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阻碍大明中兴,国丈也砍,朕说的 > 第397章 孔府覆灭!巨额资产!博物通书!东方老祖宗的智慧!

曹文诏看着属下递来的书信,犹豫片刻后还是没有打开,小心的放在怀中,这是孔胤植死前给皇帝的信,虽然不知道其中写了什么,但作为臣子,还是交给皇帝的好。

踏踏踏···

黄得功策马缓缓出现,他看向地上的三具尸体。

“怎么回事?”

“孔胤植和孔家剩下的两个族老自杀了。”曹文诏低声解释。

“踏马的!这三个狗东西!咱们折腾这么久,让这三个人就这么死了,真是便宜他们了!”

黄得功张嘴啐了一声。

“老曹,刘巡抚和孙巡抚已经率军抵达城外,我刚才去接触过了,东昌府、济南府孔家的势力已定。”

“老黄,让二位巡抚大人率兵接管曲阜,咱们两部分兵快速把兖州孔府的势力扫一遍,谨防漏网之鱼。”

“好,那就以曲阜为中心,你负责兖州西部诸城,我带人去兖州东部。”

“行,走之前记得给刘巡抚说一声,让他上书陛下,说明山东情况!”

“知道了!”性急的黄得功骑马挥手丢出一句快速离去。

接下来的半月时间里,二人带着麾下大军,横扫兖州府四州二十三县的二十七座城池。

孔家作为传承多年的世家门阀,其家族势力在兖州府极为庞大,几乎掌控着整个兖州府。

孔府的家族势力分布极为讲究。

主脉世居曲阜祖地,各房支脉全部移居兖州县城,还有支脉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另设分脉家族,最后还有数量众多的旁系家族。

曲阜被攻下,孔胤植身死,并不代表着孔府覆灭,下面那些人数众多的孔家人员还在!

···

时间匆匆,转眼便来到崇祯二年的五月底。

“皇爷,这是山东巡抚刘泽深的奏折。”

王承恩拿着一本折子来到朱由检跟前。

“念。”朱由检低头看着桌案上的一些数据吐出一字。

“臣刘泽深拜上,截至五月二十一日奏折发出时,山东孔家作乱之事全部平定,兖州府境内所有孔氏人员全部被捉拿,登莱巡抚孙国桢亲率登莱标营配合第二军团,第三军团在山东境内开展了一场浩大的清查活动,所有和孔家有关的大家,豪族,乡绅全部按大明律缉拿问罪。

孔府上下查超出资产清单如下:银钱共有一亿五千六百三十万,农田两千三百六十七万亩,其中农田一项中,兖州府农田占一千零三十万亩,其余田地分布在山东其他州府;

庄园商铺等固定资产三万一千九百一十三座,分布在山东境内,相关田册、地契、银钱已经由黄得功、曹文诏两位将军护送运会京城;

还有各类粮食,共计三百八十余万石,由于数量庞大,臣已暂时将粮食分别储存在运河沿岸的滋阳、济宁、鱼台三城的粮仓中,陛下可随时派人前来查阅调取。”

王承恩念完后,朱由检起身深吸一口气。

大明朝没钱吗?不!没钱的只是朝廷!自己嗣位这两年,从陕西到江南,再到孔府,几乎每一批被查出来的群体,都拥有着海量的财富。

若是这些人能拿出一些资产支持朝廷,窝在苦寒之地的建奴早就灭了。

“呵呵,看看!听听!这就是大明朝的孔府!这就是孔圣后人做的事!

兖州府耕田整体不过一千四百万亩,单一个孔家就几乎占完,也就是说兖州府百万余百姓几乎成为一家之佃农,此等骇人之事简直令人发指!”

朱由检之所以执意要动孔府,并不是因为孔府暗中和建奴眉来眼去一个原因,更重要的是孔府庞大的势力,几乎把整个兖州府变成一家之地,甚至已经影响到整个山东。

在朝堂上,孔府为提高影响力,笼络山东众多读书人和学子,打造出了臭名昭着的齐党!

而且最重要的是,朱由检看过天启二年郓城徐鸿儒打着白莲教旗号造反的卷宗。

能压着官军打的徐鸿儒,在兖州府竟然没有对孔府动一根手指头,这是为什么?孔家作为山东乃至全国都声名巨大的家族,按照正常思维来说,孔家应该是徐鸿儒等逆贼下手开刀的头号目标,但离奇的是,孔府安然无恙!

