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新生一九二七 > 第89章 全面铺开

新生一九二七 第89章 全面铺开

作者:斗平山人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4-11-20 22:39:54

中村义男与姜庭瑄都被惊到了,但是两人的感受却不相同。中村义男感到担忧,姜庭瑄则感到欣喜。他们没有再返回青龙寨,当晚在徐家店过夜,第二天就直接返回烟台了。

杨解放送走两人后,回到了青龙寨,第一件事就是去找黑寡妇汇报情况。黑寡妇得知了双方合作的内容后,真是惊喜交加,高兴地说道:“应该将消息告诉所有的兄弟。”杨解放接着说道:“还有一件事情,我希望您能理解。”黑寡妇随口问道:“什么事?”杨解放答道:“姜小珺你是认识的,她是姜庭瑄的妹妹,与我已经有了婚约……”黑寡妇一张黑脸立刻垮了下来,但是很快就控制住了情绪,说道:“这是你个人的私事,不需要经过我的同意。”杨解放苦笑了一下,说道:“小兰那里,还请大当家帮我解释一下!”黑寡妇却摆了摆手,说道:“你与小兰并没有婚约,用不着解释。”

杨解放硬着头皮解释道:“对于小兰,我从第一眼看到她就喜欢上了。请相信我,我并非那种见异思迁之人,更不是始乱终弃之徒。我与小珺定下婚约,是有着长远考虑的,并非为了我自己。”黑寡妇冷笑道:“现在你已经能够掌控住青龙寨了,自然用不着我们母女了。一个土匪的女儿哪有官家小姐的身份高贵?小当家,我怎么没看出来?你还真够现实的。”杨解放摇头道:“在我眼中,她们两个谁也不比谁高贵,其实是一样的。当然,这不是谁身份高贵的问题,而是这场婚约真的很重要。”黑寡妇说道:“这个我已经看到了。若非这场婚约,你也拉不来这样一次合作的机会对吗?我懂,用不着解释。”两人的谈话注定了不欢而散。

接下来还是召集了全寨上下大小头目到聚义厅议事。杨解放先是跟大家通报了合作情况,可把众人高兴坏了。如果合作成功,也就意味着青龙寨将有大的发展。等大家高兴完了,杨解放接着说道:“我们以前招收人员的时候,没有经过严格选拔,只要对方愿意我们就收了;这就导致各队成员间能力参差不齐,整体战斗力因此被拉低。我想进行一次全面的考核选拔。考核合格者将被留下,不合格者该淘汰就得淘汰。”经过这段时间的严格训练,个人能力已经显露了出来,其中一些人确实能力太差,让各队队长很是苦恼。现在杨解放提了出来,他们自然乐见其成。杨解放接着提出了考核方案,得到大家的一致认同。最后,杨解放说道:“凡是通过考核的人,每月的生活津贴增加到五块大洋。那些没通过考核的人,只要愿意留下,我们就不能赶他们走,给他们安排别的工作。”

散会后,便将会议内容进行了通报,并着手安排考核事宜。整个考核进行了三天,淘汰了一批人下来。通过考核的人重新进行了一次整编。龙支队三个中队保持不变,可见他们当初拉人头的时候是经过挑选的。虎支队、豹支队和狼支队人员减少较多,虽然保留了四个中队的编制,各个小队普遍只有十人,达到十二人的较少。

解放队依旧兵强马壮,保有七个步兵中队。另外,还有一个特战中队、一个机枪小队和一个炮兵小队。考核过程中,又挑选了一批有专业能力的人加入特战队,特战队也扩编到了三个小队。但是,侯飞和陈山炮被踢出了特战队。各队自然不喜欢被挖墙角,但是想到特战队取得的成果,他们只能选择接受。马上飞的骑兵中队目前在福山县当响马,没有参加考核,直接晋级。杨解放又挑选了一批年轻、头脑灵活、学习能力强的人单独编成一队,名为‘教导队’。其中就包括王大力、陈二狗,高家的高猛、高明,陡山村来的那八人等,总共二十四人,编成两个小队,由准姐夫赵长贵担任中队长。教导队并非人人都体能合格,也被杨解放破格留了下来,比如陡山村的王勋才。

