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阻碍大明中兴,国丈也砍,朕说的 > 第403章 他打他的,我打我的!筹备大明海军!

文渊阁门口。

朱由检看着离去的郑芝龙,目光深邃而明亮。

历史上的郑芝龙不是纯粹的好人,当然也不是坏人,只能说他是个实用主义者;

郑芝龙以海盗发家,不管是在天启年间劫掠大明沿海,亦或是后来替荷兰人做事,都是以利益为主,虽然现在投靠了朝廷,那也不过是看到大明在自己手中重新焕发了生机;

甚至在原本的历史中,郑芝龙投降满清后,被清廷软禁于北京,最终被杀,走向实用主义的最终归宿。

自己没有问罪郑芝龙的原因也很简单,帝王之道是用人之道,在合适的时间用合适的人才能对国家更有利。

眼下的情况是大明在南洋地区的水师力量很难对抗众多的海盗和各方势力。

任用郑芝龙不但可以盯住南洋海盗,还能借其强大的人脉让南洋的诸多西洋人不敢擅动,核心目的是维持南越之粮顺利入大明。

“陛下,陕西之事有结果了!”

燕客的身影匆匆出现。

“说说吧。”

“陛下,陕西之事整体是由疫病造成的百姓恐慌。

从去年陕西大范围受灾后,陕西各府县,大多把受灾的百姓集中在城池周边,许多陕西的县城规模并不大,当地县衙便以城墙为主,向外扩散铸造临时居民点,这些居民点太过集中,百姓生活的污秽无法及时排散,从而导致疫病四起;

根据臣的探查,陕西许多州府都出现了小规模的疫病,目前陕西疫病已经被遏制,特别是医官吴有性在紫阳县的治疗方法已经初见成效,许多百姓的症状已经有缓解。”

“吴有性?”朱由检忍不住念叨一句,脑海中出现一些资料。

吴有性,字又可,吴县洞庭东山人,大明末年有名的医学家,在原本的历史中他将病理和治疗方法总结成《温疫论》,创立了传染病学基础;

被后世医者尊为温病学奠基人。

“好!给内阁传旨,全力配合入陕医官为百姓诊治疫病,所需药草若是在陕西寻不到,可由朝廷从全国调集。”

“另外,给张慎言传旨,拨银三百万两,用于改造陕西受灾百姓的居住环境,告诉张慎言,受灾百姓聚集在一起,要格外注意卫生整洁,所有人畜的排泄物不许随意排放,派专人统一处置,另外朝廷派出巡视组,详细调查今年陕西的受灾情况!”

“臣尊旨!”

燕客说完后,再次摸出一封密信。

“陛下,辽东最新汇报,建奴之前放风进攻大凌城的消息为假,目的是为揪出咱们潜藏在辽东的人,目前已经被辽东暗卫化解;

最新情报上说,贼酋黄台吉起兵攻朝鲜,对外称十万大军,兵分三路于五月二十七日出动。”

“呵呵,黄台吉倒是打的一手好算盘!”朱由检听完燕客的汇报后,冷笑一句。

他从得到黄台吉想发兵攻打大凌城的消息后,就心中生出杀意。

现在看来,建奴失去国内众多汉奸的支持后,已经不敢轻易对大明动刀子了。

“大伴!传旨内阁,速速来见朕。”

王承恩听到皇帝的旨意后,招来御前太监快速叫人。

三刻钟后,袁可立、黄立极、李国普三人匆匆出现。

君臣之礼过后,三人看完暗卫的密报后,都有些惊异。

“陛下,朝鲜国小民弱,土地贫瘠,建奴此番出兵十万,想来是欲亡朝鲜之国,我朝身为朝鲜宗主国,不可坐视不管。”

袁可立率先说出自己的意见。

“袁阁老,陛下嗣位时曾说过,我朝对建奴大战略分为防守,相持,进攻三个阶段,眼下我国内情况并不乐观,驰援朝鲜怕是有心无力。”