他通过卷宗反推,可以肯定当年的徐鸿儒造反的背后一定和孔府脱不了干系!

“王承恩,传旨东厂!在明报上把孔府案完完全全的登示出来,特别是孔府庞大的资产,朕要让天下读书人看看,孔府的所作所为!”

孔府被平定的消息随着明报快速在京城炸开。

民间百姓对此议论纷纷,原本还上蹿下跳的京中读书人全都傻眼了!

谁都没想到,外表看起来清廉无比的孔府,竟然在背后有着如此海量的财富!

数日时间过去。

黄得功和曹文诏带着大军回到京城。

乾清宫。

二人风尘仆仆的身着盔甲出现。

“臣等见过吾皇!”

“二位爱卿辛苦了。”朱由检说着,缓步走下玉阶。

“陛下,孔胤植和孔府三族老,九族老在臣接管曲阜城时服毒自杀,他还给您留下一封书信。”

“陛下,我们在济南城抓到了孔家大族老孔尚远,人已经交给锦衣卫关押在诏狱中。”

曹文诏和黄得功接连开口汇报。

朱由检点头道:“死了算了,其余的孔家余孽呢?有多少人?”

曹文诏听到皇帝问话,摸出一本册子,开口道:“陛下,孔家主脉之人共计五千三百六十三人,七房支脉、分脉、旁系加在一起共有人员六万三千八百一十七人,所有人员已经按照孔氏族谱,宗册抓捕到位。”

朱由检听到这个数字后,虽然心中有预期,但这个数字还是让他吓了一跳。

“孔氏全族人员共计六万八千五百八十人,请陛下示意如何处置。”

李若琏在一旁出言询问。

朱由检皱眉有些纠结,他也犯了难,孔家这个多人,其中九成都是被主脉裹挟着的,自己作为皇帝不可能把这些人都杀了。

“陛下若是犯难,臣有一策。”茅元仪在一旁拱手回话。

“哦?茅爱卿有何良策?”

“陛下,臣近来和百科学院诸位大人来往时发现,学院下辖的许多矿山普遍缺乏工人,可挑选孔氏族人中的年轻力壮者入矿山行劳役。”

朱由检听到茅元仪的话后,顿时眼前一亮。

百科学院为铸造火器,在北直隶和山西有许多矿山、矿场。

这些地方统归学院自行管理。

而这些矿山、矿场是需要大量人手的,但是这种小事,百科学院是不可能直接向皇帝汇报的。

“嗯,此法倒是可行,百科学院下辖的矿山倒是朕忽视了。

李若琏,此事你带锦衣卫去做吧,先把孔氏族人筛选一边,单反有违反大明律的,按律处置,那些底子干净的,全部罚为矿工,管吃住,每三年进行一次考察,表现良好者可恢复自由之身。”

“陛下,孔府的女眷也有不少,如何处置?”

李若琏拱手领命后,再次询问。

“这好办!女眷筛选一边,品行恶略者,入教坊司,品行端正者可在军中挑选那些出身贫苦,娶不起妻的将士,由军监局出面主持,给将士们做妻。

男女中年纪大者,先看有没有触犯大明律,若有按律处置,若底子干净的可以按照其所擅长之事做出安排,不过这些人要统一登记造册,若是后续有触犯大明律者,直接罪加三等惩处!”

“臣尊旨!”

李若琏说完后,赶忙招呼人去办差。

孔氏作为一个从宋朝传承下来的家族,朱由检是不忍心把他们全都杀了的,没别的,因为在这个时期,世家中有良好的教育和个人素质,是属于社会的精英人才。

只要把孔家为首的那些人弄死,剩下的这些孔氏族人,都是大明的子民,与其杀光,不如物尽其用的好。

“陛下,孔家大族老您要见见吗?”

朱由检闻言斟酌片刻后道:“不见,谋逆之人没资格见朕!”

“陛下,根据孔尚远供述,在京夷官盗取我朝典籍案,御史徐标弹劾王院长案和京城闹事的学子案,都是孔家大族老在背后鼓动,他利用在京山东籍官员,试图通过夷官案攻讦百科学院,利用学子向朝廷施压。

其中涉案的山东籍官员有河南道御史王德汇,给事中王埼玉,吏部郎中周庆泉,翰林院主事岑留敏等十三位官员。”

朱由检听到李若琏的汇报后,脸色一冷道:“涉案官员全都拿入诏狱问罪!”

“孔府私通建奴的粮食线弄清楚了吗?”