重新整编之后,人数下降,只有八百多人。那些淘汰下来的人都不愿意离开,被杨解放编成了两个中队。一个守备中队,将驻守在徐家店保护那里的安全,由吴老抠指挥;一个警卫中队,担任山寨的保卫任务,主要是看守寨门、看管战俘等,由牛三鞭指挥。这两个中队的人依旧拿着每月三块大洋的津贴。

青龙寨开启了新一轮的训练,杨解放也在思考接下来的行动计划。所以,他特别重视各情报小组汇报的情报。包子去了上海,暂时联系不上;煎饼、馒头和窝头三人分别在海阳县、栖霞县和莱阳县潜伏下来,并汇报了第一份情报。他们刚刚进城,自然不会有什么有价值的情报送出来,但他们都提到了一个词引起了杨解放的重视——青苗税。杨解放开始有点懵逼,他自负学识不浅,可还没听说过什么青苗税。经过一番了解才弄明白,原来是政府在麦苗返青时加征的一种土地税,原本是只针对种了麦子的土地加征;实际征收时则不管你家种不种麦子,青苗税一样要缴。以前在书上看到的苛捐杂税如牛毛没什么概念,现在才真正体会到什么叫:自古未闻粪有税,如今只有屁无捐。

这个时候正是老百姓青黄不接的时候,哪里会有钱交税?此时加税,无疑是把老百姓往死路上逼啊。果然出事了,各地百姓纷纷组织起来抗粮抗捐。窝头特别提到了杨解放比较关注的羊儿山。田益三和徐子山组织成立了胶东抗粮军,有一千多号人,再次引起了县城的重视。莱阳县警备队年前被打残了,目前还没有恢复,想要剿匪却没这个能力;所以,就同意各地乡绅自行组建保安团。

杨解放决定抓住机会,立刻叫来了赵长明、赵长根两人,好一番耳提面训;然后让他们率领一个中队返回赵家庄。先在赵家庄组建保安团,取得合法地位,然后以联合安保的名义兼并周围其他保安团,扩大地盘。

侯飞和马上飞也派人送回来一封信。由姜庭琦提供信息,在侯飞的配合下,马上飞仿照当初在赵家庄的做法,杀了一个恶贯满盈地主。当地老百姓拍手叫好,福山县行政公署自然不高兴了,想要剿灭这支响马,却苦于找不到踪迹。在这种情况下,双水镇镇长的职务被姜庭琦成功拿下,并获得了组建保安团的权利。杨解放依样画瓢,立刻派遣一个中队给侯飞充当保安团。马上飞率领骑兵队依然在暗处活动。

先后派出了两个中队,杨解放没有刻意隐瞒,其它四个支队队长立刻就知道,心思很快就活络起来了。他们纷纷找到杨解放,请求带队出去搞发展。杨解放当即将小队长以上级别的头目召集到伙房,给他们又上了一课,教他们如何在农村创建根据地。概括来说,分三步走。第一步,派遣一支小分队到一个新的地方坚持下来,摸清楚当地情况扎下根;第二步,根据当地情况,找一个反面教材加以惩处,以取得大多数人的支持;第三步,颁布政治纲领,组建基础政权,进一步发展壮大。这三步看似简单,成功率却很高。

在场的人听得激动不已,对杨解放佩服得五体投地。然后一个个跃跃欲试,都想要出去施展一番拳脚。杨解放觉得不宜深入太远,定下了由近及远的原则。于是,经过一番仔细考量,确定了各支队的发展方向。解放队实力最强,目前派了两个个中队去福山县和莱阳县,这两个县自然归解放队了。狼支队往南发展,也就是在海阳县境内扩大地盘。虎支队往北发展,在栖霞县境内扩大地盘。林豹子是牟平县人,想要去牟平县发展。对于龙支队,杨解放有特别安排。他找了李毅超和汪洋单独谈话,告诉两人,这次采购的物资清单中有四艘武装商船,其实就是炮艇,需要一批可靠的船员来操控。龙支队大多数是荣成县人,而荣成人最喜欢大海。两人很快明白过来,这是要组建水师的节奏,自然喜出望外。杨解放给他们的任务不是占领多少地盘,而是要招揽更多的水手。

