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重生90之漫漫寻子路 > 第240章 集资

重生90之漫漫寻子路 第240章 集资

作者:明珠之城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4-11-21 23:05:56

现在,孙爱民的饭店里专门招了一个收银员。原本这件事主要是孙爱民自己负责的,可是他需要办的事情很多,没办法时时刻刻守在店里。

这样,他就只能找个其他人来负责这件事。这个收银员也是托罗家人给介绍的。

他们听说孙爱民想找个信得过的收银员,就想到了一个朋友的女儿。

这孩子家庭条件还算不错,就是高中毕业之后没考上像样的大学,家里有心让她复读,她自己不愿意。

她数学倒是可以,但是偏科太严重,其他科目的成绩都一塌糊涂没眼看,其他同学发愁的数学,她的成绩倒是可以排到班里前几名。

这样一来,她的总成绩自然也可想而知。

家里人见她那么抗拒读书,就想着让她找个工作吃吃苦,让她明白明白什么叫“不吃学习的苦,就得吃生活的苦”。

随后,家里人就把她的生活费给断了,让她有本事就去自谋生路。

谁知道这小姑娘不但没有被吓退,反倒对找工作这件事十分上心,自己遇不着合适的工作,还学会托关系让大家帮忙留意。

就这样,她就阴差阳错地来到了孙爱民的小饭店。

这孩子也算是罗家人看着长大的,知根知底儿,孩子的品行是没的说。

要是不了解对方的人品,罗家人也不可能揽下这个活儿。

毕竟介绍的人对了怎么都好说,要是看走了眼,给人家介绍个贪心不足的,反倒是好心办坏事,伤了和气。

收银女孩儿名叫刘小君,19岁,今年高考落榜后就没再上学了,随后就开始自己找工作。

实际上,这个年纪的女孩子,家里在市区住,父母都有正式工作单位,多少有一些人脉可以帮她找个工作。

可是父母为了让她知道在社会上打拼的艰难,让她知难而退,乖乖回学校,愣是没帮一点忙。

刘小君是实在不想再继续上学了,也跟父母较上劲了。家里断了生活费,她吃住在家里不花一分钱,吃饱了,白天就出去转悠,看看哪里有招人的。

开始找了个服装店给人家卖衣服,结果那女老板不地道。

她在招呼顾客,女老板在店里拿走了两件衣裳。她瞟了一眼,没多想,心想反正都是她自己的货。

哪知道第二天女老板清点货物,非说那两件衣裳被偷了,怪刘小君不尽责,让她赔钱。

店里没有监控,她是有理说不清,直接跟女老板干了一仗,衣服钱没赔,几天工钱也没要来,直接撂挑子不干了。

第二份工作就是罗家给她介绍的这个。她现在已经在惠民饭店干了一个多月了,熟悉了两天就上手了。

工作到现在,刘小君算账、收钱从来没出过错。

孙爱民在店里的时候,会在后厨做一些比较费工夫、工序复杂难度大的菜品,研究新菜品,用自己的经验优势指导指导侄子跟徒弟。

若是后厨没有需要他出马的情况下,也会去跑堂传菜,跟顾客们聊聊天。

晚上下班之前,跟刘小君对好账,做当天营业额的交接。

毕竟饭店每天流水很大,女孩子晚上回去晚了,那么多钱拿在手里很不安全。

若是孙爱民当天没时间对账,他会安排孙琦对账收钱,第二天先将钱存入账户,再到店里上班。

现在,饭店采买的工作已经不用再辛苦孙琦跟李海生去批发市场跑腿了,而是联系好了几家固定的批发商直接送货到店。

这几家批发商都是孙爱民跟孙琦、李海生做了评估后精心挑选的,送货的品质值得信赖。

袁洁他们到达马坊市的第二天,孙爱民跟孙琦他们打了声招呼,没有去店里。

这一天他有很多事情需要做。比如详细算一算将厨师培训学校开起来大概需要多少启动资金,还要打个富余量。

再比如寻找合适的地方,他的计划是暂时租个五百平左右的场地,规模不大不小,按照现在的租房市场。

