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穿越之婆婆大集锦 > 第21章 科举文里的恶婆婆二十

不一会儿,酵子开了,方橙让程禄山回屋时,把两个嫂子和他婆娘叫来。

老大家的和老二家的一前一后进来了,许涟漪稍后,也没多耽搁时间。

方橙拿出两个瓷盆,里面面不少,方橙让老大家的和老二家的用酵子和面,让许涟漪看着听着。

“这三七祭日不算大,倒是有讲究的。如果夫妻只走了一个,那就拜祭人供奉五个饽饽,两位都过世了,那就要供奉十个了。”

方橙向三个儿媳说道。

只见她又讲:“做为儿孙,倒不用供奉饽饽,点心,香支蜡烛就行。”

许涟漪在旁边听的不耐烦,她那个时代早就开启了丧事从简,恨不能拉火葬场后,骨灰都扔那!谁还讲究什么烧七念八?能保佑话的人升官发财还是长命百岁?

许涟漪心里怎么想的,也不敢说,只能低声问道:“娘,既然是两位姐姐家供饽饽,咱们家不用供,为啥咱还做?”

方橙也想像许涟漪一样翻白眼了!

“嗯,问的好。老三家的,你在娘家真是人情往来一分都没学啊!我刚说三七是闺女祭拜,怎么你没听见?”方橙问她。

“听见了呀,两位姐姐为什么不自己做?”许涟漪还是不明白。

方橙真想把面盆扣她脸上。

“因为,你的两位大姑姐是孙女!她们有心回来祭拜,但婆家不一定会出面做饽饽。做了更好,不做也没关系,咱们做了一样用。”

“噢!”许涟漪半明白不明白的。

方橙也不再管她。

老大家的和老二家的相互看了一眼,心领神会。

许涟漪只看不动手,觉的有些尴尬,清了清嗓子又问方橙。

“娘,咱们做大枣饽饽吗?用不用洗一下枣,提前切一下?”

方橙对这蠢的没边的穿越者,都想扒开她脑袋看看里面是不是稻香!

“不用了,祭祀用的饽饽不是花饽饽。老三家的,你在娘家一次都没经历这样的事?五七你娘家来人,我问道问道!”

“娘,我记性差,忘了一些礼节。”

方橙但笑不语。

一会儿,老大家的和老二家的已经揉好了面,盖上了盖帘,放在方橙的炕上,盖上了一床被子,等待发酵后做饽饽。

方橙对老大老二媳妇夸奖道:“这面揉的好,手光面光盆光。老三家,你做饭的火候总差一层,切的咸菜丝跟板凳腿一样!怎么练这么多次,连个长劲没有!”

许涟漪被训的一无是处!她忽然觉的今晚的活婆婆根本不打算让她插手,只是把她叫来挨训的。

当她含泪回到屋里睡觉时,程禄山已经睡了,还是舍弃了热炕头,睡在了炕尾。

许涟漪也不哭了,气呼呼的躺进被窝里,心里想:冻死你个渣男!

她自己永远想不到,每天晚上土炕是要添柴的,入冬以来,她一次也没添过,这土炕从天黑到天亮都是热乎的。

半夜三更天,方橙又被系统给吵醒了,原来任务完成度又前进了。只见面屏:

姓名 方橙

年龄 43

剧目 婆婆集合

目一 科举文里卖孙子孙女供小儿子考科举的恶婆婆!

进度 7\/10

道具 空间扣一枚

任务完成度又又前进一步,奖励一匣子首饰,盐五十斤!

方橙一听奖励不错,就起身查看。

空间里有一个长约六寸,高二寸,宽三寸的首饰盒,还有一个大的塑料桶,里面整整一桶雪白的细盐。

看样子,这金银财宝,出自许涟漪的私库,那棉花与盐是系统的奖励。不知下次能不能奖励点感冒药片啥的。

方橙拿到首饰盒时,觉的有点沉,打开那个小手首饰盒,被里面全是金溜子给惊了一下,满满一盒全是!那上一世殷许涟漪是蜈蚣精吗?有几百个吧?这可比那十两黄金多的多!

方橙看着这么多的金戒指,突然觉的任务似乎不太难!这都完成十分之七了,她才来二十天左右。

一宿无话,天还没亮,面已经发好了。

老面饽饽,面开了就要做,要不然就发酸。

方橙把面案子,搬到炕沿上。开始做饽饽,这是个力气活,还得注意保温,面揉了五六面,变得筋道又光滑,一盆面,做了十一个饽饽,做好了以后,放在炕上的包袱里醒发,顶上盖炕簸箕,再盖上被。

方橙做第二盆面的时候,刚揉了一遍,老大家的就来了。

程银山家的洗干净手时,程铜山家的也进来了。

方橙没让老二家的上手,而是指使她添水烧火热锅,一会儿蒸饽饽。

“水就添两瓢,放上锅梁蒸帘,一会儿把玉米皮伸展一下,别沾上水。”

