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新生一九二七 > 第43章 但行好事

新生一九二七 第43章 但行好事

作者:斗平山人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4-11-20 22:39:54

高蕙兰再怎么豪爽,毕竟是个女孩子,说完后还是有点脸红,垂下了头。她见杨解放呆头鹅一般,半晌没有说话,跺跺脚,转身走了。

杨解放抬头望天,深呼吸平复自己的心绪,心道:先做好当前的事情,其它的交给时间。演武场上,正在进行正常的体能训练。杨解放没有去管这些,他现在还不能完全掌控这些人,管得太多或者太严都不太好。下午的文化课需要提前做好准备,买回来的那么多报纸,也得尽快看完,尽早了解这个时代真实发生过的事情。从历史课本上得来的还是太过粗浅。

吃过中午饭之后,饭堂里坐满了人。因为大家都知道,杨解放回来了,要重新给大家讲课了。杨解放讲课的水准还是很高的,大家都喜欢听。用一句俏皮话说:可以解闷。杨解放叫侯飞、王大力和陈二狗帮他把写字本和铅笔都搬到饭堂里。铅笔还都是削好了的,只露出一点点笔芯。杨解放先是发表了一番讲话:“很多兄弟在苦恼,没有纸也没有笔,只能在地上写写画画;有些字转过身忘记了,又得跑回来看一遍。我这次到烟台,买了一些写字本和铅笔回来,方便大家学习写字。钱算我的,免费发给大家使用。记住了,写字本是用来写字的,可不是用来擦屁股的。谁要是不好好珍惜、不好好学写字。那我就收回他的写字本和铅笔,以后也不要再来跟我学了。”引得众人一阵哄笑。

杨解放没有假手于人,亲自把写字本和铅笔分发到每一个人的手上。边分发还一边讲解写字时要注意的事项。给大家讲解正确的握笔姿势、写字的姿势和力道。等到人手一本写字本、一支铅笔分发到位,杨解放说道:“还有没有人没有拿到写字本和铅笔,要是没有就到我这里领取。今天没有来的,请相互转告一声,回头再找我领取。我保证,只要肯学习,写字本和铅笔肯定不会少。”待确认大家都有了,杨解放才继续说道:“因为黑板需要上油漆,还没有准备好。今天就先不讲新的内容了,大家把墙壁上的这三首歌的歌词和《少年中国说》先抄在写字本上,先把这些字学会了再学新的内容。”讲到这里,他才想起来,《少年中国说》节选内容还没有讲完,看来得先讲完了才能讲《呐喊》。

四块木板挂在不同的位置,正好方便众人分开抄写。于是,一阵短暂的混乱之后,各人找好了各自的位置,开始抄写上面的字。这一抄写,真是要了老命,一个个竟然不会动笔。杨解放只得耐住性子,一个个手把手教他们写字。一个下午抄写下来,要不是杨解放脾气好,耐着性子教,只怕大半人学不下去了。杨解放知道,这个时候万万不能气馁,便一个劲地鼓励;他甚至做出承诺,只要大家能把墙壁上的字都抄写下来,我额外给大伙加顿羊肉。接下来几天都是如此,在羊肉的诱惑和杨解放的鼓励,这帮人才勉强坚持了下来。但是,效果简直是惨不忍睹。这也严重拖延了杨解放计划好的教学进度。

晚上,杨解放专门给包自强和初十五等人开小灶,在他居住的那个堂屋里教学。他没有回避其他人,侯飞等人有空时便来旁听。包自强和初十五经过精挑细选,最后确定了十二个人来学习。在徐家店取代包自强的那个馒头被选来了,李木匠的儿子小木匠竟然也参加了,让杨解放有点意外。居住的房子实在有点小,这么多人住在一起,实在太挤了。晚上睡觉的时候,不得不将堂屋里的几张桌子拼在一起,当床使用,大家竟然还都很满意。只能说这个时代的人实在太容易满足了。

杨解放找到了黑寡妇,请求在山上多建些房屋。黑寡妇同意了,除了参加体能训练的人之外,召集了所有能召集的人参加生产建设。甚至还招募了一些附近的村民到徐家店建设厂房和养殖场。