这么大的场地,一年房租大致在3-5万,具体价格也要看地段跟房子的质量。

另外,自从有了开办厨师培训学校的想法之后,孙爱民就没少往书店跑,去看看现在关于厨师教学的各种书籍都长什么样,里面的内容如何编排。

其实孙家这代代传承的手艺,也是要依托“教材”来进行的。

只不过,他家的祖传教材不太适合直接拿到培训班使用。一是那些内容记录的比较笼统,对教学者的经验要求比较高。二是其中有些祖传的秘方不能外传。

再有就是,随着时代的发展,祖传菜谱上的很多菜品都进行了改良,还是需要重新再进行汇总编排。

另外,他们既然是开门办学,就不能只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必须要博采众长,针对不同人群的需求去设置不同的课程。

这些前期的工作,还真是一个大工程。

而等到租到办公的地方之后,还要马上安排装修,购置需要使用的各种工具、设备。

最后就是在学校基本成型之后,通过电视、广播、报纸、发传单等渠道投放广告。

这样一算,他手里的二十万远远不够,至少还要再加一倍。

他决定先给孙袁两家的哥哥姐姐们打电话,说一说自己的想法,争取家人的支持。

回到家之后,他首先打电话联系了自己的大哥二哥。这两家住得近,喊到一起说,能省去一些麻烦,还方便兄弟几个商量事情。

孙爱民将自己昨天晚上跟袁洁商量好的集资方案说了之后,询问两位哥哥的意见。

孙爱国问道:“现在还差二十万?我跟你嫂子商量商量,看能不能拿五万出来,你从我们这多拿点儿,跟别人就少借点儿吧!”

孙爱军在一旁应和道:“大哥要是拿五万,那我们俩一样。反正家里钱放着现在也没什么大用...”

这哥俩琢磨的是,他俩一下子给弟弟凑出一半的资金缺口,弟弟欠别人的债就可以少点儿,压力也能小一些。

他们两家虽然生活在农村,但是在当地做宴席的口碑很好,单子一直有,一年到头也不怎么能闲下来。

相比于大多数农村人,这两家都算是很富裕的。不过养孩子比较费钱,孙家又重教育,想让孩子都考大学,所以平时也仍然是省吃俭用,不会铺张。

这个时候的五万块别说对农村人了,对很多城里人来说都算是一笔巨款了。

但是孙爱国跟孙爱军一家拿出五万块还不至于特别费劲。他们不着急用钱,所以以后也不用像其他人一样追着弟弟还钱。

孙爱民自然知道哥哥们是什么意思,得了哥哥的信儿,他心里有了谱。

电话里,他说道:“大哥,二哥,这事儿现在先不急,等我好好合计合计。我是想,现在这个缺口要是家里兄弟姐妹们能帮我填上自然好。

不过我们两口子昨天商量了,是想看看两家谁有意参与的,到时候若是大家能力都允许,尽量均担这笔钱。

以后要是赔了,算我们欠的,尽快连本带息地还给你们。要是赚了,大家同意的话,也可以算作是入股,根据咱们初始资金的占比份额,以后拿分红。

至于在学校里工作的,比如你们俩,除了分红之外,还按月拿工资。”

孙爱国这次算是完全听明白了,应道:“爱民,若是其他人,就按你说的。我这里好说,学校要是赚钱了自然好,要是赔了,你也别有啥负担...”

孙爱民猜到了自己大哥接下来想要说啥,忙打断道:“哥,你就放心吧,我有信心能把学校给办好。再说还有你跟二哥这两个大师傅坐镇呢,还愁留不住学生?”

随后,他又说道:“不过在学校教学跟咱平时带徒弟不一样。带徒弟是想到哪儿是哪儿,在学校教课,还是得系统一点,专业一点。

我想着这几天要是家里没什么事儿了,你们就早点过来,我给你们报个培训班,学学教大课的方法。

还有提前整理一下教学内容,咱们仨一起整理,做一套适合咱们学校的有特色的教材。对于一些很基础的东西,我最近多看看,有没有现成的比较好的教材。”

在电话里,哥仨将事情商量了个大概。孙爱国跟孙爱军想到最近又要出远门了,晚上又是翻来覆去地睡不着。激动的...

