道陛下心里是怎么想的,谁也不知道秦无咎心里又是怎么想的,他在宫里又做了什么说了什么,得到了什么消息。”

虽然听到大皇子这样说,但是属官的兴奋之情还是没有平息,跃跃欲试道:“不知道秦无咎会不会联系殿下,他肯定知道一些内情。”

大皇子微微摇头道:“在这样的关头,肯定也有不少人盯着他,更不知道有多少人盯着本殿。”

“所以秦无咎不会联系本殿,当然,本殿也不会派人联系他。”

属官这才稍稍冷静了下来,他知道大皇子说的对,现在正是最敏感的时候,皇子公然联系朝中大臣本就是忌讳。

随着立储的风波愈演愈烈,原本不少观望的官员也被亲朋故旧劝说下加入了进来,上书楚皇请求立储。

在这样的情形下,楚皇依然没有任何表态,仿佛这事从来没有发生过一样。

不过这些官员们也都没有气馁,因为立储这样的国本大事,只是他们这些普通官员摇旗呐喊是没有用的。

必须有朝中的重臣参与才可以,即便是楚皇有心立储,也要考虑朝中重臣的意见。

在朝中文武百官的期待之下,第一位朝中重臣上书了,礼部尚书上书楚皇请立皇储!

有了第一位尚书上书请立皇储,这给朝中百官都吃了一颗定心丸,有了第一位尚书重臣上书,第二位还会远吗?

这次的立储风波牵动着无数人的心,就连市井之中纷纷热议,甚至比朝中的官员还要关心。

所以礼部尚书上书请求立储的消息飞快的在京里流传,秦无咎因为心系这一场风波,所以一直都没有回大营。

一直在待在府里的秦无咎也很快就收到了消息,即便是心里觉得楚皇暂时没有立储的打算,听到尚书重臣开始上书请求立储,秦无咎的心里还是忍不住一紧。

既然礼部尚书开始上书了,那别的重臣肯定也不甘落后。

风波愈演愈烈,整个京城上到文武官员下到黎民百姓全都盯着紫禁城。人们期待着楚皇会作何决定。

大皇子和二皇子两位殿下到底谁能登上皇位?这关系着未来朝廷的格局。

从支持者来看,似乎二皇子全面占据了优势,即便是在街头巷尾之中的议论之中,也是二皇子占据了优势。

这些平头百姓他们对两位殿下并不了解,他们的道理很朴素,二皇子是长子,在楚皇没有嫡子的情况下,人们还是倾向于长子继承皇位。

虽然大楚朝不像是北齐那样有立嫡立长的规矩,但是民间到底还是盛行嫡子长子继承家业。

随着六部九卿接连上书,朝野请求立储的呼声更是达到了顶峰,就连内阁也坐不住了,几位尚书大臣齐聚内阁,与阁老商议起来。

就在他们商议着要一起面见楚皇的时候,楚皇下旨了。

楚皇下旨召开小朝会,召内阁大学士、六部九卿、五军都督府几位都督入宫觐见。

原本立储的风波就有愈演愈烈之势,这一道旨意一下,真有烈火烹油之势。

小太监四处传旨,所到之处都引起阵阵惊叹和兴奋。消息因而也随之四处流传。

楚皇终于要立储了!

每个官员都有些紧张的密切关注着,因为这也他们密切相关,毕竟都是跟着楚皇混饭吃的,谁做楚皇对他们自然影响很大。

当然了,更紧张兴奋的还是那些依附二皇子的官员,他们引起了这场风波,若是二皇子成功登上储君之位,继而登基为帝,那他们也会收到巨大的回报。

整个京里最紧张最兴奋的人莫过于二皇子了,毕竟他做梦都想坐上储君之位,而现在是他距离储君之位最近的时候。

紧张是因为这里面还有变数,兴奋是因为他距离朝思暮想的梦想只有一步之遥。

而这一步似乎如此简单,如此理所当然。

皇宫里,气氛似乎并不紧张。

楚皇笑道:“这几天朕的御书房都快被奏章淹没了,全是关于立储的奏章。”

