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四合院:放不下秦淮茹?她克你 > 第173章 嗷嗷叫!!!

张少武赶着马车,来来回回五六趟,才将春都仓库里的干果干货,给彻底拉完。

他每次赶着马车,找个没人的地儿,将马车上的干果放进空间里面。

而每次控制的时间,都在二十分钟左右。

把头刘三春心里知道,这名叫“张无忌”的兄弟,肯定有自己的门道。

现如今,去外省的火车皮多紧张,只有当官的才能调火车皮,老百姓想都不用想。

虽然,他刘三春在长春南城是个不大不小的人物,可在长春这地儿,还是人家当官的说了算。

等张少武拉完最后一趟,他回仓库还马车的时候,把头刘三春堆着笑。

“无忌兄弟,回家里吃顿家常便饭。”

“我给你说,俺们家做的小鸡炖蘑菇,那老地道儿了。”

“嘎嘎鲜亮,嘎嘎的好吃。”

张少武看着把头刘三春盛情难却,就点头应道。

“成!可咱们说好了,我不喝酒,有任务在身。”

刘三春搂着张少武的肩头,“不喝酒!其实,东北人也没那么喜欢喝酒,就是这地儿冷,喝酒暖和,他省钱省柴火,也省的动弹。”

“你以后,要是常来长春,就知道长春的好处了。”

俩人说说笑笑,从春都市场又走到,那处棉纺厂宿舍楼。

屋里很热,把头刘三春一进屋,就把狗皮大衣脱了,扔在炕上。

“兄弟,咱上炕上炕。”刘三春招呼道。

“以后,这就是自己家,甭跟我客气。”

张少武将鞋一脱,屁股坐在炕上,浑身瞬间都暖和了。

盆装的小鸡炖蘑菇,闻着就香味扑鼻,谁吃都得迷糊。

人家把头刘三春没把张少武当外人,就盆里的小鸡,绝对是家养的小笨鸡,只有家里来“qie”才吃的家禽。

俩人在炕上吃着小鸡炖蘑菇,就见刘三春从柜子里,拿出一瓶烧刀子,自己倒了一杯。

“兄弟,你不喝,我不劝你。”

“可我吃肉不喝酒,总觉得吃肉嘴里没味儿。”

他说着端起酒杯,往嘴里一灌,脸上瞬间就红了。

“这酒多少度的啊。”张少武闻着酒味儿,很上头。

“烧刀子就一个度数,七十度的。”把头刘三春盖上酒盖,再也不喝第二口。

“这酒啊,喝着嗷嗷的辣。”

张少武脸上带笑,突然想起一件往事儿。

话说,有个东北人在广东做生意,一说起牛逼,就是嗷嗷牛逼。

后来,他怕广东人听不懂,就改了俩字,叫嗷嗷犀利。

东北人在整个华夏,应该算是适应能力最强的一种人。

天南海北,似乎都有东北人的身影儿。

“刘哥,我想给你打听一点别的事儿。”?张少武将筷子放在旁边。

“客气啥?你想知道啥,只要是我知道的,都告诉你。”把头刘三春打了个酒嗝儿,“俺们东北人,嘎嘎敞亮。”

张少武惦记着,给老中医曹元方收中药材的事儿,便开口问道。

“刘哥,咱们长春这块,有没有卖中药材的地儿。”

“我听说,咱们东北这块的人参,是最好的。”

把头刘三春听着他的言语,猛地坐直身子,“兄弟,那不是哥哥给你吹牛逼,长白山的参,确实是好。”

“民国的老年前,俺们屯子有个人,用人参吊命,你猜吊了多少年寿。”

“二十七年的寿,人家活到一百零三岁,才没的。”

张少武嘴角带笑,夹起一块鸡块,送进嘴里。

“那卖中药材的地儿,到底是在哪儿的。”?

“不瞒您说,我来东北,就是想找点好的人参,给家里老人吊命用呢。”

把头刘三春摸着下巴,琢磨着说道。

“无忌兄弟,要是俺们当地人,去找吊命的人参,就俩地儿。”

“一是去长白山,从长春走,没个七八天,还真到不了,来回一千多里地。”

“还有一个地儿,倒是不远,在长春的杨家崴子,那地儿有人从山里出来卖中药材。”

“可你要说,想遇上好的人参,那反正得看命,这事儿俺不能给你吹牛逼。”

张少武记住了“杨家崴子”这个地儿,点头说道。

“成,有空我去看看。”

“还等啥有空啊,咱俩现在就去看,我问一句,你会开车不。”?把头刘三春准备下炕。

张少武点头,“那肯定会。”!

“唉呀妈呀,俺兄弟就是个人才,全能人才。”把头刘三春算是把情绪价值彻底拉满了。

“现在,咱们去杨家崴子,那地儿卖中药材的人不少,我告诉你,那地儿可是个好地方。”

张少武看着刘三春下炕,自己也赶紧穿鞋,他还挺喜欢刘把头这种,风风火火的劲儿。

俩人出屋,刘把头带着张少武,来到长春第二纺厂的里面,让他开着一辆老款吉普。

从长春纺织厂出来,沿路都能看见“二二八厂”“七九三厂”“五五一四厂”“三五零四厂”等等。

而张少武押运的那批铜件儿,是给第一春汽厂送的,后面还有七七一厂。

六十年代的长春,最红火的地儿,就得是“司大林大街”跟“秋林公司”。

最有意思的,当属“长春电影厂四宿舍”,当地人叫“长影四宿舍”,很多知识青年都想进长春电影制片厂。

而把头刘三春说的杨家崴子,在长春就有点偏,可这地儿也不算荒凉,只能说人少。

张少武与刘三春开车一到杨家崴子,就见不少人,赶着马车来卖中药材的,一般都是没炮制的,算是中药材里的干货儿。

有些买家忌讳这个,很多懂的人,会拿回家自己炮制。

张少武不懂中药材,走到一处卖草药的跟前,就听卖药材的人,呼着哈气问道。

“刚结婚吧,来点黄金草,嘎嘎的好。”

把头刘三春知道他不懂,咧嘴笑着说道。

“这在俺们东北,大名叫黄金草,小名叫嗷嗷叫。”

“搁别人,我也不拦着了,可是对兄弟你,我得说实话。”

“这玩意吧,没那么猛,主要还得看兄弟自个的本钱。”

“说是叫嗷嗷叫,那都是唬人的。”

他说的声儿很小,并没拆人家卖家的台。

张少武脸上带笑,这也算是摸透了男性消费者的心理,不管行不行,反正有人试错。

他在杨家崴子的街边溜达着,路边摆摊卖的中药材,在他眼里不算好,张少武心里还有点小失望。

可就在张少武准备走到时候,有人喊了一声。

“老参,五六百年的老参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