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新生一九二七 > 第24章 思变

新生一九二七 第24章 思变

作者:斗平山人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4-11-20 22:39:54

杨解放和孙志勇、严冬来三人来到伙房,这里已经是一番忙碌景象了。吴老抠迎了上来,说道:“哟,你们仨一起过来,是想要加餐吗?我看,今天就不必了。大当家已经安排好了,今天吃白面。从今天起,你们就在上堂用餐,我已经吩咐下去了,在上堂增加了几张桌子。”杨解放笑道:“那感情好!吴管事,听说这磨面的活归你管,我想请问一下,一百斤麦子能磨出多少斤面粉啊?”吴老抠略一沉思,回答道:“一般按三成折算,能出上等白面三十多斤,二等面粉三十多斤,剩下三十多斤麦麸。你问这个做什么?”杨解放说道:“我们这次的奖励中,应该有四千八百斤麦子,我想请你帮我们全部磨成面粉!不瞒你说,我们想开个小灶。”吴老抠听的眉头一皱,打量了杨解放三人一番,劝道:“手里头刚有点粮食,就想着一顿祸祸?听我一句劝,这过日子可不能这样啊!得细水长流……”杨解放知道他是出于好心,但是自己有自己的打算,当下说道:“你说的这些我们都懂。我们已经想好了,自己开个小灶,自己做饭自己吃。你就告诉我,我们这四千八百斤麦子能跟你换多少面粉吧!”吴老抠看他已经打定了主意,也就不多劝,说道:“既然这样,我也不占你便宜,就给你上等白面一千五百斤、二等面粉一千五百斤。剩下的那些麦麸就别惦记了,只能用来喂牲口,就当是牲口的辛苦钱吧!”

总共三千斤,少是少了点,但是想来吴老抠并没有刻意苛刻。用牲口拉磨磨面,人工筛选,出粉率的确是低了点。这要是放在后世,机器磨面,出粉率能达到八成,还是那种上等白面。不像现在的上等白面,颜色也是发黄的。

杨解放想了想,又道:“我们总共二十一人,这每天的伙食供应,要是换算成面粉的话,该是多少啊?”吴老抠眼睛一瞪,喝道:“你这算盘打得可真精啊!还想全部换算成面粉?然后天天吃白面是吧?哼,想不别想!我可告诉你,就你这么个弄法,你那小灶吃不长久,到头来还得回来吃。每天的供应?呵呵,一人三斤红薯要不要?”不等杨解放回话,孙志勇先沉不住了,说道:“什么?拿红薯打发我们?吴老抠,这事你也能做得出来?”吴老抠一脸不屑,说道:“我还真做得出来,每人三斤红薯的供应,爱要不要,不要拉倒。想要白面,自己弄去,我这里是一两多余的都没有。”孙志勇叫道:“就算没白面,那也不能拿三斤红薯打发我们啊!你们这饭堂也不是天天吃红薯的。”吴老抠认同道:“这话说得倒也在理,这样吧!每人加半斤,一人每天供应三斤半红薯。这下总够意思了吧?”

杨解放三人听了几乎晕倒,总算是知道吴老抠为什么叫吴老抠了。杨解放突然想到一事,问道:“山上的红薯很多吗?”吴老抠回答道:“山上的地几乎都是坡地,土地太瘦,大半种的是红薯。红薯地里再套种一些玉米、高粱等。这红薯种的多,产量也高,所以存货就多。还有附近的村民,上交来的保护费,也是拿红薯充数。这山上的红薯够我们吃上一年的了。”但是,人不能长期以红薯做主食,那会严重缺乏营养的。而且,红薯也不耐储存,即使存在地窖里,到了开春以后,不是发芽就是腐烂。寨里的红薯主要是用来饲喂牲口;人则是以小米和玉米、高粱米为主食。所以,山上缺粮,其实缺的是人吃的主粮。

杨解放说道:“既然有这么多红薯,为何不对红薯进行深加工呢?这样可以换钱买粮食啊。”吴老抠奇道:“深加工?哦,你是说用来酿酒吧?有啊,怎么没有?不就是地瓜烧吗?这地瓜烧口感差、不上档次,卖不上价钱啊。”杨解放道:“就算口感差,价格便宜也是优势嘛,适合大众消费,可以薄利多销。”吴老抠摇头道:“这年头大家连饭都吃不饱,哪有钱喝酒啊?也就逢年过节或者操办喜事时才会打点酒喝。这销量又能有多少?”杨解放道:“你这说的是乡下吧?那么城里呢?销量怎么样?”吴老抠眼睛一瞪,看白痴一样看着杨解放,说道:“城里?你难道忘了你自己是什么身份?”杨解放一愣,才想起来,这山上的土匪最怕进城了。

