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庶天子 > 第二百零九章 将军出征

庶天子 第二百零九章 将军出征

作者:夜作十里游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19 06:23:54

第二百零九章 将军出征

被楚皇征调的京营将士秦无咎一开始还觉得陌生,但是等各卫指挥使来向他报到之后,他才恍然发现,一个个竟然都是老熟人。

当时骁骑卫的部将们竟然又重聚在了他的麾下,秦无咎见此情景心里也不禁想到,是不是在他做骁骑卫的指挥同知的时候,一切就都已经注定了?

其实又岂止是他这样想,这些秦无咎的老部将们又何尝不这样想?甚至他们更觉得是如此,心里更是火热。

他们并非一无所知,因为韩忠已经将他所了解的内情和他的猜测对着这些老朋友们和盘托出了。

当时他们听了之后也觉得韩忠猜测的极为靠谱,心里面变得滚烫无比。

如今他们又被楚皇抽调到将军的麾下,随将军奔赴战场,他们不由就想起了韩忠曾经说过的话。

被抽调的全是当初的那些老朋友,他们这两年升迁迅速,每个人都掌了一卫,仿佛就是为了今天一样。

似乎当初从将军进入骁骑卫开始,陛下就已经想到了今天,就已经安排好了一切。

陛下费劲心思的如此安排,为的是什么?

这次将军领兵奔赴边镇凯旋而归,那又是何等的意义?

储位近在眼前,对于将军来说似乎触手可及,只要将军能够凯旋而归。

而他们都是将军的老部下,是将军的亲信,只要将军登上储君之位将来君临天下,那他们自然也会飞黄腾达。

这次将军所带领的兵马,除了忠勇营就是他们这些老部下,无人掣肘。所以,这次前往边关一定要打个漂亮的胜仗!

秦无咎心里也高兴,这次领兵将领们的都是自己人,指挥起来也得心应手,他也觉得楚皇对他确实够意思。

钦天监定下了出兵的吉日,军械辎重也已经准备妥当,只等大军开拔了。

秦无咎便去宫里辞行。

楚皇拍着秦无咎的肩膀嘱咐道:“该嘱咐你的都已经嘱咐过了,战场凶险,变幻莫测,你又是初次领兵,千万不要轻敌冒险,用兵重在一个稳字。”

“还有,军令如山,去了边镇就要听陈长海的指挥,不可胡闹妄为,记得了没?”

秦无咎恭声道:“是,臣谨遵陛下教诲。”

楚皇点了点头,转头吩咐冯平安道:“把刀取来。”

冯平安弓着身子取来了一把腰刀,楚皇接过腰刀亲自挂在了秦无咎腰间,退后一步打量着笑道:“这柄刀还是朕当年所配,恩,一下子英武了很多,有朕当年的几分模样。”

“朕还给你准备了一套铠甲,还有几个侍卫,你也一并带上。”

秦无咎单膝跪地道:“此去边镇,臣定不负陛下期望。”

楚皇点头道:“恩,保重自己,朕等你凯旋而归。”

望着秦无咎离开的背影,楚皇喃喃道:“照烟呐,你不要怪朕让无咎去冒险....”

离开了皇宫,有十几个人正安静的等候着,最前面的一人双手捧着铠甲。

虽然这几人的他并不认识,但是腰间的长刀却十分眼熟,这是内卫。

“见过将军!”

秦无咎笑道:“以后就多多劳烦诸位了。”

这些内卫的实力他可是清楚的很,看来楚皇也是不放心他此去,所以又加派了些高手充当侍卫。

-

该上的香也都上了,京城附近的寺庙也都去拜过了,但是沈玉柔却愈发的紧张了起来。

出兵的日子马上就到了。

“夫君回来了?”沈玉柔迎了上来。

秦无咎笑着扬了扬手里的铠甲笑道:“刚刚入宫去了,陛下赐了我一身铠甲,还有陛下当年佩戴的宝刀。”

