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穿越之婆婆大集锦 > 第18章 科举文里的恶婆婆十七

从布店里出来,方橙的背筐里装上了布,还挺有份量的来。

两块地瓜太凉了,吃到肚子里,估计会难受。

方橙把地瓜和布匹丢到空间里,到早饭铺子里,买了十个二合面包子,都是素馅的。又买了一叠煎饼,坐在凳子上把这些食物坐在背筐里,又点了一份热乎的疙瘩汤,一个呛面火烧,吃了起来。

吃过早饭,身子热乎起来,外面的雾开始消散了。

方橙又开始在镇子上逛,已买东西的铺子不再进,一镇子不大,不用一上午,方橙就走完了。最后还是想在下半过晌时买上一斗米,约三十斤左右,这是在外人看来,她能背动走路的重量。

晌午时,热的人们穿着单衣了。这棉袄都脱了。方橙没脱棉衣,倒是把头巾摘了,估计将近二十度的热。

方橙在裕丰粮店不远处树荫下等了半下午,才进店买下一斗稻米,也与店里伙计说了,这次来镇上是给亲戚请大夫,走的急,没把麻绳袋子送回来,伙计说下次带也一样。她背着米就往回走。还没出镇子,竟然看到路上有人赶车卖咸鱼,还是海鱼!

围着人不少,已经有人讲价了,方橙自己没开口讲,只是花了与那讲价高手一样的钱,买了十多条腌鲅鱼。

这会方橙背的三十斤重的米和十多条咸鱼往家赶。

…………

早上日头出来时,老大夫到了程家大房。

进门后,就给程金山把脉看病。

老大夫把好脉后讲:“没大事,这天气反常,又生气了,着了凉,本来底子薄些,就病下了。看似凶险,实无大碍,喝上五六付药就好了!”

程刘氏这才放下心来,让大夫开药,好煎药给儿子喝。

正好大夫让药童背的药也全,但只有三副,嘱咐程四海在三副药喝完之前再去镇上医馆抓上两副。

夫妻二人送走大夫,见大夫坐牛车,还有人拎药箱,心里不由想,这大夫真挣钱。

程刘氏坐在灶台前,做面疙瘩汤,多加姜,当然也狠心加上了一勺子猪油,当下又捞了咸菜切丝,切的又短又宽,心中十分不满意,想叫儿媳来切,但儿媳又被自己打发去煎药,哎,这时候人手不够用啊。

等她做好饭,都快晌午了。而老头子只落落的坐在堂屋的凳子上抽烟。

“金山家的,金山喝药了吗?”程刘氏问道。

程金家的忙从屋里出,回道:“斧子他爹刚喝了药,又躺下了,身子见轻。”

“嗯,你和斧子先过来吃饭,等汤凉一下,再盛给金山喝。”

“知道,娘。”

“哎,这早饭都吃

到晌午了。”程四海说道。

等他吃过饭,打算去田里看麦,毕竟这天热的反常。

一出街门,就见三个侄子孝衫披身,柱着孝杖从祖坟回来,看到他还齐齐叫了声伯父。

本来程四海昨天去给老爷子烧错二七,今日里忙活儿子的病,让他忘了今天是真正的二七祭日。

程四海觉的三个侄是看他笑话,昨个还想今天再去给老爷子烧二七,昨天就是梦见老爷子送点好吃的。没成想半宿儿子发病,就只顾着焦虑,顾着守着儿子,实在没想起今儿是老爷子二七。

程四海退回院里,颓废的坐在门槛上,这?

儿子屋里传来欣喜声,原来是金山醒来了,要吃饭食。

总算放下心了,程四海还是没有出门,回了屋里,躺在炕上抽烟去了。

程家三兄弟回到家,中午吃的是面条,白菜炖粉条面菜,还有芫荽与辣椒一起剁的老虎菜。

程银山家的,先捞了一碗再盖上菜,放在炕桌上,用包袱皮盖着。再捞家里人的面。

许涟漪看着大嫂子这般舔婆婆,不屑的很。一个老婆子而已,真的不能动了,关在家里,她还能去官府告?

早饭她没吃,反正婆婆也不在家,中午实在饿的不行了,才起来吃。她那小相公倒是早早起身干活了,今早没有叫她,要是给她

捎带点早饭,她就原谅他了。

中午这面条真劲道,老虎菜比猪油炖白菜好吃多了。

许涟漪饿了,扒了两碗面条,又就着菜喝上了两碗汤。

中午,休息两刻钟,下午都要忙活事儿。

程禄山躺在炕上休息,想着昨日应该找老娘说说话的,但昨里和许妮子打了一架,下午又忙着给房子盖瓦,实在太累,忘了这事儿。

许涟漪坐在炕边,拿着自制的“高档”鞋垫,沉思中。看样子,小说中一些女主卖鞋垫发家根本是瞎说。根本没人买!这年头谁不是手工达人?

