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阻碍大明中兴,国丈也砍,朕说的 > 第69章 毒酒三杯,从此山西无晋王!

晋王府中。

经过朱由检的一番输出,朱求桂瘫坐在石阶上沉默许久。

“陛下,事已至此,臣只求体面的死去,也对得起大明藩王的身份。”

此时的晋王看向朱由检的目光中不再是原来的桀骜,反而满是平静。

朱由检深吸一口气,脑海中快速转动。

大明一朝其实对藩王的宽容度是很高的,之前的秦王,朱由检只是将其圈禁在京,没有下杀手,但是现在的晋王,明显比秦王做的事更有危害性;在大明的记录中,也只有宁王朱宸濠谋反引发的动静太大而被处死。

秦王势大,最多欺压一地之民,晋王之事则是危害整个国家。

“赐酒宴一桌。”朱由检冷声道。

朱求桂顿时一愣,他想到自己的下场,可能会被圈禁凤阳,也可能赐三尺白绫,实在没想到皇帝竟然要自己这样上路,可以说是给了自己极大的体面。

“谢陛下,臣稍后会写下关于建奴和蒙古诸部的一些信息。”

晋王跪地叩拜。

晋王作为藩王,府上的厨子都是时刻准备着,没多久,一桌豪华酒宴已经准备完毕。

朱由检示意李若琏亲自带人盯着,转身离去。

“都坐吧;本王上位以来,一直都在瞎忙,忽视你们许多,今日吃完这顿饭,咱们来世在做一家人。”

朱求桂说着起身接过李若琏手中的御酒,像个仆人一般亲自给自己的王妃、侧妃,世子等家眷斟满一杯酒。

一圈下来,朱求桂端起酒杯看着众人:“来世愿做一乡村老农,再不入皇族国戚!”

说罢,仰头喝下满满一杯酒。

酒过三巡,朱求桂双眼赤红,嘴中喘着粗气。

在信笺上快速的写下许多文字。

同时朱求桂鼻中已经缓缓流出黑色的血液。

下一刻。

朱求桂身子一软摔倒在地,他费力的扭头看向酒桌方向,发现一众家眷早已东倒西歪的倒下,最终双眼发直,歪头看着外面的天空,失去了生机。

在门口的李若琏招手叫来锦衣卫中的验尸官,详细检查过所有人。

“大人,全都死了。”

李若琏冷眼扫过晋王的尸体,没有丝毫怜悯,转身就去找朱由检复命。

临时行辕中,朱由检在听完李若琏得汇报后,面色平静没有丝毫波澜。

“呵呵,亲自给自己的家眷斟满毒酒,朱求桂还真有些枭雄气质。”

朱由检背手走着,目光看向天空,原本的历史中对朱求桂的记载并不多,在崇祯二年,朱求桂就得病身死,也就是在其死后,陕西、山西的民变队伍几乎是指数级增长,还有八大晋商全部失控,疯狂给建奴提供物资援助,最终让野心勃勃的黄台吉策划出己巳之变。

一旁的李若琏小心翼翼的上前道:“陛下,这还有一封晋王留下的书信。”

朱由检没有接示意李若琏念给自己听。

“陛下,臣所为万死难解,今有陛下圣恩得以体面辞世,臣万分感激,有几句话臣必须一吐为快。

辽东苦寒之地,建州卑微小族,仅用区区三十年就成为我大明强敌。

蒙古诸部在草原虎视眈眈,欲在入中原。

这些皆为外在原因,远不至于亡我大明江山,细数历朝历代,亡国者皆在君、在朝,在民心!

神宗爷三十年忽视朝政,中枢运转疲敝,光宗在位月余,三案并构,朝臣倾轧,党争日盛,贪图美色,无心国事;

熹宗性顽劣,心中虽有韬略,却任由魏阉干政,受灶帑于淫母,礼乐崩坏,官场坠落。

三帝如此,朝廷失威信于天下百姓,民心涣散;官无民心,将无斗志,天下已至危矣。

今见陛下为天赐圣君,望陛下能效汉光武帝之志,兴我大明社稷,佑我汉家子民。”

大堂中安静下来,朱由检背手踱步,面色平淡,心中有些起伏。

这封信算是谏言,细数三朝皇帝之弊,虽然是自己的哥哥和亲爹,但他也没啥好说的,毕竟这是事实。

晋王此人很复杂,若是生在寻常百姓家中或者士绅家中,或许能成就一番功名事业。

可惜他生在了这个把亲王当猪养的大明朝。

朱由检忍不住长叹一声,现在人已经死了,也没啥好说的。

“李若琏,把朱求桂和家眷合葬在东山的晋王墓吧,同时清查晋王府家产,其余晋王府人员和下辖宗室,同知督察院、宗人府、和刑部派人来,协同锦衣卫彻查,严格按照大明律处置。”

“拉八家去游街,之后直接行刑。”

李若琏奉命离去。

一个时辰得时间,庞大得囚车队伍走过太原城每个角落。

“经查!介休范家、大同靳家、祁县田家···等八大家族,私通建奴,蒙古诸部,私卖朝廷禁止物资长达数年,八家对此供认不讳;

陛下有旨,九族抄家,家产充公,诛八家三族全族,诛其余六族嫡系,余者由督察院、大理寺、刑部彻查,有罪者从严论出,无罪者发配九边为奴···”

“晋王朱求桂为八家牵线搭桥,提供保护,暗中支持陕西王嘉胤造反;豢养私兵,意图谋反,今已畏罪自杀,陛下有旨,对晋王府其余人员,严格按照大明律处置!”

十几名锦衣卫在城中呼喊着,其余得锦衣卫在每条街都贴满了一张张告示。

所有的百姓都在大街上议论纷纷,群情激愤。

“卖国贼!我还以为晋王得罪了皇帝,没想到是卖国!”

“原来这八家是这样积累财富的啊,我就说平日八家子弟每逢露面都到猖狂无比,花钱如流水,原来是走私牟利!”

“晋王府竟然就是八家的保护伞?真是难以置信,晋王府的口碑还算不错的啊!”

“你这话啥意思?陛下亲自盯着锦衣卫办的差,还能错了?你不会是想说陛下借此搞晋王吧?”

“草!你特么的好好说话!你这么让锦衣卫听见就是害我,老子死也拉你垫背!”

“以前晋王府修路架桥,现在看来,估计是晋王想赢得一个口碑,想瞒天过海,等以后起兵造反,有个好名声,响应者云集啊!”

“对!没错,自古以来,得民心者得天下,晋王这个做法有依据。”

···

百姓围在囚车队伍两侧议论纷纷,随后囚车队伍停在南城外。

太原城是个不规则的城池,曲形的街道,高低错落的建筑,并不是其他的方正形城池。

而南城门则是位于火位刚好可以压制数千人死去带来的怨气。

这是山西巡抚耿如杞的建议。

当朱由检听到这个说法后,有些无语,不过在考虑到这个封建时代,确实注重风水密信之说,朱由检也没有反对。

此时的南城门外,几乎聚集了太原城和周边的过半的百姓,密集的人口可把李若琏愁坏了。

甚至请出了周遇吉和暗卫的军士,百人一组,形成人墙,分割出一条条通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