说罢,秦无咎又亮了亮腰间的宝刀。

能蒙楚皇赐下铠甲时难得的荣耀,更不用说楚皇所赐的宝刀还是当年楚皇自己佩戴的。

但是沈玉柔脸上倒是并没有多少喜色,什么荣耀不荣耀的她并不在意,她只希望丈夫平安。

春桃要上来接下铠甲,秦无咎笑着摇了摇头,这铠甲很重,春桃这样娇滴滴的丫鬟还真不一定能拿的动。

虽然沈玉柔极力表现的很欢喜,但是眉眼中的不舍和担忧还是掩饰不住。

沈玉柔亲自带着春桃和莺儿伺候秦无咎沐浴,极尽温柔细致。

等内室里只剩下他们俩的时候,秦无咎才笑道:“告诉你一个好消息,让你安心一些。”

沈玉柔闻言立即提起了精神,笑问道:“什么好消息?”

秦无咎笑道:“陛下不止赏赐了宝刀铠甲,还派了十几个内卫保护我。”

沈玉柔闻言眼睛一亮,一脸的喜色。

赏赐了十几位内卫保护秦无咎,这对沈玉柔来说自然是个好消息。

沈玉柔喜道:“那些内卫也和你身边的那些一样厉害吗?”

秦无咎笑道:“那是自然,而且其中一位内卫还是三品高手,内卫五人一组便能硬撼二品高手,这就相当于我身边有四位二品呢。”

除了陆青云那种绝世高手以外,二品已经是天下最顶尖的战力了,沈玉柔闻言心中也不由有些振奋。

能多出这么多高手来保护秦无咎,这确实让她安心不少。

这一夜,沈玉柔极尽温柔缠绵,等秦无咎沉沉睡去之后,她也睡不着,侧身静静看着夫君睡熟的面容一直到天亮。

星光渐渐淡去,晨光渐渐亮起,沈玉柔从没有这样盼着太阳晚点升起。然而太阳却照样升起。

晨光透过窗,却让沈玉柔觉得如此刺眼,望着身边仍然睡熟的夫君,她真的一点都不想叫醒他。

但是今天却是特殊的日子,她终究是是识大体的大家闺秀。

“夫君,醒醒,该起来了。”

秦无咎醒来,看着沈玉柔有些发红的眼睛,惊讶道:“你一夜都没有睡啊?”

沈玉柔轻声笑道:“看了夫君一夜,怎么都看不够呢。”

梳洗,用膳,整个秦府似乎都有些沉默,丫鬟们走起路干起事来更是轻手轻脚。

披上铠甲,沈玉柔和莺儿、春桃细心的整理,挂上腰刀,一个英武的将军就在眼前,但是沈玉柔却再也忍不住,眼泪扑簌扑簌的往下掉。

沈玉柔开始掉眼泪,两个丫鬟也忍不住了,秦无咎有些手忙脚乱道:“哭什么?不许哭,不许哭。”

确实不该哭的,沈玉柔连忙抹着眼泪笑道:“不哭,等候夫君凯旋归来。”

秦无咎上前抱了抱她,笑道:“我走了,好好照顾自己,千万别瘦了,若是瘦了,我回来摸着不舒服,我可要发脾气的。”

沈玉柔连连点头,秦无咎转身向外走去,沈玉柔带着丫鬟们跟在后面。

府门前,侍卫都已经整装待发,府门前还多了一匹红马,多了一辆马车。

沈玉柔陪着秦无咎出了府门,这才发现洛千雪和清宁郡主已经在等着了。

清宁郡主上前福身道:“表哥,一路顺风,千万保重自己。”

洛千雪亦道:“秦无咎,我们等你凯旋而归。”

秦无咎翻身上马,笑道:“我走了,你们帮我照料一下沈玉柔,等我回来再好好答谢你们。”

回头深深望了一眼沈玉柔,秦无咎挥了挥马鞭,带着侍卫们缓缓离开了府门,沿着长街渐行渐远。

杂乱的马蹄声渐渐远去,沈玉柔捂着嘴,眼泪就像是断了线的珠子一般往下掉。

清宁郡主和洛千雪连忙走上前来,一左一右抱着她,一起望着长街,望着骑兵的身影消失在街头转角。

清宁郡主吸了一口气,带着鼻音劝道:“沈姐姐,表哥是有大福气的人,一定会凯旋归来的。”

沈玉柔点头道:“嗯,一定会凯旋归来的!”