得了,许涟漪把鞋垫子扔进了衣箱了,还是再想想其他的赚钱途径。比如说,麻辣烫?不行,没有家伙什,也没本钱,更不想每天起早贪黑出摊。卖食谱?大概也不行,她只会吃,不用做,连自家做大锅饭也难吃几分。做绣活?饶了她吧,大通套缝个衣服还行,绣花就指头粗了!

想了十个八个,一个都行不通!这古代一点都不好,对她太不友好了。

哎,她穿越古代,怎么就没个系统啊,来个空间种田啊?只给了她一个会家暴的相公。

许涟漪这是怕了程禄山,主要是他打人太疼了,还爱打她脸,也坚定了她要跑的心思。

程禄山看看好吃懒子,破罐子破摔的妻子,心里骂自己也瞎过眼。

程银山没躺下休息,自家孩子多,除了晚上,他几乎不上炕休息,坐在板凳上搓麻绳,家里处处用的上。

他问婆娘:“娘早上说晌午不回来吃饭了?有没有说过晌什么时候回来?”

他婆娘回道:“娘只说了让我泡上黄豆,让我和二弟妹过晌挖齐菜,她回来碾黄豆,做小豆腐。”

程银山有些不放心,就说道:“行,你们去挖菜,早早择好,洗干净了等娘回来做。半过晌,娘还没回来,我就去迎她。”

“大伯母一急二急的叫你或二弟去请大夫,你们三又去南山捡柴了,娘按排好事就急匆匆的走了。连粮店的麻绳袋子都忘了还!听你说村外去还大雾?”他婆娘正在拍着三锤睡觉,小声说道。

程银山对大伯一家的膈应中忽然有了一丝恨意!真是银钱上与自己分的丝丝分明,干活时,就出来要互相帮助,兄友弟恭了,臭不要脸!

兄弟三人正是年富力强之时,半下午从南山上上下下三趟,那柴火草堆成了小山。

下午过半了,程银山开始安排活计。老二老三,把柴火堆堆好,再把水缸挑满。

自家婆娘带着大锤二锤去石臼碾黄豆,小斗小锣看三锤,老二家的与老三家的,洗菜剁菜,烧水饮牛,烧炕。

安排好活计,他就大步向镇上走去。现在黑天的早,自家老娘还没回,让他怎么能放心?

…………

方橙一出镇子,天就黑了,她把咸鱼,米都扔在空间里,还在脑域中又开了系统地图,还是加强版的。这个加强版,价格翻倍,有个好处是,一公里外可以预警,有人接近,你可以先藏好,让他人过去你再走。这不,方橙刚开,就接到预警,一公里外有个绿色的小点接近。按地图提示,绿色代表亲人或友人,红色代表敌人,黄色代表无关之人。

如今是绿点,肯定是其中一儿子,可能是大儿子。

方橙又连忙从空间中,把砍刀,十斤棉花,咸鱼,吃食拿出来,放进背筐里,当然,棉花是用布包起来的。

扯的布和大米放在空间里,等回家后慢慢混在家里原有的当中!

月亮还没升起来,正是灰黑夜色降临时,那绿点离她一百米左右,方橙朗声喊道:“是老大吗?”

对面绿点听了回道:“娘,是我!”一边说着,一边快步跑来!

“真是你呀,我听着脚步声像你!”方城假装背着东西,累得气喘吁吁,又见着儿子的欣喜。

程银山本来提着的心,放了下来。又见到老娘,又是背,又是拎,一包包东西,连忙上前接过手。

嘴上还埋怨道:“娘,您也不看看这是啥时辰了?”

方橙把背筐给了大儿子,自己只拎一包棉花,没成想,一包棉花也被大儿子接手了。

“今儿布店里的伙计说,过晌有棉花卖,知道的人不少,我就等了等,这不就等到了?买的人那个多啊!一会儿就抢完了。”方橙一本正经的说着作假话。

程银山还是有些抱怨:“以后大伯家事咱们不管了,都分家了当了。”

看着气鼓鼓在前头赶路的儿子,方橙连忙说:“嗯,也就这么一遭罢了。”

两人赶到村口时,家家户都吹灯睡觉了。气温骤降了许多,能到了零下。

一家人都等着没吃饭,见他们回来了,立马行动起来,一起来到方橙屋里,端水洗濑,从锅里挖小豆腐拾地瓜。

方橙又从背筐里拿出煎饼,那焦黄焦脆的样子,让孩子们的眼中充满了渴望。

方橙先每个孩子都发了一块,先咬着吃。

大锤问道:“祖母,这饼什么做的呀,金黄金黄的!”