订购的机器没几天就从日本运到了烟台,然后由青龙寨自行运到徐家店。厂方派了一个技术员来负责安装调试,姜廷瑄又安排了一个中国人作为翻译一起来到徐家店。由于这些机器必须固定在地面上,所以要在地上浇铸很厚的水泥固定螺杆。这些螺杆的位置也必须精准定位,施工时间会有点长。使用的水泥是那种快速凝固型的,总体进度还是比较快,预计过年前能安装好。

吴老抠办事还是很用心的,他用青龙寨的石磨磨了一些红薯,在杨解放的指导下,漂洗出了淀粉,最后制成了粉条,掌握了整个制作流程。他还很用心地记了石磨磨粉的效率,漂洗一担红薯需要的用水量,以及最终出了多少斤的粉条,算是验证了杨解放的说辞。因为用水量太大,最后决定在厂房里用水泥砖石建造几个大的水池子。漂洗过红薯的水待淀粉沉降后,可以多次循环使用,这样就能大大地节约用水。

相比较于吴老抠的精打细算,牛三鞭就有点强势了。现在青龙寨不差钱,他也放飞了自我,大方起来。短短几天时间,就将十里八乡的猪和鸡差不多买光了。这中间当然存在强买强卖的行为,好在没有直接动手抢。要是谁家的猪要留着过年不愿卖,那就加钱;最后经不住诱惑一咬牙,卖了吧,今年过年不吃肉了。有些村还是有聪明人,召集大家商议,全村留下两头过年尝尝鲜,其余的都卖了。鸡也是如此,每家留下两只母鸡下蛋,全村只留一两只公鸡打鸣,其余的都卖了。等到杨解放来检查质量的时候,差一点没破口大骂。最后还是忍住了,耐心地挑选起来。

这个时代,白猪还没有被引进来,大家养的都是本土黑猪。这种猪的优点是不挑食,啥都吃,还身强体壮好养活,繁殖能力超强。缺点就是个头太小,产肉量少,一头猪从年头养到年尾,也就长到一百来斤。这种情况除了它本身的基因特点之外,还跟它的饮食有关。因为不挑食,农村人都不会拿粮食喂养。家里的老人孩子,每天出去打一篮子野菜就给喂饱了。问题是农村人大多不知道的是:很多野菜是有药性的。比如说艾草,长得又肥又嫩,很多人会拿来喂猪,这猪会吃,还能吃饱。关键是艾草有减肥的效果,吃多了非但不长膘,反而掉膘。杨解放了解这种情况之后也是哭笑不得,决定有空了就将后世的养殖技术写出来,有机会了就刊印出版传播出去。还有东南亚的白猪也得尽快引进来。

买回来的猪有三四百头,全都是没有阉割过的。因为这个时代的医疗卫生技术条件差,阉割过后,很容易感染死亡,于是大家基本不阉割。这倒方便杨解放挑选种猪,可问题是牛三鞭买猪的时候基本上是成双成对的买。好家伙,难道养猪还得施行一公一母制?杨解放好挑歹挑,挑选出了十头公猪和一百四十头母猪。这个比例远远大于一比二十的标准。杨解放是希望牛三鞭再买些母猪回来,不要再买公猪了。这些被挑剩的猪怎么办?送回去是不可能的,养着也不是长久之策。于是,青龙寨天天杀猪,餐餐吃肉,可把众人高兴坏了。连带着被招募来的村民也跟着尝了鲜。

买回来的鸡也是种类繁多,五花八门,就算杨解放这个养鸡专业户,也无法完全弄得清楚品种。杨解放还是将自己知道的知识充分发挥了出来,在数千只鸡中挑选了一千多只肉鸡种鸡、三千多只蛋鸡种鸡。剩下的鸡就先养着,等着被端上餐桌。

这天下午,杨解放终于可以讲授新课了,准备用《呐喊》把这帮人唤醒。当值的一个喽啰急匆匆跑了进来,说道:“有人拜山,大当家命令五大统领到聚义厅议事。”在场的白浪、林豹子等人立刻起身,杨解放也是皱下了眉头。一般来说,只有发生重大事件时,其他山头的重要人物才会来拜山;在聚义厅议事也说明了事情的严重性。于是,杨解放只得停下讲课,赶往聚义厅。

