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新生一九二七 > 第132章 十年教训

新生一九二七 第132章 十年教训

作者:斗平山人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4-11-20 22:39:54

前段时间严打,查封不了少房产。还有那些官员逃离烟台后,其房屋也归了司令部。杨解放手中现在不缺房产,安置这些人不在话下。甚至连医院都提前找好了场所。主管后勤的孔宗儒承担了安置这些人的工作。

杨解放与谢葆璋来到司令部,单独面谈。谢葆璋道:“海军可是一个烧钱的兵种,凭着胶东一席之地,你真能承担得起一支海军舰队的开销?”杨解放回道:“万里海疆,需要一支强大的海军,我等必勉力为之。”谢葆璋又道:“听说你还在日本订购了两艘轻型巡洋舰。维持这几艘军舰,已经是你的财力极限了吧?单凭这几艘军舰,可保护不了这万里海疆。”杨解放点头道:“所以我还想从美国订购两艘航空母舰。图纸都画好了,你给过过眼。”说着拿出了早已准备好的埃塞克斯级航母图纸摆在桌上。

谢葆璋只瞄了一眼,便一脸奇怪地看着杨解放,说道:“好奇怪的造型啊!甲板上怎么没有大口径火炮?”杨解放回道:“航空母舰只要有足够多的飞机就好,不需要太多火炮。”谢葆璋道:“那不成了活靶子吗?”这个时期,各国对航母应用还停留在战列舰时代。各国的主战航母几乎都装备了大口径火炮,可充当战列舰使用,航母上的飞机只用来侦察敌情,少数的攻击机能否在海战中起到多大的作用并不被看好。埃塞克斯级航母的设计理念是超越这个时代的。杨解放想要发展海军,只能采取这种弯道超车的策略。他回道:“两万七千吨的排水量,这样的战列舰,你觉得五大海军强国会允许我们建造吗?”谢葆璋只微微一思索就认同道:“所以,你想另辟蹊径,避开华盛顿海军条约的限制?可这样的战舰如何能跟人家的战列舰对决?”杨解放不得不费一番口舌,把未来的海战模式跟谢葆璋讲解清楚。

谢葆璋听得目瞪口呆,忍不住赞道:“想不到我们中国竟有你这样的军事奇才!可这样的战舰得花多少钱啊?我们真有这个财力同时建造两艘?”杨解放道:“能用钱解决的的问题交给我来办!用钱解决不了的问题就只能拜托谢校长了!”谢葆璋点头道:“好!我亦当勉力为之。”

杨解放接着又道:“有战舰没有足够的海军人才也是不行的。我们中国现在虽然有四个海军学校,但是规模都不大,每年能培养的人才有限。烟台海军学校是最好的海军学校,我想要扩大招生,不知道您是什么看法?”谢葆璋回道:“扩大招生是有必要的,但是每年扩招到千人以上规模,会不会太多了?反而浪费了有限的教育资源。”杨解放道:“我知道你施行的是精英教育。这本身没什么问题,问题是怎么保证招进来的这些人就是海军精英?我的想法是,宽进严出,层层筛选。凡是招进来的人,先进行一次入学考试,根据考试成绩将他们分成精英班、实验班、普通班等三个层次,每个层次获得的教育资源自然会有差异。每个学期考核一次,根据考试成绩进行调整。精英班考得不好的学员退到实验班,再从实验班中选取同样数量的优秀学员补入精英班;实验班与普通班也同样如此调剂。经过三年的筛选,精英班定然是你想要培养的精英。普通班的学员也能充当水手中的骨干。”

谢葆璋听明白了,点头道:“你这个办学思维倒是新奇,可以尝试一下。关于这个生源,我的想法是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招生选拔,你有没有意见?”杨解放知道他想要防自己一手,也不在意,回道:“我当然没有意见。如果没有招生到足够的数量,我这里倒有一批预备学员,到时候加以补充,这样可以吗?”谢葆璋道:“可以。”毕竟是在杨解放的地盘上,又是杨解放出资,当然得给人家留足余地。

接下来的话题就是扩建校区。杨解放早有准备,直接把整个东山划给海军学校。附近有几个小渔村,杨解放出钱将他们安置到别的地方。建设的劳力,现在也不缺。严打中抓捕了一万多人,其中大部分是青壮劳力。这些人自然不会留着过年,全部进行劳动改造。包括规划中的工业园区,也由他们承担主要的建设工作。

