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凛冬长夜 > 第492章 都只为自保

凛冬长夜 第492章 都只为自保

作者:柿餠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21 23:07:06

1644年(崇祯十七年)正月。

京师,皇宫御书房。

“爱卿之意与朕合,但朝堂中诸臣不从,奈何?”

书房内,崇祯亲自接见左中允李明睿,言语中无奈的说道。

之所以崇祯会亲自接见左中允李明睿这个只有正六品的言官,主要是因为,李明睿前几日上疏崇祯,放弃北京,尽快南迁南京。

“回禀陛下,天命微密,当内断圣心,勿致噬脐之忧。”

李明睿没有丝毫的婉转,言语之中,直击要害,告诉崇祯,此事当立刻做出决断。

“此事,爱卿容朕思索思索,你且先退下吧。”

优柔寡断的崇祯,不,应该说是害怕担起抛弃京师重责的崇祯,没能立刻答复李明睿,而是用起了拖字诀。

“哎~~”

李明睿无奈的叹了口气,回复道:“微臣告退。”

……………………………………………………

两天后,皇宫大殿内。

崇祯端坐皇位,目光扫视着下方的众多大臣。

“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崇祯身旁的太监王承恩尖声说道。

“启禀皇上,微臣有事启奏!”

李明睿上前几步,大声说道。

“准奏!”

“启禀陛下,今贼寇势大,闯贼李自成在西安僭越称帝,建立伪国‘大顺’,贼酋张献忠在成都僭越称帝,建立伪国‘大西’,山西、陕西、四川、甘肃皆陷,湖广等部分地区也陷入贼手,京师地处北方,粮食需要依靠南方供给,眼下中原地区靡乱,运送到京师的补给不易,微臣恳请陛下同意迁都南京!”(1644年1月,李自成称帝,同年1月,张献忠也在成都称帝)

李明睿再次上奏道。

崇祯听到这话,内心其实是十分满意的,为此,他特意把目光看向首辅陈演,希望陈演能站出来赞同李明睿所言,这样一来,他拒绝几次,陈演等人再上疏几次,如此这般,他就可以把丢弃京师的罪责,撇的一干二净,以此来保全自己的名声。

奈何陈演乃是一个老狐狸,他自然了解崇祯的心思,不仅在这个场合装聋作哑,还暗中给兵科给事中,光时亨授意,让光时亨站出来反驳李明睿。

“启禀陛下!微臣认为李明睿此言,实乃祸国殃民之策,自我大明成祖迁都北京,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乃是我大明立国之根本,英宗时期 ,瓦剌兵临北京,于少保坚决抵抗,终是挫败了瓦剌的攻势,保全了我大明的基业,如今,贼寇尚在千里之遥,李明睿就妄想蛊惑陛下南迁,实乃用心险恶之徒,不杀李明睿,不足以安定民心!不杀李明睿,何以治天下!微臣斗胆,恳请陛下立即降罪李明睿!”

兵科给事中光时亨,大声说道。

崇祯的脸色很难看,他已经记不清,这是第几次,这些人反驳李明睿的迁都之策,此前的几个月时间里,崇祯曾几次暗示陈演,让陈演同意李明睿的迁都之策,奈何陈演一直装聋作哑,甚至还指示手下之前,反驳李明睿提出的迁都之策,着实可恨之极。

随着崇祯看向陈演的目光越来越不善,大殿内那些政治嗅觉敏锐的文臣,顿时嗅到了扳倒陈演的机会。

几天后,皇宫大殿。

给事中汪惟效、孙承泽同时上前几步,齐声道:“微臣要弹劾首辅陈演,勾结内臣,收受贿赂,排挤同僚。”

正所谓墙倒众人推,眼见有文官站出来弹劾陈演,这几个月,备受陈演欺压的文臣也纷纷出来弹劾陈演。

很快,陈演的罪责就被这些文臣给罗列出了一大筐,听得崇祯火冒三丈。

听到这么多人弹劾自己,陈演也知道,自己的大势已去,立刻上前说道:“启禀陛下,微臣才薄智浅,恳请陛下准许微臣告老还乡!”

事到如今,这陈演想到的依然是自保,崇祯大失所望,开口道:“朕判断失当,错信了陈演,罪当死。”

紧跟着,崇祯怒视着陈演,大声斥责道:“汝一死不足蔽辜!来人,把此獠给朕轰出大殿!”

随着崇祯的一声令下,陈演直接被人撵出了大殿。

陈演虽然被赶走,但李明睿提出的南迁一事,也被耽搁,只能选好新任的内阁首辅,再来讨论此事。

两天后,蒋德璟被崇祯任命为新一任的内阁首辅。

……………………………………………………

山海关,明军大营。

“督师,陛下有意招您回援京师,奈何朝中诸多大臣不允,如今我等该如何是好?”

辽东巡抚丘民仰,一脸无奈的对着洪承畴说道。

此时的洪承畴,经过锦州城之败后,已经全面放弃了几乎整个辽东的土地,只剩下山海关和宁远城掌控在手中。

如今,宁远城由吴三桂率领的两万人驻守,而洪承畴则率军四万,驻守山海关。

只是,明军的军饷,已经有三个月的时间没有发放,若非依靠洪承畴的威望压着此事,恐怕军中早就闹出了乱子。

同时,驻守山海关的这段时间,洪承畴收到了好几封满清鞑子的劝降信,以及祖大寿的劝降信。

虽然满清鞑子的皇帝,皇太极于去年九月死了,但满清鞑子丝毫没有受到什么影响,皇太极的第九子,福临顺利继位,稳定住了满清鞑子的局势。

“当今陛下是何等的脾性,朝中的那些大臣怎会不知,若是我军从山海关撤出,一旦鞑子进攻,山海关若有失,何人来承担责任?!”

洪承畴这老狐狸,怎会不知朝中那些大臣阻止他回援京师的目的,无非是为了自保而已。

当年袁崇焕的经历,可是历历在目,若是没有崇祯的旨意,就算洪承畴想要率军回援京师,也要考虑一下后果。

现如今,洪承畴还把期望寄托于曹变蛟的身上,也只有那些海寇才是如今能拯救大明的关键,只要曹变蛟说服海寇赵日天来降,洪承畴就可以把山海关的防务,交到赵日天手中。

以鞑子对赵日天的恨意,以及这些年,赵日天在辽东针对鞑子的举措,洪承畴能完全信任赵日天可以很好的完成阻挡鞑子入关的任务。

只是,曹变蛟跟着那赵日天的属下离开已有近两年的日子,依然还是杳无音信,这让洪承畴的信念开始一步一步的崩塌。

就如同当初被鞑子围困在松山城中一样,眼下,大军军饷已经处于拖欠状态,若是朝廷再不运送军饷到山海关,哪怕洪承畴也压不了太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