李若琏闻言赶忙翻动自己的记事本道:“回陛下,根据孔尚远的供述,卖与建奴的粮食,是孔家下属的三大商号以赴朝鲜做生意的名义每月运粮三十至五十万石,穿过鲸海抵达朝鲜的清津港交由建奴。”

“清津港?也就是说,朝鲜国中有人在暗中为建奴提供助力?”朱由检敏锐的发现事情的关键点。

“陛下,从孔尚远的口供来看,此事确实是朝鲜国内的势力在帮助建奴,但也不排除是建奴强行占据清津港。”

“大伴!传旨斥责朝鲜国主,若是他朝鲜还认我大明的宗主国,就给朕断绝和建奴的来往,否则日后等朕平了建奴,定要问罪朝鲜!”

“奴婢遵旨。”王承恩在一旁领命记下皇帝的话。

“陛下,臣还有一事汇报。”一直站在大殿中的曹文诏突然想起了什么,从怀中摸出一本厚厚的册子。

“陛下,此书是臣手下的一名百户在孔府的藏书中发现了,其中似乎记载了永乐朝时的一些事,臣看过后,觉得书中似乎是在说一些关于磁石的东西,臣知道陛下对民间的一些奇怪研究感兴趣,特呈送陛下观看。”

曹文诏说着,把古籍递出。

朱由检接过后,看着这本泛黄的古籍,封面已经有些模糊,不过还能看出四个大字:博物通书。

当他翻开第一页后,原本平静的眸子猛然睁大。

只见书籍上第一页的汇总栏写道:磁石于铜线发生的奇妙反应的验证。

磁石带有的神秘力量能够驱动铁针运动的验证。

磁石产生的力量论证。

···

“这····这是!”朱由检说话的声音都带着些许颤抖。

他心中直呼卧槽!

这不就是后世大名鼎鼎的电磁感应实验吗!

自己虽然是后世来人,但是上学时学的那些东西早就还给老师了。

即便脑海中对电磁知识有认知,但是在这个时代,没有系统的电磁理论知识,他没办法把电磁的东西告诉这个世界的科学家。

没想到曹文诏带着大军去了一趟孔府竟然能给自己带来如此巨大的惊喜!

原来早在大明,华夏这片土地上的老祖宗就有人研究这些东西了!

看来自己猜的完全没错!

后世欧罗巴的那些人,果然是把大明的东西抄袭过去,最后弄成所谓的西方科技!

“曹爱卿!你可真是给朕带来了意外惊喜!这本古籍的价值远远超出了孔府的资产!”

朱由检看着曹文诏忍不住夸赞道。

曹文诏自己都愣住。

“陛下,这书上说的东西臣看过,不过都是些外道,怎么会有这么大的价值?”

曹文诏挠着头,脑瓜子嗡嗡作响。

“呵呵,曹爱卿,你不懂,这书中的知识足以让我大明迈入一个新世界!

传旨内阁,曹文诏得获古籍有功,赏镇国将军衔!赏银万两,金一千!”

一旁的黄得功见状,双眼瞪的溜圆,他怎么都没想到,曹文诏怎么就拿出一本破书,就这么得到皇帝重大赏赐。

“陛下,这···臣未立军功,恕臣不能受赏!”曹文诏闻言赶忙单膝跪地。

他心中慌的一批,军人一向以军功为先,自己那本古籍得了赏赐,这传出去影响不好。

“曹爱卿,快起来,你不懂这本书给大明带来的意义!”朱由检说着,亲自把曹文诏扶起。

“这本书中所说的知识,足以让我大明重现永乐之盛世!你能懂背后的力量吗?”

曹文诏听着皇帝的解释,心脏砰砰直跳。

“罢了,你们都是军人,对技术不懂,朕给你们也说不明白,总之你记着,你这个功劳不比战场歼敌五万小!

去吧,你们都各自忙活去,朕要去百科学院一趟,此书必须让王爱卿看看。”

众人见皇帝发话,拱手行礼后离去。

朱由检弯腰坐在玉阶上,仔细的把这本博物通书的内容看完。

“好!当真是好!能搞明白磁场就能搞出电学!古人智慧让真是令人惊叹!”

朱由检小心翼翼的合起古籍,感叹一句。

这本书是永乐朝时工部下的一个叫李思源的工匠所着,这个工匠善用磁石制造兵器和一些机关,后来还曾为郑和船队制作航海罗盘。

他在五十多时对磁石越发痴迷,把在家中用磁石做出的一系列实验着书,后传给其儿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