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光绪之路:系统掌权 > 第104章 深谋远虑(2)

当夜,光绪再次召集一批心腹谋臣,密议进一步的策略。除了整顿商人秩序,他还意识到,加强财政储备并非一朝一夕之功,必须依靠更多切实有效的手段来支撑。因此,决定在对外策略和军备上,进一步筹划和布局,以确保朝廷在未来任何可能的变局中,能够稳如磐石。

沈清言随行而至,站在光绪身旁,谨慎而专注地聆听着各位大臣的讨论。此刻的大殿内,众臣在讨论如何拓展税收来源和推动地方经济时,话题渐渐转移到改善军备和边防巩固上。一位年长的大臣发言道:“皇上,内有商贾牟利,朝廷有法制约,固然可行。但外部如若有所窥视,边境一旦出现动荡,国库再充盈也将难以支撑,臣建议同时巩固兵力,以防备万一。”

光绪微微颔首,冷静地回应:“边防重事,确需通盘考虑。沈清言,关于军备整顿,你有何建议?”

沈清言恭敬地起身道:“皇上明察,臣女以为,不仅需要巩固军备,还应分批调整军队结构,增设一些精锐军队,编入新的军事装备和武器。既可固守边防,亦可为未来的军事部署提供支撑。”她微微顿了顿,接着提议,“除此之外,朝廷还可利用各地商贾的支持,通过税收定向筹集,专门用于军备建设,既减少国库负担,也让商贾更加服从于朝廷的政策。”

光绪深以为然:“这确是一个稳妥之策。”他沉思片刻,接着道,“朕决定设立一个军备充盈基金,专款用于边防军备升级。商人们既有朝廷庇护,便该为国家安全出一份力。”

大臣们闻言,纷纷称赞皇上英明,光绪颇为满意。然而,眼见军备和财政逐步充实,他的心中不禁又掠过一个更大的计划——收复丢失的疆土。这一设想虽然庞大,却早已根深蒂固。眼下虽未提及,但他心中已然在构想,待时机成熟时,必将亲手实现这宏大的夙愿。

而在这暗夜密议中,沈清言成为了他最为倚重的助手。几次策略的成效显着,光绪愈发意识到,沈清言不仅在财政上颇具天赋,她的冷静果断和智慧,对政务与外交亦有极大帮助。而且她从不贪功、言行有度,让光绪倍感信赖。

夜已深,光绪遣散了众臣,独留沈清言在御书房。他靠在座椅上,轻轻叹了口气,神色有些疲惫。沈清言注意到皇上神色异样,试探性地问道:“皇上心有不安?”

光绪微微一笑,摇了摇头,语气中带着些许忧虑:“近来事务繁重,心力难免有所劳累。朕虽决心振兴朝廷,但时而也会忧虑——倘若朝中大臣与商贾各有盘算,未来之路会更难走。”

沈清言柔声劝慰:“皇上英明果断,定能使朝廷稳如泰山。正因皇上思虑周全,方才未雨绸缪,这也正是我们大清的福气。臣女相信,皇上必能实现一统之愿,臣女亦愿尽全力为皇上分忧解难。”

光绪感激地望了沈清言一眼,缓缓道:“沈清言,朕心中已有计较,未来不论大事小事,皆需与你共商。”

沈清言恭敬地行礼,肃然道:“臣女一定全力以赴,不负皇上信任。”

那一刻,两人虽不言明,但彼此间却多了一份无言的默契。沈清言虽是臣女,却以她的睿智与忠诚,成为光绪在皇宫内最坚实的支持力量。

翌日,光绪决定采取新的政策来进一步扩大对军备的支持,同时将沈清言提出的设想更为细化。为尽快落实这些方略,光绪召集一批与财政和军备有关的重臣,并发布旨意,筹备成立“边防巩固专项基金”。

在朝会之上,光绪的提议赢得了部分大臣的支持,但也引来了些许保守派的疑虑。礼部尚书张清海率先提出了反对意见:“皇上,虽说军备与边防重要,然而设立专项基金征收税收,恐会引起商贾不满,导致地方动荡。不如从国库调拨,而不再额外征税。”

光绪早有准备,冷静地回应道:“张大人,国库的资金需要用在更为广泛的事务上,而边防巩固则是当务之急。如果过度依赖国库调拨,便是让国家资源始终处于紧张之中。更何况,这份基金会从商贾获利的部分抽取,并不增加赋税,反而可以形成对他们的一种激励,令他们对朝廷更加忠心。”

朝堂上的议论稍稍平息。沈清言适时上前,开口解释道:“边防巩固并非一朝一夕之功,所需的资金极为庞大。如果只从国库支出,朝廷势必无法兼顾其他事务。因此,臣女认为,皇上提议的专项基金不仅能缓解财政压力,还可使得国家逐步建立更稳固的防线。”

光绪点头称赞,朝堂之上顿时一片沉默。张清海虽面色不悦,却也难再反驳。其他大臣纷纷表示支持,光绪心中暗自庆幸,朝堂中忠诚的臣子仍然居多。

议事散去后,光绪回到御书房,暗自思索该如何推行这项新政策。他察觉到张清海这样的守旧派可能会给政策带来阻力,而这种阻力往往在政策执行中比起明面上的反对更难缠。他召沈清言至旁,沉思道:“清言,张大人虽然对朝廷有忠心,但观念过于守旧。若不化解他的疑虑,朕的政策执行起来恐怕会阻力重重。”

沈清言点头认可,她深知张清海在朝中威望颇高,直接推行新的策略必然会引起反弹。她轻声提议道:“皇上,可以考虑与张大人先行沟通,再从他的关注点出发,对新政策做些微调。若他有所理解,或许会自发协助推动。”

光绪略一思索,觉得此计妥当,遂道:“此事便交由你处理,清言,你与张大人沟通,试着让他了解朕的想法。”

沈清言领命,随即安排了一次与张清海的会面。她向张大人说明了皇上此举的深意,详尽解释了新政策如何在不增加商贾负担的前提下,为边防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资金支持。张清海起初态度冷淡,但听她耐心讲解,逐渐被她的理性分析和诚意所打动,终于松口表示会配合支持。

数日后,边防巩固专项基金的方案正式颁布,朝堂中无异议之声。这项政策顺利推行,光绪心中也终于松了一口气。

政策推行后数月,边防巩固的效果逐渐显现,军队装备更新,边境安稳,地方百姓也感受到朝廷的用心。光绪清楚,这只是长远计划的第一步,但国家的各项建设已逐渐步入正轨。他的信心愈发坚定,未来还会有更多重大的变革等着他去实现。

正当此时,沈清言向光绪报告了另一件令人振奋的消息:从沿海商贾处征集的一笔大额资金即将到账,为边防建设和武器装备升级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光绪听罢,心中感到一股豪情。他与沈清言对视一眼,淡淡笑道:“朕与百姓共图天下富强,若能将国库日益充盈,军备稳固,百姓安乐,便可无愧于心。”

沈清言微微颔首,低声道:“皇上仁心,当得民心。如今朝政日益稳固,若能继续保持,国家必将迎来辉煌盛世。”

光绪深深看向沈清言,感慨道:“清言,朕每走一步,都需有人为朕分忧,幸而有你在侧。未来的变革之路仍充满未知,但有你与众臣相辅,朕才更加坚信此路能行。”

这一夜,朝中新政已逐渐成型,而光绪与沈清言的默契也更加深厚。在风云诡谲的朝廷中,两人不再仅是君臣,更成为彼此最为信赖的同路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