“小米磨粉做的。”

“怪不得香!”

一家人欢快的吃了饭,方橙讲道:“刚才我与老大回来时,就觉的冷多了,今晚怕是要变天,每家在炕洞里再添上几根木头!半夜里警醒些,把屋西头捡的柴垛往院子里牛棚边上放放,也给老牛遮个半拉子门,挡挡风。”

听了她的话,家里男人都行动起里,去搬柴禾,女人们开始往炕洞里添柴,不一会儿都忙活好了,才回屋里睡觉,确实比吃饭前冷多了,比晌午时更是一个天一个地。

方橙正要关屋门睡觉时,程禄山来找她了。

方橙让他进来,脱鞋上炕,暖和脚,问道:“来说你两个哥哥供你念书图个啥?”

程禄山点点头。

方橙道:“这次,你说我听,最后我再说你说的对不对。”

程禄山开始讲:“我觉的大哥和二哥根本不图我什么!如果有,那也是我能拉拔侄子上进,侄女有个好婆家。他们供我念书,不是我念书好,而是我是他们俩的弟弟!”

“我能读书,不是我脑子聪明,而是当时,时机合适,才有了我读书的机会。如果爹在,大哥二哥未必不能读书,读书也不逊于我。”

程禄山这两天想了许多,觉的自己是一个虚伪又无知无能的小人!

“我自以读了书就高人一等,虽然嘴上没说,心里却这么以为。对侄子侄女起名子,念书什么,以前脑子里根本没有,只有一心念出书来,自己做官,光宗耀祖!现在我明白了,如果我还是一味的只读书,将来或许真如娘前几日说的那般。以后过日子做农活,我向大哥二哥请教,有时间就教侄子侄女们读书识字。”

方橙听了点点头,觉的他开始正视自身,进了一大步。

见他一会儿没再说话,方橙出声道:“说的很好,说明这两天真想事儿了。十六七了,也成亲有婆娘了,书要继续读,日子也要好好过。能说出不光教侄子读书,还教侄女认字,这很难能可贵!”

程禄山听了老娘的赞扬,脸上也露出这几天难得笑容。

“这几日我还想过,大锤二锤也到上学堂的年纪,不如明年开春送他们俩进学堂,让先生正儿巴经的开蒙才好。”程禄山说道。

方橙倒对他有些改观了:“那你的学业怎么打算的?”

程禄山眼神清正起来:“本来我打算给祖父守孝三年,毕竟爹不在,我们兄弟应该的。大哥说他是长子,让我守百日行了。我想了想,决定守一年。明年我不下场了,跟着哥哥们好好学学过日子,再日日温习功课,有拿不准的再去学堂请教先生。”

方橙也正眼瞧向这个十六岁的少年,脸庞稚嫩,却要努力成为一家之主了。

她点点头,对他的决定表示支持。

“老三,我支持你的决定。我记得前几年你念过一句话,(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当时听过,还问过你啥意思,这些年,我反复在嘴边嚼这话,觉的太有道理了。如果你心中有迷茫时,不如多念念这圣人的话。”

程禄山听老娘说出《易经》中警世名言,心中也是吃惊的。一位妇人只听儿子念书中几句话,也能记很多年。

见他吃惊的样子,方橙笑了笑,说道:“圣人话,是对众生讲的,又不分男女,女子要是能读书识字对教导家中孩子也是好的。”

方橙没讲什么女人念起书来,不比男人差,女人能顶半边天。在男权社会,除非女人念书对他们有利,而不是从他们手中夺权,他们才有所松懈,允许女子读书识字。

程禄山觉的老娘说的对。

他又说起了许涟漪:“那日去镇上,许妮子是去卖什么鞋垫,就是一些薄鞋底子,没刷浆糊缝在一起的。卖十文两只,没人买。”

方橙无语极了!

许涟漪也不是第一天才到这个时代,她从哪儿得到卖鞋垫的商机?

这个时代,鞋是左右脚不分的,没有鞋码的,而且穿鞋也是有严格规定的,不是你看着好,就做来穿的。比如说现代社会极具个性的鸳鸯鞋,这会儿你卖卖看,不被骂死算好的。

男鞋方头,女鞋圆头,两只要一摸一样,本来就是纯棉布纳的鞋底,再买个纯棉布鞋垫子垫上?

“我总觉得她是许妮子又不像是许妮子!”程禄山还是没有说出许妮子曾经自己起名许涟漪。

“她挺不一样的,有时她觉的应该人人平等,不分男女,不分长幼,有时她觉的这世间的礼法都不对,有时她又觉的自己高人一等,世间万物皆不放在眼里,看我时,也有一种,我是土鳖的样子!”

方橙听了他的话,心里笑的很,程禄山对许涟漪来说不就是金龟婿,土鳖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