秦无咎一行百余骑沿着大街慢慢出了城,随即向远处疾驰而去,大军已经在忠勇营的营地集结待命。

京城还是一如往昔的平静,京中的官员倒是知道今天是大军开拔的日子,但是民间却并没有什么反响。

除了兵部的官员也并没有人来送行,只有赵言廷代表楚皇来了。

秦无咎此次领兵增援边镇,楚皇也并未大张旗鼓。

京中一如往昔的平静,虽然看不到大军的开拔,但是朝中的官员们心里却都有些复杂。

无论如何,大军还是按照吉时准时开拔了,随着秦无咎的一声令下,前军缓缓开动,向着西北方蜿蜒前行。

前军开拔完,中军便开始开拔,秦无咎拱手笑道:“劳烦尚书大人、赵大人了。”

兵部尚书笑道:“祝秦将军一路顺风,旗开得胜。”

赵言廷笑着回礼道:“恭候秦将军凯旋而归!”

秦无咎上马带着中军而去,兵部尚书和赵言廷上了马车回京,又过了些时候,后军也缓缓开拔,大营最终寂寥了下来。

整整一天沈玉柔都有些恍惚,虽然往常白天的时候秦无咎也不在府里,但是心里却就是感到不一样。

天色渐渐黑了下来,清宁郡主和洛千雪也已经离开了,相约明天再来,临走之前还好好嘱咐了一通丫鬟们。

莺儿上前小声道:“夫人,该用晚膳了。”

沈玉柔怔怔的点了点头,丫鬟们鱼贯而入,桌子上摆的满满的,全是她平日爱吃的。

净了手来到饭桌前坐下,望着满满一桌子菜,但是她却一点胃口都没有。

莺儿劝道:“夫人,大人临走之前还嘱咐过呢,要您好好照顾自己,一定不要瘦下去,要不让等大人回来可是心疼的。”

沈玉柔也不禁想起了秦无咎临走前说过的话,若是瘦了,等他回来的时候摸着会不舒服。

于是她便强打起精神来,米是皇家贡米,但是吃在嘴里却味同嚼蜡,原本爱吃的菜吃着也没了滋味。

勉强吃了半碗饭,又喝了半碗鱼汤,沈玉柔就再也吃不下了,起身净了手来到塌前坐了,翻起了榻上的《大楚疆域》。

莺儿捧了一杯茶来,看着外面的天色道:“夫人,这时候大军应该已经扎营了吧?”

沈玉柔点头指着书上道:“嗯,这时候早就已经扎营了,自大营营地向西北大约四五十里便是休阳县,按照行程,夫君的大军现在应该是驻扎在了休阳县。”

莺儿闻言也凑上来看,恍然道:“原来是休阳县,还好不是荒郊野外的,虽然不如大城繁华,但也是个小城呢。”

“大人可是大将军呢,那知县老爷怎么也不可能让大人住在外面的军营里,肯定会好酒好菜的招待大人呢!”

“这下夫人可以放心了,说不定那知县老爷还会派丫鬟伺候着呢。”

沈玉柔无语道:“你想什么呢?大军出征在外,为将者要与将士们同吃同住,又岂会离开营地住去城里?”