内阁大学士魏申笑道:“自从二殿下大婚,百官恍然发现两位皇子都已近成年,为江山社稷计,确实该立储君了。”

楚皇笑道:“一转眼孩子都长大了!立储,其实朕也反复思量过,觉得暂时还不宜立储。”

礼部尚书出列道:“陛下春秋鼎盛,但是国不可无储君,如今两位皇子已近成年,为安稳民心,臣等建言陛下立储。”

见到重臣有纷纷出列谏言的迹象,楚皇摆手笑道:“朕也知道该立储君了,不过朕心里还在思量,这样吧,三年,三年之内,朕一定立储。”

“这样总可以了吧?众卿也不要再催朕了!如何?”

楚皇并没有说不立储,只是暂不立储,而且还给出了期限,况且,陛下如此态度,这些重臣听了还有何话说?

楚皇这样笑着和他们相商,如是他们继续谏言下去,那成何体统?那不是找不痛快吗?

况且,他们也没觉得有什么不妥,楚皇确实该立储了,但是晚个两三年再立储也无不可,毕竟楚皇正值春秋鼎盛。

所以这件风波就这样过去了,等散了朝会之后,他们出去解释安抚一下百官,想来百官得了楚皇的承诺也不会胡搅蛮缠。

固然肯定有些不甘心的人,但是在大多数官员都偃旗息鼓之后,他们若是继续胡搅蛮缠,那就是自己找不自在了。

这一场小朝会没有剑拔弩张,也没有苦苦谏言,而是君臣相和,众臣离开乾清宫的时候也一个个面带笑容,显得十分轻松愉快。

不少官员都在翘首以待这些重臣的回归,各重臣回衙之后立即就被围了起来。

“大人,陛下召开小朝会可是为立储一事?”

礼部尚书微笑着点头道:“不错,陛下召集我等确实是为立储一事。百官纷纷谏言立储,陛下也十分重视。”

众人随即安静了下来,终于有人忍不住期期艾艾道:“大人,那,陛下决意立谁为储君?”

礼部尚书笑道:“陛下还在思量,迟疑不决,所以决定暂不立储。”

众人呆了呆之后,气氛一下子紧张了起来,礼部尚书也觉察到了气氛的变化,扬声道:“听本官说完。”

“虽然陛下决定暂不立储,但是也知道储君之位不宜一直空悬,所以陛下许诺,三年之内一定立储。”

陛下许诺三年之内一定立储?众人听了之后怔了怔,刚刚紧张起来的气氛也瞬间一泄。

陛下许诺立储,这说明对百官的上书谏言还是听进去了,只是一时犹豫未决,所以打算再想想。

这样一想他们心里立即舒坦了不少。况且三年的时间说长也不长,陛下春秋鼎盛,拖个两三年立储也并无不妥。

怪不得陛下暂不立储这些重臣们没有继续谏言,原来陛下做下了三年之内立储的许诺。

紧张的气氛一扫而空,众人纷纷道:“陛下圣明!”“是啊,是啊,陛下圣明!”

即便那些支持大皇子的人心有不甘,暂时也不敢插话,毕竟其余的官员都开始称赞陛下圣明了,他们还能说什么?想表示陛下不圣明吗?

谁也没有料到这样大的立储风波竟然最终就这样偃旗息鼓,虽然楚皇给出了承诺,也能让人理解。

但是总给人一个感觉,雷声大雨点小。

一开始的时候秦无咎就觉察到了陛下并没有立储的意思,所以这个结果既在他的意料之内也在他的意料之外。

让感到意外的是,楚皇竟然许下了三年之内立储的诺言。难道楚皇心里真的沉吟未决吗?

还是楚皇心里属意的是大皇子,但是现在支持二皇子的官员居多,所以楚皇还要再等待机会?

