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穿越之婆婆大集锦 > 第29章 科举文里的恶婆婆二十八

其实方橙太看的起程四海一家了。

这一早,程温氏一醒,就觉的不太对劲,只觉的右边头皮怎么这样清凉?抬手一摸,吓的惊叫出声!而又双手上头乱摸,又发现左边头发还在,右边头发一根也没有了,还是从中间齐齐少了一半。

程刘氏吓的叫喊出声,而且是很怕很怕的叫声!跟狗被踩了脚一样嗷嗷叫。

程四海被她吵醒了,不由恼怒地喝了一声:“半宿拉夜的,张罗什么?不睡就起来干活!”

程刘氏这时吓的躲在被窝里,抱着当家的腿,浑身颤抖着。

程四海被烦的,对她蹬了一脚:“起开!哆嗦什么?”

这样一蹬,程刘氏反而抱的更紧了。

程四海被惹怒了,使了狠劲,又蹬了两脚,把自家婆娘蹬的,松了手,却在被窝里嚎啕大哭起来。

这时,天也蒙蒙亮起来。程四海披衣起身,用拳头捶了捶,把头蒙在被窝的婆娘:“天儿亮了,起来收拾干活吧!你说你清早的在被窝里,呜呜的哭什么?”

这时,程刘氏依旧在被窝里哭喊到:“当家的,俺没脸见人了!呜呜呜…”

程四海有些烦她哭了,一掀被子,他从被窝里捞出来,只见他婆娘,披头散发的捂着头,想往被窝里钻。

“到底怎么了?大清早,你发什么疯?”程四海被她搞懵了。

“当家的,俺的头发,俺的头发,呜呜,没脸见人了!”程刘氏终于从被窝里出来,放下捂头的手。

程四海,终于看清了,婆娘呜呜哭的原因,她被鬼剃头了!

看到婆娘的一副鬼样子,程四海也觉得头皮发凉!他也吓的一阵哆嗦了。

“肯定是爹!他嫌弃俺没有好好给他烧七,没有好好供奉!金山他娘,快起来,再多叠些元宝!快起来,收拾桌子,给爹供上糕点!”

二人这才慌里慌张下炕收拾忙活。

程刘氏把左边头发抿在右边,又用包好,又包上了个头巾,因为家中没镜子,就问程四海:“当家的,俺这样行不!”

程四海抬眼看了她,总觉的别扭。

又仔细观察了一下,一拍大腿说道:“你这右边的眉毛也没有了!”

程刘氏觉的真是无脸见客了!

最后还是程四海用烧火棍给她画上了一道眉,又黑又粗还掉渣。

最终程刘氏还早早换上孝服,戴上孝帘,算是遮住了丑。

乔松和马六比较警醒,听到程老太婆叫的声,都醒了。二人对视了一眼,无声咧嘴笑着。

原来昨个马六手起刀落,几下把程刘氏的右边头发和眉毛都剃了。反正这俩老货不孝亲爹在村里出了名。

“大哥,你说咱这是不是也算行侠仗义了一回?”马六小声说。

乔松立马制止他说话,说道:“白天了,谨慎些!”

马六听了,马上变成木讷又憨厚老实的庄稼汉。

出了房门,一人挑扁担拎水桶,去打水,一人到厨房生火烧水洗漱,又给程金山屋里的火炕添柴。

程四海与婆娘放好供案,供上供品,点蜡上香,磕头烧纸。夫妻二人做的十分虔诚!

一头晌,这程四海家就来两家姻亲。一家是后刘家村程刘氏的侄子,侄媳带三个小子。

另一家是儿媳娘家,枣子坳村温家人。来的是金山家的老娘,又带了两个兄弟,弟媳,又两个侄子。

几个孩子开心的在院子里玩,看见院子里有一道玉米杆墙,还好奇的想挖个洞钻进去。

西院的吴老四,拿着铁锹拍地,拍的那地面啪啪响,把想挖洞过来的孩子吓回去了。

程金山也在堂屋招待大表哥又两位大舅哥。

他丈母亲带两个儿媳则进了屋与程刘氏打了个招呼就去看小产的闺女了。

金山丈母娘,本姓梁,人称温梁氏。

她带着两个儿媳一进屋,就对自己女儿一通埋怨:“你个傻嫚子,怎么不叫人回家说声?俺和你嫂子们都不知道,连个鸡蛋都没给你带!”

金山家的说道:“娘,俺都快好了,日日能吃上三个鸡蛋呢!”

温梁氏坐在炕头上,仔细端量女儿,瘦了许多,脸色还黄。

她是心疼又无奈啊!

打算明后两天不论哪天再来一趟,送上两把鸡蛋,再把孩子身体补补。

程金山等到快去北山上坟了,也没有再等到有客来。

他不由想起老爷子出殡,他还为安排客坐席而发愁,而如今,孩子都上桌也就两桌客。

刘家表哥倒是对马六夫妻有兴趣,问道:“当老爷的滋味好吧?表弟贵不贵?不行俺也买个尝尝当老爷的滋味!”