聚义厅里,黑寡妇端坐在上位,高蕙兰陪坐在旁边。几个在山上的管事也都到了,再加上杨解放几个统领,差不多人就到齐了。黑寡妇扬了扬手中的拜帖,说道:“莱阳田益三田大当家和徐子山徐大当家同时派人来拜山,大家一起见见吧!”说完,也不等众人发表意见,就高声说道:“把人请进来吧!”话音方落,大门口就走进了两名大汉,显然早在外面等着了。

进来的两人,杨解放都见过,打过交道,乃是田单和郑三刀,分别是田益三和徐子山手下的重要人物。两人走向前,先是躬身行礼,口中说道:“田单(郑三刀)见过大当家和各位当家的。”黑寡妇说道:“拜帖上说,官兵围剿你们,需要我们前去救援,能不能说说具体情况?”她话音方落,郑三刀就按耐不住,指着旁边的杨解放,说道:“还不是你这个女婿干的好事,他劫了赵家庄,却嫁祸给我们,引来了官兵的围剿。我们挡不住,只好来投奔田三爷,结果把田三爷也给连累了。”众人听得都是一惊,全都望向杨解放。杨解放立刻说道:“饭可以乱吃,话别乱讲。我承认我为了报仇,在赵家庄干了一票,但是嫁祸给你们这事从何说起?”郑三刀喝道:“就是你嫁祸给我们的,否则官兵怎么会因为赵家庄的事来围剿我们?”田单也帮着说道:“根据我们得到的消息,的确是这样。官兵之所以突然围剿徐山爷,听说是因为他们在赵家庄劫走了两万多现大洋和五万多斤粮食。徐山爷逃脱后,官兵没有找到钱和粮食,就追来了羊儿山,现在把我们羊儿山也围了。你们若是不信,可以派人下山打听,自然能分辨真假。”

根本不要下山打听,黑寡妇和高蕙兰已经相信是杨解放干的。烟台的事,他能嫁祸到黑瞎子头上;赵家庄的事嫁祸给徐子山也就不奇怪了。只是这个女婿是怎么回事?回头得好好问问。黑寡妇开口说道:“这事暂且不提,先说说眼前的事吧!田单,羊儿山现在到底怎么样了?”田单也知道,纠结于是否嫁祸毫无意义,解羊儿山之围才是关键,于是说道:“官兵出动了一个支队一百多号人,徐大当家仓促之间被打了个措手不及,只带了三十多号人逃了出来。官兵追到羊儿山时,我们已经有了防备,一边召集人手、一边抵抗,暂时把官兵挡在大夼集。官兵已经派人去城里请援兵了,这援兵一到,我们肯定挡不住。”

杨解放在穿越以前,从影视剧中了解到的土匪是这样的:一群人扛着枪、挎着刀,占据一个山头;时不时地下山抢一票,然后回山吃香的、喝辣的。等到穿越了才发现,根本不是这么回事。青龙寨因为历史的原因,算是正规的土匪了,武装人员也就是上堂那百来号人,平时还不给配枪。其余的人除了头目,都是种地干活的。

这个时代的土匪大多就像徐子山和田益三这样的。他们的头目如徐子山、田益三等人,其实是当地的小地主或者小有资产的富户。手下养着一帮子人,如田单、郑三刀等有点能耐的人充作核心人员。普通的喽啰基本上是干兼职的,平时在家种地,需要外出打劫时就召集起来干一票,然后把得到的钱财一分,继续回家种地。徐子山虽然说手下有两百多号人,真正的核心力量也就三十多号人。还有田益三,全部算起来有三百多号人,真正能够掌控的力量,撑死了五十来人。其余的人也就凑个数字,千万别当真。甚至于还有互不相识的人,就敢打着他们的名号在外面招摇撞骗。像他们这些武装,要是官场上面有人,那就是合法的民团;要是官场上面没人,那就不是合法的民团、是土匪。高蕙兰曾说黑瞎子手下实打实有八百人,那是说他手下有八百人的脱产武装,力量之强大也就可想而知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