安排好各队行动方向之后,杨解放开始静下心来,草拟日后的施政纲领。要建立根据地,只有军事上的占领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要在政治上取得成功。经过深思熟虑之后,杨解放最终决定放弃“打土豪、分田地”的土地政策;决定采用比较温和的“减租减息”政策。说到减租减息,历史书上有记载;抗战时期,我党在根据地施行的土地政策。杨解放在穿越后从各个渠道了解到,早在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广州,我党就在国民大会上提出了这个政策,而且得到了国民党入会代表的一致认同;在当时的广州政府控制区域全面推行,由此奠定了北伐的群众基础。随着北伐的胜利,这个政策本应该被推而广之。但是,蒋汪二人先后背叛革命,注定了这个政策不会被继续推行下去。

杨解放从中找到了自己要实施的政治纲领的法理依据;这个政策虽然没有继续推行,但在法理上依然有效。有了这个法理依据,将来就不会过分地刺激老蒋,招来他无休止地围剿。杨解放建立根据地、积蓄力量,主要是为了应对十年后的那场浩劫,而不是把有限的资源消耗在内战中。

几天之后,杨解放终于提出了自己的政治口号,写下了第一份施政纲领。接下来就是如何去实施了。想要实施这份政策,就得有一帮合用的人才。杨解放手下现在没有合用政工干部,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自己的教导队。于是,这份施政纲领就成了教导队的学习教材。

这天下午,杨解放正在给教导队上课。徐家店驻守的守备中队派人前来报告,姜小珺和侴姑回来了,还带来了一帮年轻人,请杨解放下山去徐家店。杨解放喜出望外,让教导队自行学习,便骑马下了山。

在徐家店的被服厂里,杨解放见到了姜小珺和侴姑一行人。她们正在白荷的陪同下,参观被服厂。名义上,姜小珺招募这些人是来徐家店的产业园工作的。他们见了杨解放,便迎了过来。这群人有三十来人,其中有几个女子。令杨解放感到意外的是,姜庭瑄竟然也来了。

姜小珺先是介绍了杨解放,然后把她招来的这些人一一介绍给杨解放认识;都是高小毕业没两年的知识分子,杨解放一时间也记不住这么多人。其中有一对男女引起了杨解放的重视,男子叫杜国平、女子叫刘芳,是一对未婚夫妻。他们原先在烟台邮电局工作,杜国平是电报机维修员,刘芳是报务员。因为他们急需用钱,姜小珺便用一百大洋换他们辞去原来的工作,来到了徐家店。

杨解放先安排他们在徐家店住下,至于这些人能不能用?如何用?杨解放还得先观察一段时间。姜小珺表示也要住在这里,便带着这帮人去收拾自己的住处。

杨解放将姜庭瑄单独请到一边,询问他此行的目的。姜庭瑄直奔主题,说道:“中村君在汇丰银行签了一份小麦期货买卖协议,重量达一百万吨。小杨,这次就全靠你了,只要能涨,我们就能大赚一笔;可若是跌价,那就得赔钱。”杨解放回道:“多了不敢说,十块钱的涨幅还是可以保证的。”根据往年的行情,每吨小麦的价格一般是两百多大洋。十块钱的涨幅其实并不大。姜庭瑄颇为激动,说道:“若是如此,当能大赚一笔。”

杨解放没有他那么激动,反问道:“中村义男现在哪里?回日本了吗?”姜庭瑄回道:“还没有,他去上海找小笠原去了。不过,你的那份采购订单,已经通过电报发到了日本,那边已经在着手备货了。嗯,你那天的预测还真准!蒋总司令果然对**动手了,还将宁案嫁祸给了**。”说完,他从手提包里拿出了一份报纸。杨解放只是稍微瞄了一眼就放下了,四一二政变果然发生了,意料之中、超乎愤怒之外。但是现在不是愤怒的时候,杨解放强行压下怒火,追问道:“中村义男去上海只是找小笠原这么简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