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穿越之婆婆大集锦 > 第1038章 亲女儿媳的亲妈婆婆34

魏教授家里又添了一个小子。

魏平安和弟弟更显的多余。

魏平安过来年二十岁了,因为魏文格的挑唆高一时就不念书了,跟着一群二代们混了一年。

这一年里魏教授怎么劝,也不回头。最后魏教授放开了手,魏平安快活了两个月,就被那群二代们推了出来。

魏平安没钱后,日子就难过了。

学校把她退学了,去干工作,能找的都是临时工。

魏平安跟她爸说话,魏教授连理都不理。

魏平常跟他爸说话,能得魏教授的点头或者好……

等新阿姨生了儿子后,魏教授连儿子也不理了。

只等新阿姨单位再分房子搬出去。

魏平安在家发疯,要跳楼,要喝药,要割腕……

没人搭理她。

不对,不对!原来她的日子不是这样的……

…………

方沟子村的账目没法公开,抄出钱物也没发出来,只说今年镇上给拨款修小学。

只要钱花在村里,方橙也就不管了。

又要推举村干部,刘姓人家的刘景树当了书记,李家的李建军当了队长,方家的方文海是会计……

村支部的人全部变成了年轻的人,三四十岁正是年富力强,为农村建设出工出力的人。

方橙不太信,且往后看,反正她有广播仙。

系统却在这时候吞吞吐吐的说:老登,本系统不想当广播仙了……

方橙觉着它当的挺好的,便问为什么?

系统激情高昂的回复:本系统要升级为电视小霸王!以后有这样的事儿,本系统就让他在全国人民面前亮亮相!等以后有了网络电脑手机终端……本系统再逐步的升级!

方橙自然赞同。

一人一系统在夜里嗨皮的购物了。

家里的地,幸亏只有五亩一分。

现在出门不用请假了,地里的活儿干多干少没人管。

方橙是不干的,只种了两家六分地的菜园子。

这五亩多地都由李建设种植。

李建设也想出门赚钱,于是便把地里种上黄豆。

这一春,他出去了三趟,每次的收入不低于一千。

不出门的时候,他就锄地浇田喂肥……

徐红旗带着铺盖去了县城,住进了临时缝纫学校。

这个学校是制衣厂的一间旧车间改造的。

此次参与学习的同学,有男有女,一共60多人。

因为都是成年人,老师,管理起来还挺不错。

李淑容邀请她到家里住,徐红旗拒绝了。

说在学校里住可以问老师问题。

李淑容也就没有再勉强。

她也忙,最近出门到市区里学习了两次。

第一文化自己混进了文化局,主要负责县志,民俗文化传播。

夫妻二人暂时不想要孩子,都以事业为先。

两家老人都没有催的,毕竟生儿育女是孩子们的事儿。

…………

李辉最近天天跟着奶奶混。

菜园里种菜,赶集卖菜卖豆芽,偶尔还与小姑姑一起跟奶奶进城见妈妈。

今年五岁她,明年要上幼儿园了。

李淑娟也要考高中。

方橙则想在县里买房子。

趁着房子还没被炒起来,她先买上几座城中村民房。

也只能买民房,仅有的几栋楼不是工厂就是百货大楼或者医院。

连那县政府还都是厢房改造的。

在县城里买房,方橙是给孩子买的。

每个孩子都孝顺她的钱,留在手里也没有什么大用,不如给孩子投资买成房子。

在麦收前,方橙给李建设和李淑容买了。

房子价格都在两千以内。

李建设看到自己名字的房本,简直是愣了许久。

他妈真是走在许多人的前面!

现在农村四五十岁的妇女,还在想着催儿媳生儿子,怎么跟儿媳争儿子,帮这个看孩子,帮那个看孩子的!

而他妈妈却鼓励儿子儿媳走出去,带着小孙女天天出门长见识,不声不响的在县城里买下两座房子。

这买房比买其他的强太多了。

现在供销社和粮店都无限的供应食品和物资,所以是口粮地里产不出多少粮,他们也饿不着。

…………

“给我的?”李淑容对方橙说。

“自然是给你,都写你的名了。”方橙笑着回。

“妈,我不要。我能挣,你给我妹吧!”

“傻孩子,这些就是你挣的钱。你从17下学,就进了生产队,一干就是五六年。那工分开出来的钱,都有你的一份!你到了城里上班,一年多的工资给了我700块。每个月手里留个几块钱,还不时的往家里买肉买菜,给妹妹给侄女买东西。这些我都记着!结婚后你也没少给……”方橙觉得大女很乖,很能吃苦。

“妈!我孝顺你是应该的。”李淑容没想到这些事,妈妈都还记着。

方橙把那房本放在她的手里,讲道:“是那么说!可妈妈疼女儿也是天经地义的!拿着,是想收拾一下,搬过去住,还是租出去拿租金,都随你!”

李淑容被妈妈说的都哭了。

有时候再苦再累,有人看见有人懂那就一切都值得了。

…………

夏粮收获以后,开始交公粮。

两户共缴四百二十斤小麦,作为农业税。

这些是无偿奉献的。

方橙家没有小麦,花钱买了四家才凑够。

每斤二毛八买的。

交完公粮,再交提留,就是农业附加税。

现在刚开始缴纳的比较少,这个税收中还含有人头税,应该是每人二十八元。

过几年这个提留款会每人增加到100,140,170,最后到了240元……夫妻俩只生一个孩子,是对的。

这个提留款和人头税都是根据户口来的。

虽然不合理,但还在合理范围内……村里留的不多。

其他的过几年再说。

系统说道:你应该把他们都扼杀在摇篮里!他们不敢贪。

方橙摇头。

社会必定要进步,一步一步来。

在这篇的小说不看见的地方,这种灰色的事情太多。

一户农民一年收入不到一千元,最后要借钱缴纳公粮提留,自己饿着肚子到处借粮食吃……

这才是初期,过几年以后,修公路,修水库,开山,栽树……但凡能用钱的地方,全都向农民集资……

一开始,村干部到挨家挨户要,没钱不交的,先是张榜,再是广播批评,最后上门牵牛抓猪,胆敢刺头就送到煤矿……

系统吐槽:然后方云山,在90年代后就去城里住上了将军楼,把整个方沟子村的账一把火烧了。那位王工商,在八十年代末就骑上了雅马哈,八千多块啊……

所以农民的富,要到二千年以后不收农业税了。

提留款这块大肥肉,把农民给坑苦了。

国家拿到手不知道多少,但某些蛀虫们,这钱花到二零三零年还有剩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