老二家的听话,一步步按照方橙的话开始干活。

方橙只让大儿媳揉面,说面的火候还不到。

她拿着玉米皮,把醒发好的饽饽一个个垫好,等锅里的水开了后,立马快速的,把饽饽放进锅里。叮嘱二儿媳,慢火烧,等停火的时候告诉她。

其实方橙在心里开了系统计时。

当第一锅饽饽出锅的时候,方橙她们,也做好了第二盆,这一次是十二个,等白白胖胖的饽饽出锅后,那麦香味,在这空气清新的早晨,能传出十里地。

锅里再加水,不一会儿也烧开了,开始了第二锅的蒸饽饽。

饽饽的香味太浓郁,在没有大鱼大肉的年代,吃一次全麦的饽饽,那就是很好的饭食了。

程银山和程铜山兄弟两个,起早贪黑惯了,这会儿天刚亮,两个人就轮番去打水了。

程禄山,也被饽饽的香味,给熏醒了。同时醒了的,还有许涟漪。

许涟漪的口水,都要涌出来了!这饽饽刚出锅的,她能吃十个!

程禄山没有贪恋被窝,而是起床出屋,发现水桶和扁担都不在,就哥哥们去打水了。现在家里的锅正在蒸饽饽,没有温水洗漱,他就背上背筐,拿起铁锹,又到门口去背雪。

许涟漪也起了,她也知道,今儿这饽饽一般是吃不到嘴里,主要是肚子馋虫让她躺不住啊!

…………

隔壁的程金山家的,早上熬的小米粥,煮了两个鸡蛋,粥有点清汤寡水的,还只有点点咸菜。

程金山问:“怎么只有这点?我和儿子吃了,你不吃吗?”

他婆娘苦笑了一下:“娘,昨日里只留了两顿的粮食,如果中午娘带不回来,咱们可就断顿了。”

程金山真是无语死了!

他娘抠字到这种地步,这粮食什么的都锁着,他们一家三口只喝水吗?

程金山家的,说道:“雪这么大,是咱村的集,也不知道能不能开集,等半头晌时,俺去看看。今早俺就喝点米汤就行。”

现在她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婆婆手中掐住了粮食,现在无粮,她也不敢撬了锁,要不然婆婆回来发疯,她可招架不住。

程金山心里也对去舅舅家奔丧的父母有了意见,明知道路上雪多路滑,去了肯定当天回不来,按照习俗要殡三殡,三天才能回来。哎,只留一天的粮,这剩下两天,不论是撬锁还是借粮,都不是好办法。如果没有这么大的雪,今儿开集,婆娘还能去集上买方豆腐,买几个切边火烧啥的。

陈金山家的身上实在没劲,从清早就闻见二婶子家做的饽饽麦香味,显的更饿了。

家中一大一小两个男人,身子弱,一个还病着,只有半棵白菜,还有油盐,自己炕柜里有两三块豆糕!从来没想过,家中那么多粮食能饿着!

那斧子早就开始嚷嚷着要去堂祖母家吃饽饽。

陈金山家的哪里敢让他出门,只能哄他一会去集上给他买糖球吃。

斧子这才不闹了,倒是说:“祖母总说堂祖母家日子精穷,吃不上穿不上的。可她家日日都有好吃的!”

听了这话,程金山家的说道:“哎,当家的,如果,如果俺说咱也买点粮备着怎样?俺是说就是俺收着粮。”

程金山想如果再有这样的事儿,自己还与老婆孩子子饿着?手里又不是没钱!

他点头了。

本来怕他不答应的婆娘,赶紧开了炕柜背对着孩子,点出五十文钱,又拿了一个黑包袱皮,等会儿背上筐子去赶集,那包袱皮等买了东西好盖上。

这会儿把屋里的炕再添柴烧着,让当家的和儿子别出门,程金山家的忍着饿,开始清理院子里的雪。

雪太厚了,一次只背一筐,还很沉,背着出了街门往东七八丈远有个大沟,把雪倒那里。要是随便倒路边,雪一化,路都没法走了。

背了五六趟后,金山家的觉得心里烧的慌,这是饿狠了。以前吃的也不多,但不用干力气话,自然不饿。这清雪什么都有那三个小叔子干,如今只有她一人干。

今早,她偷偷往那西院里看,院子里,房顶上清理的那个干净!天气回暖化雪,那地面边是干干爽爽的。

金山家的脸色不好的回了屋里,一头扎在炕上,对那对父子说:“俺是饿的,先缓缓再铲雪!”

程金山也心疼婆娘:“斧子他娘,别管雪了,咱们不干了。一会儿缓缓赶集去!能买到啥就买啥!”

“娘回来看到雪没铲,要骂的!”