程金山有些小得意的讲:“表哥,可别瞎说哈,咱们都是平民,怎么能买人呢?这是雇佣的帮工,管吃管住,月银五钱呢。”

“什么?这么贵!表弟你雇俺和你表嫂吧!不用给五钱银子,四钱就行。”刘表哥有点心疼,又觉的姑婆家有钱!

程金山,打着哈哈说:“那怎么行?我要是使唤你呀,我娘能心疼死!”

又懒又馋的两货,他又不傻,雇佣回来两个祖宗干什么?

倒是他两个大舅哥好奇怎么客这么少?上次来还人多的宴客没地方坐。主要是程家本家一个也没来的。

于是二人就问了:“那二房婶子他们怎么不来?”

程金山叹气讲道:“那二房,可能觉的我这一支是累赘,就与我们断亲了。”

“那,这边本家呢?”

“可能都去二房那边了吧,毕竟那边今日霍霍的东西多。”程金山无奈的讲。把自家说的无比节俭,会过日子。

“那扎马和扎库呢?”

程金山无语了“哦……”

谁心里都有杆秤,不会都为了一吃的,都去了二房;也不会节俭到,能雇佣起仆人,却不给老爷子扎马!这男人烧祭,必定有马!

两个大舅哥心里可开始嘀咕了。

…………

程氏祠堂今日里,人来人往。但没有开正祠堂的门,只在偏堂。

程氏族人几乎都来,大部分人都扛着桌子,凳子,还有带盆碗碟的。主要是人多,方橙买的不够使。

今日里,程银山是当家爷们,排桌位,摆祭品,牛车拉扎马,扎房子,一切全套。

方橙还是用了两倍的银子,让扎彩铺子给老爷子扎了全套。

程铜山就是管着全场用的家伙什。哪件是自家的,哪件是借谁的,借了几件。还有牛和牛辆也归他管。

程禄山则是布置他与几位同窗的位次。一张八仙桌,八张官帽椅,难得是一对一对的,虽然材质不一,但也干净古朴。这是集全族之力找出来的。

方橙买的带彩的茶杯茶壶,酒杯酒壶都已备好。族长还提供了一个煮茶的小泥炉,放在桌上,很有意境。

银山家的管着媳妇姑娘家迎来送往,铜山家管着席面,许涟漪就是专门烧水,供应开水泡茶。

此时祠堂偏房早就暖烘烘的,一众人找到座位先寒暄一番,再搭把手干活。

快到了巳时了,方橙的侄子带儿子来了。一来先道歉,说他爹前几日天太冷,有些风寒,刚吃药见好,就没让他行动。

方橙表示理解,又说回去时捎点姜给他。

刚到巳时,大锤与银州家的小子,带着一行坐马车的人到来!

正是程禄山镇子上的同窗。

来了三辆马车,共五位主子,五个书童,三位马夫。

平日里,农家有头牛算是富裕人家了,马是不常见的,如今可以见到三匹马,来客和族人们纷纷出门看马,并羡慕的看着来客。

这份看热闹的气氛和目光,倒让镇子上来的客人有些许得意。

程禄山和程银州来接待一行五人。

程铜山则是招呼三位马夫牵马拉车来到旁拴马桩。

停好车,卸下马,又拴好,程铜山告诉他们,车马在祠堂这安全,有专门人看着。要喂的话,粮草,水都有,可以自己去喂。不帮忙喂,主要是不了解马的饮食习性。

三位马夫都表示多谢后,才去了偏堂里喝热水暖和暖和。

马骏一行人,原以为会在低矮的房屋里,坐在炕上吃席,没成想却在程氏祠堂,偏堂里。

里面已经生了炉子,一点都不冷,屋内,也没有霉味儿,反而烧了香纸,有了一种干净佛香的气味。

程银州也是读过书的,比几位年长七八岁,虽读书不成已回家种田,但书塾里熏陶过的礼节,读书养出的气度,一下子被五人给认可了。

程禄山招呼几人落座,又去旁边叫来十岭叔家读书的小郎,十一岁,进学两年,自然够不到程禄山交的朋友的边。

如今得了禄山哥的提携,心中很是感激,连忙上前。

程禄山对马骏几住讲:“我族弟,读书两年了,先生夸他比我当年勤恳多了。来,这位叫骏哥!可是在貌材上压我一头的大哥。”

程小郎名叫程北风,立马脆生生的川骏哥。

“这两位可了不得,一听名字就知道品质高洁,你喊松哥,菊哥,那位是论语哥,最后一位叫锦书哥,这才是文采斐然的真才子!”

众人听了程禄山胡侃自己的名字,笑的不行。

徐三思还用手中扇子点了点程禄山,讲道:“你这在家守孝呢还是在家磨嘴皮子了?”