孙志勇忙出来打圆场,插口说道:“吴老抠,现在磨好的白面有多少?我们想先领点回去。”吴老抠微微一沉吟,说道:“等下吃过晌午饭,先领一百斤吧。以后每次就领一百斤,吃完了再来领,直到领完为止。”孙志勇应道:“那就这样说定了,我们等下再来。”说完告辞离开。

杨解放边走边思考着问题,孙志勇和严冬来在旁边安慰道:“小杨,有了三千斤面粉,够我们吃上几个月的了,已经很好的了。”杨解放摇头道:“坐吃山空可不行,得有活钱进来才好。一日三餐,天天吃白面,隔三差五有肉吃。这是我对大家的承诺,也是大家的营养保证。否则大家很难承受三个月的高强度训练。”严冬来忍不住问道:“到底是什么样的训练?这么厉害!”杨解放笑道:“要是不厉害,又怎么能保证三个月以后吊打其他四队?”两人听了更是心惊。

说话间,三人已经上到了中堂,这里已经聚集了不少人。与以往的吵吵闹闹、杂乱无章不同,此时显得颇为安静。堂上的人大体分成两部,一部分人面朝东边,看着墙上的《好汉歌》歌词;另一部分人面朝西边,看着墙上的《男儿当自强》歌词。嘴里一边低声地念着歌词,还伸出一个手指头在桌上写写画画。恍惚间,杨解放有种错觉,似乎进入了一间教室,一群学生正在那里努力地学习着文化知识。偶尔有说话的人也是低声细语,生怕吵到了其他人。那些人见杨解放上来,也只是微笑着点点头算是打了招呼。

杨解放一眼看到了其中的白浪,便径直走了过去,挨在他身边坐下,低声问道:“白大哥,今天怎么这么安静?是不是发生了什么事情?”白浪指了指前面的木板,答道:“蕙兰妹妹把《男儿当自强》歌词写在木板上,挂在这里的时候说了话。除开吃饭时间外,这里以后就当做教室了,只有想要学习认字的人可以进来;不想学习认字的不准来,更不许在这里吵闹。那些不想学习认字、来此吵闹的人都让我给扔出去了。”他说得轻描淡写,却有一股不容置疑的霸气。杨解放点头道:“原来如此。”略微数了一下,在这里学习认字的人竟然有百来人,而且都比较年轻。其中很多人,杨解放还是认识的,或者脸熟。四大统领中,除了白浪,林豹子也在,林豹子身边坐着的刘一手朝杨解放挥了挥手,算是打了招呼。

杨解放心下欢喜,起身说道:“各位兄弟,打扰大家一下。我想问一下,大家在这里学习认字,可有什么困难?有的话不妨说出来,能解决的我一定帮大家解决。”却见在场的人都是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白浪干咳一声,说道:“这个可以说,不算吵闹。”他这样一说,众人才纷纷发言。有人说道:“这歌也会唱了,这些字写在一起,俺也认识,可是单独写在一边,同样的字就认不出来了,这可咋办?”还有人说:“有些字倒也认识了,可是我自己却写不出来,你说急人不?”还有人说:“要是有纸有笔就好了,可以抄下来带在身上,随时随地都能翻看,那多方便啊!”众人你一言我一语,说了一大堆。

杨解放仔细听着,归纳总结了一下,然后说道:“各位大哥说的情况,主要还是对这些字理解得不够。死记硬背是不行的,我们还得理解它的意思,才能很好地记住并掌握这个字。比如说这个‘好’字,左边是个‘女人’的‘女’,右边是个‘男子’的‘子’;大家看,一男一女,手拉手站在一块,那不就‘好’上了吗?”“哈哈哈”众人纷纷大笑,现场气氛也活跃了起来。有人说道:“好好好,这下就能记住了。”杨解放继续说道:“再看这个‘汉’字,这个字源于汉江,跟水有关,左边是个三点水……我们认字的时候,要把这个字拆开了,看它的边旁部首,能帮助我们理解、记忆。以后,有了时间我就来给大家讲解这些。慢慢来,多记几次,总能把它记住。至于纸笔的问题,我回头再想想办法。”众人纷纷叫好,要求杨解放多讲讲。

杨解放见吃饭时间还没到,也不推辞,当下一个字一个字地给大家讲解。面对着一群文盲汉,杨解放不得不拿出了十万分的耐心,化身小学老师,将每个字的边旁部首、笔画笔顺、含义组词等详细讲解起来。直到吃饭时间到了才停下,虽然没讲解多少个字,但是大家的记忆特别深刻。这就是有老师教的好处。

上堂果然增加了几张桌子,原本的三行四列变成了四行四列。杨解放的解放队都坐到了上堂,占了三张桌子。晌午饭果然加了餐,一人一大碗白面条,上面还加了一小勺剁得碎碎的羊肉。众人吃过饭,便各自忙碌去了。

杨解放回到住处,先在脑海中整理一下以后的发展思路;然后拿出了纸笔,开始拟定训练计划、比武项目及规则。要训练就得有训练场地,所以还要绘制各种训练场的图纸以供建设。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