黄立极带着愁容说出自己的忧虑。

“李爱卿,你有何看法?”朱由检目光看向沉默不语的李国普。

后者沉吟道:“陛下,朝鲜虽弱,但那是相对于我朝,若是对比建奴,那朝鲜便是一块肥肉,一旦被建奴吞下,此消彼长之下,定然对我朝不利;

然驰援朝鲜,以我朝现在之情况,确实很难,臣一时也无法决断。”

朱由检听完在京三位阁臣的意见后,起身来到地图前。

思虑许久后,他做下决定道:“朕有一个想法。”

“建奴出兵朝鲜,不管出于何种目的,按照朝鲜国力判断,他们扛不住建奴的进攻,亡国只是时间问题。

朕的想法是,他打他的,我打我的。”

朱由检话音落下后,下面三个阁臣闻言都愣住,一时间没明白皇帝的意思。

“很简单,眼下漠南草原复归我土,孙爱卿和赵率教率五万骑兵在草原坐镇,朕的意思是,不管建奴目的为何,他打他的朝鲜,咱们也不能干看着,朕决意命赵率教率军出动,向东攻略投靠建奴的蒙古部落,就以科尔沁,敖汉部,莫奈部和内喀尔喀部为主。

即便灭不了这几支部落,也得打疼他们,尽最大努力歼灭他们的有生力量。

同时还可命东江镇毛文龙部出兵袭扰建奴入朝鲜作战的补给线。”

“陛下,您不是说我朝和建奴尚处于战略防守阶段吗?如此一来会不会空耗国力?草原诸部一旦受到进攻退缩辽东,反而会促使他们团结起来对抗我朝。”

朱由检看着黄立极笑道:“黄爱卿,蓟镇大战,我朝大军损失惨重,但是建奴也不好过,特别是林丹汗身死后,我朝已经从战略上对辽东呈现出包围态势,现在敌我势力已经来到相持阶段,我们无法灭亡建奴,黄台吉也不敢在轻易袭扰我朝边境。”

“既然陛下心中有数,老臣赞成陛下之策。”

黄立极听完皇帝的话后,开口表态。

“行,给在集宁镇守的孙承宗传信吧,命赵率教率军两万东进,同时命在蓟镇休整的卢象升、张之极部一同出关协同赵率教作战。”

“是,臣这就去安排。”袁可立说着就准备离去。

“爱卿且慢,朕还有一件事。”朱由检背手看着三人继续道:“朕决议组建三支大明海军,一支以登莱为基地,建立大明第一海军舰队,由登莱巡抚孙国桢任总兵官,第二支以浙江为基地,建立大明第二海军舰队,由谢隆仪出任总兵官,俞咨皋为副总兵官,以广东为基地建立第三海军舰队,由郑芝龙出任总兵官。

第一、第二海军舰队先拉起相应的人员和组织规模,第三海军舰队主要以郑芝龙自己的船队为主。

以后我大明的海岸线必须要有自己的精锐舰队守护安全。”

朱由检的话说完后,三位内阁大佬对视一眼,他们心思还没有跟上皇帝的节奏。

“海军?陛下,我朝已经有规模庞大的水师,您为何···”

袁可立带着些疑惑,这个时代的大明虽然国力衰弱了,但是沿海的卫所大多都还保持着规模相当大的水师船队。

“呵呵,袁爱卿,海军和水师不同,海军以后的任务是深入海洋作战的军队,水师以后的任务只是近海防御,两者战略任务不同。”

朱由检出言解释一句,三个人精般的老臣瞬间就明白了皇帝的心思。

其实这个时期的大明水师表面看起来确实规模不小,但是大多都只能执行沿海、近海域的作战任务,根本无法进行远海作战,因为战船质量不够。

现在自己得到了当年郑和下西洋的福船建造图纸,打造远洋海军必须得提上日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