程禄山不客气他的表扬:“都有都有!”

程东风连忙去给茶壶接水,又放在小泥炉山,开始煮茶。

众人说起分别时日间做什么诗词啊,又干什么让先生翘胡子的事儿。

程银州讲了几农忙时的小趣事儿,程东风则给全桌的哥哥们加水添茶。

在些间忙活事儿的族人们,一边干活,一边坚起耳朵听听读书人的事儿。

还有人打量几位公子哥身上穿的衣服的样式,那青淡色,月白色,灰色的布料一看就是绫罗绸缎。哎,买不起,不过照样子可以做件棉的,过年时给家中少年郎做件,也时兴一下。

那五人带的书童,都在他们不远处站着,不过也都喝过热水暖和一下,时刻以备主子有事吩咐。

程十岭见小儿子在那桌哥哥长哥哥短的,众人还考校了他几句,又夸奖他,说什么程氏果然人才倍出,大有耕读之风。

这几句,他牢牢记在心里,一会跟族长好好讲讲,必竟都是有见识的书生说过的。

刘锦书尝了一口茶,不由惊奇道:“这茶?不,不不,是水,这水不错!真是清冽又回甘啊!”

他此言一出,几人连忙细品,都纷纷点头,果然,几人不愧是玩在一起的。

程银州和程东风一愣?老井的水好?

只有程禄山知道几位言外之意,也顺着说:“那回去时,一定都带一坛老井水,与同学共煮茶!”

几个都表现的很开心,对程禄山表示感谢。

这族人和客人的心思又变了,这当年逃荒过来时,难道是挖的仙泉?那清冽回甘,哎呦喂,这是不是包治百病啊?必须是呀!回家时,必定打一桶!不,不不,回家找人来挑,挑一担!

程氏族人想的更多了,要不把那井圈进祠堂吧?有点远?怕啥?全族出点钱,把它圈进来!这以后就是咱程氏的传家井了!

这时,方程与族长夫人一起走进偏堂。

程禄山忙把同窗引见给自己老娘。

几位少年读书立马给程李氏,方橙见礼。口中叫大伯母,二伯母。

程李氏笑着说道:“招呼不周,银州照顾好几位弟弟!”

程银州立马说道:“放心,母亲!”

方橙也对几位少年郎讲:“诸位儿郎到这里来,如同到家,有什么不妥的地方,也不必与禄山客气。”

众人称是。

两位走后,那王寒松称赞道:“两位伯母和蔼可亲,慈眉善目,再观程氏族亲,兴家之道啊!”

王寒菊接上了:“咱们与程氏兄弟相识相交,可是三生有幸啊!”

另三位也甚是甚是的回应!

这五人喝着茶吧,醉的不轻了。程禄山见程东风去接水去了,连忙对五位好友同窗讲:“诸位,住嘴吧,这夸的我的脸都成猴腚了!”

“呵!你也有今日!谁在我老娘面前说我被先生看重,被同窗敬重?”马骏不客气的讲。

王寒松和王寒菊异口同声讲:“这才到哪儿?有人可在我家老祖宗面前说她老人家肯定会得孙子孝顺,成为老封君!”

程禄山,只好说:“实话实说还不行?”

五人都吃过程禄山夸大其词夸人法的亏,这不来报复来了。

谈笑之间,过的特别快,巳时快过了,程禄山拜托程银州与程东风照顾几位好友,他则要随众上去祖坟祭拜。

…………

有时就是赶巧了。当族长带领程银山三兄弟加上一众族人,与程四海父子,加上刘表兄,两个大舅哥相遇时,真正表现出谁人少,谁尴尬。

程四海人还倔犟,非要走在二房的前头。

就气昂昂的,他就要第一个拜祭!

程银山也想快走,反而被族长拦下,等对方走出三丈远,才跟随其后。走过几步,程银山发现了为啥让大房先走。

前头,程四海背着鸡鱼肉祭品,搀扶着儿子,他儿子金山手里提着两刀纸。

刘家表兄拐着篓子里面盛着香,蜡,纸钱。

温氏兄弟俩一人拎一袋子金银元宝。

而程银山这边人马,乌央央的五六十人。有抬猪头,有抬鸡鱼,又有两个姑娘家也各摆上一台祭,其中七八斤猪肉,一鸡一鱼!扎纸有五十件左右,大的在马车上拉到北山底下,等大家一起搬到坟前。

而且有两串鞭炮,能从家里,十步一拆放一响!

程四海听着鞭炮声,又想到身后一大群人看着他们几人,就觉得后背像针扎的一样!就想快走,而程金山则是真走不快。

程四海没有办法,只能慢下来,让二房的先过。

而二房的人也慢下来,反正就是一个,你在前,我在后,你快,我快,你慢我也慢!

就是在身后看着你,至于看啥,你品,细细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