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阻碍大明中兴,国丈也砍,朕说的 > 第454章 君臣论策!钢铁战舰出世!不断改良的蒸汽机车!

文渊阁中。

当袁可立,孙承宗等大臣得知朝鲜近况后,都感到十分惊骇。

“陛下,我们已经给李倧援助不少军需物资,没想到朝军面对建奴竟然如此不堪一击。”

孙承宗皱眉说着,语气中有些无语。

“陛下,按照您的预判,朝鲜亡国是一定的,现在时间提前了这么多,会不会打乱我们的计划?”

袁可立闻言后,眼睛眯起:“建奴想亡朝鲜,黄台吉定然得调动女真大部军队,我朝可趁其兵力空虚,派兵出辽西收复失地!”

“皇上,若坐视建奴吞并朝鲜,此消彼长之下,未来灭建奴的难度会大大增加,我军后续出辽东需要付出极大的代价。”

孙承宗再次出声提醒。

一旁的黄立极接过话来道:“陛下,二位阁老,臣反对在此时支援朝鲜。

我朝北境天灾不断,灾民遍及山西,陕西,河南,北直隶,虽有郑芝龙船队源源不断的送来南越之粮,但相对于大范围的受灾地区仅能勉强能维持;

若是朝廷在此时强行出兵,除了军队粮饷外,大军还需要海量的物资和军需,这对朝廷负担太大。”

李国普听到黄立极的话后,也赶忙开口道:“陛下,二位阁老,石笥(黄立极的字)说的没错,截止上个月,山陕两省,河南西北部,北直隶,湖北北部和广东西部都有旱情上报,虽然南越之粮和南洋诸国贩卖不少粮食入库,但是对如此大面积的干旱来说,只能勉强维持,臣九月巡视陕西,许多地方官府为了节省粮食,只能给老弱妇孺提供每日一碗厚粥,两只咸饼,尽管如此粮食每日消耗还是超过十万石之多。”

袁可立和孙承宗听到黄立极和李国普的话后,轻叹一声,没再说什么。

黄,李二人的分管领域主要是内政,他俩对国内北境受灾的情况是要比袁,孙二人要了解的更深入些的。

“诸位爱卿,不必争执,朕对国内的情况心中有数;

朝鲜军力太差,不管李倧单独面对哪一方,都很难取胜,若是我们现在干涉,就变成和建奴,倭奴两国对战,朕不想再现万历朝时援朝抗倭的后尘。”

下方四位阁臣在听到皇帝提起援朝抗倭之事后,都默然不语。

说起此事,在明朝后期的历史事件中,对明廷和明军都造成极大的影响。

朱由检曾查看过万历援朝的总花费,明军在朝鲜和倭人作战数年,花费超三千万两白银,消耗朝廷近两年的财政收入,耗费的物资根本无法估算,更重要的是,入朝作战的主力是辽东军,原本辽东军有九万五千人,援朝之战战死三万多,外加重伤退役者,辽东军在战事结束后,仅剩四万人。

而正是援朝之战,导致明军无暇顾及东北地区的努尔哈赤,使得努尔哈赤趁机扩张势力,统一女真各部,为后来后金的崛起和对明朝的威胁埋下了隐患。

“不过!”朱由检盯着地图,话锋一转道:“陆地支援难度大,朕觉得可以从海路支援朝鲜。”

“海路?陛下,谢隆仪,孙国桢二人率第一,第二海军南下打夷人,朝廷现在没有足够的水师力量去应对倭人的水师,即便调集我朝沿海未废除的卫所水师,去了朝鲜海域也很难击败倭人的水师力量。”

孙承宗听到皇帝说海路后,赶忙解释起来,他担心皇帝脑子一热抽调沿海的卫所水师仓促北上应战,那样败局是注定的。

朱由检神秘一笑接着道:“孙爱卿怕是忘了,朕命王徵打造新式钢铁战船的事了吧?”

“额!难道!王院长研制出了新式钢铁战船?”孙承宗听到这后,脸上泛起喜色。

“嗯,没错,百科学院诸司局联合打造出的新式蒸汽机战船已经铸造出六艘,明日就可以举办下海仪式,王徵昨夜入宫请朕参加明日在天津港举办的战船下水仪式,明日诸位爱卿都可以随朕同去天津港观礼。”

朱由检说完后,扭头继续道:“大规模军队可以不派,传令毛文龙部,让他兵出江华岛,绕到建奴后方,联合燕青进行敌后游击战,不许让建奴过一天好日子。

特别是建奴的中高层将领,绑架,打闷棍,放火,下毒,总之就一点,就算建奴占领朝鲜,也不能让他们过安生日子!”

孙承宗听完皇帝的话后,脸上带着古怪的神色,堂堂大明的皇帝,怎么玩起下三滥这么溜?

他和袁可立对视一眼后,都觉得有必要找当初负责教导皇帝的刘汉儒问问情况。

···

第二日一早。

朱由检君臣几人来到大兴县。

在县城东侧三里外。

一座回字形大院矗立着。

这是铁道局从天津修到此处的火车站。

呜呜···

随着汽笛声响彻,巨大的蒸汽机喷发出浓烈的白气,随着曲轴的转动开始缓缓动起来。

在车厢中,一个青年十分恭敬的站在朱由检面前。

“陛下,这辆蒸汽机车是我和三位师弟联手改进过的,目前的行驶速度勉强可以比肩良驹全力奔跑的速度。”

他叫张裕隆,是王徵手下最为出色的徒弟。

朱由检看着窗外的景色向后退去,他心中盘算后,感觉到这速度基本上能有后世汽车三四十码的样子。

“很好,张爱卿,你们师兄弟四人改进蒸汽机车有功,各赏银币一百,铜币三千,另赐封匠作大师称号,升工部郎中,擢令工部差人在张爱卿家乡修建牌坊,以表彰功绩。”

张裕隆听到皇帝的话后,先是一愣,接着赶忙跪在地上:“臣谢陛下圣恩。”

“张爱卿快快请起。”朱由检亲自上前把后者扶起,接着询问道:“朕想知道,这改进过的蒸汽机车一个时辰可以跑多远,使用寿命如何?”

“回陛下,目前这台蒸汽机车一个时辰可以行驶大约七十里地,和良驹的速度差不多,使用寿命现在还无法得到准确的数字,从这台蒸汽机改进后,已经来往天津运送三十万石粮草,臣师兄弟四人对机器每日都进行检查,目前并无大问题;

根据臣的判断,这台蒸汽机车大致的使用寿命在五千里地左右。”

朱由检听完张裕隆的解释后,心中快速盘算起来。

天津至京城单程路大概是三百里,一来一回是六百里路。

“那就是说,从天津往返京城,这台蒸汽机车可以跑八次,对吗?”

“是的,陛下,目前负责运送粮草的铁路线有三条,三台蒸汽机车每日至少会往返天津一次运输粮草入京城海运仓和北新仓。”

“好!不错!袁爱卿,接下来可以命铁道部开始修建从京城直达西安的铁路线了,等铁路线修通后,以后从天津来的粮食可以直入陕西,大大降低路上的损耗。”

“是,老臣遵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