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阻碍大明中兴,国丈也砍,朕说的 > 第221章 建奴破关!朝野震惊!

朱由检刚才所说的话让营帐中的所有人都直冒冷汗。

京城是大明的核心,不但有皇帝,还有中枢朝廷,一旦出现问题,那么整个大明朝就废了!

“陛下,老臣请战!”张维贤双手有些颤抖的出列发话。

“老国公,你现在还不能动。”朱由检看着张维贤,后者年纪虽大,但对国的忠心不容有疑。

朱由检斟酌片刻后,再度说道:“朕收到消息,辽东军中似乎有建奴的细作,若是辽东的建奴趁此战里应外合攻打宁锦防线,那么山海关就是最后一道防线,有老国公坐镇,朕才更加放心。”

袁崇焕听到皇帝的话,再度一怔,冷汗瞬间就冒出额头。

他没想到在自己多年整治的辽东军中竟然有建奴的细作!而他作为辽东军政一把手,是要负主要责任的!

“袁爱卿,此事你不必介怀,辽东大军中人数众多,朕刚才说的只是一种可能,建奴攻宁锦防线多年都未成功,他们想轻易攻破也需要付出极大的代价。”

张维贤闻言后点头回应,他心中早就对皇帝的用意有些猜测,今日皇帝亲口说出,这让他心中着实感动。

山海关是防御建奴南下的最后一道防线,皇帝能把这交给他坐镇,足见对其的信任。

···

在天色刚亮起时,营帐中的一行人开始秘密离开。

而朱由检也悄悄回到皇宫中,

最近是建奴即将破关的重要时期,他需要每天都在百官中露面,作为一国之主,暗中盯着他的人太多了。

···

袁可立家中,孙承宗二人正在边吃饭,边商议国事。

“礼卿兄,我最近隐隐有种感觉,陛下好像早就知道建奴要绕道破关一样?”

袁可立闻言后,扭头在周围扫了一眼。

“稚绳,此事我也想过,根据前因后果来看,我判断应是陛下的手笔。”

孙承宗赶忙放下手中的碗筷。

“陛下的手笔?什么意思?”

“陛下登基快一年了,从登基之初至现的所作所为来看,陛下不是一个孟浪冲动之人,还记得魏忠贤吗?

陛下在朝中和后宫中斩杀了那么多人,甚至连天启爷的奶娘都没放过,唯独没动魏忠贤,依我看,陛下从那时候就开始布局了。”

经袁可立这么一说,孙承宗瞬间起了一身鸡皮疙瘩。

“好手段!好魄力!陛下这盘棋下到现在,我才品出些味道来!”

“根据皇帝的性子,我估摸着这场大胜后,还地于民,勋贵问题,商税问题,还有东南之地,这些问题离解决的那一天不远了!”

二人说完相视一笑,他们心中充满了信心,对大明重振国威的信心!

···

数日后,白马川,建奴联军大营中。

一个信使骑着马匹匆匆赶到,后者出示一枚青木令牌后,一路在营地中疾驰到中军大营外。

“大汗,遵化有信!”

来人步入营帐后,直接跪在黄台吉面前。

在后者查看完书信后,眼神顿时凌冽起来。

“传各部速来议事!”

黄台吉皱眉交代一声,没多久,八旗各将和蒙古诸部的首领拍马赶到。

“诸位,遵化来信,明廷在遵化附近以天灾的名义撤离百姓。”

“大汗,是不是明廷察觉到什么了?”苏布地开口回话,神情有些严肃。

绕道进攻大明,他在心里并不是很赞成。

黄台吉没有说话,反而把目光放在范文程身上。

“大汗,据臣来看,明廷撤离百姓和咱们无关,现在的明廷能于我军作战的,无非是辽东军,山海卫和宣府大同的边军,但是这些边军到现在可都没有一支有调动的。

根据咱们在明廷的探查的情报来看,遵化属于京畿地区,去年至今年频繁遭受旱灾的影响,明廷撤百姓这件事或许还真是和天灾有关。”

范文程极为冷静的分析完。

黄台吉听完后,思索着点点头,他其实也是这么认为的,京畿地区人口众多,这两年又频繁遭受天灾影响,明廷为防止出现民变,对百姓进行迁移或分化是很寻常的一项政策。

“各部粮草武器都准备好了?”想到这的黄台吉看向苏布地。

“随军粮草已经准备完毕,就是军械方面还有一部分没有送到。”

“火炮送来多少了?”

“回大汗的话,火炮已经全部送到。”

黄台吉闻言后起身站起看着远方道:“不等了!传令全军即刻开拔南下!

诸位切记,此行我们进入大明京畿腹地,银子,粮食,人口都是我们的目标,但!本汗再次强调!不要贪恋百姓的财物,打下遵化、蓟州,三屯营等城池后,大把的银子和粮食,各部要严格约束士兵,不要贪恋一家一户的零碎。

另外,本汗保证,此战结束后,不论战果如何,都会给诸位至少半年的口粮。

诸位还有何意见?”

“谨遵大汗令!”

诸部首领齐声回应。

黄台吉很满意。

“阿巴泰!阿济格!”

“末将在!”

“你二人率科尔沁,喀尔喀,以及···”黄台吉说道这目光看向一侧之人。

“以及察哈尔部兵为左翼,进攻马兰峪关!”

“末将领命!”

“岳托,济尔哈朗!”

“在!”

“你二人率蒙八旗精兵为右翼进攻喜峰口!”

“末将遵命!”

“本汗亲率中军攻大安口,在遵化会师!”

“破关之后,各留一千精锐镇守,这是我们的退路!出发!”

黄台吉大手一挥,诸军按照计划,各自离去。

···

一天后,一封八百里加急的书信从罗文峪关传回北京城。

而此时的皇极殿正在进行朝会。

朱由检看完加急书信后,递给王承恩,后者会意后,直接念起来。

“崇祯元年,七月十九日,建奴联军绕道喀喇沁抵达长城外。

建奴岳托,济尔哈朗率军炮击喜峰口城,潘家口参将李武听到炮声率兵增援,抵达后,喜峰口城被破,参将李武极其麾下八百将士身死,喜峰口失守。

同日,大安口外出现建奴大军,数目不详,贼兵炮击大安口城,副将郑信率军防守,建奴兵数量众多,郑信九百人全军覆没,大安口失守。

至信发时,建奴大军正在进攻汉儿庄城、洪山口城!”

现在的皇极殿寂静无比,群臣都被这个消息给吓愣。

实际上,建奴绕道蒙古攻蓟镇,不止一个人在朝廷说起过,当年的熊廷弼,阎铭泰等都写过奏疏,甚至连天启皇帝也有些担忧,无奈的是单一个辽东军镇就已经极大的消耗朝廷的财力,蓟镇根本无法顾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