“好酒好菜就更不用想了,军中是禁止饮酒的,夫君当然会以身作则,至于丫鬟们伺候那就更不要想了。”

莺儿闻言有些心疼道:“那大人就只能露宿野外了,平日间都是咱们伺候大人穿衣吃饭,现在他身边连个伺候的人都没有。”

“就只有亲兵在身边,大人身边的亲兵我也见过,一个个虎背熊腰十分精悍,打起仗来是好手,但是平日里肯定粗手粗脚毛毛躁躁的,也不知道能不能把大人伺候好。”

虽然也有心心疼夫君,但是沈玉柔倒不是很担心,毕竟她知道夫君小时候是吃过苦的,至少能够照顾好自己。

和莺儿春桃说了一会儿话,沈玉柔翻着书跟她们说着大军的行程,明天大约能到哪里等等。

一直等到夜深了,沈玉柔才去了内室,她在梳妆台前卸着首饰的时候,莺儿抱着铺盖走了进来。

沈玉柔转过身来诧异道:“怎么了这是?”

莺儿笑道:“我今晚过来陪夫人睡啊。”

说罢莺儿就要在床下面的榻上铺下铺盖。

沈玉柔哭笑不得道:“不用这样,不用你陪,你去外面的床上睡就是,有事我会叫你的。”

见到夫人坚持,莺儿只好又将铺盖抱回去了。

虽然有莺儿在身边不停的说着什么,但是沈玉柔却还是觉得房间里冷清了不少。

轻轻的躺在了锦被里,沈玉柔轻声道:“好了,你要去睡吧。”

莺儿趴在床头小声道:“夫人,真的不用我陪着啊?”

沈玉柔轻声道:“不用,你放心去睡吧,有什么事我会叫你的。”

犹豫了一下,莺儿轻声道:“夫人,要不咱们回沈府住一段时间吧?”

沈玉柔正色道:“胡说,夫君不在家,我才更应该在家才是,怎么能回娘家住?”

“我知道你是担心我,想让我回娘家解闷,不过,这家族的运势啊,人气也是很重要的,若是人气弱了,运势便也弱了。你放心,我没事的!”

莺儿听了只要作罢,小声道:“那,夫人您有事就叫我。”

待莺儿退出去之后,房间里一下子安静了下来,沈玉柔怔怔的望着帐子出神。

身边缺少那温暖的臂膀,就像是缺了整个世界一样,房间里安静的可怕。

沈玉柔抱着被子怔怔的出神,想要入睡却怎么也睡不着……

但是沈玉柔很快就坚强了起来,沈夫人来看望女儿之后也放心了。

仿佛一切如常,该吃饭吃饭,该睡觉睡觉,该处理事务就处理事务,不过就是她一有时间就喜欢发呆。

如今沈玉柔最喜欢的事就是拿着《大楚疆域》和莺儿、春桃算着大军到了哪里,该在哪里扎营。

虽然已经将沿途所有的地方都牢记在心,虽然所有的行程都已经算得熟了,但是她还是喜欢拿起书来看。

知道夫君今天在哪里扎营,看着书上的那个地名仿佛都觉得亲切。

京城里熙熙攘攘,市井百姓仿佛已经忘记了当初的流言,忘记了秦无咎这个人,日子依然在继续。

但是有些人终究不会忘记秦无咎。

明朗的秋日,一骑自南而来。

青色的劲装,背着长剑,马上是一个英气勃勃的姑娘,顾盼生姿,让人见之难忘。

城门前熙熙攘攘,那姑娘打量着高高的城墙笑道:“这城墙倒是威势十足,不过,把人圈起来就跟生活在笼子里似的,不似上涯城自由。”

姑娘下了马牵着马随着熙熙攘攘的人群入了城,入了城之后,她倒是有些发愁,偌大的京城,如何找去呢?

无奈之下,姑娘拦住了一个大娘准备碰碰运气:“大娘,麻烦问一下您,可知道秦府怎么走?”

“好个俊俏的姑娘哩!”

那姑娘不禁有些黑线,笑着问道:“大娘,我是想问一下秦府怎么走?”

“秦府啊?这京里的姓秦的大人没有一百也有八十,你总得说出个人名来吧?”