两人商议妥当之后,谢葆璋想要先去海军学校看看,便起身告辞。杨解放将他送出了司令部。回头便见黄生在等着自己。便把他招到办公室,说道:“这段时间,你光顾着泡妞,是不是把我交给你的正事忘记了?”黄生苦笑道:“哪能呢?只是这毓璜顶的墙角真不好挖啊!人家有美国教会撑腰,外面打生打死的一点也伤不到里面的人。人家在里面待得好好的,干嘛要出来跟着咱们担惊受怕?”杨解放自然也明白这个道理,所以黄生的工作没什么进展,他也没催促。接着问道:“那你来我这里干嘛?”黄生回道:“自从你约法三章以后,事情有了转机。当初去过青龙寨的那几名医生愿意到我们这里来工作。毓璜顶医院的护士学校也愿意帮我们培养一批护士。”杨解放点头道:“这也算是锦上添花了。按我的想法是把这个护士学校独立出来,改成烟台护士学校。这事估计你办不来,现在刘雅梅回来了,让她去办好了。你还有别的事情吗?”

黄生道:“施剑翘出院了,我再在医院里面待着也不是那么回事。是不是给我安排点别的事情?”杨解放问道:“你跟施小姐之间进展到哪一步了?”黄生有点不好意思地说道:“施伯母倒是没什么意见,施小姐对我也不反感。只是她非要为父报仇,一出院就找大小姐学打枪去了。我要是不能有所表现,只怕很难让她点头。”杨解放说道:“还真是个死心眼!这样吧,你去天津建一个情报组。嗯,最好是把施小姐也带过去,她想要为父报仇就去天津等着。”黄生奇道:“去天津干嘛?孙传芳没在天津啊。”

杨解放反问道:“馒头,你告诉我,要找一个人有几种方法?”黄生回道:“明察暗访,方法多着呢,具体有几种我也说不上来。”杨解放道:“其实就只有两种。一种是找,就是你说的明察暗访。另一种就是等,在对方的必经之路上等着他。孙传芳现在徐州一带跟北伐军对峙,你可以过去寻找。但是,我很负责任的告诉你,你还没找到他,你的行踪就先暴露了。那还能有什么果子吃?所以,稳妥的办法就只能是等,去天津等他。”

黄生问道:“为什么是天津?”杨解放回道:“孙传芳迟早会被北伐军打败。像他这种军阀,一旦被打败了,就会宣布下野,带着自己搜刮来的钱财去天津养老,舒舒服服的渡过余生。嘿嘿,这就是军阀混战不休的根源,胜则执掌天下,败则安度晚年,一点风险没有,是个人都想闹一会。可留下一个千疮百孔的国家怎么办?将官可以免死,难道那些无辜的百姓就该死?”

黄生会意,说道:“我明白了,我这就去天津提前准备。”杨解放点了点头,又道:“天津只是桥头堡,北京才是政治中心。你要想办法把手伸到四九城去。”黄生顿感压力山大,说道:“我当尽力而为。”杨解放拍拍他的肩,说道:“放轻松点,事情没那么难办。我在天津给你准备了一百万大洋,足够你打开局面的。”黄生立刻面露喜色,说道:“还是小司令想得周到!这下我有信心了。”

杨解放告诉黄生去天津等着孙传芳,他自己则在犯迷糊:我是该南下寻找教员呢?还是在北边等着他?一时拿不定主意,也就不继续想。回头让人把初一找来,说道:“一哥,这次严打行动能这么成功,你提供的情报功不可没啊!”初一回道:“这都是小司令提前布置的,我哪有什么功劳?”杨解放笑道:“你已经做得很好了。现在烟台的局势稳定了,你也没必要继续躲在暗处了。我准备成立一个军情局,直属司令部。你来做这个局长,负责跟各地的情报组联络以及安排、协调他们的工作。”初一以前就负责青龙寨的包打听工作,资历老,对兄弟们又很照顾,大家都服他,他也没推辞,说道:“好的。要是我有什么地方做得不好,还请小司令教我!”

第二天,曲同丰约见杨解放,杨解放很愉快地接见了他。曲同丰还真回了一趟福山,他听说杨解放把整个东山划给了谢葆璋扩建海军学校,就立刻赶来烟台。杨解放笑问道:“曲校长,是不是考虑好了?”曲同丰说道:“小司令,你打算建一个多大规模的陆军军校?”杨解放回道:“自然不会比海军学校规模小。我这里挑选了两千多名有高小以上学历的新兵,除了挑选出五六百人进入海军学校,剩下都归陆军学校训练。”曲同丰认同道:“规模确实不小了,你打算施行几年学制?”杨解放道:“先训练一年吧!一年以后,大部分人会被输送到各部队担任基层军官。选拔出一些优秀学员继续深造,培养成更高级别的军官。”曲同丰点头道:“我明白了,这事交给我吧!我定能把事情办好!”杨解放道:“那就拜托曲校长了!关于军校的选址,你有什么想法?”曲同丰回道:“既然东山办了个烟台海军学校,那就在西山办一个烟台陆军学校吧。”

