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凛冬长夜 > 第438章 运输灾民

凛冬长夜 第438章 运输灾民

作者:柿餠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21 23:07:06

李青山同意投降后,赵东平就告知对方接下来该如何行动,他们现在需要一边收拢山东的灾民,一边往莒州靠拢,不需要进攻莒州,也不需要与官兵纠缠,只要靠近莒州南边二十里左右的沿海,自会有船队前来接应,只要他们登上了船,就再也没有人能够威胁到他们的性命。

翌日,经过昨日一天的详细交流,赵东平留下一人,带着另一人骑马返回岸边,他需要尽快把此事上报。

李青山率军抵达莒州沿海也需要大量的时间,毕竟这一路上,李青山他们还得负责收拢当地的灾民,再加上路上还会遭到明军的拦截,行军的速度自然不会太快。

等到李青山率军抵达沿海,杨家派来接应的船队应该也都到了。

只不过,为了避嫌,抵达莒州沿海的船只,通通都不会悬挂任何旗帜,以免暴露身份,至于是否会引起怀疑,这些都不重要,无凭无据的,没人会主动承认。

更何况,这些船只把山东的叛军和灾民都接走了,当地也就没有叛乱,更不会出现大规模饿死人的现象,相当于是帮助山东的各地官员减轻负担。

……………………………………………………

六天后,赵东平回到船上,立刻向着笨港前进。

经过九天的航行,赵东平乘坐的船只抵达笨港,上岸后,赵东平直接前往都督府汇报情况。

“启禀都督,李青山同意投降,根据末将估计,李青山这伙叛军从寿张集启程,抵达莒州南部,应该可以聚拢三十万左右的灾民,预八月底或九月初会抵达我与对方商定的接应地点。”

赵东平对着杨琮汇报着所有的情况。

听完赵东平的汇报,杨琮内心松了一口气,他就担心李青山不愿意投降,现在好了,只要李青山愿意投降,那他就不用担心山东会有大量的灾民跟着李青山造反,从而丢掉性命了。

随即,杨琮下令,抽调两百艘正在苏州运送灾民的船只前往山东莒州,再从笨港征调一百艘商船前往山东莒州,同时再派出五艘战舰护航,威慑山东水师,以免山东水师对运输船队造成伤害。

经过三个多月的努力,苏州吴江一带的灾民已经得到有效的控制,此时杨琮抽调两百艘船离开,并不会造成多大的影响。

此次灾情,杨家从苏州运走的灾民,总人数超过了六十万人,这些灾民全都被运到东番岛进行临时的安置。

如今,苏州沿海的灾民,经过大致的统计,还剩下不到二十万人,就算杨琮抽走两百艘船,也还有超过一百五十艘船在运行,不会影响后续运输灾民的计划。

……………………………………………………

1641年,9月初。

山东,莒州西南方向二十里的一处海岸边,超过三百艘的大型船只,其中还有五艘大型夹板船,正在此处的沿海停泊。

然而,这些船只全部没有悬挂任何旗帜和标识,而不悬挂任何旗帜和标识的船只,一般都会被视为海寇,莒州的水师得知此消息后,立刻进入紧急战斗状态,这么庞大的舰队,若是海寇,一旦其进攻莒州,莒州危已。

只是,山东沿海已经有几十年,没见到过这么大规模的舰队了,如今,这支突然出现的大规模舰队,又是从何而来的呢?

放眼整个大明沿海,能做到这种地步的,只有两人,一人是福建都督杨琮,另一人则是福建游击郑芝龙,除此之外,整个大明,再无人能有这般强大的海军实力,特别是那五艘庞大的夹板船,也只有这两人才拥有。

两天后,祸乱山东的反贼李青山,率领超过三十万的叛军,抵达那支陌生舰队停泊的海岸,并在岸边安营扎寨,这等现象,再次震惊了莒州官府,就连在贼寇身后尾随的数千官军都被此等景象惊到了,不敢继续靠近叛军。

李青山这支贼寇的举动,明显是与海面上的舰队相识,如此大规模的贼寇汇合,若是其海陆并进,攻打莒州,莒州必然守不住,哪怕是登州府也难守住。

可是,当天莒州官府就收到消息,李青山麾下的叛军正在有序的登船,看样子是准备从海路撤离山东地界。

面对这种情况,莒州官府的官员全都目瞪口呆,因为,此刻他们的心中已经对海面上那支舰队的主人,有了一个大概的猜测。

福建都督杨琮。

……………………………………………………

这几年,隶属福建都督杨琮麾下的船队,活跃在整个大明的沿海地区。

这些船只,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把灾民或难民运到东番岛定居,几年前,旅顺尚未被满清鞑子攻陷,时常会有大批来自福建、广州等地的船只来到登州、莒州贸易,然后再前往旅顺,把旅顺当地的居民接走。

可自从旅顺失陷后,前来山东贸易的福建、广东等船只都只是正常的贸易船只,再也没有运送灾民的船只前来。

如今,这般庞大的船队抵达山东沿海,并且还是来运送李青山这支叛军的,会有这种行为的,恐怕只有曾经在辽东旅顺这般做过的杨琮了。

李青山率领的这支叛军,说是叛军,其实就是一群饥饿的灾民抱团取暖罢了,从李青山造反到现在,也就两个多月的时间,除了最初攻陷了东平县和寿张集以外,此后一直都未曾主动进攻过山东境内的任何一座县城。

当然,那些县城之外的地主可就没这么好运了,家产全都被叛军抄了。

眼下,李青山带着这批难民,登船离开,可算是减轻了山东境内的官府负担。

并且没了李青山后,山东境内的灾情也能得到有效的控制,至少不会再轻易出现李青山这等造反之人。

只是,山东的武将就这般眼睁睁的看着李青山这伙叛军撤离山东,不知是该笑,还是该哭。

笑是因为不用打仗了,哭则是因为,这些跟随李青山造反的灾民通通都是功劳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