“没事,有我来说。”

金山家的忍着心慌头晕,在炕上一动不动。

程金山突然想着炕柜里的豆糕,赶紧让儿子拿出来给婆娘吃。

斧子虽然很馋,但看到娘亲要晕了的样子,拿出来后,递给娘亲,还贴心的递上了早上剩的米汤。

等金山家的吃下两块豆糕,一碗米汤后,人才像活过来一样。

这会儿,她突然伏在被子上呜呜的哭着,而程金山则是摸着她的头发,叹息了一声。

…………

程四海与婆娘去后刘家村奔丧,去的路上,二人带着孝衣孝帘啥的,这样刘家就省了两身孝布,还带了一扎烧纸,三样糕点,一小坛烧洒。

路上二人小心翼翼的,别打碎坛子,走的慢些。十里不到的路,过了晌才到。

晚上混了一肚子热汤,也不敢往家赶,反正第二日,第三日还要回来,就在后刘家村住下了。

打算出殡下葬后再回家。程四海倒是想起没给儿子一家留够粮食,但一想,没吃的村里赶集可以去买着吃嘛!也就放下心了。

至于程刘氏根本就没有想起来,到了后刘家村后,她整个人就悲悲切切的无法自拔。哭灵时,比孝子贤孙还声大,来人个个都知道他们兄妹情深似海了。

…………

程二妮嫁的是栾河屯王家,在家中是长媳。

当年被程刘氏那样欺负,其实当时她娘就帮她找回了场子,还把她和大姐教的泼辣,远近有名的很。

程刘氏还到处说她姐妹跟母老虎似的,可一到能说亲的时侯,姐妹俩却很投婆婆缘。

泼辣些,凶一些才好!能护住家财,能护住相公儿子。

程二妮一进婆家门就当家,小姑子,小叔子在她手里,面子上倒恭恭敬敬的。

三年抱俩个,还都是儿子,还都立住了,公婆对她满意的很。

小叔子定亲了,明年冬天妯娌进门,小姑子有时在公婆面前讲个酸话,争个东西啥的,也被公婆压了下去。

今日,程二妮早早发面做了十个馒头,当然不全是白面的,只有表面一层是白面,里面是玉米面的。

王家公婆一点意见也没有,只让女儿跟着做,学手艺。

蒸出来后,个个白胖,那小姑子叫王花,虽然心中对嫂子有意见,但也佩服她的手艺。

程二妮的相公叫王树根,小叔子叫王草根,两个人都憨直。

“孩子他爹,明个俺回娘家,你就别去了,孩子俺也不带!”程二妮,找出孝衫,放在篓子里,又找给自家老娘做的棉鞋。

王树根听了婆娘的话,憨笑说道:“俺送你过了狗头梁,再回来。明个俺在家给土狗和土猫俩做两个小凳吃饭用。”

程二妮听当家的叫两儿子的名,觉得要找三弟给孩子起个大名了。成日里被狗啊,猫啊的叫着。

程大妮也在叮嘱大闺女:“明个娘回姥姥家,你带弟弟跟你爹在家,别出门铲雪,你们人少不耐冻。”

吴四嫚点点头:“娘放心,弟弟俺看的住!”

程大妮摸摸闺女的头,一转眼,孩子都十岁了。

现在她肚子里揣着一个,不知男女,因为有儿子了,也无所谓男女了。

儿子六岁,最是调皮,有时连爹娘的话都不听,却听姐姐的。

程大妮当家的是家中老四,上有三个哥哥,下有一弟弟。

吴老四家已分家,公婆早就过世,三年祭都过了。

吴老大死了婆娘,留了一个闺女,就是吴大嫚。

吴老二死了,留下了婆娘和一个儿子。

于是两家合成一家,堂姐弟变成亲姐弟。

吴老三,娶了一房,不会生,休了!又娶了一房,三年了,还没生,近日里有了要过继兄弟儿子的想法。

老五家倒是孩子多,吴二嫚,吴三嫚,还有吴六嫚,中间五嫚听着不好听,就叫六嫚了。如今还有个小儿子才两个月。

这老三家要过继兄弟家儿子,实在是一家只有一个儿子,肯定不能给啊!

那就是算计她揣着的这个,她怎么舍得?

程大妮早与吴老四商量好了,孩子没有嫌多的!一个都不过继!这次回娘家,也与兄弟们通通气,到时候可以来撑腰!

兄弟多了,在婆家说话做事就是硬气。

吴老四挑着水进门了,见婆娘在烧火做饭,火映在她的脸上,红扑扑的真好看。

把水倒进水缸,放好水桶和扁担,进屋后,见大闺女正在缝针线,小儿子在旁边捣乱,不时被姐姐朝屁股上拍一巴掌。

“明个早上,俺送你吧。”吴老四也蹲在婆娘身边烤火!

“不急,要是俺兄弟来了,你就在家守着俩孩子,这天冷怕那个小子跑出玩雪!要是俺兄弟没来,你再送!”

“好!”

火膛里的火,暖烘烘的映在屋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