秦无咎也琢磨不透楚皇心里到底是怎么想的,不过对于楚皇如此举重若轻的就化解了这次风波,他还是感到极为钦佩的。

二皇子苦心挑起的这场风波愈演愈烈,如烈火烹油一般,结果楚皇三言两句就将风波平息了。

二皇子苦心谋划,而且一定对此充满了期待,结果这场风波这么容易就偃旗息鼓了。

不知道二皇子知道了失落之下会不会吐血,秦无咎心里恶意揣测,心里暗爽不已。

二皇子并没有吐血,但是心里确实十分失落,失落的同时他心里还感到阵阵寒意。

这么多官员上书支持他,他又有大婚的喜气,在这样有利的情形下,楚皇竟然都没有顺势立他为储。

难道楚皇心里其实是不想立他为储吗?这才是让二皇子最感到心寒的地方。

怎么会这样?怎么这样?

哗啦一声,名贵的毛笔、砚台纷纷落在了地上,二皇子却对心爱的砚台看也不看,面上全是恍惚的神色。

怎么会这样?他可是父皇的长子啊,父皇怎么可能不想立他为储君?

一定是秦无咎,一定是秦无咎入宫诋毁他!要不然父皇一定已经立他为储君了!

二皇子紧紧的攥着拳头,整个身子都颤抖起来,恐惧、愤怒、不甘……所有的情绪一起汹涌而来。

小太监蹑手蹑脚的走了进来,战战兢兢道:“殿下,何大人和刘大人求见。”

二皇子深深的吸了一口气道:“让他们进来吧。”

这两人是一直跟随着他的官员,因此他也没什么好避讳的,甚至连地上的笔砚都没有管。

何学勇和刘温一前一后走了进来,恭敬的行礼,但是两人却距离了好几步远。

何学勇受到消息之后就急急赶来,因为他知道这事对二皇子的冲击很大,生怕二皇子受刺激之后会举止失措,做下错误的决定。

而刘温收到消息之后急急赶来,因为他知道二皇子心里一定不好受,这时候正需要人安慰,这是拍马屁上位的大好时机。

自从围猎之后,刘温就在明显感受到二皇子对他的信任每况愈下,所以他必须要抓住机会挽回。

两人全都急匆匆赶来,然后便碰到了一起,那一刻两人心里对对方都分外的腻歪。

如今入了书房,见到地上散落的笔砚他们倒也没觉得惊讶。二皇子有气无力道:“你们来了。”

刘温连忙道:“殿下息怒,您一定要保重身体啊!”

二皇子看向何学勇,这时候的他已经能明显的感受出来,刘温只会说些废话,平日里倒也能有点意思,但是关键时候还得看何学勇这样的能臣。

何学勇沉声道:“殿下,虽然不是咱们期待的结果,但是,也不是最坏的结果,不是吗?”

确实不是最坏的结果,大皇子并没有被立为储君。

二皇子叹道:“本殿心里还是十分不甘,如果咱们继续引导下去的话……”

何学勇坚决道:“殿下,不可!万万不可!一来,多数官员已经接受了陛下的许诺,并不容易被煽动起来。”

“二来,陛下对咱们的小动作也并非一无所觉,若是继续下去,会引得陛下反感,适得其反。”

二皇子不甘心道:“那怎么办?”

何学勇沉声道:“殿下,陛下既然许诺三年内立储,想必一定会做到。这期间殿下务必尽量表现自己,争取陛下的好感。”

其实何学勇说的也是老生常谈,这里面也没有什么复杂的道道。立储全看楚皇属意谁为储君,同时争取官员的支持。

二皇子犹豫了一下说出了心里的隐忧:“何大人,你说,父皇会不会心里根本就不想立我为储,所以才……”

何学勇沉声道:“殿下切不可妄自菲薄,若是陛下真的想立大殿下为储君,那陛下就直接下旨了,用不着再等三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