姑娘闻言心里已经有些泄气,这么多秦府这大娘也不见得知道啊,不过她还是笑问道:“他是忠勇营的将军秦无咎,我是找他家,大娘你可知道?”

“原来是秦将军啊!你要说别人我自然不知道,但是你要说起秦将军,这我倒是知道。”

“前几个月秦将军大婚,那盛大的场面,真正的万人空巷啊……”

大娘罗里罗嗦的说着,姑娘也不禁思绪纷飞,秦无咎都已经大婚了....

收拾好心情,姑娘忍着头上的黑线,笑问道:“大娘,我就是想知道秦府怎么走?”

“秦府啊,好找的很,沿着这条大街一直走,走到飘香楼左拐,然后……”

姑娘认真的记下了,笑道:“多谢大娘指路。”

大娘热心道:“你若是记不得了,就随便找个人问一下,肯定都知道的。”

姑娘笑着道了谢,沿着大街走了。

大娘望着姑娘远去的背影不禁赞叹,真是个标致的姑娘,就跟天仙一样,就算那位新婚的秦夫人也不过如此吧?

想到这里大娘心里的八卦之火汹汹燃烧,这样一个标致的姑娘,明显云英未嫁,却千里迢迢来京里找唐将军……

哎呀,想到这里大娘一拍大腿有些懊悔,忘了告诉那姑娘了,秦将军领兵出征去了。

秦将军不在府里,这位姑娘这样一头撞上去说不定要吃亏的呢!刚刚这姑娘很有礼貌,但是给她留下了很好的印象。

那姑娘倒是没有想到身后那位大娘会想那么多,她只是有些感慨,秦无咎如今真是今非昔比了。

虽然仍然是忠勇营的将军,但是却被爆出了是皇子的身份,就连她听到的时候也不禁吃了一惊。

唯有她老爹,仍然是一副波澜不惊的模样,然后她才知道,原来老爹还有大师兄早就知道了,只是一直瞒着她罢了。

就是不知道秦无咎的小娇妻是什么模样,自己突然出现在京城会不会将他吓一跳,也许他会因此跪搓衣板呢。

想到这里她不禁笑了起来,不过这笑容里总有些别的意味。

她记性很好,倒是没有再找人问起,而是牵着马一路来到了秦府门前。

朱漆大门上的秦府两个字让她一下子变得亲切了起来,门房上的人见到她牵着马在门前驻足,立即迎了上来。

姑娘笑问道:“这里可是秦无咎的府邸?”

倒是很少有人直呼大人名讳,门房上的人不禁怔了怔,笑道:“我家大人名讳确为秦无咎,不知道姑娘你是?”

姑娘笑道:“那便没错了,劳烦通禀一声,剑宗故人来访!”

剑宗故人?门房上的人电光火石之间就明白了这人是谁?怪不得敢直呼大人名讳,这是剑宗宗主的掌上明珠陆明月姑娘!

倒也不是他能掐会算,而是他做门房做的久了和大人的亲卫也混的熟了,难免会听说一些逸闻。

没想到这位姑娘竟然千里迢迢来到了京里,可是,大人早已经大婚了啊!

而且如今大人还领兵出征去了,府里只有夫人当家,这时候陆明月姑娘却来了,想到这里门房也不禁头皮发麻。

门房硬着头皮道:“原来是陆姑娘!”

陆明月诧异道:“咦?你竟然知道我?秦无咎跟你们说起过?”

自然是没有说起过,门房硬着头皮道:“不瞒陆明月姑娘,我们大人奉旨带兵增援边关去了!”

陆明月闻言不由怔了怔:“领兵去边关了?他不是皇子吗?怎么还领兵去边关了?走了多久了?”

虽然问了不少问题,但是能答的却只有一个,门房陪笑道:“大军开拔都已经半个多月了!”

陆明月懊恼道:“这我来的倒是不巧了。”

确实是不巧,但是陆明月姑娘从上涯城而来真的算是千里迢迢啊,门房犹豫了一下问道:“府上只有夫人在家,要不,小的给姑娘通禀一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