孙大嫂见孙爱国大半夜在炕上烙饼,揶揄道:“瞧你那点出息,又不是没去过城里,至于这样兴奋?”

孙爱国正愁睡不着无聊呢,没想到媳妇也被他吵得没睡。索性拉着媳妇唠嗑:“怎么不至于?

以前进城那是跟走马灯一样,这回可不一样,是奔着在城里扎根儿去的,难道你不激动?”

孙大嫂撇撇嘴:“我激动个啥劲儿,又不是我要去!”

她嘴上硬,孙爱国却从中听出了一股酸溜溜的味道。

他笑道:“等我赚了钱,在城里买了房,看你去不去!”

说实话,听说孙爱国跟老二要去投奔老三的时候,孙大嫂在家里也是坐不住的。

这个年代的农村人,谁要是有本事在城里立住脚,全村人都得高看他一眼。

现在,他们家的三个孩子都不怎么用他们管了。老大自己赚钱攒着娶媳妇,老二老三上着学,他们两口子基本只要拿钱就行了,别的事也没啥操心的。

至于孙爱军家,放学回来的孙瑶听了父母的谈话,简直比她爸心情还激动。

“爸,要不你帮我办转学吧?我也想跟着你一起进城,万一你跟我大爹、三叔遇到啥难题,我还能帮着想想办法。”孙瑶开玩笑道。

孙二嫂知道这个小女儿想法多,想一出是一出,不过也没打算深管。只要好好学习,不整用不着的,她爱啥样啥样。

你看,从小都没往严了管教,这孩子还不是一样长成了村里大人口中的“别人家的孩子”?

她笑着敲了下孙瑶的脑袋瓜:“小小年纪还想给大人出主意?看把你能的。转学你是别想了,要是真想进城,就努点力,中考拿个县状元回来,那样就直接被市一中录取了。”

至于孙瑶能不能拿县状元,孙二嫂不知道。但是她知道女儿的成绩是现在的乡中学第一,不久前的摸底考试成绩,在县城也能排的上号。

庆阳市一中每年中考季会给下面的县分配名额,每个县的前五名可以直接去市一中念书。

若是有哪个县的中考成绩特别突出,高分学生超过名额数,还会适当给那个县增加名额。

孙瑶一听她妈说让她拿“状元”,哀嚎道:“妈,你可真是我亲妈,你这望女成凤的心情也太迫切了吧?”

孙二嫂激将道:“要是你能考上市一中,以后想去找你爸他们,直接坐火车很快就到了。

要是这目标实现不了,你说还有必要让你爸费劲周章花钱找人地办什么转学?还是老老实实在家待着吧。”

孙爱军见媳妇主动做了“坏人”,马上开始唱白脸儿:“你说你这个当妈的咋竟说丧气话呢?我闺女多优秀我可知道。瑶瑶,别听你妈的,爸相信你有实力,肯定能上市一中。

这一年,爸也跟你一起努力,你好好学习,爸出去好好赚钱,争取明年咱家也能买个城里的大房子。”

“爸,还是你最好了。就冲您这句话,闺女我也不能给您丢脸啊!”

父女俩撇开孙二嫂,开启了商业互吹模式。

孙二嫂看着那爷俩你夸我一句,我夸你一句,我发一句誓,你发一句誓。这场面,简直没眼看。

“行了行了,我说你们爷俩差不多得了,当我不存在是吧?你们俩刚才说的话我可都给你们记着呢,到时候看看到底是谁在吹牛皮!”

随后,她又将矛头对准了小女儿:“时间不早了,赶紧吃饭,吃完饭快去写作业,有跟你爸贫嘴这工夫都能写几道题了。”

孙瑶自然知道自己现在的时间紧迫,刚刚她跟爸爸说的那些话可不是逞一时口舌之快,而是十分认真的。

等着吧,再过几个月,保准给你们开一个超级大礼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