刚送走曲同丰,高蕙兰就领着高文、高尧父子进来了。高文是杨解放邀请来的。白浪本来想推荐高文出任海阳县县长,杨解放没有同意,让他那个便宜老爹吴老抠正式做了县长,却把高文招来了烟台。杨解放很是高兴地把高文迎进会客室,说道:“这次把你招来烟台,是有件很重要的事情请你来做!”高文笑道:“小杨,别客气!我又不是外人,有话直说。”杨解放道:“我想搞一个希望工程,想来想去,也只有你最合适。”高文立刻摇手道:“搞工程我没经验,只怕干不好,还是换别人来吧!”杨解放解释道:“这个希望工程是一个人才培养工程。简单来说,我要在整个胶东地区每一个乡村开办一所希望小学,实施七年免费义务教育,要让每一个适龄儿童有书可读。大伯,你一直很注重子弟的教育,哪怕没钱开办新式小学,也会尽最大的能力筹钱兴办社学。现在不需要你为钱烦恼,专心办学就好,你能胜任吧!放心!办学的钱都是我合法合规赚来的。”

高文苦笑了一下,说道:“你还记着这个事情啊?行吧!学校我可以承办。但是这老师不好找啊!我一个乡下人,不认识几个读书人,想要招聘到足够多的老师不容易啊!你得给我支个招。”杨解放道:“事情我都想好了,就等你来执行。我们先在烟台创办一所中专级别的师范学校。有高小学历经过考试合格后便可录取入学。为我们将来兴办小学培养老师。至于现阶段,先在民间招聘老师代课过渡。”高文微微想了一下,说道:“还是你想得周到。那么问题又来了,这个师范学校一样缺少老师。”杨解放回道:“谢婉莹小姐现在烟台,她可是一位儿童文学作家,在教育界很有影响力。请她帮忙介绍一批老师过来,想来不难。要是能请到她来学校执教那就更好了。”

高蕙兰插口道:“你连姐姐都喊上了,还不能把人留下?”杨解放苦笑道:“不过是随口喊了一句,哪能当真?”高蕙兰道:“那可不一定。只要姐姐喊得甜,什么事情办不成?一个姐姐能帮你办个医院,另一个姐姐还不能帮你办个师范学校?”一听她这语气就知道,大小姐这是对自己有怨气啊!看来以后要注意点,真不能姐姐妹妹地乱喊。

自从杨解放跟牟家联姻,高蕙兰就没搭理他。眼瞅着杨解放身边的女子越来越多,她也暗自着急。心里打定了主意,再不能给别人腾地方了,得把那些烂桃花赶走才行。

高文怕两人吵起来,连忙开口说道:“这事交给我来办好了。小杨,你事情多,就不要插手这些细枝末节了!”杨解放应道:“所谓十年生聚,十年教训。我们中国现在有四万万又四千万人口,仅我们山东就有三千多万;十年生聚的事情不需要我们抄心,但是这十年教训必须抓紧。不仅仅是在胶东地区,将来我的地盘扩大了,这义务教育也要推而广之。大伯,教育方面我就全权托付给您了!”

杨解放与高文谈完,高尧才开口说道:“小杨,现在整个胶东地区,每一个乡镇集市都有我们的合作社。烟台城里的那些大商人,现在都得看我们眼色。”杨解放道:“这是好事啊!你今天不只是来报喜的吧?”高尧讪笑道:“规模现在是上来了,可每天的运输压力太大,马匹严重不足。”杨解放就知道他没事不会来找自己,来找自己准没好事,于是问道:“你有没有计算过?需要多少马匹能彻底解决运输问题?”高尧早有准备,伸出两个手指头,说道:“两千。”杨解放道:“你可真敢要啊!现在我手里包括种马、母马以及刚出生的马崽子也才两千出头。”高尧道:“能不能再买些东洋马回来?还别说,这东洋马真不赖!”杨解放摇头道:“上次大规模购买已经引起了日本马政局的关注。再想大规模采购只怕很难。你自己想办法在国内买些马回来吧,要多买些母马。我们手里头现在有一批种马,得想办法跟本土马配种,培育出适应本地的新品种出来。人家日本在搞三十年马政计划,我们也得有一个自己的马匹改良计划。这件事就顺便交给你来办了。”

高尧只得答应,接着又道:“还有就是道路太烂了,能不能让各县把道路修一修?”杨解放回道:“要想富、先修路。修路的事情我早有计划,不过要等到秋收以后才能启动。”高尧无奈,说道:“那现在也只能这样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